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人工授精技术的问题与建议

2015-02-25沈尧欣郑国卫李义叶承荣瞿文学张巧英浦坚华文德亮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5年10期
关键词:输精公猪发情

沈尧欣,郑国卫,李义,叶承荣,瞿文学,张巧英,浦坚华,文德亮*

(1.上海市浦东新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1299;2.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服务中心,上海 201299)

猪人工授精技术的问题与建议

沈尧欣1,郑国卫1,李义1,叶承荣1,瞿文学1,张巧英1,浦坚华2,文德亮1*

(1.上海市浦东新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1299;2.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服务中心,上海 201299)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是世界养猪业实现猪的品种改良的主要措施之一,该项技术在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中逐步得到推广应用,经实践证明,猪人工授精对整个养猪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区已有多年推广历史,然而由于认识不足或操作规程不规范,部分场(户)应用该项技术并未能取得预期效果,使人工授精技术的优点得不到充分发挥。笔者通过对当前生产应用中的误区与不足进行分析,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从输精技术、发情判定、操作记录等多方面的深入阐述,制定并完善严格规范的操作规程,并对技术推广提出合理建议。

猪人工授精;规程;推广;建议

人工授精是指在人工条件下采集公畜的精液,经过适当处理后,再将精液输送到发情母畜的生殖道内,使其受孕的一种配种方法。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应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并逐渐从试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成为家畜遗传改良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技术。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精液保存技术的提高和一系列技术产品的发明创新,该项技术得以迅速发展与普及,尤其在欧美国家,覆盖率在70%~85%以上。

在国内,随着我国养猪业向集约化、现代化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结构的调整,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2009年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通知,强调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生猪良种补贴项目,推广应用猪人工授精体系,为我国推广普及猪人工授精技术提供了政策支持。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对于养猪业发展意义重大,具有加速遗传改良、降低公猪饲养成本、减少传染性疾病传播等众多优势。然而由于认识不足或操作规程不规范,部分养猪场应用该项技术并未能取得预期效果,使人工授精技术的优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对当前猪人工授精技术生产应用中的误区与不足进行分析,并完善操作规程,为该项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人工授精操作环节的问题分析

猪人工授精技术在实践中需要严格的操作规程,通过对浦东新区18家规模猪场猪人工授精操作过程调研发现,有些工作人员缺乏科学的态度,在人工授精的操作过程中粗心大意,不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实际操作的关键环节不够细致,都会造成猪人工授精的受胎率和分娩数降低,对养殖户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这样也会影响猪人工授精技术的进一步推广。认识到人工授精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才能纠正问题,并在实际操作中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现将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归纳如下。

1.1 公猪方面

1.1.1 采精采精前需要做充分的准备,但往往在实践操作中,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对于集精杯,没有进行提前的加温预热,使采集精液的过程中精子受到低温的打击而降低了精子的活力。

在采精时,会出现对公猪包皮清洗不彻底、包皮内尿液没有挤净的情况,让精液受到污染;同时,在操作中会出现不规范的采精过程,如集精杯没有远离猪体侧面造成有杂物掉入精液中、收集了刚开始射出的精子密度小的精液等情况发生。

1.1.2 精液处理精液的处理过程包含了精液品质检查、精液稀释、精液保存及精液运输4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精液最后的品质,从而影响人工授精的受胎率和分娩率。

对采集到的精液作品质检查。在观察精液时如果出现精子结块的现象,则表示精液受到了污染而不可用。存在的问题包括,对精液品质检查不及时或者不认真,使得精液品质下降;操作不熟练,久置精液,精子因温度变化造成大量死亡;精子活力的检查不认真仔细,未作详细记录。

在精液的稀释过程中,也会出现搅拌不均匀、污染精液、稀释方法不正确、稀释液与精液温度不相同和稀释的倍数过高等情况发生。

在精液的保存过程中,有的工作者没有使用恒温冰箱保存精液,影响了精液的品质,致使精液品质明显下降。

在精液运输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控制不严,致使过低过高的环境温度影响精液品质。猪的精液是对温度非常敏感的,炎热的夏天受到热应激,寒冷的冬天会出现冷应激,使精子活力下降,最终影响母猪受胎率和分娩数。

1.2 母猪方面

1.2.1 输精前输精前,配种员因贪图方面,不对母猪外阴部进行清洗、消毒,细菌和病毒将很容易通过输精管进入母猪阴道和子宫,让母猪在受孕期间受到侵害,造成母猪发生子宫炎等疾病,影响人工授精的效果。

