APP下载

电视台记者素质的培养分析

2015-02-26程志辉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3期
关键词:素质群众专业

摘 要:记者在电视台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专业素质可分为三个方面:思想方面、文化方面、业务方面。随着传媒技术飞速的发展,记者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新闻报道、解读,所以要求记者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起到引导作用。

记者的专业素质会影响节目的传播力和感染力,所以要求记者不断提升专业能力,还要培养责任感,保证新闻真实可信,实事求是,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群众。

1 增强政治修养

由于记者的工作也是属于电视台工作的一部分,因而要以电视台的整体任务为导向。记者不仅在业务方面需具备较高的素质,在政治和思想等方面都要有相应的素质,才能胜任记者的工作。若记者没有较强的政治理论功底,也就无法胜任这份工作。尤为重要的是,记者还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党的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原则,积极投身于新闻事业,严格做到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首要,第一时间向观众传达新闻事实,并端正工作态度,不利用记者的身份谋取私利。

记者接触社会层面广泛,社会影响力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从而扭曲价值取向。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只有不断提高觉悟,认真学习党的方针和有关政策,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还应保持严谨的思维,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认真学习党的路线和有关政策,分析当前的社会形势,并从中找出潜在的问题,给予人们警示或宣扬美德。

2 拓宽知识面

电视节目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反映现实生活。然而,在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又是多方面的,有自然方面的,也有社会方面的。若记者的专业素养达不到要求,在处理稿件或者进行采访工作时就会出现问题。随着新名词不断涌现,若知识匮乏则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形势。因此,只有不断学习,增大知识量,具有较为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只有记者不断广泛涉猎各类知识,开拓视野,才能随时应对突发事件。这些问题不是靠固定的条条框框就能解决的,要对这些突发事件做出正确判断。这就需要记者具有更为敏锐的洞察力,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对于事物进行正确的判断。这样的本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日积月累得以实现的,因此,记者应不断拓宽面。

3 提高实践技术

记者应具有敏锐的判断力,面对社会上大量的信息,应做好选择和判断,即判断那些更具发掘的的价值,并判断出将会对人民群众产生哪些影响。通过实践工作,不但加强了个人能力,也培养记者对新闻的敏感性,使实践中与理论相结合,发挥效益最大化。做好记者工作,在平淡中发现大事件,使新闻价值最大化。

记者应多走基层,与人民群众进行交流,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查。新闻每天都会有,但需要记者仔细观察和进行理性的判断,发现新闻信息的本质。群众最关心的莫过于民生新闻,如退休后的养老保险等。但不能只简单的发掘这样的新闻,更要从这些现象中找出问题的本质,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首要目标,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写作和采访的基础是记者的采写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也要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走访多了了解的事情自然也就多,知道的新闻消息也就十分多,但考虑问题时一定要站在群众利益上,这些都需要在实践的工作中不断了解和学习。电视台记者也可以只报道一些八卦娱乐新闻,但会让记者这个工作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不断丰富个人的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上,记者需要良好的知识理论,做到每篇报道能真实、可信,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

4 小结

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专业的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认真遵守记者的职业道德,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根据切合实际的分析,找出问题的闪光点;同时,也要在不同的节目内容中把握好主次顺序。如何判断这些信息真实可信,既是关键,也是作为检验一名合格记者的标准。记者不仅要从大量的新闻中筛选出真实和可信的信息,也要在这些新闻中找出问题的侧重点,看出其本质。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新闻信息,需要记者运用专业知识和业务技术能力,分析信息,将其呈现在大家面前,发挥其最大价值。这需要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的完美结合。

猜你喜欢

素质群众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多让群众咧嘴笑
专业降噪很简单!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素质是一场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