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像空间
——论《夏洛特烦恼》的精神电影分析
2015-02-26汪文庭
汪文庭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
“梦”像空间
——论《夏洛特烦恼》的精神电影分析
汪文庭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
麦茨的精神电影分析学中引用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本文将精神电影分析学运用于电影《夏洛特烦恼》中,挖掘电影中存在的蕴意,并且诠释影像与观众间的关系,探究这匹黑马是如何赢得观众的心。
梦;影像;受众心理机制
麦茨是电影符号学领域的重要人物,他将电影与精神分析结合衍生了第二符号学,其中,电影的精神符号学的研究是引用拉康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麦茨发表的《电影的精神分析》中将梦与镜类比嫁接于电影中。本文从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着手探析,电影犹如梦,观众正如做梦者,梦是人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心理释放状态,是人的欲望和无意识的表达与彰显,而电影正是实现了个人“梦”的传达,并且受众在观看电影时,得到了虚拟世界的自我慰藉。本文挖掘《夏洛特烦恼》影像中梦所传达的深邃含义,同时探析银幕下的受众的心理机制。
1 影像之梦:“南柯一梦”
精神电影学分析认为,电影如同梦,以梦为主旋律的影片通过具体的影像诠释,将隐喻和所要传达的精神意念转为可感可知的影像,从而传达其中的意蕴。《夏洛特烦恼》以梦为线索,梦立足于电影的始末,梦前混沌、梦里感知、梦后觉悟的结构故事,挖掘其中主人公夏洛“爱与梦想”的欲望,以揭示影片对人生、梦想与自我的思考。
影片中以夏洛的梦境为核心,在梦境中上演现实的荒诞与理想的癫狂,把夏洛内心的潜意识付诸于影像现实,“对梦景的大多数象征和形象的解释带有随意性,而且牵强地将其解释为性欲和象征和形象”①,体现“从头再来”,将遗憾的爱情与梦想在梦境中实现。这占据影片三分二板块的“南柯一梦”,让夏洛满足自己潜意识的欲望,感受残留内心深处的过往,体验人生遗失的时光,校园的无忧、青涩的爱慕、无羁的任纵、炽热的理想等都是夏洛内心的意念和本体的无意识,全部通过梦释放出来。
影片中梦的转场是通过水龙头下水的持续流动而开启,这正契合了《盗梦空间》中陀螺的持续旋转是梦境的象征,在梦境中夏洛重回青春之路,开展自己无所畏惧的自我释放之旅,顶撞老师、当众亲吻女神、跳窗、谱曲歌唱,敢爱敢闯、足智多谋,这些现实中的压抑,在夏洛自己的“梦境”中肆意爆发。影像透过夏洛的梦境,窥视其内心的烦恼。个性化的镜头传达,温情而朦胧的色调渲染,悠扬的古典音乐陪衬,将夏洛的烦恼在梦境中实现,体现了青春青涩、爱恋的收获和事业的成功,然而,夏洛在虚幻中迷失了自我,影片回归现实,依旧是水龙头的水在流淌,夏洛将其关闭,意味着梦境结束。夏洛在镜中面视容颜,更是在审视自我的内心,在梦境中实现了自我欲望,回归现实珍视当下才是关键。
2 受众之梦:自我关照
梦境是人无意识的窗户,麦茨的精神电影分析学认为电影作品如梦的本质,观众在观看影片过程中,内心的意念被唤醒,与电影作品中某个思想相契合,观众心理的愿望得到满足,或某一记忆得到迎合。
《夏洛特烦恼》是一场关于青春的缅怀,影片中夏洛在现实中对青春路上的遗失耿耿于怀。受众在观影中情绪与电影产生共鸣,激荡起观众内心深处的、关于青春记忆的“波澜”,受众的心理与银幕形成共识。
电影中关于梦想与现实对垒的主题,贴近深入观众的生活,迎合观众潜意识的欲望,“将自身寄托于电影中的人物,实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②满足了观众内心关于梦想与现实纠葛的矛盾心理,观众与电影不自觉地产生了交流与对话。影片的末尾深化主题,观众心理也与之产生共鸣,心理缺失得到慰藉,并且潜意识中的意念与欲望在电影中释然。
《夏洛特烦恼》中一首首经典音乐的插入可谓点睛之笔,朴树的《那些花儿》、许巍的《曾经的你》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构建起观众心中那段青春深处的记忆与意念,银幕是观众的“梦”,照出观众埋藏于心的意识。风趣恶搞的《一剪梅》使观众在悲喜交加中缅怀自我内心的过往:《相约一九九八》《人在旅途》等音乐的安排设置,不仅是银幕的叙事手段,更是为了契合观众的心理,观众观影后在影片中得到了自我“欲望”的关照与满足。
3 结语
精神分析在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运用,开阔了电影理论与电影分析的深度,挖掘电影中隐秘的深邃道理,关照人的理想与欲望。同时,对受众的心理机制展开剖析,解析这部“黑马”电影赢得许多观众喜爱的缘由,且窥视观众内心对青春、梦想、当下人生的思索。
注释:
①列夫丘克.精神分析学说和艺术创作[M].昊泽林,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②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M].土志敏,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第,2006.
[1]W·舒里安.影视心理学[M].重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方成.精神分析与后现代批评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