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视野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变化

2015-02-26殷博君

语文学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道德德育学生

○殷博君

(内蒙古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内蒙古自治区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在德育研究领域,德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难题。而德育模式作为解决理论和实践关系问题的重要尝试,对它的研究无疑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传统德育模式简介

有学者按照品德的成分,把德育模式分为主知型德育模式、主情型德育模式和主行型德育模式。[1]这里仅选取几个例子予以分析。

第一,主知型模式。该模式假设通过基础道德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道德理解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等道德认知能力。传递--接受模式理论基础是道德理性主义,认为道德的可教性是道德认知能力形成的基础。而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则相反,常采用道德讨论法,提供产生道德认知困境的两难问题,在教师帮助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道德推理和判断能力。但问题是过分强调认知而忽视情感和习惯的作用,因此也引起了争议。价值澄清模式弥补了认知模式缺陷,强调发展学生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但是却又导致了道德相对主义、忽视教师价值的引导作用等而引起了争议。

第二,主情型模式。该模式把学生品德情感置于道德教育首要地位。体谅模式理论强调道德情感培养是德育的首要问题,因此围绕体谅人、关心人来设计德育过程。角色扮演主张学生模拟社会角色,内化其社会规范从而外化为实际道德行动。在这过程中学生产生道德体验,利于调整思想品德心理结构和丰富对自我的认识。[2]体验教学主张教师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直接运用现实情境或创设相似情境,让学生参与体验,从而建构认知能力,产生情感和加深认识。

第三,主行型模式。该模式把道德行为养成作为重点,包括相倚性管理模式和社会行动模式等。相倚性管理模式依据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反应和刺激的关系。学生做出行为,然后给予强化刺激,以形成合乎需要的行为。社会行动模式侧重培养学生影响环境的能力,重点培养其公民行动能力。[1]

二、传统德育模式问题

分析以上几种类型的德育模式,共同遵循的操作理路是:

传统德育模式都有缺陷,首先谈主知型模式的问题。以道德认知模式为例,该模式有理论预设,即实施之前学生的道德知识和能力的水平,如科尔伯格的“三阶段六水平”道德阶段论;有德育方法的设计,教师提供给学生“道德两难故事”,采用师生平等的讨论法;有德育目标的阐述,通过呈现“道德两难故事”,引起学生认知困境,在思考中发展道德推理和判断能力。问题是学生道德推理和判断能力的发展是否仅采取引起认知困境、引导积极思考的手段就能解决?忽视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作用,由这种方式引发道德行为是否能够持续?现实中“明知故犯”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仅仅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角度出发还不能解释。价值澄清模式重视学生的价值选择,但忽视德育内容,道德判断能力的形成必定要以一定的道德认知水平和一定的价值倾向为基础,前者是这种能力的生理基础,很难想象学生能理解和解决超越其道德发展阶段的问题;后者是这种能力形成的内容基础,发展其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需要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如果所选择的内容是中立性的事实,就无法做出价值选择,如果所选择的内容是有价值倾向的事实,做出的价值选择很难保证其中立性。单纯发展道德判断力和价值选择能力是个伪问题,价值澄清后果只能造成学生道德观的混乱。

其次,主情型模式的问题。角色扮演法和体验教学法都重视学生道德情感体验,但虚拟的道德环境和真实的道德环境下个人的道德情感和行为是有差异的。并且真实环境下,个人做出的道德行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家庭、利益、政治等,教师创设的虚拟的安全的道德环境下,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行为是否是学生自己真实状态的表达?面临真实道德困境,学生能否做出合理的选择?这些都是疑问。

最后谈主行型模式的问题。相倚性管理模式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S -O”理论为依据,实际上简化处理了道德行为和刺激、强化的关系,它们并非是一种线性因果关系。社会行动模式由于操作的抽象性,因此很难实施,效果很难测评。

