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森林植物》课程教学方式探究
2015-02-24刘海瑛
刘海瑛
扎兰屯职业学院
《森林植物》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现代林业技术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它涵盖了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和树木学等课程的内容,是理论性、实践性、季节性和地域性均较强的一门学科。 主要介绍植物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生物学特性、分布范围和利用价值等。由于森林植物种类繁多,形态万千,学习者只有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实践积累,才能准确的识别森林植物,了解森林植物,进而实现对森林植物的合理利用。
针对《森林植物》课程的特点,结合当前中职学生实际,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取得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
一、上好第一节课,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需从第一节课做起。首先,授课内容十分关键。不能长篇大论的讲理论,也不宜把内容安排的过满。既然是《森林植物》课,就要先看到植物。 我选择把课堂设在室外,让学生从接触植物开始。八九月份,校园里花果飘香,形态各异,非常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会急切的想知道这些植物的名字。在介绍时,不必很全面,抓住植物的突出特点,最好再结合它的利用价值,让学生感觉到这些植物不仅美丽,而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的能吃,有的能当药材,有的能榨油等等。这样,兴趣自然就来了。第一节课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认识多少种植物,了解多少植物特征或利用价值,而是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重点,所以先不要对学生做出硬性的学习任务规定,只要他们认真的在观察植物,能够问出一些与植物有关的问题,就证明学生对这门课产生了兴趣,这一点对以后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铺垫。
二、调整教学内容,促进讲练结合
教材中章节的安排是从植物的细胞和组织讲起的,然后依次是种子、幼苗、根、茎、叶、花和果实等。但是,由于在北方地区,植物的季节性十分突出,如果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教授的话,那么最富色彩的花和果实部分的内容就要在冬季学习,没有实物,不能及时到校园进行观察, 这将极大程度的影响教学效果,学生也会感到无趣。 因此,根据季节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十分有必要的。八月份许多植物正处花期,先介绍花的形态特征,九月份介绍果实形态,接着趁叶落之前介绍叶的形态,而茎的形态本身就很适宜在冬季观察与学习。第二学期分类部分的内容也是如此,教材当中介绍的科及代表植物很多,要考虑植物在本地区的分布进行合理取舍,选择适合的科和代表植物, 并根据代表植物的花期灵活调整授课顺序,尽量做到什么植物花开了就学习什么植物。 调整之后,每部分内容讲完,都可以带领学生在大自然中适时地的进行观察,学以致用。 这种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加大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增进教学效果
丰富与适宜的教学手段,对于增进教学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针对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过去陈旧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的教学需求。 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其即切合《森林植物》这门课程的特点,又迎合学生实际。 比如说,一个植物形态术语,即可以通过文字性的描述去讲,又可以通过一张简图去讲, 还可以在室外通过实物去讲,但是如果将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则必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由于这门课程涉及形态的内容非常多,多媒体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可能一个问题翻来覆去讲,学生都不能理解,而一张图片就解决了。通过图片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官认识, 加强理解,这种方式换来的教学效果比让学生背诵繁文冗杂的定义来的更加实用和高效。
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尤为关键。 通过教师适当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或找到问题的答案,再由教师予以肯定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抓住学生听课注意力,还可以让许多学生树立自信,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针对具体问题,应该是先只放图片,然后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由学生来观察,在学生找到答案后再点出文字,由老师予以进一步讲解。 值得注意的是, 课件的制作一定要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走,而不是让教师按着课件去讲, 甚至成为课件的 “放映员”。
四、加强标本制作,让学生在做中学
加强植物标本制作的力度与要求,原因在于我们不是单纯的为了制作标本而制作标本,小小的标本带给学生的意义是知识、技能与人格的多重培养。
这项内容的教学目的有:第一、掌握标本制作的全过程,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从标本的采集、压制、展叶到每天的换纸,直到最后上台纸,每一步都要求学生亲力亲为,认真细致的操作完成。 第二、增强学生观察、识别与记忆植物的能力。 许多学生上课时接收能力很强,但是由于没有养成课下复习的学习习惯,对许多植物记得快,忘得也快。而植物标本制作过程中,学生每天与这些植物接触,等同于一种强迫式的复习,一个周期十几天下来,很自然的就达到了观察入微,记忆深刻的学习效果,想忘也难了。 第三、通过小组分工协作的方式, 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实施小组之间的评比机制,调动组与组之间竞争的积极性。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明确分工,团结协作,凝聚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第四、严格标本制作的要求,培养学生认真的做事态度。 整个标本制作的过程虽然复杂,但谈不上难,关键在于是否精心。做事马虎大意, 在许多学生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存在。 要克服这一缺点,教师必须标本制作的每一个细节都严格要求。学生起初会认为老师是苛求,但是,当他们把一份份精品标本制作完成时,就能体会到认真做事的意义了。
[1]陈西仓.森林植物教学方法探究[J].林区教学,2012(4).
[2]肖基浒,牛玉莲.高职高专林业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特点介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6).
[3]白莲花.植物学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