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西峡柿树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技术

2015-02-24谢彦涛李锌吴松赵晓

现代农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柿树若虫树势

谢彦涛 李锌 吴松 赵晓

河南省西峡县林业局

河南西峡柿树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技术

谢彦涛 李锌 吴松 赵晓

河南省西峡县林业局

介绍了河南西峡柿树主要病虫害柿举肢蛾、柿斑叶蝉、柿绒蚧、瘤胸材小囊、双刺长囊、柿炭疽病、柿角斑病、柿叶斑病、柿树白粉病、柿树红叶枯病的危害特点和防治技术。

河南西峡柿树病虫害防治

2009年以来,西峡县林业局通过对北山五乡镇近200公顷柿树果园的技术指导,在生产实践中对柿树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主要虫害

1.柿举肢蛾

(1)危害特点。又名柿实蛾,钻心虫,危害柿果。6~ 7月以幼虫食果,使柿果干枯或早期变软脱落,严重时大量减产。

(2)防治技术。冬、春刮去柿树粗皮,集中烧毁,可消灭越冬幼虫。6~9月把受害果及时摘除深埋,消灭当年蛹和幼虫。8月中旬以前刮去粗皮的树干、主枝上缚草环,诱集脱果幼虫越冬,入冬后解除烧净。药物防治:在5月中旬及7月中旬成虫发生盛期,喷洒20%杀灭菌酯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

2.柿斑叶蝉

(1)危害特点。成虫若虫在叶背刺吸汁液,破坏叶绿素的形成,引起早期落叶。

(2)防治技术。在若虫发生盛期,即5月中旬及6月中下旬,喷洒40%乐果乳油2000倍液或50%马拉松乳油1500倍液,效果均好(乐果、马拉松的安全间隔期为15天)。

3.柿绒蚧

(1)危害特点。以若虫成虫危害柿果,叶片和嫩枝,吸食汁液,致使落果,树势衰弱,以第三代若虫(8月中旬)为害最重。嫩枝受害后出现黑斑,重则枯死;叶片受害严重时畸形,提早落叶;果实受害后虫体固着处凹陷,木栓化,黑色或裂果,提前变黄,变软,脱落。

(2)防治技术。春季发芽前喷5度石硫合剂,防治越冬若虫。柿树展叶后至开花前,喷洒5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敌杀死2000倍液。

4.柿星天蠖

下一步,这项改革将依法合规全面确认集体成员身份,积极探索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通过多种路径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确保2019年基本完成清产核资、2021年基本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

(1)危害特点。初孵化幼虫在柿叶背面啃食,有时全树叶被吃光。

(2)防治技术。晚秋结冻前和早春解冻后,于树下挖除越冬蛹。在幼虫发生初期叶面喷洒25%可湿性西维因300倍液或灭幼脲1500倍液或25%敌杀死2000倍液。

5.瘤胸材小囊

(1)危害特点。成虫、幼虫在木质部内蛀食,严重者树势衰弱至死亡。

(2)防治技术。加强果园综合管理,增强树势,减少病虫害发生。落叶后,人工刮除树干老翘皮,并进行树干涂白。涂白剂配方为生石灰:硫黄:水为10:1:40,再加入1份食盐和少量动物油。成虫出树期间,树冠内喷洒灭杀丁、敌杀死、辛硫磷、敌敌畏、乐果等药剂防治。可任选一种,防治2~3次,每次间隔15天左右。

二、主要病害

1.柿角斑病

(1)危害症状。危害树叶、果蒂。早期病叶多出现黄绿色病斑,病斑扩展时受叶脉限制,呈黑色边缘的多角形病斑,半月后病斑中部为淡褐色并出现小黑点。柿蒂上病斑在蒂的四角,褐色,落果后柿蒂多残留在树上。该病是由真菌引起,8月发生,9月大量落叶,病菌以菌丝块在病蒂和病叶上越冬。

2.柿炭疽病

(1)危害症状。枝梢上病斑深褐色、椭圆形,稍凹陷。果实上病斑圆形或椭圆形,稍凹陷,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点,天气潮湿时产生粉红色黏质物。叶片染病,多发生于叶柄和叶脉,初黄褐色,后变为黑褐色至黑色,长条状或不规则形。

(2)防治技术。加强栽培管理,尤其是肥、水管理,防止徒长枝产生。消除初侵染源。结合冬剪剪除病枝,柿树生长期认真剪除病枝、病果,消除地下落果,集中烧毁或深埋。选择无病苗木。引进苗木时,认真检查,发现病苗及时剔除,并用1∶3∶80波尔多液或20%石灰乳浸苗10分钟,然后定植。发芽前喷洒5波美度石硫合剂。6月上中旬喷1次1∶5∶400波尔多液,7月中旬及8月上中旬各喷1次1∶3∶300波尔多液或单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3.柿叶斑病

(1)危害症状。病斑呈不规划圆形或多角形,灰褐色或灰白色,边缘深褐色、明显,上生浓黑色小点。病害发生严重时叶片上病斑相连,形成不同颜色的混合斑块,斑块处皱缩,折裂,引发早期落叶,树势早衰。

(2)防治技术。落叶后,清理园地的枯枝落叶,运出园地深埋或烧毁,减少侵染源。合理增施肥料,改良树冠内土壤,从而提高植株的自身杭病能力。发芽前喷洒5波美度石硫合剂。6~7月生长期喷洒倍量式波尔多液3次,每次间隔10~15天,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

4.柿树白粉病

(1)危害症状。危害柿树新梢、嫩叶,春季在幼叶正面密生针头大小黑点,0.3~1毫米,春季不产生白粉,叶为淡紫褐色。秋季老叶上产生白粉,叶面生污白色霉斑,大小10~20毫米,后期霉斑中产生黄色至深褐色小点粒。

(2)防治技术。消除病叶、病梢,深埋或烧毁,减少病菌侵染来源。发病重的柿园(基地),在早春发芽前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对此病的防治效果好。开花前和落花后,喷2次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喷50%硫悬浮剂300~400倍液。加强柿树的经营管理。选择抗病品种。

5.柿树红叶枯病

(1)危害症状。叶片变红,出现红褐色,不规则形状病斑,渐互相联合。病斑周围黑圈中生黑色小斑粒点,易穿孔。叶面粉红色,黄化或脉间失绿。从叶尖向内逐渐干枯,不能抽生新梢。1年生枝局部或全部干枯,影响树冠扩展。

(2)防治技术。加强植物检疫。选用无病接穗和实生砧木,培育无病苗木。在苗圃内,如发现病苗应及时拔除并集中烧毁或做标记,集中隔离栽植。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旱天要及时灌水,雨季要及时排水,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铲除树冠下杂草,及时防治害虫。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83增抗剂1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连续防治2~3次,每次间隔10~15天。

[1]封光伟.果树病虫害防治[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柿树若虫树势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柿树的温柔
母爱哪有多余的
有机肥施用对宫川温州蜜柑品质及树势的影响
浮梁县不同地形杨梅园树势与产量情况研究
桃源的柿树
不同日龄悬铃木叶片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发育及存活率的影响
田间常见8种有害蝽类若虫龄期的区分
结果柿树宜适时冬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