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梭菌性疾病的防治
2015-02-22李凤艳
李凤艳
(黑龙江省拜泉县家畜繁育指导站,黑龙江拜泉 164700)
羊梭菌性疾病的防治
李凤艳
(黑龙江省拜泉县家畜繁育指导站,黑龙江拜泉 164700)
羊;梭菌性疾病;防治
在羊类养殖工作中,经常遇到羊快疫、恶性水肿、肠毒血症、猝狙、黑疫和羔羊痢疾等梭菌性疾病,给防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这类疾病主要由梭状芽孢杆菌属细菌引起,在牛、羊动物中均会出现,而且爆发比较突然,死亡率也较高。
梭菌性疾病目前已经发现6种,这类疾病在秋、冬、初春等季节较为多发,当疾病发生时,往往呈现大范围的暴发现象,且死亡率较高,如果未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会给养殖场带来非常大的损失,因此,要重视这类疾病的出现。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消毒效率,将疾病的危害降低到最小。
1 羊快疫和恶性水肿
1.1 病因及症状羊快疫和恶性水肿是由腐败梭菌引起,腐败梭菌属于厌氧菌的一种,当环境中存在氧气时,会抑制这种病菌的生长和繁殖,它往往存在于动物的体内,该病菌的抗药性非常强,只有通过20%漂白粉、3%福尔马林、0.2%升汞和3%~5%碳酸氢钠才能将其杀灭。
一般情况下,6~18个月大的绵羊往往容易得此疾病,它主要通过食用带有病菌的食物引起,通过消化道进行扩散,当养殖环境比较恶劣时,也会诱发此种疾病的发生,病菌进入羊的体内之后,会造成机体的抵抗力下降,病菌繁殖产生的外毒素会引起动物发病。
恶性水肿多在羊剪毛、去势、断脐时发生,因为此时羊的身体上会存在伤口,病菌通过这些伤口进入到羊的体内。羊快疫疾病出现的比较突然,病情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主要的症状是真胃呈出血损害。早期的症状是肌肉无力、无法正常行走、呼吸比较急迫、逐渐进入昏迷的状态。恶性水肿疾病的时间也比较短,羊死亡的比较迅速,身体出现多处水肿的症状。
1.2 防治措施当羊出现羊快疫和恶性水肿疾病时,往往没有比较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只能通过事前预防的方式进行解决,可以定期为羊注射疫苗,使用的疫苗是羊厌氧菌病三联苗(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或五联苗(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羊黑疫和羔羊痢疾),每只羊注射2mL,皮下注射。
2 羔羊痢疾
2.1 病因及症状该病主要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有时为C型或D型。羔羊得此疾病的主要时间在分娩的时期,因为此时羊的身体上存在伤口,病菌能够进入到羔羊的体内,进而能够造成感染。一般情况下,纯种羊和杂种羊比较容易得此病,该病的潜伏时间能够达到1~2d,最短的潜伏时间是10h,当羔羊得病之后,其精神比较抑郁,食欲减退,常瘫卧在地上,排出的粪便呈水样或者粥样,并伴有恶臭,后期羔羊体温明显升高,身体变得消瘦、无力,在3d左右时死亡。
2.2 防治措施该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是注射疫苗,使用的疫苗是四联苗或五联苗,在母羊生产之前,最好再为其注射一次,这种疫苗的持续时间在9个月左右,因此,在9个月之后,要再进行注射。该病的治疗主要使用敌菌净与磺胺1:5混合液,注射的剂量为羊30mg/kg,羔羊的注射量为70~120mg/kg,注射2次/d,持续3d即可。
3 羊黑疫
3.1 病因及症状该病的主要症状是羊的肝脏发生坏死的情况,该病在春夏季多发,主要由肝片吸虫引起,当羊进入比较潮湿低洼的环境时,就容易得此疾病,该病的持续时间较长,发病比较突然,发病之后羊无法站立,不反刍,呼吸比较困难,肛门位置有少量的血样液体流出。羊的胸部位置出现水肿的情况,对病羊进行解剖能够发现内部含有黄色的液体,并有肝脏坏死的症状。
3.2 防治措施该病常来不及治疗,羊就已经死去,因此,仍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饲养管理,在平时为其注射黑疫和快疫二联苗3mL,能够减少疾病的蔓延。
4 羊猝狙
4.1 病因及症状该病的主要表现就是羊出现急性死亡的现象,腹膜位置发炎,出现溃疡性肠炎的症状,该病在1~2岁的绵羊群体中多发,多发的季节是冬春两季,该病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死亡率较高。治疗措施难以起到作用。
4.2 防治措施目前还没有有效措施,因此,最好的预防是接种免疫,在日常饲养工作中,定期为羊注射三联苗或五联苗,每年注射2次。
5 羊肠毒血症
5.1 病因及症状该病常多发于春末夏初以及秋末冬初的季节,此时的温度变化较大,羊的身体机能有所下降,自身的抵抗力额就随之下降,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该病发生之后,羊会突然死亡,对死亡的羊进行解剖,能够发现其肾脏已经软化,心包积液,胸腺出血。
5.2 防治措施在养殖工作中,注意不要让羊进入低洼潮湿的区域,在春末可以延迟羊出去觅草的时间,同时,要增加干草的饲喂量,减少多汁饲料。当羊死亡之后,要进行深埋处理,目前该病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
[1]魏拣选,等.中草药在羊梭菌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畜禽种业,2013(1):115-116.
[2]张训海,等.黄羊梭菌性疾病防治[J].中国兽医学报,2011,29(3): 312-314,334.
10.3969/J.ISSN.1671-6027.2015.1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