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的自我对话
——文本智能机制的核心
2015-02-25孙琦
学术交流 2015年5期
创作的自我对话
——文本智能机制的核心
张杰在《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5期撰文指出,在我国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的早期研究中,也就是在改革开放以前,批评界往往依据“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批评原则,主要从文学创作反映现实的政治视角去分析作品。目前,无论在我国还是俄罗斯,文学批评界已经经历了由一元至多元的创作文本意义的解读过程,而且对作家的分析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评价,已经不再仅仅从一种文化身份去揭示作家的创作。任何一个经典作家都有着不同的创作身份,比如政治身份、阶级身份、宗教身份、亲情身份、友情身份、情缘身份等等,批评不仅应该关注各种身份之间的关联,还要注意不同时期这些身份的交织、转换和发展。从不同身份的界限出发,我们就可能得出文本的不同意义。然而,批评如果局限于此,即便揭示出了文本创作意义的丰富性,还是相当不够的,因为这还不足以揭示文学文本的审美智能机制,无法发掘文学创作文本的艺术价值的产生过程。其实,文学经典的艺术审美价值恰恰在于作家创作身份的自我克服,也就是文学文本的艺术价值产生于身份与反身份话语的对话之中,对话可以说是文学文本智能机制的核心,对话的过程是文本艺术价值产生的过程。因此,对话作为文本思维机制的重要核心,既有作家身份与反身份之间的对话,也有创作艺术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对话,更有建立空间中的人物自身对话,也有时间演变先后中的人物心灵对话。对话的职能机制是在与读者的历史接触中发生作用,并产生出无穷多的解读意义的。
(孙琦 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