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莺教授辨治瘙痒经验

2015-02-23李春霄赖江李天浩指导黄莺

新中医 2015年5期
关键词:黄教授黄莺风邪

李春霄,赖江,李天浩 指导:黄莺

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四川 成都 610072 2.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科,四川 成都 610031

黄莺教授辨治瘙痒经验

李春霄1,赖江2,李天浩1指导:黄莺1

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四川 成都 610072 2.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科,四川 成都 610031

介绍黄莺教授辨治瘙痒临床经验。黄教授认为,六淫邪气均可致痒,非独风也;风邪在瘙痒的发病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易与其它诸邪合而为病;痒和痛之间关系极为密切,久病顽痒者更是多虚多瘀;心主神明,情志不畅也成为瘙痒的一大诱因。辨证论治拟用止痒八法,用药重视以皮治皮,调畅情志,对于久病顽痒者,从虚从瘀论治。

瘙痒;中医疗法;止痒法;黄莺

黄莺教授系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钟以泽学术经验继承人。黄教授积多年临床经验,思古揣今,引经据典,在中医辨治瘙痒性皮肤病中颇有心得,药到病所,每每奏效。笔者师从黄莺教授攻读硕士学位,侍诊师侧,多有获益,现将其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瘙痒是一种有着搔抓欲望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伤寒论》有“身痒”之说,《内经》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有诸内必形诸外”,古籍论述“痒”虽见于皮肤,而与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在病邪影响下发生病理变化有关。瘙痒症状在皮肤科涉及范围之广,极其顽固难治,病情极易反复,可见于多种多样的皮肤科疾病中。

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瘙痒是因风、湿、热、虫等邪客于皮肤肌表,引起皮肉间气血不和而导致;或由于血虚风燥阻于皮肤,肤失濡养而产生。《灵枢·刺节真邪》云:“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诸病源候论·风瘙痒候》云:“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而黄莺教授认为,六淫邪气均可致痒,非独风也;风邪在瘙痒的发病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易与其它诸邪合而为病;痒和痛之间关系极为密切,久病顽痒者更是多虚多瘀;心主神明,情志不畅也成为瘙痒的一大诱因。

1.1 无风不作痒 风邪的特点决定了其是导致瘙痒最重要的原因。《内经》云:“风邪客于肌中,则肌虚,真气发散,又挟寒搏皮肤,外发腠理,开毫毛,淫气妄行,则为痒也。”风性轻扬,易袭阳位,故外感之风多侵犯躯干及头面;体表为阳,脏腑为阴,故皮肤多受其扰。风邪发散、向上,风性善行数变,起病急,变化快,病位游移,发无定处,表现形式多样,如急性荨麻疹。风性主动,故风邪致病易于有动,发生瘙痒令人搔抓。《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临证指南医案》云:“盖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风邪多与其它诸邪合而为病导致瘙痒,例如风热、风湿热、风寒等蕴于肌肤,则令皮肤疾病之瘙痒表现更加多样化。内生之风多见于虫淫、阴虚及血虚。虫行皮中,主动为阳,易化火伤阴生风;血虚可生风化燥、阴虚可导致风动,血虚、阴虚皆可令皮肤失于濡养,生风化燥,表现为瘙痒,临床多见于皮肤瘙痒症、慢性湿疹、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等。

黄莺教授认为,“无风不作痒”,有痒即有风,风有外感之风及内生之风之分。风邪在瘙痒病因中占有主导地位,贯穿于瘙痒性皮肤病始终。

1.2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黄莺教授认为,心主神明,心神不宁,情绪不畅亦为瘙痒病因中又一重要因素,不容忽视。“诸痛痒疮皆属于心”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为病机十九条之一。高度地概括了疼痛、瘙痒、疮疡皆与心的病变有关。《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心者,生之本,形之变也。”心藏神,主血脉,神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主宰力量,在机体主要表现为以知、情、意为主的生命现象。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人类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某些瘙痒性皮肤病与人的心理压力,负面情绪,长期的焦虑、紧张,以及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长期的失眠密切相关,如神经性皮炎等。瘙痒的顽固难治,不定时的发生又会反过来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社交,情感交流。这在现代心理学中被称为“心因性瘙痒”,常随人们的情绪好坏加重或减轻。故王冰言:“百端之起,皆由心生,诸痛痒疮生于心也。”

