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棚茄子—晚稻高效生态种植模式

2015-02-23徐丹李伟

长江蔬菜 2015年9期
关键词:侧枝晚稻坐果

徐丹 李伟

浙江省嘉善县地区采用“大棚茄子—晚稻”高效生态种植模式,实现了稳粮增效、生态高效的目的,2014 年嘉善县姚庄镇北鹤村的“大棚茄子—水稻”轮作模式被列入全省第一批农作制度创新示范点。该模式每667 m2大棚茄子产值3.0 万~4.0 万元,纯利润2.5 万~3.5 万元,晚稻产值1 650 元,纯利润1 100 元,经济效益显著,全县年推广应用面积333.5 hm2。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越冬大棚茄子

1.1 品种选用

选用早熟、商品性好、抗逆性强、耐低温弱光、抗病性强、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如杭丰一号等。

1.2 播种育苗

①消毒 播种前将种子用55℃热水浸泡15 min 进行消毒,苗床用50%多菌灵600~800 倍液喷淋消毒。

②播种 8 月中下旬播种,667 m2用种量20 g。播前将地块翻耕整平、疏松土壤,种子撒播后覆一层0.5~1 cm 厚蘑菇泥,浇透水后覆地膜,搭好小拱棚覆膜;晴天温度高时覆遮阳网降温,出苗后揭膜,根据土壤情况适当浇水,待幼苗长出3 片叶时移栽到营养钵中;当苗拥挤时扩大营养钵间距离,防止幼苗徒长。

1.3 整地施肥

移栽前15 天施入基肥,667 m2用腐熟有机肥1 500~2 500 kg,复合肥(15-15-15))50 kg,肥料均匀撒施结合翻耕入土。整地作畦,畦宽1.3 m,高10~15 cm,再扣棚盖膜。

1.4 适时定植

于9 月中下旬10 月初,苗龄25~30 天,初见花蕾时选晴天定植,667 m2栽2 000 株左右,每畦2 行,株距45 cm。定植前浇足底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定植后浇适量定根水。如定植太早,容易徒长,导致开花结果率低;太迟,则植株长势弱,虽然开花结果多,但果型小、商品性差,且植株易早衰,连续坐果能力差。

1.5 田间管理

①温度管理 定植缓苗后,气温较高,注意通风降温。冬季采用多层覆盖越冬保温,11 月中下旬,当最低气温只有5~6℃时用厚0.3 mm的无滴膜搭建二搭膜,当气温降到0℃时搭建三搭膜,膜与膜间距控制在15 cm 以上,搭膜时尽量拉平整,防止兜水滴水。中间及两肩用立柱支撑,提高大棚防风抗雪能力。棚内最高温度控制在28℃左右,晚上最低温度保持在10℃以上。若遇连续阴雨雪天气适当通风,避免有害气体为害,通风宜在中午前后进行。

②肥水管理 定植后至3 月中旬,气温低、水分蒸发少,棚内一般不浇水;3 月下旬后气温回升,若发现土壤干燥,应及时浇水或沟内灌水。3 月下旬后茄子生长速度加快,每采收2 次追肥1 次,每667 m2用复合肥(15-15-15))15 kg 加硫酸钾5 kg,或用进口钾宝(12-2-44)10 kg,最好用滴管施肥,或在离植株基部15 cm 处穴施,穴施后覆土。施肥后加强通风防氨气为害。

③整枝摘叶 一般将门茄(茄子第一次分枝时出现的茄子)以下第一侧枝保留作结果枝,以下的侧枝全部摘除。门茄以上结果侧枝以偶数保留8 个左右,可适当摘除二级或三级侧枝,遵循“留强枝去弱枝”的原则,保留向上的侧枝,去除向下的侧枝,同时考虑空间造型,避免拥挤、枝叶相叠。门茄采收后,门茄以下老叶全部摘除,若叶片过多及时打稀,提高通风透光性,但果实边着生的功能叶不能摘除。

④留果 通过不断整枝来实现连续坐果,第一侧枝处的门茄和二级侧枝处的对茄为必留果,三级侧枝及以上的果实根据整枝情况坐果,低温期间每株可同时留果10 个左右,旺果期可同时留果20~30 个。当坐果至六级或七级侧枝处时打顶,待果实采收后剪去三级以上侧枝,重新寻找新的结果枝,如此不断反复实现连续坐果。

