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艺理论:“面向时代”的理论与批评——2014年文艺学学科热点扫描与前瞻

2015-02-25李圣传

学术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文艺理论文学理论文论

○李圣传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2014年,国内文艺学研究在近几年理论稍显沉寂、缺乏热点的局面上有所创新与突破。在基础理论不断深化与推进的同时,学界紧紧围绕文论“西化模式”的影响、中国语境“学术话语建构”、文学理论的“学科定位”与“范式转换”以及“微时代”语境中文学美学问题新变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在相对聚焦的学科“热点问题”的探索与争鸣中形成广泛社会反响,有力促进了中国特色文艺理论学科的繁荣发展。尤其是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以及学界围绕“讲话精神”所掀起的理论研讨热潮,更使得文艺理论学科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一、“强制阐释”与当代中国文论重建引发热议

随着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论影响的加剧以及本土文论建构中出现的范式危机与话语焦虑,对西方文论“模式缺陷”的批判反思,不仅成为学界反思重建中国文论的入手口,还成为了文艺理论界贯穿全年的一大热点。

这其中,尤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江先生提出并引发的关于当代西方文论的“强制阐释”问题,至今仍备受学界关注。自2014年6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的《当代文论重建路径——由“强制阐释”到“本体阐释”》至今,《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相继刊发了数十篇围绕“强制阐释”问题的讨论文章,《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更为此开辟“专栏”,连续刊发了朱立元、王宁、周宪、党圣元、李春青、姚文放等一大批学者的研讨文章,不断将此话题纵伸拓展,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张江教授的系列文章紧扣“当代西方文论的问题缺陷”与“中西文论的文化错位”这一结节点,并以此入手,在充分肯定当代西方文论对中国文论建设产生积极影响的前提下,进一步考察其“有效性”并思考中国文论的“正当性地位”及其重建问题,认为当前中国文学理论建设最迫切、最根本的任务就是“由对西方理论的追逐”重归“文学实践”,并提出了“系统发育”“强制阐释”等理论命题。〔1〕张江教授认为,当代西方文论的总体特征和根本缺陷之一就是“强制阐释”,即:“背离文本话语,消解文学指征,以前在立场和模式,对文本和文学作符合论者主观意图和结论的阐释”。〔2〕与过度阐释立足“文本”,“虽对文本及作者意图作了过度阐释,但意图依然是阐释文本”不同——强制阐释却从“理论”出发,“是一个现成的、用以剪裁文本、试图证明其正确的理论”,进而在“认识起点和终点关系”的颠倒上丢失了“阐释的基础”。〔3〕究其特征,张江先生总结有四:一是“场外征用”,即“依据文学场外征用理论,对文本和文学做了非文本和非文学的强制阐释”〔4〕;二是“主观预设”,即“批评者的主观意向在前,预定明确立场,强制裁定文本的意义和价值”;三是“非逻辑证明”,即“在具体批评过程中,一些论证和推理违背基本逻辑原则,有的甚至是逻辑谬误,所得结论失去依据”;四是“混乱的认识路径”,即“理论建构和批评不是从实践出发,从文本的具体分析出发,而是从既定理论出发,从主观结论出发,颠倒了认识和实践关系”。〔5〕张先生认为,正是以上西方文论“强制阐释”的根本缺陷,从根本上抹煞了文学理论及批评的本体特征,导引文论偏离了文学,因而急需正视其“阐释模式”的有效性,进而在当代中国文论反思重建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中国文论在世界文论话语中的合法性地位。

张江先生的观点一经发表,立即引发学界轰动。在感叹2014年文论研究属于“张江年”〔6〕的同时,朱立元、周宪、王宁等学者也纷纷撰文,予以积极回应。立论与观点上有赞同、亦有分歧。仅就学术观点的差异性而言,目前仍较为集中地体现在如下两层面:

