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新闻是怎样“炼”成的

2015-02-26◎黄

新闻前哨 2015年9期
关键词:新闻奖

◎黄 宁 黄 鹤

好新闻是怎样“炼”成的

◎黄 宁 黄 鹤

人们离不开新闻,时时关注着它;记者每天采写着新闻,而且企盼做出好新闻。诚然,有些好新闻可遇不可求,但回顾自己的采写实践,研读一些好新闻作品,发现好新闻虽然各有不同,但无不是记者用脚跑出来的,用脑思出来的,用心做出来的。

立意,站在制高点

上世纪80年代有一获奖摄影作品,定格的是党的总书记胡耀邦看中国地图的情景,因为拍摄对象身份的显赫,加之拍摄技术质量较高等因素,照片无疑也算成功,但笔者认为,真正提升作品意境,折服苛刻评委,则靠“祖国在我心中”的新闻标题。“祖国在我心中”站上至高点的立意,使照片真正有了“魂”。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但决不能只是机械照搬,它还必须通过对事实的归纳、分析、概括,理头绪、剪枝蔓,使实践的东西上升为理性的,使表象的上升为普遍的。提炼出好的主题,新闻才能具有强烈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

《长江日报》的获奖评论《老当易壮》,突出“老干部应及时退下来,让中青年干部上去”的主题,正契合当时废除职务终身制的政治大气候,针对性、指导性极強。更妙还在标题上:“老当易壮”由成语“老当益壮”改造得出,“益”,更加之意;“易”替换之意,从“人老更壮”变更为“人老了就要让位给壮者”,简洁幽默,出彩的标题,有效提升了评论的品位。

新闻主题来自客观实际,但它并非就摆在新闻事实表面,一伸手就可以得到,只能狠下苦功,付出艰辛劳动从复杂的新闻事实中去提炼。湖北电台2011年 “武汉市45万餐饮业打工者通过谈判涨工资”的消息,作者也体验过提炼主题的艰辛,当然最终也品尝了成功的喜悦。打工者涨工资,人人高兴,但如果单从这一角度确定主题进行报道,虽然也不错,却肯定一般化。深度挖掘,涨工资这一喜事的新意更在于,打工者第一次对自己的工资有了发言权。突出这样的主题,报道才有了新意。

破题,选准切入点

动人的报道,不能总是平铺直叙;精炼的新闻,不会总一层不变地循着时间顺序逐层展开,选准切入点破好题,至关重要,也很有技巧。这方面,美国《华尔街日报》树立了很好的示范:该报记者往往从一个具体的小人物,或者小场景、小细节切入开头;然后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的主体部分,将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和盘托出,集中力量深化主题;结尾再回归到开头的小人物身上,进行主题升华。这种表现手法从小处落笔,向大处扩展,感性、生动,故事性強,深受媒介推崇。

第13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就符合这样的要求。它揭示的是经济体制转型后医疗卫生行业出现的医生开 “大处方”问题,这是一个群众反映強烈的问题,医疗卫生行业是把挣钱放在第一位,还是把老百姓少花钱看好病放在第一位?揭露这一问题很难,难就难在不容易抓到证据。而《武汉晚报》记者巧妙地从一个普通患者的经历切入,抓住连医务人员都说“药开多了”的个例,化解难点,平中有奇,小中见大,揭露了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最终将“大处方”背后的“医药回扣”黑募公之于众,极具指导意义和普遍性,理所当然引起全国媒体高度关注,也促进了问题的一定缓解。

选准切入点,还要求切口要鲜,就是故事切入的地方有着时间的及时性和事实的新鲜感,让受众感受到切口处新鲜的“流汁”。2014年1月2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写在门板上的“家书”》,报道湘西一个山村两姐妹的父母,四年前沒有和她们商量就外出打工,只在自家门板上留下一封特殊的“家书”。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从两姐妹放寒假在家,听说父母今年要回家过年非常高兴,忙着收拾打扫房间开始的。然后过渡到四年前两姐妹看到父母留在门板上的“家书”的心情,以及当时父母选择泪留“家书”的无奈和对姐妹俩的希望。这个切口的选择让四年前发生的故事有了新闻的缘由,整个故事顺畅地扩展开来,报道令人感动,也让人深思:中国还有多少外出打工族象他们一样把“家书”、把无奈、把牵挂、把泪水写在门板上,写在了内心深处?中国何时才能解决乡村留守这样的社会问题?

