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口蹄疫的防制措施
2015-02-22丁帆
丁帆
(新疆尼勒克县尼勒克镇畜牧兽医站尼勒克,新疆尼勒克 835700)
家畜口蹄疫的防制措施
丁帆
(新疆尼勒克县尼勒克镇畜牧兽医站尼勒克,新疆尼勒克 835700)
口蹄疫是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的烈性传染病,常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其病死率可高达20%~50%。
家畜;口蹄疫;防制;措施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以病毒学特性为主的7个主型(A、O、C型,南非1、2、3型和亚洲I型),引起的牛、羊、猪、鹿、骆驼等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烈性传染病,临床特症是在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出现水泡和溃烂。
1 流行病学
病畜和潜伏期带病毒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口蹄疫病毒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很强,能感染多种动物,但主要为偶蹄兽,以牛的易感性最高。俗称牛是指示灯,猪是扩大器,羊是保持者(贮存)。本病传播猛烈,流行广泛,常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冬季多发,夏季往往平稳。
本病主要感染牛、羊,牛先发病,而羊后发,猪的感染。
2 临床特征
2.1 牛口蹄疫
潜伏期2~4d。病初,体温升高达40℃~41℃,精神萎顿,闭口流涎,以口腔粘膜或蹄部发生水疱、烂斑,病牛跛行。犊牛常发生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呈现为恶性口蹄疫,其病死率可高达20%~50%。
2.2 羊口蹄疫
潜伏期7d左右。病羊多见于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发生水泡和溃烂为主要症状。羔羊有出血性胃肠炎,常出现心肌炎而死亡。
2.3 猪口蹄疫
猪易感,人也感染,以蹄部发生水疱和糜烂为主要特征。呈地方流行性。主要发生在集中养猪场,发病率高,成年猪死亡率为3%,仔猪多以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仔猪病死率达60%。
2.4 骆驼口蹄疫
多见于老、弱、幼驼。水疱发生于口腔和蹄部。体温升高(40℃~40.5℃),食欲废绝,反刍停止。一般经过5~7d即可痊愈。
2.5 鹿口蹄疫
在口腔内有散在的水疱,水疱很快破溃形成烂斑,其上有凝乳样的覆盖物,大量流涎。病鹿体温升高到40℃~40.6℃,有时可持续6~8d。四肢患病时,呈现跛行,重症蹄匣脱落。如无并发症,经10d左右即可痊愈。
3 主要病理特征
具有诊断意义的是心肌病变,心包膜有弥漫性及点状出血,心肌切面为不规划的灰由灰黄色或条纹斑点,称为“虎斑心”。
4 鉴别诊断
可疑病牛,要与牛瘟、牛粘膜病、牛恶性牛他热和传染性水疱性口炎等疫病做好鉴别诊断。
5 防制措施
平时要积极做好防、检疫工作,坚持自繁自育为主、引进为辅,严格执行外购畜申报、审批制度,不从疫区购买牲畜,必须购买前加强检疫,引进的家畜要隔离45d,无疫病才合群饲养。发生口蹄疫后,要采取“检疫、隔离、封锁、扑杀、圈舍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限制活畜流动。通常按疫区地理位置采取环形免疫法,由外向内开展防疫工作,即先接种受威胁地区牲畜,再接种疫区内的未发病的牲畜,或同时进行,以防止疫情扩大。疫苗接种前,要弄清当地流行的口蹄疫病毒型,然后用相同型别的疫苗接种。常发地区应定期接种口蹄疫疫苗,建立免疫带以防疫。
口蹄疫的免疫:牛羊常用O型-亚I型-A型三价灭活苗进行免疫,猪使用灭活苗进行免疫,一年2次。对高敏感的牛提倡一年3次免疫,羔羊、仔猪一月龄进行初免,犊牛90d龄进行初免。使用剂量为成年畜的一半。对初免的牲畜,要求初免后一个月进行一次加强免疫,然后转入半年一次的常规免疫。
对怀孕母畜按常规剂量的50%间隔一定时间分2次进行免疫,配种后20d,产前20d的孕畜按常规免疫方法施行。
注意:在进行免疫过程中避免强应激的发生。家畜免疫后21d,进行免疫抗体检查,免疫抗体效价达不到75%的家畜,要求防疫进行重新免疫注射。
注意圈舍消毒,畜舍及用具可用2%氢氧化钠溶液,毛及干皮可用福尔马林或环氧乙烷气体消毒。病畜粪便、残余饲料、垫草应烧毁,或运至指定地点堆积发酵。
[1]宣华.牛病防治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1.
[2]李佑民.家畜传染病学[M].蓝天出版社,1993.
[3]朱维正.主编.新编兽医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8.12.
10.3969/J.ISSN.1671-6027.2015.12.038
丁帆(1983~),本科,助理兽医师,从事防疫、检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