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治理的根本出路
2015-02-25
迄今为止,我国的大气污染治理,主要采取的是燃煤的脱硫脱硝、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和油品标准、加速黄标车报废等环保末端治理手段。然而,目前存在的严重环境问题主要源于粗放增长方式消极影响的长期积累,不从源头上采取措施,仅末端治理,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的。
马骏博士和李治国教授的这本《PM2.5减排的经济政策》的重要贡献,在于通过缜密的经济学分析,指出并量化了依赖环保型末端治理的局限性,探讨了导致大气污染的更深层原因,并提出了更有效的治理方法。
西方国家在经历了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实现现代经济增长阶段以后,进入了一个主要靠产业的信息化和大规模降低交易成本推动的后工业化经济增长,而中国则还是采用西方国家早期主要靠资源投入推动的粗放增长模式。这种畸形的产业结构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弥补粗放发展模式必然带来的过度投资而消费需求不足的缺陷,中国效法日本等东亚国家推行出口导向战略,用净出口需求弥补内需的不足。在很长一段时间,出口的高速增长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依靠政策支持扩大出口的做法的消极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我国的税收、土地、价格、汇率等体制的设计都曾经鼓励了(有些还正在继续鼓励)粗放增长和出口导向。
十几年来,不少有识之士反复申说粗放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这种模式对我们的惩罚还没有被清楚地感受到。但是,最近一两年全国出现的大面积雾霾,让全国几亿人亲身体验到了多年以来粗放模式下对环境破坏的恶果。
不过,存在这种压力并不能保证它一定会转化为最有效的改革,或最好的改革方案。许多人觉得,空气污染严重是环保部门不尽职,没有制定足够严格的排放标准。本书指出,虽然末端治理方面的缺失是导致污染加重的原因之一,但包括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在内的多种结构扭曲才是罪魁祸首。作者不但指出了结构性扭曲的问题,而且用数量方法估算了各种结构性扭曲对雾霾形成的影响(或未来减少结构性扭曲能够对污染减排做出的贡献)。
本书作者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是:治理雾霾一方面要靠运用环保技术,但同时要花更大的力气去解决经济结构中重工业比重太高、一次能源过度依赖煤炭、交通运输过度依赖公路的问题。
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以改变市场主体激励机制为导向的经济政策,包括改变导致工业用地价格过低的体制、改革服务业相对税负过高的体制、提高煤炭资源税税率、大幅提高对清洁能源的补贴、建立PM2.5 减排的区域间补偿机制、建立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等。这些政策建议借鉴了国际经验,也针对中国特点做了政策效果的评估。
(本文为《PM2.5减排的经济政策》一书序,有删节)
《PM2.5减排的经济政策》
作者:马骏 李治国
出版:中国经济出版社
定价:65元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作者:冉云飞
出版:鹭江出版社
定价:36元
以明末清初红苕入川为开端,将看似微渺的个体事件一以贯之,见微知著,倾力于揭示近代文明与蜀地之间的冲撞,并进一步以蜀地为缩影,反映中国的特殊历史境况。
《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黑暗圣经》
作者:王鼎钧
出版:三联书店
定价:22元/24元/24元/28元
作者自70年代起的散文集,是其对人生各种问题的思考。作者将经验和思索加以过滤提炼,集成人生四书。
《遍地炊烟》
作者:巴陵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30元
在行走的路上,作者寻找旅途的美食,挖掘隐藏在当地民居深处的人文素养以及美食的存在意义。
《一世安详》
作者:林清平
出版:中国文联出版社
定价:129元
作者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禅的视角关照当下社会和中国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