一是“强制阐释”之“场外征用”的观点分歧。与张江先生的“对文本和文学进行非文学的强制阐释”理解不同,朱立元先生认为:“一种有阐释力的文学理论不可能、也不应该只停留在文学自身的审美特质的阐释上”,而应该在意识形态内涵的充分发掘和深度阐释中对“哲学(包括美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乃至经济学、法学等等其他学科的适度借用或者利用”,这有它天然的合理性。〔7〕朱先生还建议进一步区分“场外征用”与“应用某些场外理论在文学场域内进行的审美性以外(非文学)的种种阐释和评论”,因后者的落脚点仍是为了阐释和评价文学,因而不应视为场外征用。〔8〕周宪教授也指出“文学是文学,但不止于文学”,狭义的文学观强调文学内在的元素和价值,但也不必然排斥广义的文学观,即“文学与其他社会历史范畴的相关性的考量,这是一种离心式的散焦性文学观,它由文学出发却不限于文学”。〔9〕王宁教授也指出,需区分理论上的“场外征用”与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此研究既立足于文学这个“本”,同时也“平等对待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及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揭示文学与它们在起源、发展、成熟等各阶段的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因此其旨归依然是文学。〔10〕

二是“强制阐释”之“前置立场”的观点分歧。张江教授认为西方文论强制阐释的一大弊端就在于“文本阐释之前,阐释者已经确定了立场,并以这个立场为准则,考量和衡定文本”。然而,在朱立元先生看来,“任何理解和阐释都不可能没有阐释者先在的立场和前见,这是进入阐释的不可逾越的前提”且“不带任何立场的阅读和阐释是不可能的”。〔11〕周宪教授同样认为,“作为人文学科组成部分的文学理论,前置立场不但无法消除,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文学研究者的价值立场甚至意识形态立场一定是先在的”,因此,“前置立场非但不可去除,而且对文学研究很重要,那么,我们需要考察的是如何合理运用前置立场来阐释具体文学文本”。〔12〕

截至目前,关于“强制阐释”的讨论仍在紧张进行中,论争的话题也由“场外征用”“主观预设”逐步向其它问题领域纵深拓展,参与讨论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尽管参与讨论的学者们在“强制阐释”问题上观点不一,对待西方文论的言说立场及其批评视角也不同,但在逻辑起点上却是一致的——即充分肯定当代西方文论对于中国文艺理论的积极影响,论争的目的也均旨在于当代中国特色文艺理论与批评话语体系的建设。

二、传统知识话语在反思质疑中求得创新

除“强制阐释论”引发学界持续讨论外,在文学基本理论、中国古代文论、文艺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文论等传统学科知识路径上,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成果。

在文学基本理论方面,关于文学理论“学科定位”与“范式更新”问题依然是学界研讨的热点。方维规教授指出,当下的文学、理论及批评均处于一个“衰变”的生态环境中,“文学的整个社会价值和地位在衰落”,尽管理论具有“很大的空间”,但其运用的可能性及引发新的思考方式的可能却“张力不足”,文学理论研究与批判要想重新获得亲睐,其理论的空间与张力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文学生活本身”。〔13〕高建平教授就文学理论史的依附性与独立性以及“从理论到文学理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指出现代文学理论是“文学现象评述与理论建构交汇的产物”,而理论自身的历史也如“生物学比喻”一样存在自身独特的生命发展周期。〔14〕姚文放教授也指出“文学理论的话语更新仍是当今文学理论范式转换的必然要求”,而雷蒙·威廉斯关键词研究中“从文学转向文化,从文学现象转向社会历史现象,从文本形态转向实际生活形态”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论更新的经典样本。〔15〕刘淮南教授则将文艺理论长期以来思维智障的弊端落实到“依附性思维”上,并认为“批判意识”才是学术研究的基本品格以及理论创新的前提,只有通过“批判”,方可“摆脱依附性的思维方式,导致观念的转变,用于面对现实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16〕

