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浪坑口水库灌区节水改造

2015-02-24郭松华

小水电 2015年4期
关键词:坑口渠系利用系数

陈 星,郭松华

(1.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20;2.东阳市水库管理站,浙江?东阳?322100)



浪坑口水库灌区节水改造

陈 星1,郭松华2

(1.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20;2.东阳市水库管理站,浙江?东阳?322100)

1 概 述

1.1 灌区现状

浙江省东阳市浪坑口灌区建于20世纪70年代,建设标准低。经几十年运行后,沿线设施老化损坏,滑坡、决口等事故时有发生;渠道过水能力达不到原设计要求,沿途渗漏十分严重,灌溉水利用率仅0.52,用水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农业和生活用水,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

浪坑口灌区位于东阳市西北部,距市区约5 km,主要水源为浪坑口水库,并结合灌区内其他小型山塘水库组成丘陵区灌溉系统;设计灌溉面积1.5万亩,实际灌溉1万亩,是东阳市五大灌区之一;涉及亭塘、上卢等47个行政村,59个自然村,总人口3万人。

浪坑口水库集雨面积24.7 km2,总库容750万m3,是1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库,始建于1956年11月,1972年底竣工。

灌区骨干渠系总长27 km,包括总、东、西、中干、中西和中东等5条干渠,其中总干渠9 km、东干渠4.4 km、西干渠7.5 km、中干渠6.1 km。共有大小水工建筑物350处,其中倒虹吸3座,渡槽42座,泄洪闸21个,节制闸9个,灌溉闸80个,灌排两用小渡槽30条,生产桥70座。

1.2 存在的问题

(1)工程标准低,质量差。渠道建设时,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渠道只求通水,当时多为群众集体人工开挖,过水断面不规则,纵坡局部起伏达不到设计要求。经过多年的运行,渠道设施老化,灌溉期渠道决口、塌方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运行。

(2)渠道输水能力降低,达不到设计的通水长度和流量,东、中、西3条干渠原设计18 km,目前实际通水长度仅11 km,占比61%;经常出现“渠头满、渠尾少,渠头有、渠尾无”的情况,严重影响下游灌溉和民畜用水。

(3)渗漏严重。浪坑口灌区渠道有很大一部分沿山开挖,且为干砌块石护坡,沿途渗漏严重,渠道水利用系数仅为0.52左右。

(4)渠系配套建筑物设施老化。渠道工程经过多年的运行,设施老化、失修、损坏情况严重,亟需更新改造。

(5)工程在日常运行中,由于缺乏现代化管理设施,灌区水量控制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管理依据,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6)管理体制落后,人员素质偏低。重建设、轻管理的体制,导致维修养护经费严重不足,缺少必要的检查、维修与养护,问题越积越多。沿渠群众保护渠道意识淡簿,损害渠道的事情屡有发生。渠道管理人员责任与利益不能有效挂钩,人员积极性不高。部分渠道管理养护人员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接受新事物能力差,已不能胜任这项工作。

1.3 灌区改造的必要性

渠道沿线水利设施基础落后,渗漏严重,渠道水利用系数低,不能把水顺畅、及时输送到下游,灌区用水得不到保证,农业综合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灌区人民群众要求改造浪坑口灌区水利设施的愿望已十分迫切。

(1)通过对灌区渠道基础设施改造,完善渠系配套建筑物,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保障灌区工农业用水,消除用水纠纷,维护社会安定。

(2)通过对灌区的节水配套改造、推广节水灌溉,既可增加农民收入,为灌区内农业生产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创造条件,又可把大量用于农业灌溉的水节约下来,有利于灌溉田亩的扩大和农民的增收,也有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2 节水改造方案和内容

2.1 建设目标

改造方针是“灌溉为中心,防渗为目的,设施先进,洪涝兼治”,主要建设目标有:干渠水利用系数达到0.9,渠系水利用系数从0.52提高到0.62,灌溉保证率从75%提高到90%,增加灌溉面积0.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5万亩。

2.2 建设方案

(1)分析渠系布局的合理性。浪坑口水库灌区东干渠向东南方面延伸灌溉东南片0.68万亩农田,西干渠向西北方向延伸灌溉西北部0.56万亩农田,中干渠、中西渠以及中东干渠共灌溉中部0.26万亩农田。从多年运行情况看,渠系布置基本合理,本次不作改造。

(2)实地测量渠道断面和纵坡坡度,进行水力复核计算,对局部弯道突变渠段平顺拉直。经计算,仅在东干渠和中西渠两处大弯道处不太平顺,总长约120 m,设计采用隧洞平顺连接。