同样,不合适的消毒液也会对母猪造成一定的损害,如高锰酸钾溶液浓度过高,会对母猪有腐蚀性。

1.2.2 输精中输精的过程中,要注意输精的方法,不正确的输精方法会对母猪受胎率造成影响。在插入输精管时,有的工作人员会错误地插入尿道,或者插入角度不合适损伤母猪阴道。在输精前,输精管头部没有先涂上润滑剂的话,也可能会出现硬插损伤阴道的情况。

1.2.3 输精后配种人员在输完精液后,没有拍打母猪臀部让母猪运动的话,母猪会出现立即卧下的情况,此时精液会很容易倒流,影响了授精效果。

2 解决问题建议

为解决现有问题对人工授精效果的影响,充分发挥人工授精技术的优点,提高畜牧生产水平,分析认为,猪的人工授精,必须在以下方面得到规范和加强。

2.1 种公猪饲养、管理和精液采集

2.1.1 种公猪选择与饲养从优质种公猪供精体系建设角度来说,将充分考虑种用公猪的遗传系谱和退化选择,因此,要更为重视公猪本身的生产性能等数据资料,必须确保性能的优越性。

种公猪饲养应建立专门公猪舍,圈舍应宽敞明亮、干燥清洁。目前,公猪舍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带运动场的单圈饲养,一种为采用限位栏的限位饲养。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可根据站(点)布局规划和总体生产需要选择,但均要求与母猪舍分开一定距离,并减少公母猪日常接触。

饲料与添加剂投喂方面,应根据种公猪不同生理时期和需要,进行日粮配合,饲喂营养价值全面的日粮。基本要求做到生拌湿喂、定时定量、科学饲喂,保证充分的清洁饮水,同时要注意钙、磷、锌、硒等矿物质的补充,采精旺盛季节应适当加强营养。

2.1.2 种公猪管理

(1)卫生防疫应保持圈舍清洁卫生,确保干净整洁,每次饲喂前打扫一次。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圈舍冲洗与猪体擦拭相结合;做好冬季防寒保暖,整体要求温度控制在18~22℃,湿度60%~75%。

做好消毒防疫工作,猪棚与圈舍的定期消毒;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做好猪瘟、口蹄疫、蓝耳病、伪狂犬病等疫病预防接种;做好定期驱虫工作。

(2)种公猪调教要重视日常关怀,建立人猪感情。固定专门饲养员、采精员和管理员,并经常接触、抚摸、护理种猪,善于接近,与人亲近,减少刺激与应激影响。

因品种差异,种公猪性成熟的年龄差异较大,一般来说,7~8月龄开始较为适合,国外引进品种稍晚。主要调教方法分为观摩法、发情母猪引诱法、外激素或类外激素喷洒假母猪台法等,待训种公猪初次调教成功后,每隔1~2d再次调教,加强训练一周之后,一般即可达到要求。在种公猪调教过程中,必须耐心细致、态度温和,同时做好人员防护措施。

2.1.3 精液采集

(1)采精前准备工作消毒工作:猪人工授精需要工作人员始终保持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技术要点完成整个过程。采精过程中需要有无菌观念,严格做好消毒工作。对公猪包皮要彻底清洗,并把包皮内尿液挤净。工作人员自身消毒工作也不可忽视,待准备好工具后,要及时进行自身消毒。

工具准备:制作好假台畜并定位以供公猪爬跨;集精杯提前预热至37℃,使精子不受温度打击而发生休克;集精杯中装入集精袋,并在杯口盖上2~3层一次性滤精膜或消毒纱布;消毒好的稀释液放进水浴缸或恒温箱预热,保证稀释时可以等温稀释,稀释液pH值在6.5~6.8为宜;显微镜焦距调好;准备好pH试纸;采精记录本放于校验台上。

(2)实施采精与采精频率采精宜在专门的采精室,安装空调,保持环境温度稳定。采精员按摩公猪包皮部刺激其爬跨假台畜,待其逐步伸出阴茎时,将公猪阴茎龟头导入空拳。用手紧握伸出的公猪阴茎螺旋状龟头,顺势将阴茎拉出,握紧阴茎龟头防止其旋转,公猪既可射精。用精液过滤纸或3层纱布过滤收集浓份精液。最初射出的清亮部分,精子含量少且可能受污染,不必接取;最后水一样的精液也可不收集,大部分为精清,含有加速精子运动的成分,反而不利于精液的保存。在寒冷天气,采精时应注意采出精液的保温,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大收集体积。