⑤搭架绑枝 因为大棚茄子同时坐果数较多,植株容易倒伏,所以提前做好搭架绑枝工作,一般在门茄坐果至采收前进行。以1.3 m 长细竹竿作为支撑杆搭“人”字形架。竹竿插入点为营养钵周边,不要插入营养钵内以免伤根。绑枝用专用绑扎机或塑料带人工绑扎,绑扎点一般位于门茄上方。

⑥点花保果 冬季低温期间, 可用防落素点花,提高坐果率,保证茄子产量。点花最佳时期为花蕾发紫、含苞待放时。注意不要在露水未干时点花。1.6 病虫害防治

①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疫病、根腐病、菌核病等。灰霉病可用50%腐霉利1 000~1 500倍液、50%异菌脲800~1 000 倍液喷雾或用腐霉利烟剂防治;疫病发病初期可用72%霜脲·锰锌500~800 倍液或64%噁霜·锰锌500~600 倍液喷雾防治;根腐病可用99%噁霉灵3 000 倍液或50%多菌灵500 倍液+30%多菌灵500 倍液灌根,每株250 mL,隔5~7 天1 次,连续2~3 次。

②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有红蜘蛛、蓟马、蚜虫、潜叶蝇等。红蜘蛛用73%炔螨特2 000~3 000 倍液喷雾防治;蓟马用10%吡虫啉1 000 倍液喷雾防治。

1.7 适时采收

采收期为11 月中旬到翌年6 月中旬。翌年1月中旬至3 月中旬,气温较低,产量也较低,一般每周采收1 次,此时量少价高;11 月下旬至翌年1 月上旬及3 月下旬以后是旺果期,每隔3~4 天甚至每天采收1 次。及时采收门茄、对茄等前期果,以利后期果生长。根据市场价格及植株长势采收,生长势过旺时,适当推迟采收,生长势弱时,适当提前采收。

2 晚稻

大棚茄子采收后,进行清园处理,拔除茄子枝秆,回收棚膜和地膜。大水漫灌3~4 天后进行机械翻耕、平整,搁置1~2 天后即可插秧。

2.1 品种选用

选用生育期相对较短的常规水稻早熟品种,如秀水417、秀水03 等。

2.2 育苗管理

5 月中下旬播种,播种前抢晴晒种半天,按照18%稻种清(咪鲜·杀螟丹)一包(3 g)加水5 kg 浸种4 kg 的比例对种子消毒,48 h 后清水洗净、保湿控温催芽至露白。667 m2用种量3 kg,栽2.5 万丛,保证每667 m2有8 万株基本苗。6 月上中旬移栽。

2.3 大田肥水管理

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750~1 000 kg 作底肥,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各30 kg 作耙面肥。插秧后一周667 m2施尿素7.5 kg,隔20 天后再施10 kg,7月15 日前后667 m2施进口三元复合肥10~15 kg。播栽后30 天进行搁田,期间采取间隙灌溉为主。

2.4 病虫草害防治

重点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叶蝉、稻飞虱、稻丛卷叶螟、大螟等病虫害,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1] 刘水东.大棚茄子再生高效栽培技术[J].蔬菜,2014(5):51-52.

[2]刘根新.大棚茄子可持续优质稳产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3(4):38-40.

[3]王强,徐建明,姜丽娜,等.平衡施肥对大棚茄子—水稻轮作土壤中作物生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2(2):197-203.

[4]陈小留,陈跃明.冬季越冬大棚茄子—晚稻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6):41-42.

[5]张伟.塑料大棚茄子春早熟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25-126.

猜你喜欢

侧枝晚稻坐果
苹果树坐果率提高六法
中华寿桃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
五招促枣树多坐果
越夏黄瓜坐果难 巧用措施多坐瓜
西红柿侧枝什么时候疏除好
西红柿侧枝什么时候疏除好
番茄整枝技巧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安徽安福县:发放晚稻测土配方施肥卡
湖北省早、中、晚稻施钾增产效应及钾肥利用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