上述简要分析了几种德育模式各自的问题,这些问题很难从传统视角解决,因为我们进行德育干预的前提首先是要了解德育对象——学生——真实的道德水平,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几种德育模式,以科尔伯格的道德讨论法的方法和步骤最具针对性。但是,由于其数据描述的是学生群体的道德认知状态,因此无法解释学生个体推理和判断行为。因为理论上学生道德判断的结果和实际情景中的判断结果即使一致,原因也可能不同。

总结传统德育模式的理论特点,理论假设要么来源与心理学,要么是实际经验的总结和归纳。心理学对学生道德水平和能力的测试采用的方法是样本抽样为主的统计学方法,而这样的方法是数据资源稀缺时代时所采用的。这种做法面临的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数据的来源。传统上采用实验、量表测验、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这些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能被学生注意到,因此可能使学生产生压力,很难保证所搜集数据的真实性。第二,数据的意义。传统方法搜集的数据反映的是学生整体状态,因此对数据的应用仅限于群体横向比较和纵向趋势等方面的研究,不能解释微观层面学生的个体行为。

三、大数据视野下未来德育的方向

“大数据”已经成为最热门的互联网词汇之一,自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的《大数据时代》一书问世以来,更是引起世界热议。目前,主要是教育技术学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数据感兴趣,相关文章很多。那么未来中小学德育的方向会否因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而产生变化呢?会产生那些变化呢?

相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的道德素养很难测试。传统上把学生的道德素养分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动,讨论法注重道德认知发展,体谅模式注重道德情感体验,价值澄清模式注重道德认知、情感和行动的多维培养,事实上这种做法分解了道德的整体性,很难形成合力。

面临这样的形势,我认为需要从两个角度进行改进。第一是德育工作整体流程需要进一步改善。也即利用传统的德育模式,同时辅以现代技术手段配合。第二是需要培养专业化的德育工作人员。

第一,改进德育工作流程。

可以把德育工作分为两步,首先量化学生道德水平;其次,应用传统德育模式技术手段,同时辅以现代技术手段,创设生活情境,固化道德习惯,形成道德信念。

首先,检测学生的真实道德水平。

我们可以为所有学生建立档案数据库,目的是为了以后的跟踪调查。检测项目分为道德认知水平、真实的思想情感状态、日常行为表现、综合素质评价等几个方面,同时为了避免社会和家庭等变量的影响,学校应该实行全体寄宿制。

问题是如何检测道德认知水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建议一:提供测试试题,借鉴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理论,事先提供中等难度道德任务(可以借鉴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引发学生产生道德认知困境,如果学生可以解决题目,并且给出理由,计算机题库评估其能力高于中等难度水平,接着会提供难度高一级的道德任务,在反复测试中能够准确测量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

建议二:提供虚拟的真实生活场景,创建类似游戏模式的任务,为道德任务分级。类似心理学上的罗夏墨迹人格测试,我们设置的这些任务,要能够测试出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以任务引开学生的注意力,在其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其道德情感状态和道德意志力,同时还可容易避免“天花板效应”、“罗森塔尔效应”、“霍桑效应”等的影响,提出解决办法。[3]在学生完成了整个道德任务后,综合评价学生的道德行为。两个建议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建议一解决的测量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能力,建议二是测量学生的道德能力和道德执行力,前者重点是解决学生的“知”,后者重点是解决学生的“行”。