采精过程中,注意周围环境的安静,避免影响采精的多余动作,直到公猪射精完毕之前,不可松开采精的手。收集精液时,集精杯应尽量靠近猪体侧面,防止公猪身上杂物落入精液中。采精期间不准殴打公猪,防止公猪出现性抑制。同时采精员应注意自身安全,一旦公猪出现攻击行为,采精员应立刻逃到安全角。

采精频率应适宜,8~12月龄公猪1次/周,12~18月龄青年公猪2周3次,18月龄后每周采2次。精液即使不使用,所有采精公猪也应每周采一次,以保持公猪性欲和精液的质量。

2.2 精液品质检查

精液品质检查的目的是鉴定精液品质优劣,确定精液是否可用。通过精液品质可以了解公猪营养水平、生殖器官健康状况;也反映了采精技术水平和操作质量,以及稀释倍数、保存和运输的预期效果;了解环境对公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力等。

(1)外观检查:首先应观察精液的颜色,正常的为乳白色或浅灰白。精子密度越高,其色泽就越浓,乳白色也越明显,透明度就越低。精液若呈现黄色,就有可能混入尿液;呈现淡红或红褐色,则可能含有血液;若为淡绿色,可能是有浓汁;若呈现出灰黑色,则可能是采精过程中落入泥土或其它污染物。任何一种不正常的颜色,精液都应舍弃不用。

(2)嗅闻气味:正常精液应是无味或略带腥味。如果精液气味较重或有异味,则可能是公猪有病症或者采精过程中受到污染;如果有骚味,则是含有尿液。同样,含有不正常的味道的精液也应舍弃不用。

(3)pH值检测:正常精液的pH值为中性至弱碱性,其范围为7.0~7.8之间。当精子浓度大时,pH值会偏低。

(4)密度检查:精子密度是指每毫升精液中所含的精子数,是确定稀释倍数的重要指标。测量精子密度可采用专用精液密度仪测定。精液浓度过低会造成产仔数降低,浓度过高的话会使精液保存期缩短。

(5)活力检查:精子活力是指呈直线前进运动的精子占总精子数的百分比,与精子的受精力有强的正相关。在显微镜下观察精子的活力,以十进制评分,每级为0.1,则新鲜精液的活力要在0.7级以上。

(6)形态检查:主要是检查精子的畸形率。畸形率是指形态和结构不正常的异常精子的百分率。普通显微镜下需染色观察,一般要求畸形率要低于18%。

2.3 精液稀释、保存与配送

2.3.1 精液稀释精液稀释是在精液里添加配制好的、适宜于精子存活并保持精子受精能力的溶液。稀释的目的是增加精液的容量、利于精液短期甚至较长期地保存,便于长途运输和提高优秀公猪繁殖率。

精液采集后应在5min内开始稀释,精液稀释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先按照1:1~2的比例进行稀释,待3~5min之后,再根据密度检查结果计算,加入稀释液稀释到所需的稀释倍数。一般要求每个输精剂量为80~100mL,含有30亿个有效精子数。稀释时,稀释液温度应与精液温差不超过1℃,方可做到等温稀释。将等温的稀释液沿容器壁或搅拌棒缓缓倒入精液中,用消毒过的搅拌棒轻轻搅动使其混匀,严禁用力摇动。待静置片刻后,作精子活力检查。

2.3.2 精液保存稀释后经检查精子活力的精液,可按80~100mL/头进行分装并避光保存备用。分装的精液应标明公猪品种、采精日期、剂量、精子数等信息。

保存温度:15~25℃的常温保存、0~5℃的低温保存、-79~-196℃的冷冻保存,一般常温保存最适温度为16~18℃,应先置于22℃-25℃的室温(或用几层毛巾包被好)1~2h,待缓慢降温后置于冰箱保存。

在精液存放阶段,精子多沉淀在容器的底部,因此在保存过程中要求每8~12h将精液缓慢轻柔混匀一次,防止精子沉淀聚团而使精液保存期缩短或精子死亡。

每天检查精液保存箱的温度并进行记录,若出现停电时要全面检查贮存的精液品质。同时应尽量减少精液保存箱的开关次数,以免温度的改变造成对精子的影响而降低品质。

2.3.3 精液运输配送精液的运输配送,是关系到精子活力和母猪受胎率与产仔数的重要环节。不论是直接运送还是通过物流、快递等渠道配送,都必须做好运输过程中精液保温工作。短距离运输常用车载恒温箱,温度15~18℃;远距离运输常用双层泡沫箱。不论何种运输方式,都必须确保避免阳光直射,避免剧烈震荡。

