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震后江口水电站发电进水口边坡稳定分析

2015-02-25马志强

东北水利水电 2015年11期
关键词:进水口坡向汶川

马志强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责任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130021)

1 工程概况

江口水电站位于芙蓉江下游武隆县江口镇境内,大坝采用双曲拱坝,最大坝高140.00 m,坝顶高程305.00 m,坝身布置中、表孔泄洪,坝后接水垫塘消能,左岸布置引水发电系统,电站装机300 MW。工程为二等工程,大坝及泄洪建筑物、引水系统和发电厂房为2 级建筑物,消能防冲等次要建筑物为3 级建筑物。

进水口为岸塔式结构,布置于大坝开挖基坑内,距左坝肩上游30~50 m 处,轴线方位SW198°27′46″,底板开挖高程247.5 m。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 级大地震,重庆江口大坝距震中约470 km,坝区有明显的震感。地震后大坝观测资料显示,在发电引水洞进水口测斜仪观测到的部分边坡位移值较大,2011年大坝首轮定检期间,对发电进水口边坡进行了稳定复核。

2 进水口边坡监测资料分析

发电进水口边坡监测包括:①多点位移计进行边坡内部水平位移监测;②交会法进行边坡外部水平位移变形监测;③滑动测斜仪监测边坡深层滑移。

2.1 水平位移及高程控制网受地震的影响

水平位移控制网为精密边角网,该控制网由9个控制点组成,一般于每年的10月观测一次。高程控制网布置在坝址下游区,为一等精密高程控制网,由30 个水准网点组成,一般于每年的9月或10月进行监测。

通过2002年至2010年的监测成果分析表明,南北向位移在-3.80~4.34 mm 之间,东西向位移在-8.29~4.07 mm 之间,垂直位移在-6.10~4.20 mm 之间,量值不大。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的6月~10月对水平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分别进行了两次测量。多数测点在2008年10月测值与2008年6月测值相比较,水平控制点产生了平均约4 mm 左右的变化、高程控制点沉降平均变化约为0.3 mm 左右。初步认为汶川大地震对水平控制网点、高程控制网点产生的影响不大,属于板块的微量影响。

因此,目前平面变形控制网和水准网观测满足规范要求,测值较小,稳定性正常。

2.2 多点位移计观测资料分析

为监控岩体内部沿水平向不同深度的位移变化,在进水口边坡305 m 高程布置三套四点多点位移计MJ1~MJ3。

通过分析进水口多点位移计位移测值过程线可知,MJ1 和MJ2 测点位移都比较大,但测值比较稳定,MJ3 测点位移比较小,稳定性也较好,各测点未看出受到2008年汶川5.12 大地震的影响。

2.3 交会法水平位移观测资料分析

进水口边坡水平位移监测以大坝水平位移网点做工作基点,采用交会法观测。在305 m 高程和350m 高程马道上,设置4 个变形测点BP08 ~BP11。

从坡向位移过程线(图略) 可以看出,测点BP08~BP11 位移变化规律基本相似,测点的位移量总体上不大,BP10 测点坡向变形最大,数值在0.84~10.97 mm 之间(指向临空面);BP11 测点横向位移最大,数值在-0.77~9.62 mm 之间(主要指向下游)。在2005年9月之前,BP10 与邻近的测斜孔CXJ1 位移规律接近,BP11 位移略小于邻近的测斜孔CXJ2 位移。

从交会法观测结果来看,进水口边坡交会法位移较小,近期位移的变化正常,未看出2008年汶川5.12 大地震的影响。

2.4 测斜仪观测资料分析

进水口边坡布置了两孔测斜仪,编号分别为CXJ1 和CXJ2。测斜仪可以观测岩体两个方向的水平位移,即坡向位移和垂直于坡向的横向位移,以坡向位移为主,横向位移为辅。

资料显示,从累积位移测值过程线来看,2007年9月前位移的变化规律及稳定性较好,但2007年10月至2009年7月期间,两孔测斜仪均出现了测斜仪的读数不稳定、测值变化较大,坡向位移方向改变等不稳定情况。2009年7月16日更换测斜仪后,CXJ1 孔测值相对于新的基准值变化非常稳定,变幅大为减小,孔口附近坡向和横向累积位移稳定在12.5 mm 和56.2 mm 左右;CXJ2 测值相对于新的基准值变化非常稳定,变幅大为减小,孔口附近坡向和横向累积位移稳定在21 mm 和67 mm 左右。

