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天山金矿成矿机制探析
2015-02-23涂万里
■涂万里
(广东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 广东惠州 516008)
西南天山金矿成矿机制探析
■涂万里
(广东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 广东惠州 516008)
新疆西南天山是中亚南天山金成矿带的东延部分,该区域的金矿成矿规律是现在地质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本文对其区域地质背景进行介绍,着重分析其金矿成矿类型及条件,并对西南天山地球动力学演化与金成矿作用进行简要介绍。
西南天山金矿成矿条件
1 区域地质研究现状
西南天山成矿区域位于乌鲁木齐—库尔勒公路以西,那拉提山南缘—巴伦台—库米什地带以南,中—吉边界以东,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以北地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该区域进行地质矿产调查,完成了该区域的初步探测。在“七五”以来,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等相关部门对其进一步研究探索,成果颇丰,获取了一系列地质资料,从多个角度对该区的大地构造归属及成矿机制进行了解释。然而由于该区域周边环境较为恶劣,地势险峻,为进一步的勘探研究造成了巨大的阻碍,故现阶段对该区域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成矿构造背景等许多重要问题还未统一意见,对萨瓦亚尔顿、大山口、布隆等金矿床的研究也有待深入。本文于此就西南天山金矿成矿问题进行探讨。
2 西南天山金矿成矿类型分析
金矿床类型划分至今没有统一标准,本文采用混合分类方式将西南天山的金矿类型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造山型金矿床。该类型金矿床是西南天山金矿的最主要类型,矿床多蕴藏于火山碎屑岩中,萨瓦尔亚尔顿金矿是其主要代表。赋矿地层具有较高的金丰度,是金成矿的优越物质来源。此外,地壳深部或地幔也是金矿床主要的物质来源之一。
(2)侵入岩型金矿床。多分布于造山花岗岩和造山后碱性花岗岩出露地带。矿化类型主要有夕卡岩、热液石英脉型和斑岩性金矿。矿藏以钾含量和金丰度高为特点。
(3)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床。矿区内不常见,仅有布隆金矿床为其代表。矿体仅产于石英重晶石复脉中,受断裂构造影响较大。
(4)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与古生代海相火山活动有关。代表金矿为乌恰县卡恰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火山岩浆。成矿期间,受火山期后中低温热夜活动和海西晚期花岗岩类岩浆热液活动叠加改造影响较大。
3 西南天山金矿成矿条件
3.1 构造条件
不同类型的金矿床受不同构造条件影响。
造山型金矿床萨瓦尔亚尔顿金矿位于伊犁—伊塞克湖微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缝合带。该区域地处地质构造断裂带,也称韧性剪切带,地质活动频繁。萨瓦尔亚尔顿金矿以及萨瓦亚尔顿金-铅锌多金属矿区受其控制与影响。
侵入岩型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巴伦台、乌什北山、东阿赖等地区。后期岩浆侵入作用对成矿产生较大影响,使矿藏与所在断裂带在空间活动上运动相似。夕卡岩性金矿主要受基地断裂和区域断裂控制,热液石英脉型金矿主要受接触带构造及其附近破碎带和节理裂隙带控制。
布隆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床主要分布于喀拉铁克大断裂附近,受附近断裂带活动影响较大,火山活动也对其成矿进行作用。
3.2 地层及岩性条件
大多数金矿发育与层系相关性较强。西南天山金矿主要赋于上志留统—下泥盆统中。志留系的主要矿源岩性为含碳质千枚岩,泥盆系中主要为砂岩、粉砂岩和含碳质千枚岩。赋于其中的矿源层受岩石组合和剪切带的控制,对后期金成矿产生影响。
3.3 岩浆活动影响
侵入岩型金矿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成矿受岩浆活动影响较多,矿体分布于岩体、岩脉、潜火山岩和熔岩中及接触带中,部分分布于外围的断裂破碎带中。如上所述,岩浆岩期后热液活动对成矿产生影响且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此外,由于岩浆活动产生的巨大热能对成矿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助于金元素的富集。
造山型金矿床和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床在矿成期间也受到岩浆活动的影响,主成矿作用多与该地区一次或几次的热液活动相关。
3.4 时控条件
据地质资料分析,天山主要金成矿期为海西晚期和印支期,期间受到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受板块碰撞影响较大。
4 西南天山区域地球动力演化模式与金成矿模式介绍
如图1,展示了西南天山最普遍的地球动力演化模式与金成矿模式,萨瓦亚尔顿金矿便可用其解释。
5 结语
本文以几个典型金矿为例对于西南天山成矿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基于该地区成矿机制的研究和探索远不止于此,还需要地质研究人员克服困难对该矿区进行更加精确的勘探,以最大限度了解矿区地质发展历史,为未来的开发和研究夯实基础。
[1]杨富全.西南天山金矿成矿条件及成矿机制 [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5.6.9.
[2]鲍景新,陈衍景,张增杰等.西天山阿希金矿浊沸石化与古地热成矿流体系统的初步研究.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2,38(2):252~259.
[3]陈华勇,鲍景新,张增杰等.新疆望峰金矿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同位素示踪-碰撞造山成矿作用研究示例.中国科学 (D),2010,30(增刊):45~52.
[4]陈哲夫,周守云,乌统旦.中亚大型金属矿床特征与成矿环境.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9,1-265.
[5]高俊,何国琦,李茂松.西天山造山带的构造变形特征研究.地球学报,1997,18(1):1~9.
P61[文献码]B
1000-405X(2015)-1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