2.4 发情判定与输精操作

发情判定和输精操作是母猪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直接关系到能否做好猪人工授精工作、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

2.4.1 发情判定发情判定的主要方法有外部观察法和试情法两种。

(1)外部观察法观察母猪静态、动态特征,母猪发情时极为敏感,会出现不安、走动、咬栏,爱爬跨、竖耳、翘尾等和不吃食、叫唤、随处排粪尿等现象,另外,发情期间,母猪阴户、阴唇会有较明显变化,阴道湿润、粘膜充血逐步由浅红变桃红直到暗红、阴道内粘液流出同多到少、由淡变浓等。

(2)试情法母猪不躲避人的接近,用手按压母猪后躯时,表现静立不动并用力支撑,用手或器械接触其外阴部也不躲闪,把公猪赶到母猪圈内,母猪会主动接近公猪,并接受公猪爬跨。试情公猪应选择行动缓慢、唾液分泌旺盛、性欲好的成熟公猪。

母猪断奶后正常发情(断奶后7d以内)且有明显静立反射时,采用试情公猪,也可以采用在通道走动查情的方法来鉴定发情。对于后备、返情、发情不稳定、断奶后超过7d发情的母猪,最好采用公猪爬跨的发情鉴定方法。

2.4.2 输精操作

(1)输精时机把握适时输精是人工授精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根据资料表明,发情母猪的排卵时间为母猪接受爬跨后40h左右,交配时间为排卵前10h为宜,即输精时间应为接受公猪爬跨后30h左右。

在断奶后6d之内发情的母猪,出现静立反射(或接受公猪爬跨)后8~12h进行首次输精;断奶后7d以上发情的经产母猪、后备母猪、返情母猪,出现静立反射(或接受公猪爬跨)后马上输精。输精次数的确定,则根据不同的母猪分别对待,一般都应间隔12h左右。

(2)输精方法不同的输精员之间的输精效果存在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应选择工作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有耐心的输精员来进行输精。

每次输精前均应先清洗母猪外阴,然后用经消毒液浸泡后晾干的毛巾擦拭干净。若用高锰酸钾作为消毒液,那么一定要严格控制好浓度,减少对母猪的腐蚀刺激影响,还需用清水冲洗2次,减少消毒药残留。

在输精管头部事先涂上润滑剂,斜向上45°左右旋转插入,一般插入30cm左右就到了子宫颈口,往回拉有一定阻力时就可以进行输精,把精液瓶接到输精管口上,抬高瓶子,让精液慢慢进入母猪子宫内。

输精时要抚摸母猪外阴或下腹部乳房,以增强母猪的兴奋性,促进精液自动吸入子宫内。输精时应注意防止精液倒流,输精完毕折弯输精管尾部插入精液瓶(袋)中并留置一段时间,让其自行脱落或退出少许后拉出来。整个输精过程应保持环境安静,速度适中,时间应该控制在5min左右,提高人工授精效果。

2.5 母猪管理与档案记录

母猪的饲养与管理是猪人工授精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关系到能否实现多胎高产、个体生产性能增强的关键。

配种前母猪的饲养管理一般采用短期加料优饲方法,具体做法是每天每头饲喂混合饲料,对过瘦经产母猪采用“配种优饲”的方法。另外,配种前,为母猪适量加喂豆麸等蛋白质饲料和维生素(特别是VE)、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添加剂。对发情晚母猪,可采用饲养管理与药物催情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输精完毕的母猪如果马上卧下,精液容易倒流,因此,输完精后,拍打一下母猪臀部,让它运动,不要立即卧下去,影响人工授精效果。

输精完毕后,应避免母猪立即卧下,导致精液倒流,需保证母猪适当运动。及时做好母猪生产卡及配种记录等配种档案的记录与归档,使整个生产过程有据可查,为人工授精体系的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

3 结论与推广

3.1 结论

无论是从当前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还是生猪养殖生产长远需要抑或整个产业发展的战略要求来看,建立良种公猪养殖、保种站(点),实施优质种公猪精液的统一生产、鉴定、监测、配送等一条龙体系,将是大势所趋,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发展,在提高良种利用率、克服体积大小的差别,充分利用杂种优势,减少疾病的传播,克服时间和区域的差异、适时配种,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优势,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提高全球育种水平和猪肉生产效益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有赖于政府的支持、技术的配套和意识的提高等多方面因素。猪人工授精过程中各项环节的有效落实将使人工授精的优势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对各规模场的经济效益有重要的意义。

