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替卡韦和干扰素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

2015-02-23张云涛,孟明星,李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恩替卡韦乙肝

恩替卡韦和干扰素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

张云涛, 孟明星, 李焱, 王任力, 么作义, 王涛, 李纯平, 闫志欣

(河北省唐山市传染病医院 肝病三病区, 河北 唐山, 063000)

关键词:乙肝; 恩替卡韦; 干扰素; 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CHB)起病隐匿、病程较长,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较高的发病率[1], 患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畏食、乏力、恶心等症状,可累及机体各系统,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已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治疗该类患者的公认方法为抗病毒治疗法,若患者符合适应证且其他条件均允许,即可行抗病毒治疗,但CHB的抗病毒药物种类较多,且不同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亦存在较大差异[2]。本研究对比恩替卡韦与干扰素在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在本院收治的CHB患者共72例,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3]中关于CHB的相关诊断标准。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3.49±12.12)岁,男41例,女31例。排除标准: ① 有嗜酒史者; ② 患有肝、肾、心脑血管等重要器官疾病、感染性疾病及其他病毒性肝炎患者; ③ 对研究药物发生过敏患者; ④ 孕妇及哺乳期患者。纳入标准: ① 病程>6个月; ② 无恩替卡韦药物禁忌证,且未使用过核苷类药物;③ 签署知情同意书; ④ 治疗前停止使用药物>2周。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7例, 2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程、性别等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干扰素α-2b治疗: 5 MU/次, 1次/d, 肌注,连续治疗1个月后,改为隔日1次;观察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 0.5 mg/次, 1次/d, 空腹后服用。2组患者均以12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

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后1、3、6、12个月的血清HBV DNA、肝功能及HBV血清标志物等指标进行检测。血清HBV DNA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下限为1 000 copies/mL;肝功能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40 U为正常。根据患者的肝功能、临床症状的改善状况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4]: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转氨酶恢复正常水平;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转氨酶下降幅度>50.00%; 无效:临床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或恶化,转氨酶下降幅度<50.00%;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此外,对2组患者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进行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行t检验,均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 2组治疗后的血清HBV DNA、ALT、HBeAg改善情况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1、3、6、12个月的HBV DNA转阴率及血清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2组患者HBeAg阴转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2 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中显效27例,有效7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7.14%; 对照组中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1.08%。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治疗后的血清HBV DNA、ALT、HBeAg改善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

2.3 2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状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有15例出现流感样症状,4例出现掉发、消化道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44,P=0.000)。

3讨论

CHB的发病机制复杂,较多学者[5-6]认为,当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该类病毒能够在肝内进行大量复制,进而导致抗原性物质分泌量增多,对患者的肝细胞免疫系统造成损害,若未实施有效的治疗,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变等,对患者健康十分不利。目前临床仍缺乏彻底根除乙肝病毒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的方法为抗病毒治疗法,以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

干扰素是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抗病毒药物,可对病毒蛋白组分的翻译、病毒基因转录等产生干扰性作用,进而起到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且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调节。林宗梅等[7]对62例CHB患者采用干扰素治疗1年后,发现38例(61.29%)患者的治疗有应答,有效率较高。但干扰素的不良反应较多,如刘昕[8]发现,在38例使用干扰素治疗的CHB患者中,28例患者出现流感样症状。本研究中的对照组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亦高达51.35%。恩替卡韦是鸟嘌呤核苷类似物,是一种新型抗乙肝病毒药物,对乙肝病毒多聚酶的所有活性可产生明显的抑制性作用,如抑制多聚酶启动、阻断HBV DNA正链合成等。余路等[9]研究表明,采用恩替卡韦治疗CHB患者,具有较高的早期应答率与安全性。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后1、3、6、12个月的HBV DNA转阴率及血清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14%,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08%, 这与相关文献[10]报道结果相符,说明恩替卡韦比干扰素更能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提高临床疗效。从用药安全性方面分析,本研究中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35%,说明恩替卡韦相比干扰素具有更高的药物安全性。然而恩替卡韦用药成本较高,而干扰素的经济效果相对较优,因此临床医师仍需根据患者的经济能力、病情程度等情况决定用药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徐公民.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状态变化规律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2): 280.

[2]代雪枫, 马勇, 陈云兰, 等. 慢性乙型肝炎病理结果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J]. 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23): 3939.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1, 19(1): 13.

[4]滕晓英, 周新刚, 孙磊, 等. 细化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分期标准在药物疗效评定中的应用[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3, 21(4): 271.

[5]朱昌江, 朱咏梅, 朱启瑞, 等. 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J]. 中国临床医生, 2013, 41(11): 60.

[6]姜涛, 涂尚成.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4例疗效观察[J]. 河北医学, 2012, 18(7): 942.

[7]林宗梅, 王蓓蓓, 林秀芳, 等.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4, 14(2): 99.

[8]刘昕.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不良反应观察和处理[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20): 153.

[9]余路, 程君, 叶英, 等.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 安徽医学, 2012, 33(1): 79.

[10]庄启州. 恩替卡韦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 医药导报, 2014, 33(4): 456.

收稿日期:2014-06-20

中图分类号:R 5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07-127-02DOI: 10.7619/jcmp.201507040

猜你喜欢

抗病毒治疗恩替卡韦乙肝
乙肝妈妈:我该如何孕育一个健康宝宝?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分析
安络化纤丸对乙肝肝硬化的疗效评价
注射用核糖核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30例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观察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研究
艾滋病母婴阻断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我哥这10年的悲欢离合乙肝路
乙肝抗体从哪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