其次,创设生活情景,固化道德习惯,形成道德信念。

创设生活情景。生活中你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或是看到过这样的现象:有时候玩3D 游戏,尤其是特别逼真的游戏时,一些玩家玩的时间长了会感到恶心,甚至有些人在3D 电影时也会头晕目眩。这种现象被称为“3D 游戏晕眩症”,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的,有人归因为由于负责身体平衡的人内耳的"前庭器"器官和负责视觉信息搜集的神经器官的高度灵敏,导致玩3D 游戏时逼真的画面场景被视觉神经收集到传递给大脑,大脑做出判断误以为是真实的运动状态。但内耳的“前庭器”器官并没有感受到任何运动,因此二者收集的信息不统一就会导致大脑产生混乱,从而产生这种感觉。这从侧面说明了我们可以创设逼真的情景,使学生误以为这是真实的生活环境。传统的德育模式实效性欠佳,原因即在于此。因为学校德育模式提供的知识和场景和我们实际生活的场景是不一致的,因此有学者提出“生活德育论”,主张通过这种“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在生活实践中领会道德和道德的意义。[4]但是即使是过这种有道德的生活,学校是无法监控的,另外影响因素也无法控制,从技术上讲是行不通的。哲学上,休谟曾经提出过“自然齐一性假设”(uniformity of nature),即我们未检验过的物体将在某些相关方面和我们已经检验过的同类物体相似。[5]因此,首先我们要提供真实的生活场景,给学生提出任务,最关键是在技术上使这种虚拟场景和真实场景相似度高,至少能达到客服“3D 晕眩症效应”的标准。这样,才能在技术上实现“生活德育化”。

固化道德习惯和形成道德信念。“21 天效应”是指习惯某物,当然和养成习惯是两个概念。那么养成一个习惯要多久呢?伦敦大学学院的健康心理学家费莉帕·勒理(Phillippa Lally)曾主持过一个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全部参与者需要66 天时间形成习惯。[6]在此,我们看到养成习惯需要至少66 天重复性行为,形成习惯之后才会形成信念。有学者认为信念是指人们把知识变为行动,只有构建起知识和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称之为信念。[7]因此技术上提供真实的生活场景,提供自适应式的道德任务,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道德习惯,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一定的道德信念。大数据的作用是帮助我们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为我们预测学生的道德行为提供依据,从而为学生在道德实践中的面临的困难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做到“因材施德”。

第二,培养专业化的德育工作人员。

德育是一门艺术,因此负责德育工作的人员——德育师——应该独立培养,应该在师范院校中独立开设课程,课程内容应该围绕演讲、说服以及心理学、神经学学科等为主,同时课程的讲解应该以应用性而非专业的理论为主,应该以案例教学为重点讲解重点,最重要的是培养德育师的执行力和实践力,提高其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参看美国的经验,美国中小学的辅导工作由来已久,20世纪初开始出现,二战前辅导老师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二战后这一工作逐步专业化,要求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才能从事这一工作。今日的学校各年级段老师的辅导内容是不相同的,中小学阶段以解决学业上出现的问题为主,高中阶段老师则要帮助学生解决就业、社会关系等出现的问题。[8]207-211类似美国的辅导老师,我国也应在中小学设置相应的职位,由专业出生的教师担任。

即使我们拥有专业的德育师,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按照传统做法,只能帮助少数“问题学生”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无法做到全面施教。美国是按照1:250 的比例为学校配备辅导老师的,并且一所学校最好是一男一女两位老师。[8]209实际工作中,这样的比例也无法做到全面照顾所有学生。因此,就要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施对学生的全面监控,帮助德育教师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动态。

第三,需要继续解决的难题

(1)处于实验状态的学生和真实情景下学生的行为不可能达到100%的一致,因为有一些心理学的效应无法避免,技术上无法达到这样的水准。(2)正如勒庞所讲,群体中的个体和独处状态的个体行为可能会不一致,也就是说传统德育模式下,学生道德行为可能是虚假的,大数据时代我们注意要解决这个难题。

[1]范树成.当代德育模式分类研究与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2004(7).

[2]王春丽.台湾德育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05.

[3]莫文.心理学实验中的各种效应及解决办法[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

[4]冯建军.教育基本理论研究20 年[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5](英)Samir Okasha,著. 韩广忠,译. 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M]. 译林出版社,2009.

[6]果壳网:http://mooc.guokr.com/post/610540/

[7]秦志强,陈明华.德育:吁求习惯和信念[J]. 山东教育,2003(8).

[8]杨慧敏.美国基础教育[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道德德育学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