在中国古代文论领域,“中国语境中的学术话语建构”问题引发学者深度思考。近年来,清华大学罗钢教授“王国维学案”的研究结论引发学界的强烈反响。在“后发现代性”语境中,中国学术话语究竟从何而来,又究竟该选择怎样的学术路径与学术立场?针对这种学术认同及话语来源的本土困惑与焦虑,一批学者展开了深入研讨。〔17〕黄卓越教授指出中国在对待差异性知识的态度上一直存在“开放与抵制”的双重态度,尤其是对“差异性知识的抵御”更常态性地存在于中国历史周期中,这种知识领域的抵御意识到20世纪80年代新一轮向外部世界开放的语境下被再次唤起,并在“中国性”“中国特征”“本土性”等立论提法中成为一种“族性身份确认”的范畴。但问题是,在两种价值交汇处,如何“摆脱学术滞后的身份位置”并由“过多的因防御性意识产生的身份焦虑”转换至“开放性视野下激发的身份焦虑”才是中国由“学术大国”转型为“学术强国”的关键所在。李春青教授也指出,在西方学术话语处于强势地位的当下学界,中国应当走出“失语”焦虑并保持自身独特的学术品格,因为“建立有独特性的中国学术是可能的”,由此我们需要“以开放心态对待外学”且要善于“化用”而非“照搬”,与此同时,要“激活”中国传统学术思想资源。彭亚非、金惠敏也就相关个案进行了深入阐释。在中国语境内的学术话语建构问题上,他们的一致态度均是提倡要打造一种开放的、兼容并蓄的心态,以一种平等对话的态度与立场面对古今中西的一切学术思想,只有这样才是文论发展的正路。

在文艺美学领域,对诸如“形式”“审美现代性”“生活艺术化”以及“环境美学”等话题的研讨仍是学界相对聚焦的热点。如冯黎明《艺术自律:审美现代性的思想资源》一文对艺术自律所带来的“主体性的审美伦理”“自足性的艺术文本结构”以及“自主性的艺术产业场域”进行了详实分析,进而揭示其作为审美现代性思想资源的历史逻辑。〔18〕张旭曙和南帆教授也均就文艺学美学中的“形式”问题进行了探析:前者着力揭示形式观念由“追求形式自律”到“形式的逐渐政治化”再到“形式本体论的再度兴起”这一逻辑历程,并指明中国现代形式概念传统形成过程中“嫁接中西”“探本求源”“推陈出新”三个方向上的合力作用以及“中国现代形式论”所受到的“德国传统”和“传统特质”两方面的深刻影响;〔19〕后者则通过反思“形式”概念在过往研究中被视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文学形式体系”的不足,着力考察“文学形式的构成以及周边的复杂关系,尤其是文学形式与历史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而重新思考“形式—内容”的复杂性美学关系。〔20〕金雅教授等人则延续了此前对中国近现代美学的关注,致力于对梁启超等人的“人生论美学”的探讨,并思考“美育理论建设与人生审美建构”的统一。曾繁仁、程相占等一批学人也同样延续了近年来对生态美学、环境美学的反思建构,既在宗白华“气本体生态—生命美学”〔21〕的个案探析中试图挖掘民族传统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生态美学”这一美学理论形态,也试图在西方环境美学及“全球性生态危机”背景下思考中国生态美学的发展方向。〔22〕

此外,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批评也提出了新问题并有新拓展。陶水平教授在《后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学及其文论价值》一文中,以当代英国政治哲学家拉克劳与墨菲创立的“后马克思主义”为切点,深入考察了后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学与当代西方解构哲学等新理论以及与阿尔都塞、葛兰西理论的接合,并指出这种“‘接合主义’的美学理论、文学理论、文化理论及其批评实践对于当代中国古今会通、中西互动、文史哲相互渗透、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的美学研究、诗学研究、文化研究及其批评实践”极具建设性和可操作性。〔23〕张永清教授在《理论基石与问题框架》一文中针对学界忽视或模糊的“何谓马克思主义”加以了理论的翔实考辨与廓清,认为至少存在“马克思本人的相关思想、理论体系”“马恩共同创立的理论学说”“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第三国际的马克思主义及列宁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五个层面的意涵,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教材所呈现的却基本是以“列宁主义的话语体系”作为理论基石来构建问题框架的,所以我们应当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与创新。〔24〕汪正龙教授通过马克思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中心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进而对法兰克福学派以“物化批判、实证主义批判、语言批判与美学批判”这个四大批判维度的影响进行了深入阐析,〔25〕季水河教授也就20世纪早期初级形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一阶段“不仅促进了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转型,确立了中国文学理论前行的方向,同时也隐含了中国文学理论发展中的问题”。〔26〕以上这些研究成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均可以说具有补白性的理论贡献。