1.3 痒为痛之渐,痛为痒之极 “痒为痛之渐,痛为痒之极”,痒与痛的区别在于气血瘀滞的程度不同,轻则为痒,甚则为痛。卫气可护卫肌表,温养皮毛。若外邪侵袭,内邪扰乱,导致卫气郁滞不通,气滞则血行受阻,因而腠理闭塞,肌肤失养,气血不调,发为瘙痒[1]。若遇患者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肺失宣降,卫气不宣,则气滞血瘀更甚。黄莺教授认为,久病顽痒更应从虚从瘀论治。久病入络,久病多虚多瘀,伤及正气,气滞可导致血瘀,气虚亦可导致血瘀。气虚血瘀者亦可出现血行受阻,肌肤失养,气血不调,发为瘙痒。

现代医学认为,瘙痒和疼痛都是一种保护性措施,疼痛引起屈曲反射,而瘙痒引起搔抓反射,搔抓可以通过低阈值机械刺激性感受器,激活有髓鞘A类神经纤维,经突触前或突触后抑制机制抑制脊髓灰质区的神经回路,从而暂时控制瘙痒。瘙痒也可以激活痛觉感受器,增加痛觉,减少痒感,但搔抓又可以增加炎性介质释放和刺激神经C纤维,从而导致更多的瘙痒和搔抓,这种持续的痒抓循环增加了治疗的困难,成功的治疗首先要阻断这种痒抓循环。故在瘙痒的辨证中,应重视痒和痛与气血瘀滞的密切关系,尤其是久病顽痒更应由此入手。

2 辨证论治

2.1 八大止痒方法 疏风止痒法:风痒则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搔抓无度,无渗液,但有偏热偏寒之分。此类药物代表药对为荆芥配防风,僵蚕配蝉蜕。风热所致者,起病急,病程短,皮损色鲜红,瘙痒遇热加重,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或浮数。治以祛风清热止痒,可选消风散加减。风寒所致者,皮损色白,瘙痒明显,有遇冷加重,遇热减轻等特点,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治以祛风散寒止痒,多选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

清热止痒法:皮损多表现为红灼热,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治以清热止痒,常选三皮止痒汤,黄连解毒汤。此类中药常选苦参、黄连、黄芩、黄柏、桑白皮、地骨皮、牡丹皮等。

除湿止痒法:湿邪致病多与他邪相杂,湿热互结,浸淫肌肤,外受风邪,内外合而致痒,湿胜则皮损多现糜烂、渗液、水疱等,浸淫四窜,遍身淋漓,舌质红、苔白腻,脉滑,治宜除湿止痒,常选除湿止痒汤、四妙散等。本类药物代表药对为白鲜皮配地肤子。

杀虫止痒法:其痒尤其,状如虫行皮中,最易传染,皮损处可见浸淫蔓延,黄水频流等。常选药物有杀虫功效的为苦参、百部、榧子、大枫子、仙鹤草等。

润肤止痒法:用于由血虚风燥所致的皮肤瘙痒,皮损多见血虚不能润养肌肤所致皮肤干燥、脱屑、肥厚、角化、毛发枯槁脱落等表现,舌质红、苔薄少、脉细数,常选方剂为当归饮子或首乌地黄汤。

重镇止痒法:瘙痒多扰心神,心神不宁,夜寐不安。通用于一切瘙痒性疾病中,常选药物为龙骨、牡蛎、珍珠母等。

酸甘止痒法:酸甘化阴,此方法适用于患者皮肤干燥脱屑,舌质红、苔薄少,脉弦数之征。常选方剂为芍药甘草汤。

搜经络风邪止痒法:通用于所有瘙痒性皮肤病但对于虫类药物、异型蛋白不过敏的患者。下半身的疾病,多选常选药物为蜈蚣、地龙、全蝎等地上爬行之品。

2.2 取象比类,以皮治皮 黄教授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皮肤为五脏六腑之外候。六淫外邪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肺合皮毛,多伤及肌肤毛窍。在中药领域中,有很大一部分药物取自植物或动物的外皮,皮肤之疾病位在皮,黄教授提出“取象比类,以皮治皮”之法,收效明显。常选桑白皮、地骨皮、牡丹皮、合欢皮、紫荆皮、蛇蜕、刺猬皮等。