取材,突出独特点

1981年3月30日下午2点25分,美国总统里根遇刺,《华盛顿邮报》记者在现场拍下了遇刺全过程。摄影部主任当晚要求刊发系列照片,但该报发行人玛格丽特在审看完记录遇刺经过的系列照片后,只从中选出一张。在这张照片里,里根身中两枪,正被保镖架上汽车,双腿虽进车门,却昂着头,上半身还在车门外。后来,里根对这张照片特别满意,并放成了巨幅照挂在自己的别墅里。因为这张照片表述了这样的意思:里根遇刺却沒有倒下,“像总统一样”很坚强。这是取材成功的一个典型范例。

新闻写作中,在主题和结构大体确定后,就是选材取材了。比起其它文体来,新闻的取材尤为重要,这是因为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必须用事实说话,因而取材的局限性大,更有难度,也就特别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了。

要善于选择针对性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材料。第9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三等奖《“下岗馒头”香飘贵州》就是如此。上街卖馒头本是小事,但下岗职工上街卖馒头却不能小视,因为它反映了下岗职工不向命运低头重新实现人生价值的勇气,折射出一种全新观念,体现了一种自强奋斗的精神。记者敏锐选取“下岗馒头”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闻眼”,一下子就抓住了受众,反响很大,极大推动了贵州及全国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工作。

要善于选择事情新鲜、异常,受众普遍感兴趣的材料。第3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向劳模鞠一躬》,本是老主题的会议新闻,当时参加祝捷大会的记者有20多名,大多数按老套路,仅发了一条安全生产的消息。而《人民铁道报》记者则以独特的视角,精巧的选材和深沉的情感震撼受众心灵,虽是会议材料,却摒弃了会议消息的写法;虽是安全生产内容,却沒有泛泛介绍一般事迹和经验,而是抓住报告内容中一个典型人物的典型情节,着墨写了分局局长的“眼泪”和“鞠躬”动作,读来情感浓郁、真挚深沉,以情寓理、发人深思。

还要善于选择那些通过改变角度,巧妙活用而使之具有新意的材料。第14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今天火车登陆海南》,就从历史材料苏东坡、海瑞写起;又写到张之洞、孙中山曾提出“筑铁路至海南腹地”的设想;还写了日本侵略者为掠夺财富,在八所一带用4万中国人的生命筑起了200公里铁路;后又写到现实,因交通不畅,致使海南发展不快...这些材料的比较对照,鲜明地突出了主题。既向受众传播了历史知识,又帮其看到了新闻事件的起因、事件发生发展的条件,从而凸显了新闻事件的重要意义,提升了新闻的传播效果。还有湖北电台2011年获奖作品《百年牧歌》,主人公发展经济学奠基人张培刚,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大家”,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影响很大,还深受诺贝尔奖经济学家推崇,人物极具典型意义;而且还有接近性,他的重要理论“牛肚子”理论是“中部崛起”战略决策理论的重要支撑,因此写他极为得当。但肯定难写∶耄耋老人,故事万千,写什么;材料浩繁,如何取材?作者本着“采访搜集材料——多多益善”,“写作选取材料——以一当十”原则,从张老自小在红安贫困小村当放牛娃,“文革”期间在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放牛;从他学术成果中最典型的“牛肚子”理论,从他学术领域“执牛耳”的地位,紧扣“牛”字作笔,深入发掘。报道中既有《百年牧歌》的标题,又有“牛叫”的音响,无论思想性、艺术性,都有一定的高度。