三、“微时代”的文化与美学成为学术增长点

随着互联网与移动通讯的普及发展,一个由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介所重构的双向互动的“微时代”已经到来。微时代多元话语的差异化表达,既使得公共文化空间呈现“社交化”趋势,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写作习惯出现“碎片化”倾向。这种文化传播与话语表达机制也正深刻影响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27〕因此,在传统文艺学知识体系外,媒介互联网驱动下对“微时代”文化美学问题新变的探索,就不仅成为一大社会热点,还同样构成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文艺理论新的学术增长点。

其一,对“微时代”精神状况的文化分析。陶东风教授在《理解微时代的微文化》一文中指出:我们的文化曾是以“大”为特征、以“大”为标榜,但今天,“‘微’已经成为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关键词”;这“不仅是一种文化理想和审美理想,更标志着我们这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形态的转型”;微时代一方面为“草根政治”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却容易使得现代公民丧失本应具备的责任、理想、视野和胸怀,因而既应看到其积极意义也应充分警惕其消极后果。〔28〕《探索与争鸣》杂志组织的“聚焦微时代的精神状况”圆桌会议,也就此主题邀请了多位专家进行研讨。毛崇杰教授指出:“以微信和微博代表的微文化,正冲出权力与资本的禁闭和招安,带着从全球与本土提出的问题意识,以人文思考探寻某些价值共识,开启了后启蒙的微时代,并形成一种指向社会变革的文化政治。”〔29〕周志强教授也指出,自媒体激活了人们空前的话语热情,并养育了新型的“微客”主体,“其瞄准式的阅读方式、窥阴型的话语期待和去身份化的主体意识,令‘微客’变成了一种思想想象力不断衰减的‘口香糖主义’者”,而“作为复杂社会的‘阐释者’的知识分子话语不得不让位于微时代的‘单向度话语’,作为‘阐释者’的知识分子也逐渐丧失了书写现实和动员社会的能力”。〔30〕

其二,对“微时代”文学美学问题新变的理论探索。欧阳友权《微信文学的存在方式与功能取向》一文,就“文学微信与微信文学”“微信文学”的形态与功能取向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微信文学的存在方式源于它的技术构成及其与主体关系的设定,其形态包括基于微信平台创作并发布的原创文学、利用微信推送的传统文学作品和以微信为题材创作的小说。微信文学的多媒介审美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和交友圈关系资源的商业驱动功能,成为这一文学价值取向的历史确证。”〔31〕王德胜《“微时代”的美学》则就“微时代”的文化征象与美学取向两个维度进行了深刻分析,指出: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去历史化”带动了社会生活审美叙事向“日常生活的审美性”回归;文化风格的“碎片化”引导人们在生活的美学坐标上重新规划日常生活取向,将生活感受的审美功能绝对化;个人化风格的普遍泛化与文化民主的“草根性”,有力地支持了当下生活中集体娱乐的审美经验及其意义“微”化;而这一切集中凸现了“微意义”作为“微时代”美学价值呈现的普遍性。〔32〕

应该说,对媒介语境中“微时代”的文化与美学的理论关注,既体现了文艺学学科积极反思现状、关注前沿、捕捉热点的理论敏锐性与时代批判性,也呈现出文艺理论知识话语多元共生与并存的良好发展格局。

四、高层次文艺理论会议接连召开

除文艺理论学科知识的理论研究外,2014年文艺界值得关注的另一件大事则是各种高层次重要学术会议的相继召开。

首先是8月中旬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面向时代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开封召开。此届年会的主题即是“面向时代”,其主旨即是呼吁文艺理论要积极关注时代社会现实,要与中国实际、中国问题相接轨。文学理论需要嵌入本土文学创作实践中,并在方法创新中引导文学批评;与此同时,文学批评也须积极介入文学创作,努力引导文学创作朝健康方向发展。只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文学理论置身于文学第一线,才能建构起中国特色当代文艺理论话语体系。

