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纳器吸入技术对哮喘患儿控制水平的影响

2015-02-23李文岭,刘立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哮喘错误

准纳器吸入技术对哮喘患儿控制水平的影响

李文岭, 刘立刚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关键词:准纳器“六步吸入法”; 哮喘; 错误; 指导监测

吸入疗法目前是哮喘患者达到控制的最佳方法,被全球哮喘防治方案GINA所推荐。吸入技术的掌握对于哮喘的控制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哮喘患儿初诊及三次随访准纳器吸入技术方法进行优化,研究出“六步吸入法”,通过反复给患儿进行吸药教育,大大提高了哮喘患儿的控制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哮喘科能按时复诊的初次就诊便确诊为轻中度“支气管哮喘”且治疗方案中只应用舒利迭干粉剂准纳器吸入的患儿240例。 入选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1]的诊断标准,评估为未控制。年龄为6~14岁,其中男152例,女88例,平均年龄9.7岁。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8例,对照组112例。2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2组患儿初诊时及3次随访时都进行肺功能检测,均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剂(舒利迭)50/100 μg吸入, 2次/d。治疗期间可按需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对每一位初诊患儿及以后1周、1个月、3个月随访时都进行认真、耐心地指导,并且认真总结每个患儿的错误及不良反应。

对照组吸入舒利迭准纳器时按说明书中标注的传统“3步吸入法”吸入。步骤总结为“打开、推开、吸入”。观察组用优化的“六步吸入法”吸入: ① 将准纳器端平拿在手中,左手握住外壳,右手的大拇指放在拇指柄上,向外推直至咔哒一声完全打开,暴露吸嘴; ② 左手握住外壳,右手向外推滑杆直至发出咔哒一声,一个标准剂量的药物已备好以供吸入; ③ 呼气(注意不要对着吸嘴呼气); ④ 目视镜中前方,将整个吸嘴放入口中,从准纳器中缓慢(3~5 s)均匀地吸入药物,避免鼻部呼吸; ⑤ 将准纳器从口中拿出,屏气10 s; ⑥ 关闭准纳器,仰头用清水漱理咽喉部3次并吐出。步骤总结为“打开、推开、呼气、吸入、屏气、漱口”,亦可简称为“打、推、呼、吸、屏、漱”。准纳器吸入过程中所有的错误,共总结如下: ① 准纳器未端平; ② 准纳器开关未打开; ③ 往准纳器吸嘴吹气; ④ 口含准纳器吸嘴过少; ⑤ 仰头或低头吸入药物; ⑥ 吸力过轻; ⑦ 吸药急猛; ⑧ 吸药时间短或不连贯; ⑨ 吸药后屏气时间不足; ⑩ 吸药后未漱咽部。

对所有入组患者均进行3次随访(1周、1月、3月),分别进行准纳器吸入技术监测(统计错误发生情况)、肺功能FEV1占预计值%及PEF占预计值%检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3次随访间各指标的差异。

2结果

3次随访准纳器吸入常见错误人次及阳性率见表2。观察组常见错误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见表3。2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1%、PEF)均有改善,但观察组肺功能指标的改善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观察到全身不良反应,局部不良反应主要有口咽部不适感、声音嘶哑和鹅口疮,见表4。观察组的声音嘶哑、鹅口疮、咽喉不适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表2 准纳器吸入常见错误人次及阳性率

表3 指导检测随访3次后肺功能变化情况

表4 2组不良反应比较[n(%)]

