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农牧民是保护生态的必由之路
2015-02-22库勒米拉克兰拜阿勒腾古丽马海
库勒米拉·克兰拜,阿勒腾古丽·马海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新疆阿勒泰 836000)
转移农牧民是保护生态的必由之路
库勒米拉·克兰拜,阿勒腾古丽·马海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新疆阿勒泰 836000)
转移农牧民;生态环境;农牧民和生态和平共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科学文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自然环境也更多的遭到破坏,同样的生态环境较之以前也退步了很多,为了强化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意识,就要转移大量的农牧民,将其转移到城市乡村中进行生活,能够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很大贡献。
1 转移农牧民的概念
对农牧民的转移,就是将其生活环境和地点由原来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草原生态环境迁移到城乡人们聚集处生活,更多的在城乡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生活,农牧民作为有效的可支配资源,应对其进行良好的教育,让其明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转移农牧民不仅要让他们的生活和草原生态有一定的隔离,让他们学会其他的行业来保障自己的生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减少因其生活所需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可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生态环境。农牧民转移是保护生态路上的重要举措,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贡献,我们要以转移农牧民人口,保护生态环境,帮助农牧民更好的生活为奋斗目标,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符合自然发展观的重大事项,因此要重视起来,共同努力去实现它。
2 转移农牧民对保护生态的意义
农牧民主要生活在大草原上,他们的生活工作都和自然生态密切相关,同时他们的直接生活必需品将从自然生态中进行索取,由于农牧民一直以来都生活在草原上,农牧民人口也不断的增长,他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更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伤害,虽然农牧民有着很深的草原情结,不会过多的对草原生态造成破坏,但是由于农牧民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他们不得不在草原生态有限的自然资源中得到维护生产的那一份资源,这时候就不免破坏了一部分生态环境,造成损失。位于我国边境处的广袤草原生态环境除了对环境有很好的净化和帮助以外,还是我国边境一道天然的安全屏障,为维护我国整体的生态环境的安全有着不容忽视的贡献,因此我们需要对农牧民进行适当的转移来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因为草原生态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都比较弱,近些年来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这对常年居住在草原上的农牧民有很大的影响,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要将农牧民转移,让他们离开草原生态生活,第一为他们的生活和生存提供了另外的途径,同样也使得他们的生活质量更好,第二由于农牧民的转移,则对草原生态有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最近几年的相关数据表明,随着农牧民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牲畜数量的增长,已经达到了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程度。为了保护仅有的少量草原生态环境我们有及时的行动起来,以最快的速度对农牧人们进行转移,为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为了帮助农牧民更好的生活,要将农牧民转移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去完成。对农牧民人口的转移是一项重要决定,它背后的意义是极其强大的。
3 转移农牧民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3.1 农牧民人口转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农牧民是世世代代生存在草原中的,他们对自己原有的生活很满意,同时对草原有着很深的依赖性,因此要想在短期内对农牧民进行转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有着对故土深刻的感情。因此在对农牧民转移工作的处理上对其进行良好的心理教育和启发非常重要。由于一些政府准备的还不完全和充分,对农牧民转移工作没有做好完善的计划和安排,对其中规定的政策还比较笼统,需要在对这些政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完善工作。转移农牧民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其中有着很多问题和障碍阻碍了计划的进行,主要的转移农牧民的方法和途径还没有确切的确定下来,总的概念非常模糊,要使转移农牧民保护生态不再是一件难事,就需要对农牧民进行很好的引导和教育工作,对农牧民心态的改变和影响非常重要。如果在农牧民心理上做好工作增加农牧民自己愿意转移的想法和概率,将对农牧民转移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
3.2 转移农牧民保护生态工作中具体的措施和方法转移农牧民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因此在工作进行前要首先对该工作有一个详细彻底整体的安排,只有充分考虑到每一个细节才行。其次要对农牧民做好思想引导工作,教会农牧民如何做好与生态友好相处的理念,同时也要对农牧民的生活心理做好同步的关怀和引导。在农牧民转移工作中会由于不同地区的差异而面对不同的问题和困难,这时候就要对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措施和方法。由于农牧民转移工作内容多而广,在此工作的进行中不能掉以轻心,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农牧民转移的工作顺利进行。
[1]朱文泉,等.藏西北高寒草原生态资产价值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 2011(03):213-215.
[2]李屹峰,等.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补偿标准[J].生态学报.2013(03):142-146.
10.3969/J.ISSN.1671-6027.2015.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