黄教授认为,选药亦应重视疾病的发病部位及自然界中生物的特性,所谓“天人相应”。瘙痒性疾病若发生于上半身者,多选僵蚕、蝉蜕等天上飞舞的祛风之品;若发生于下半身者,多选蜈蚣、全蝎、地龙等地上爬行的搜风之品。此为取象比类法之代表。

2.3 调畅情志,移情易性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神不宁多夜寐不安,情志不畅者亦焦躁难眠。黄教授尤为重视心理的负面情绪及压力对瘙痒性疾病诱发及加重的影响,强调在治疗过程中适当增加疏肝理气、调畅情绪、安神定志之品。如多选用龙骨、牡蛎、珍珠母、远志等安神定惊之品;合欢皮、郁金、淡竹叶等清心解郁之品。在治疗过程中多结合患者心理疏导、心理暗示,结合轻音乐疗法分散其对瘙痒的注意力,每每奏效。

2.4 久病顽痒须从虚从瘀论治 临床上还可见一些顽痒之疾,瘙痒无度,患者痛苦难忍,常用虫类熄风之品,恐难平息。黄教授根据中医久病入络,多虚多瘀及“诸痛为实,诸痒为虚”的理论,提出补虚止痒及化瘀止痒之法,瘙痒多可平息。虚者补之,视其气血阴阳而定。而化瘀止痒在多慢性顽固型瘙痒性皮肤病中尤为奏效,如结节性痒疹、牛皮癣、硬皮病、血瘀型白疕等,多因气滞血瘀、结节凝聚、经气不畅而发痒。皮损以结节、丘疹、斑丘疹、瘀点或瘀斑、斑片为主,色呈暗红或褐色、舌质暗红、苔厚、脉弦或涩。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痒。可佐以血府逐瘀丸、大黄蛰虫胶囊、复方丹参片等。所谓活血化瘀可止痛,亦可止痒也。

3 病案举例

张某,男,27岁。全身泛发红色风团伴痒1天,加重伴肿胀4 h。1天前,患者躯干及四肢出现红色风团,骤起骤消,此起彼伏,瘙痒剧烈,未予重视,自述发病前有食用海鲜的历史。4 h前病情进一步加重,大量风团联合成片伴有双手足的肿胀。患者舌质红、苔薄白腻,脉弦。西医诊断为急性荨麻疹;中医诊断为瘾疹,风热蕴肤证。治宜疏风清热止痒,方选消风散加减,处方:金银花、连翘、紫荆皮、合欢皮、桑白皮、地骨皮、牡丹皮、白茅根各15 g,龙骨20 g,黄芩、僵蚕、蝉蜕、生地黄各10 g。水煎服,每天1剂,每天3次。外用炉甘石洗剂,每天数次,服此方6剂后痊愈。

按:本方中以金银花、连翘为疏风清热之君药,黄芩清中上焦湿热,僵蚕、蝉蜕祛风止痒,桑白皮、地骨皮、牡丹皮、紫荆皮、合欢皮“五皮”清热止痒,取象比类,以皮治皮;同时,合欢皮兼有解郁安神之功,龙骨重镇安神止痒,生地黄滋阴清热;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肿胀,令邪从小便出。全方体现了疏风止痒、清热止痒,重镇安神止痒,结合解郁安神的调节方法,可谓药到病除。

4 结语

瘙痒为皮肤科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但因其顽固难治,易于反复,为皮肤科疾病最大的治疗难题。黄莺教授研读中医古籍经典,适时的中医中药有效切入,多种止痒方法的有机结合,为瘙痒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借鉴。

[1]肖敏,张莉.僵蚕配蝉蜕治疗瘙痒析义[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621-1622.

(责任编辑:刘淑婷)

R249

A

0256-7415(2015)05-0013-03

10.13457/j.cnki.jncm.2015.05.006

2014-12-12

李春霄(1981-),女,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皮肤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猜你喜欢

黄教授黄莺风邪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春韵
风邪伤人速 避风如避箭
大道至朴,“怪医”仁心仁术治“怪病”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最初的愿望小曲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黄莺与燕子
劫年
最后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