3讨论

全球哮喘防治指南GINA推荐吸入疗法为哮喘控制治疗的重要方法[2]。其相对于传统的给药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吸入疗法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作用直接、迅速,它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且没有肝脏首过效应,副反应明显低于全身用药[3]。目前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最有效的抗炎药物,能直接到达气道,改善症状及肺功能,长期规范化治疗能使哮喘得到控制。舒利迭干粉剂是吸入型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和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的复合制剂,是依托准纳器进行吸入的一种药物,具有使用简单、易携带及患者的依从性好的特点,故在临床中的疗效得到了证实[4-5]。其用药方法的正确与否及熟练程度直接决定了病情的控制,为了更好地发挥准纳器装置在治疗中的作用,医护人员应该掌握准纳器吸入器的构造原理、力学特征及吸入剂的药理特点,熟知准纳器吸入器的正确操作细节及容易操作错误的步骤,耐心、认真地为患者讲解准纳器装置的使用步骤及技巧,满足患者治疗需要。本研究力求通过改进吸入技术方法,使得患者得到完全控制。

舒利迭粉剂是使用准纳器装置的一种药物,哮喘控制率达80%, 是控制哮喘的理想选择[6-7], 按说明书标注的标准吸入方法使用,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在临床实践中,作者发现部分患儿吸入之后存在以下问题: ① 吸入后感觉咽喉不适、发生声音嘶哑和鹅口疮等; ② 部分患者吸入完毕后发现仍有部分药粉附着在吸嘴上; ③ 患者对说明书描述的吸入方法中的深长吸入的理解水平差异较大。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① 药粒并未完全吸入气道,部分停留在口咽部; ② 吸入药物时用力过轻; ③ 患儿对深长吸入缺乏标准,导致存在吸入方法错误或不足的可能。

本研究中,作者总结所有准纳器吸入过程中共有10个错误。分析每个错误发生的原因及产生的后果。经过逐步纠正每项错误,临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于FEV1用于急性发作期哮喘的初步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是哮喘最初诊断的“金指标”,哮喘患者PEF变异率高,

Goldberg等[8]研究证实PEF与FEV1有很好相关性。本研究提示,经反复随访纠正患儿吸入方法,患儿FEV1与PEF较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特别是观察组FEV1与PEF较前改善率更明显,这与石志辉等[9]研究一致。说明在临床工作中哮喘患儿在诊断明确、治疗方案得当的情况下,吸入技术的掌握程度在哮喘控制的环节中至关重要[10-11]。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哮喘学组.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8, 31(3): 177.

[2]杜志强, 史家欣. 吸入疗法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进展[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07, 28(4): 287.

[3]Quinet P, Young C A, Héritier F. The use of dry powder inhaler devices by elderly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 Ann Phys Rehabil Med, 2010, 53(2): 69.

[4]赵磊磊, 霍务贞, 龚炜, 等. 吸入粉雾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 2006, 41(20): 110.

[5]缪旭, 刘旭, 苏健芬, 等. 影响干粉吸入剂雾化和沉积性能的制剂因素[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1,(2): 28.

[6]Moller M,Frische D. Improvement of asthma therapy by a novel budesonide multidose dry powder inhaler[J]. Drug Res, 2003, 53: 562.

[7]李怀东, 陈媛媛, 岳梦晨. 准纳器装置的操作方法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13, 48(2): 29.

[8]Goklberg S, Springer C. Avital A, et al. Can peak expiratory flow measurements estimate small airway function in asthmatic children[J]. Chest, 2001, 120(2): 482.

[9]石志辉, 陈平. 吸入技术对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09, 12(26): 2328.

[10]Quinet P, Young C A, Heritier F. The use of dry powder inhaler devices by elderly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Ann Phys Rehabil Med, 2010, 53(2): 69.

[11]Rootmensen G N, Keimpema A R, Jansen H M, et al. Predictors of incorrect inhalation technique in patients with asthma or COPD: a study using a validated videotaped scoring method[J]. J Aerosol Med Pulm Drug Deliv, 2010, 23(5): 323.

收稿日期:2014-12-25

中图分类号:R 5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11-110-02

DOI:10.7619/jcmp.201511036

猜你喜欢

哮喘错误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在错误中成长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你也会犯这样的错误吗
不犯同样错误
一次“错误”的表扬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