二是10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围绕讲话精神所旋起的理论研讨热潮。讲话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永恒的价值”“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文艺工作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为人民服务”“文艺的主体是人民”,因此,文艺既要“接地气”还要关注“当下民生”。〔33〕围绕“讲话精神”,学界发表了一系列理论研讨文章。张炯指出讲话“对文艺与真善美、文艺与时代、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做了深刻的论述,有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见解,从审美性、时代性、人民性等方面,揭示了文学艺术的真谛”。〔34〕童庆炳从文艺创作之“文艺之新”(外部规律)与“文艺之根”“文艺之理”“文艺之技”(内部规律)进行了研讨,并就讲话相关精神内容进行了互动分析。〔35〕冯宪光也从马克思主义美学角度就讲话中“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进行了深入阐发,认为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新思想”,需要我们拓展运用,这对“当代文艺批评实践走出困境”具有切实贡献。〔36〕董学文也就“如何发挥文艺的价值引领作用”作了深入研讨,并指出只有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文艺在价值上的独特引领作用,才能“形成不同社会文化方面的‘价值共振’”,使社会主义文艺更加光彩夺目。〔37〕

再就是为贯彻落实“讲话精神”,11月下旬“中国文学批评学会”的成立以及首届“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论坛”的召开。中国文学批评学会成立的主旨即是:“立足于当代中国文学实践,围绕文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新趋势等进行研究,促进文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文学批评贴近现实作切实努力。”事实上,为提倡理论与批评的结合:《人民日报》“评论版”年初即开始辟有“文学观象”栏目,相继发表了11组专栏文章;《文学评论》等刊物也开辟了“文艺与伦理”“文学与市场”“文艺批评价值导向”等栏目,并发表了高建平《文学在市场中的生存之道》以及赖大仁《“三俗”文艺现象背后的观念与机制问题》等文章,深刻批判了文学艺术由于受市场和其他一些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一些不正确倾向。这些文艺评论文章均以理论的形式有效介入批评,为贯彻落实“讲话精神”起到文艺领航作用。

综上可见,2014年文艺理论学科的知识归趋、讨论主题及学科生态环境,鲜明而集中地体现在三个学理层面上:思考当代西方文论的缺陷并越来越关注本土文论的建设;呼吁理论与批评的结合并越来越希冀发出中国特色的话语声音;强调文艺的人民主体性并越来越重视文学精品的弘扬与打造。

五、文艺理论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2014年文艺理论在知识形态与学术环境的张力作用下所表现出的上述学科发展态势,也为我们更好地瞻望文艺学学科未来发展的倾向提供了主线。就未来理论发展趋势而言,其总体脉络与方向进路也应大致体现在如下诸方面:

其一,继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文艺在价值上的独特引领作用。当前,文艺领域的“三俗现象”极为普遍,尤其是文艺作品出现“真善美”失衡现象。因此,文艺理论在警惕自身沦为市场奴隶的同时,还要站在时代历史的理论高度上积极予以批判,在坚持“人民性”为创作导向的前提下加强文艺作品思想性与高度性的引导。为改变“有高原无高峰”的现状,积极鼓励“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文艺作品的出现,发挥更为重要的指引作用。

其二,围绕“强制阐释”等当代西方文论的模式缺陷,进一步反思并重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目前,域外“新理论”仍在大量译介,受众与空间仍十分辽阔,但其“理论张力”仍有待时间检验。为此,文艺理论必然反对“全盘西化”与“食古不化”,在本土立场、本土问题意识及中国实际的路线上,真正实现批判地借鉴、创新地继承,借以不断重构当代文论。

其三,不断创新方法,注重“理论—作品—批评”的互动结合。文艺理论只有不断创新方法,才能改变过去诸如“典型性”与“高大全”式的概念式批评。同理,只有以理论为指导,文学批评才能避免“感发性”的印象式批评,在文学作品的症候性阅读中加强批评的学理性及其诊断性。

此外,进一步“面向时代”,回应并解决当下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问题,对诸如“微博”“微信”“微电影”“微文学”等“微”时代的文化现象积极发言,仍是一大理论趋势。这也是文艺理论范式转换过程中通过“介入现实”实现落地接气,进而重获生机的必然途径。

总之,当前文艺理论的学科发展正值关键期和机遇期,中国文论话语建设应着力扎根于本土文学实践基础之上,走出“失语”焦虑,增强民族文论话语自信,广泛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只有立足民族文学现实生活土壤中,才能更好地在世界文论话语融通对话中有效建构起符合中国语境与问题的当代中国特色文艺理论话语体系,为当下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提供理论的方法与指南,真正起到文艺的价值引领作用。

注释:

〔1〕张江先生对西方文论理论缺陷的批评反思见其系列论文:《当代西方文论若干问题辨识——兼及中国文论重建》,《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当代西方文论的理论缺陷》(上、下),《文学报》2014年7月31日-8月14日。

〔2〕〔5〕张江:《强制阐释论》,《文学评论》2014年第6期。

〔3〕张江:《关于“强制阐释”的概念解说——致朱立元、王宁、周宪先生》,《文艺研究》2015年第1期。

〔4〕张江:《关于场外征用的概念解释——致王宁、周宪、朱立元先生》,《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6〕姚文放:《“强制阐释论”的方法论元素》,《文艺争鸣》2015年第2期。

〔7〕朱立元:《关于场外征用问题的几点思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8〕朱立元:《关于场外理论文学化问题的几点补充意见》,《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1期。

〔9〕周宪:《场外理论的场内合法性》,《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1期。

〔10〕王宁:《场外征用与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再识——答张江先生》,《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11〕朱立元:《关于“强制阐释”概念的几点补充意见——答张江》,《文艺研究》2015年第1期。事实上,朱立元先生也较早地就后现代主义文论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发表了系列文章,既指出其消极影响,也高度肯定其对“新时期到新世纪中国文论的实绩”。朱先生对“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的批评反思见其系列论文:《试论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积极影响》,《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后现代主义文论是如何进入中国和发生影响的?》,《文艺研究》2014年第4期。

〔12〕周宪:《前置结论的反思》,《学术研究》2015年第5期。

〔13〕方维规:《文学的位置与批评的空间》,《文艺研究》2014年第3期。

〔14〕高建平:《文学理论的历史如何可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5〕姚文放:《文学理论的范式转换与话语更新》,《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5期。

〔16〕刘淮南:《文论的依附性思维与批判创新意识》,《河北学刊》2014年第5期。

〔17〕相关话题如《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开设的一组笔谈文章,如黄卓越:《身份防御与全球知识共同体的面向》;金惠敏:《全球化时代的真理与方法》;彭亚非:《王国维“意境说”的问题及相关思考》以及李春青:《走出“失语焦虑”》。

〔18〕冯黎明:《艺术自律:审美现代性的思想资源》,《江汉论坛》2014年第1期。

〔19〕张旭曙:《20世纪中国美学文艺学的形式概念》,《文学评论》2014年第3期。

〔20〕南帆:《文学形式的构成与多边关系》,《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2期。

〔21〕曾繁仁:《“气本体生态——生命美学”的发现及其重要意义——宗白华美学思想试释》,《文学评论》2014年第1期。

〔22〕程相占:《中国生态美学发展方向展望》,《求是学刊》2015年第1期。

〔23〕陶水平:《后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学及其文论价值》,《中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1期。

〔24〕张永清:《理论基石与问题框架》,《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年第5期。

〔25〕汪正龙:《马克思与批判理论的四个维度》,《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

〔26〕季水河:《论20世纪早期初级形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8期。

〔27〕参阅《2014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学术月刊》2015年第1期。

〔28〕陶东风:《理解微时代的微文化》,《中国图书评论》2014年第3期。

〔29〕毛崇杰:《微时代与后启蒙》,《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7期。

〔30〕周志强:《微客、微话语与“复杂思想”的消解》,《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7期。

〔31〕欧阳友权:《微信文学的存在方式与功能取向》,《江海学刊》2015年第1期。

〔32〕王德胜:《“微时代”的美学》,《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第5期。

〔33〕参阅《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新华网(北京)2014年10月15日电。

〔34〕张炯:《牢记文学艺术的真谛》,《文艺研究》2014年第11期。

〔35〕童庆炳:《尊重和遵循文艺创作的规律》,《文艺报》2014年11月17日。

〔36〕冯宪光:《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原则的新思想》,《文艺报》2014年11月21日。

〔37〕董学文:《如何发挥文艺的价值引领作用》,《求是》2014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文艺理论文学理论文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视角下《幻灭》的现实主义艺术特征探析
关于文论“失语症”的争论、悬疑和前瞻
Can “Contemporaries” Know How to Read?
《中国文论通史》
从隐匿到重现:中国新时期西方文论知识资源的流变
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学理论创新研究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解构视野中的后现代文论——以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为例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下的发展
新世纪文学理论与批评:广义修辞学转向及其能量与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