表达,聚焦生动点

上世纪60年代,《人民日报》曾派一名本报记者和诗人郭小川分头同时采写过一位先进人物,结果郭小川凭着高超的艺术表达赢得了先机,人物通讯写得鲜活生动,更胜专业记者一筹。因表达的创新而大获成功的还有《中国青年报》,上世纪60年代《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和1998年抗击特大洪水的消息 《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堤30米》,两则报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前一篇采用“电影分镜头式”,紧扣关键时间节点,生动展示 “此时彼处”人民为抢救因农药中毒的六十一个阶级兄弟而紧张忙碌的身影;后一篇则采用“实况转播”形式,从8月7日16时55分第一条简讯发出,到次日零时45分,共集纳8条标有几时几分的短讯,最短40字,最长200余字,分别从多个角度逐步递进地将决口现场洪水滔滔,军民奋勇抢堵的场景,及时、真实地向受众作了报道。前者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影响了几代人;后者则因其形式新颖、精巧、文字简洁,内容及时,现场感强,几乎每句话都是受众关注的信息,致使当日出版的报纸“洛阳纸贵”,消息也当之无愧地荣获第9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特别奖。

荣获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2002年8月17日《中国铁道建筑报》的消息《请过路吧亲爱的藏羚羊》是一篇报道保护藏羚羊的美文,这篇报道文彩飞扬,透出了一个“美”字:首先是标题美,消息引题中 “一个欢迎孕妇来,不舞彩旗”,“一个喜送母子去,不敲锣鼓”,排比对偶,标得富有动感美;主标题 《请过路吧亲爱的藏羚羊》,一声“请过”,一句“亲爱的”呼唤,可谓妙笔生辉。其次是导语美,拟人式导语,将藏羚羊当作有情感的人来表达,赋予了它人的思想感情和形象,让它具有了人的声情笑貌。另外还有细节美...总之,全篇语言新鲜活泼、生动形象,让人读来亲切、自然、赏心悦目,既是一种美文的享受,又深受文中新闻事实的感染。

与《请过路吧亲爱的藏羚羊》相媲美的还有首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作品《读者你猜,他的职称...》它通篇展示的则是一种含蓄美。首先是悬念式标题,先卖一关子,吊起读者关切新闻事实的紧张心理,对事情起因、结果不直接点明,而用一个“猜”字,制造疑团,调动你阅读的欲望,催促读者往下看。其次是巧用背景,表明观点。文中所写的梁昆浩的学历和他先后设计建成的如“顺德旅游贸易中心”、“海南琼苑宾馆”等背景材料,对深化主题,起到了“催化剂”作用。另外议论充分,恰到好处。如“可是谁想到,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梁昆浩,至今仍然是一个助理建筑师”,“然而那一座座令人击赏的宏伟建筑,不正说明他的真才实学吗?不正是他形象化的论文吗...”真叫是意不浅漏,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创新表达方式做新闻,笔者也进行过一些尝试,2004年我采写的电视新闻特写《江城不文明现象 雕像的苦恼》,就是采用拟人手法,真切展示雕像被损毁的进程,还通过雕像自述口吻,告诫人们不要不拘小节,做文明公民、建和谐社会,还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全片生动活泼,较富感染力,广受业内赞扬,还被评为2004年度湖北新闻一等奖。

(黄 宁:湖北广播电视台电视综合频道;黄 鹤:武汉教育电视台)

猜你喜欢

新闻奖
中国新闻奖 浙江缘何大丰收
中国新闻奖获得者新闻漫画欣赏
电视新闻评论的变与不变——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在践行“四力”在黔线——以浙江新闻奖三等奖作品《一片叶子的追寻》为例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从中国新闻奖编排类一等奖看联播类新闻的编排创新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期刊界获奖作品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