3.2 推广措施建议

3.2.1 建立新型推广体系从各省、市、区层面,组建各级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中心(站所)或遗传与育种中心(站所),负责人工授精技术培训和推广工作,同时负责优秀种猪的引进和优良精液的供给。打破旧的人事管理体制,消除由政府大包大揽的滞后体制,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创造力和责任感。

3.2.2 实施网络化管理无论是各级技术推广机构,还是种公猪场(站)或者供精点建设,或者专业技术人员队伍,都实行网络化管理。

技术服务单位自上而下的管理和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及时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需求矛盾;网络化的管理能够实现全局规划,避免盲目投资建设,可以优化和改良种质资源,有利于标准化生产与管理;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则可以进一步强化基层场的精确、熟练、高效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

3.2.3 建立反馈机制,加强档案管理养殖场在实施人工授精后,必须跟踪做好各项配种与生产记录,要及时检查情期受胎、妊娠、分娩产仔等情况,各环节按要求填写表格,建立档案,并定期上报。

此外,养殖场技术员还需将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反馈到上级主管部门,并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研究与探索,为技术部门的政策制定与技术革新提供参考。由主管部门定期总结和公布,以技术宣传册或明白纸的形式,通过微信、短信平台等渠道发到各养殖场,以便交流和总结经验,吸收教训,提高整个猪人工授精效果。

3.2.4 做好示范点建设,加强服务保障能力在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中,要建立猪人工授精的示范区、示范镇、示范场,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推广典型的基础上要培育一批新的典型,不断把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工作引向深处,提高普及率,促进人工授精技术的全面推广。

建立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增强技术推广实力,提供高水平的专业服务。政府有计划鼓励重点发展,资助服务体系,尤其关系到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畜牧业提升息息相关的生猪品种改良工作,应给予大力扶持和指导。3.2.5设立专项资金,加强监督管理政府设立专项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经费,用于对人工授精技术员的技术培训、良种公猪引进,同时对参加开展猪人工授精推广工作人员的补贴,对建立猪人工授精站(中心)点硬件设施改造、购买操作仪器的奖补,对开展猪人工授精的养猪规模场(户)进行奖补等。

严格规范猪人工授精站(点)的经营行为,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工作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制定措施,落实责任,严格按照国家关于猪人工授精工作的技术要求,及时关闭非法、不合格的猪人工授精推广网点,以免给广大养猪户带来的经济损失,给猪人工授精的推广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1]董辉.猪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及推广措施[D].安徽农业大学,2008.

[2]李军辉,等.猪人工授精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畜牧兽医杂志,2010,29(4):95.

[3]祝荣,等.规模猪场人工授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畜牧杂志,2006,42(16):61-62.

[4]张长兴.猪人工授精操作过程中危害精子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2008,35(6):136-138.

[5]陈卫群.猪人工授精操作的注意事项[J].养殖技术顾问,2012,(6):79-79.

[6]安秀文.猪人工授精操作需注意的细节[J].黑龙江动物繁殖,2010,18(5):27-27.

[7]马立君.注重猪人工授精操作的细节是提高母猪受胎效果的关键[J].黑龙江动物繁殖,2012,(4):37-37.

[8]霍克民.猪人工授精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饲料与畜牧.规模养猪,2011,(12):39-40.

[9]毛钧.猪人工授精操作中的几个细节[J].养殖技术顾问,2008,(9):31.

[10]徐国新.猪人工授精技术[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6,(1):59.

[11]猪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J].四川畜牧兽医,2011,38(1):43-44.

[12]于德平,等.猪人工授精操作的规程及注意事项[J].养殖技术顾问,2012,(8):48.

[13]孙贤.规模化猪场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2,(4):36-38.

[14]姜成龙,等.猪人工授精的关键步骤[J].养殖技术顾问,2011,(8):56-56.

[15]潘琳琳.猪人工授精操作的步骤[J].养殖技术顾问,2012,(7):57-57.

[16]张送.猪人工授精的简单操作[J].今日养猪业,2011,(1):54-54.

10.3969/J.ISSN.1671-6027.2015.09.048

沈尧欣(1987~),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科技推广工作。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输精公猪发情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影响氯前列稀醇效果的因素分析
母猪不发情怎么办
不同输精方式及输精剂量和次数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深部输精技术在规模猪场中使用效果分析
关于肉牛冻精改良异地输精的解冻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探讨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母驴配种注意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