3 进水口边坡稳定分析

3.1 进水口边坡地质条件

坡面岩层均为薄层—厚层状,岩石呈弱风化至微风化状态,岩质较坚硬。岩层走向N35°~40°E(与边坡呈70°斜交)、倾向NW(下游偏右岸)、倾角45°~50°。

坡内发育有026 号、027 号、028 号及105 号、109 号、302 号、304 号、306 号等主要夹层,多为Ⅰ类泥化夹层和Ⅱ类破碎夹泥层,厚度5~25 cm,由白云岩、片状白云岩夹页岩及方解石脉组成。风化溶蚀强烈,局部溶蚀填泥,性状较差,且沿028 号、105 号夹层发育串珠状小溶洞。

坡内出露有F6 断层,走向NE30°~40°、倾向NW、倾角20°~30°。宽度为10~20 cm,由断层泥角砾岩及方解石脉组成,泥厚10~20 cm,性状差,属正断层。

坡内岩体主要发育两组裂隙:

①走向NW330°、倾向NE、倾角60°~70°,宽1~3 mm,充填方解石脉,稍弯曲、较粗糙。延伸较短,不连续。

②走向NE70°、倾向SE、倾角65°~70°,宽1~2 mm,充填方解石脉,平直、较光滑。

3.2 边坡稳定复核

发电进水口左侧边坡为顺向坡,边坡走向与岩层走向平行,开挖边坡坡比1∶0.7,技施开挖过程中沿026 号夹层曾产生滑移,施工中采用系统锚杆,钢筋束,挂网喷混凝土联合支护措施。本次对该部位边坡进行稳定性复核。切取剖面为:垂直进水口轴线方向,沿进水口洞脸上游切取E8—E8 剖面。该剖面有Ⅱ1—105、Ⅱ1—026、Ⅰ—027、Ⅰ—028 等结构面,其中Ⅱ1—026 下缘在开挖临空面上出露,上缘在地面出露,构成沿Ⅱ1—026 夹层发生层状结构滑动的可能。

结合测斜仪观测资料分析成果,发电进水口边坡通过CXJ2 测点,垂直于结构面(夹层、节理)走向切取E1—E1、E7—E7 两条地质剖面,其中F6断层于E1—E1 大坝基坑开挖临空面上出露;靠近CXJ2 测点,垂直于边坡走向,切取E4—E4、E5—E5 两条剖面。

不考虑侧滑面的影响,选择E8—E8 剖面作为简单平面滑动抗滑稳定计算剖面。考虑侧滑面的影响,选F6 断层作为底滑面,E1—E1 剖面岩面作为侧滑面可构成三维组合滑块体A,该滑块滑动趋势与边坡位移监测结果基本一致,计算选取三维组合滑块体A 进行抗滑稳定分析。计算结果见表1。

计算结果表明:沿剖面E8—E8 方向边坡平面滑动以及三维组合滑块体A 在各工况下,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

表1 发电进水口边坡稳定计算成果表

汶川地震江口水电站进水口边坡宏观上没有出现边坡破坏现象,坡体内的岩体受地震作用的影响较小。出于安全考虑,通过三维滑块A、典型剖面E8—E8 地质参数改变,对三维滑块A 稳定敏感性进行分析计算。边坡稳定敏感性分析包括岩体参数c,f 值降低10%、20%和岩体节理裂隙连通率降低10%、20%。通过敏感性分析,进水口边坡三维滑块A、典型剖面E8—E8 岩石连通率和岩石地质参数c,f 值降低10%、20%时,进水口边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也满足规范要求。

4 结 论

江口水电站进水口边坡距离5.12 汶川地震震源较远,实测地震烈度V 度,外观检查没有明显的张拉裂隙、异常变化。监测资料显示,汶川大地震对进水口边坡有板块方面的轻微影响,但没有影响到边坡的稳定。地下水位的监测发现,地震前后地下水位未发生较大变动,发电进水口边坡不会因地下水位对其稳定产生影响。

发电进水口边坡的抗滑稳定计算结果及地质参数敏感分析表明,边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也满足规范要求。

综上,发电进水口边坡整体基本稳定,受汶川5.12 地震的影响不大。

猜你喜欢

进水口坡向汶川
云上远眺新汶川
山区峡谷陡坡急弯河道电站取水能力及水力性态研究
DEM地表坡向变率的向量几何计算法
水库卧管涵管进水口现状分析及改造型式研究★
水电站进水口结构设计综述
健康中国的汶川实践
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坡向梯度上植物光合生理特征研究
引水电站侧向进水口体型设计的数值模拟研究
坡向和坡位对小流域梯田土壤有机碳、氮变化的影响
我在汶川挂职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