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电视编导的创新
2015-02-26于晓强
摘 要:电视编导在纪实类电视节目创作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从选题策划到采访拍摄以及最后的把关审阅,电视编导贯穿于电视节目制作的整个过程。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冲击,电视编导的创新对于提升电视节目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我国电视产业已经形成业务素质较强、业务水平较高的一支电视编导人才队伍。他们已经成为全国电视系统网络当中的主力军,为全国观众提供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的精神食粮。但是,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延伸,已经颠覆了传统的电视制作方式。网络时代下,电视编导如何凸显其在视频产品制作的专业优势,离不开电视编导的意识创新和内容创新的努力。
1 电视编导创新的必然性及原因所在
1.1 技术进步突破传统电视编导的垄断地位
技术的发展及设备的普及,让视频产品制作进入了一个全民总动员的时代。从专业的视频拍摄机器,到日常家庭DV产品的引入,甚至是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都成为人们制作视频产品的工具。技术的革新,让原本处于技术优势的传统电视团队及电视编导面临着巨大的竞争与挑战。另外,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视频制作软件越来越为广大网友所熟悉,视频产品的生产、发布渠道也较以往有了较大的发展。因此,单纯依靠传统的制作方式和具有垄断性的发行渠道,来占据视频产品的绝对优势地位,已经不可能存在。
1.2 市场环境中,收视率压力下的内容创新
作为衡量节目受欢迎程度标准的收视率,往往是一线电视编导最为关心的统计指标。当前,由于电视频道数量激增,观众的选择亦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由于相关节目的同质化,如果不对节目进行更新调整及进行具有创新形式创新内容的改革,那么电视节目的市场竞争力往往会呈现出弱化的趋势。因此,在收视率的压力下,电视编导必须创新形式、创新内容,来增强自己节目的市场竞争力。
2 电视编导创新的基本原则及方向
在新技术语境下,电视编导的创新离不开对新鲜事物的研究及运用。在互联网时代,要成为一位优秀的电视编导,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当中,必须具有互联网思维。所谓互联网思维是指“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具体到电视节目的实践上,所谓互联网思维便是能够使电视节目适应具有不同欣赏层次和欣赏水平的群体,形成多元化的参与方式。这是电视编导适应互联网时代所必须具有的时代意识。
再者,在娱乐化成为电视节目符号的当下,拥有娱乐精神,是电视编导开拓思维,颠覆传统电视模式的前提。当媒体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进一步加深,如何制作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产品,是电视编导必须考量的。而市场化的视频消费,首要的便是其娱乐元素,能否满足电视观众的关注点,让其在娱乐的大环境中,感受电视产品给自己带来的新奇的观赏体验,是能否留住观众的根基所在。
3 培养电视编导创新意识及创新的路径探析
电视编导的创新是电视节目制作改革的关键因素,如何培养其创新意识,让其能够在电视节目制作的过程中,充分以创新意识为指导,不断进行形式创新、内容创新,对于推进中国电视产业的新突破与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电视编导要具有时代感的敏感性。作为电视从业者,要时刻保持对周围事物的敏感和好奇。积极拓展自己的生活阅历及生活空间,电视编导要最大程度地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积极地走进人民群众当中。他们要具备与时代同步,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及敏锐的判断力精准地预判时代发展走向。也惟其如此,电视编导也才能紧紧把握住时代的脉动,对电视节目制作方向具有明确的判断。编导要能够深入到生活中,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去感受观众的想法及看法。充分运用角色换位的方式,来进行节目制作。
其次,电视编导要具有开放性和独创性。在当前,电视节目同质化的现象,成为业内被广为唾弃却不得已为之的选择。作为有担当的电视编导,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对成功节目粗制滥造的模仿。亦步亦趋的电视节目制作,在互联网时代的语境当中,难以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竞争力。作为电视编导,一方面,要拥有开放性的学习心态,不固步自封,敢于借鉴吸收其他电视节目,从中吸取营养为我所用。另一方面,电视编导要具有独创意识。从生活中挖掘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内容,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别具风格的表达方式,形成具有独特节目风格的电视作品。
(下转第1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