(3)渗漏和破损渠段防渗加固。在满足过流能力的前提下,分渠段分类防渗加固处理。对于防渗性相对较好的砌石渠段,仅作混凝土薄层护面处理;对于渗漏严重的砌石渠段,拆除砌石体新浇混凝土防渗;对于无衬砌且渗漏渠段,按梯形断面进行混凝土防渗衬砌。

(4)渗漏或破损严重的渡槽、倒虹吸和泄洪闸等水工建筑物拆除重建。

(5)新建一批量水设施。

2.3 建设内容

本工程防渗加固渠道12.38 km,其中东干渠4.4 km,西干渠7.5 km,中干渠3.1 km,中东干渠2.31 km,中西干渠2.1 km。新建节制闸5座,量水设施4处,放水闸16座,泄洪闸8座,倒虹吸2座,渡槽5座,交通桥35座,放水涵管42处。主要工程量土石方开挖3 525 m3,干砌块石2 298 m3,混凝土5 198 m3。

3 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应主要从强化制度、严控材料、技术培训、全程质检与监督等四个方面入手,加强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

建立项目法人“监督制”、项目经理“三检制”和建设监理“监管制”等制度,强化质量管理,认真贯彻各种质量管理的细则,把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

对材料管理严格把关。进场施工材料必须具备试验合格证,特别是要对水泥、钢筋、砂石骨料实行抽检,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安排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的质检员,每一批材料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才能被使用。

加强施工人员技术培训,提高质量意识。关键工序和关键技术进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对质量问题的重视度,防止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员没有强烈的质量意识而造成一些人为的失误,导致质量事故。

全程质检和监督,重视细节。东干渠、西干渠、中干渠、中东干渠和中西干渠各设1名监督管理员,不定期巡查工程建设,全程监督施工进度与质量(尤其是隐蔽工程),坚决做到“三检制”,严禁事后补充。

从制度、材料、培训和监督等四方面管理,确保了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通过了验收组和质量监督站的检查与验收,工程建设达到设计要求,施工质量合格。

4 灌区管理模式改革

建立保障灌区能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每年投入20万维修金到骨干和田间工程建设改造、运行管理和维护等事项中,做到专款专用。

建立健全工程建设质量安全长效机制。加强渠道的巡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宣传渠道对农田灌溉的重要性,对损害渠道的行为及时做好劝说教育工作。

建立浪坑口水库管理处—渠道管理所—农民用水者协会—用水户的管理体制模式。对渠道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制,按岗聘用,从思想政治觉悟、学历、职称、工作能力等方面,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聘,形成人尽其才的良性用人机制。渠管员采用“包入水计划、包灌溉完成、包设施推行、包渠道绿化、包服务质量”的“五包”管理模式。任务目标效益指标责任到人、考核到人,使人人有压力、有动力,激发起职工的积极性;并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和专业训练,提高人员素质,使灌区切实建立起符合实际的高效精干队伍。

5 改造成效

改造工程实施后,干渠水源充足,一是解决了沿线农业灌溉和民畜用水问题;二是为喷灌、薄露灌溉等节水增产技术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加快了当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三是改善了江北街道以及周边各乡镇的居民用水质量,提高了城乡人民的生活质量;四是有效避免了因缺水问题引发的纠纷,改善了上下游、村与村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改善了投资环境。

项目实施3 a来,改善灌溉面积0.5万亩,恢复灌溉面积0.5万亩。其中增加农田灌溉面积0.45万亩,按平均每亩增收粮食150 kg,年增加粮食67.5万kg;改善农田灌溉面积0.4万亩,按每亩增收粮食50 kg,年增加粮食20万kg,年增加粮食87.5万kg;年可增收83.6万元,经济作物灌溉面积500亩,按每亩增收600元,增收30万元;改善经济作物灌溉面积0.1万亩,按每亩增收200元,增收20万元,年增收50万元。水稻灌溉效益41.80万元,经济作物灌溉效益25万元,农业灌溉效益合计66.8万元。

通过灌区节水配套建设后,提高了渠系水利用系数,且加快了渠水流速,减少了上下游用水矛盾,可以减少农田灌溉用水,节约的水用于乡镇供水,原水按0.2元/m3,预计可收入15.2万元;工程效益总计82.00万元。

责任编辑 吴 昊

2015-04-16

陈 星(1970-),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坑口渠系利用系数
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影响的渠系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
3月下旬内蒙古动力煤坑口价、电煤购进价均小幅下降
11月上旬内蒙古动力煤坑口价格略降
烧结漏风率对利用系数影响关系的探讨
8月下旬内蒙古动力煤价格略有下降
2020年12月中旬内蒙古动力煤坑口价格小幅上涨
梅钢提高三号烧结利用系数的实践
无人机航遥技术在某灌区渠系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推求方法优选研究
黎榕灌区渠系水力计算及输配水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