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宁蚕桑产业萎缩原因及对策措施

2015-02-22董瑞华

蚕桑通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种桑养蚕蚕种蚕茧

董瑞华

(海宁市蚕桑技术服务站,浙江 海宁 314400)

1 蚕桑产业历史与现状

海宁蚕桑产业历史悠久,东汉献帝建安八年(203年)已有“劝督农桑”的记载。至民国十八年(1929年)达到历史最高峰,当时海宁耕地总面积4.53万hm2,其中桑园面积达2.33万hm2,占51.4%;养蚕农户74916户,占总农户数的89.0%;总产蚕茧5500 t。抗战八年,海宁蚕桑生产遭受严重损失。至1949年桑园面积只剩1.10万hm2,产茧1148 t,仅为高峰时期的47.2%和20.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宁的蚕桑产业恢复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于70~80年代,并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凭借良好的种桑养蚕环境和农户历史传承的生产习惯,逐步形成了从育苗、种桑、制种、养蚕,到缫丝、织绸,直至服装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期间,曾涌现出受国务院嘉奖的全国蚕桑生产先进典型——钱塘江公社(现周王庙镇)云龙大队(现云龙村)。至20世纪90年代初达到鼎盛期,当时全市养蚕农户超10万户,桑园面积7300 hm2以上,缫丝企业17家,丝绸从业人员超万人。蚕桑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比例最高年份达到近30%,蚕茧成为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丝绸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25%以上,是全市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可以说蚕桑产业在海宁农业生产历史上有过辉煌的成就,也对海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发挥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使传统的蚕桑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势逐步丧失、规模逐年萎缩。1991~2000年,全市蚕种饲养量年均递减2.3%,产茧量年均递增1.2%;2001~2010年,全市蚕种饲养量年均递减9.7%,产茧量年均递减8.5%;2011~2014年,全市蚕种饲养量年均递减15.4%,产茧量年均递减13.4%。2014年全市桑园面积仅有4688 hm2,比最多的1991年减少39.4%;蚕种饲养量降至112614张,比最多的1992年减少78.8%;总产蚕茧仅5090 t,比最高的2001年减少71.7%。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1991年以来的24年,全市蚕桑产业不仅规模总量呈快速下降趋势,而且年均减幅逐步加大,下降速度之快出乎业内人士意料之外。

2 产业萎缩的主要原因

本世纪以来,蚕桑产业规模快速萎缩,固然有工业经济和高效种养业发展、城市化进程推进、桑园面积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外在客观原因,但产业自身存在的户均规模小、劳动工效低、比较效益差等许多弱点成为产业激剧萎缩的催化剂。

2.1 比较效益低下,茧价与经济增长不同步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全市高效种养业发展迅速,单位面积经济效益超万元的产业也为数不少。据调查,2014年平均每667 m2净利,鲜切花(百合)在3万元左右,香樟等中等规格苗木在3500元左右,常规葡萄品种和南方梨在4500元左右,常规水产品种养殖在2500元左右(每人可管理1 hm2以上)。而种桑养蚕,根据对8个镇28户常年养蚕家庭全年生产效益详细调查,按每工50元计算,每667 m2净利仅1693.3元。

从1991年以来,本市农民经济收入、晚稻谷收购价和农村劳动力工资水平等增幅来看,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91年的1593元,提高到2014年的25786元,上涨了16.2倍;晚稻谷收购价从1991年的23.48元/50 kg(统购价),提高到2014年的155.0元/50 kg,上涨了6.6倍;本站蚕种催青室临工工资从1991年的平均7.0元/工(含餐费),提高到2014年的平均95.0元/工(不含餐费),上涨了13.6倍。而全市蚕茧年平均统茧价1991年为472.8元/50 kg,2014年为1659.0元/50 kg,仅上涨3.5倍,大大滞后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大宗农产品价格和劳动力工资的上涨幅度。比较效益的低下和蚕茧价格与社会经济增长的不同步,直接导致有条件的农户从事高效种养业,无条件的宁可外出打工、经商也少养或不养蚕。

2.2 生产缺乏规模,从事人员青黄不接严重

蚕桑既是种植业,又是养殖业,开展规模经营难度很大,目前仍处于零星分散的生产状态,绝大多数养蚕家庭都把其作为附带产业来从事。2014年全市养蚕农户50017户,饲养蚕种112607张,户均年蚕种饲养量只有2.25张。即使蚕桑重点镇养蚕农户比例高的6个村,4916户养蚕农户共有桑园552.6 hm2,饲养蚕种14954.75张,户均桑园面积和年蚕种饲养量也分别只有827.1 m2和3.0张。同时,养蚕农户全年养蚕期数正在逐年减少,据全市8个镇常年养蚕的蚕桑产业效益调查户(每年30户左右,年际间略有多少)统计,全年饲养2期及以下户数的比例,已从2011年的16.1%,上升到2014年的50.0%;而全年饲养4期户数的比例,则从2011年的19.4%,下降到2014年的7.1%。如此无规模的生产方式,不仅桑园利用率和产出率低,而且不能成为大多数家庭的主业和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户也不可能增加生产资料和设施的投入。

千家万户零星分散生产,也造成蚕桑技术服务难以到位,桑园统防统治等许多社会化服务工作难以开展,桑园养鸡等综合利用难以实施,并直接导致青壮年劳力向务工、经商或其他产业转移,家庭主要劳动力不参与其中。目前农村中从事种桑养蚕的大多数为年龄大、文化低、难以进厂务工的人员。据2010年对全市160户养蚕农户调查,蚕桑从事人员年龄在50岁以下只占10.8%,而60岁以上占61.6%,这一从业人员年龄老化的情况近年来日趋严重。同时青壮年劳动力不仅自己不愿养蚕,而且阻止父母养蚕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2.3 种养设施落后,劳动生产效率不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农桑系列等高产桑品种、雄蚕品种和小蚕2回育、大蚕少回育等省力化养蚕技术逐步推广,但在品种更新速度上与其他传统产业相比进步缓慢,特别在机械设施应用、生产技术改进上,没有象水稻生产全面解决农民插秧、耘田和收割“三弯腰”那样有质的突破。目前种桑养蚕全过程尚停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上,劳动生产效率不高。虽然每期蚕饲养时间不足1个月,但大蚕期采叶和喂养管理用工集中、劳动强度较大。还有桑园施肥、除草、治虫、剪梢等许多管理工作,全年用工量较多。特别是秋季气温高、桑园虫害多,在郁闭度好的桑园内喷药治虫,成为目前农业生产上最苦最累的工作。这种全靠手工作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不仅制约了产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成,而且也导致了产业的逐年萎缩。

造成蚕桑产业种养设施,远远落后于其他农业产业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蚕桑产业种养结合的特点以及饲养操作的复杂性,使许多生产环节一时难以实行机械化作业;二是单家独户生产规模小,季节性强,生产设施利用率低,农户对机械设施需求不迫切;三是国内从事种桑养蚕机械研究的机构和生产厂家屈指可数,国外也无蚕桑专用机械可以引进,目前市场上可供农户选购的蚕桑机械设施极少,即使有也价格昂贵,普通农户承受不了。

2.4 生产环境不良,养蚕户信心逐步丧失。

家蚕对不良环境和农药等相当敏感,特别是秋期一旦遭遇异常气候或农药污染,轻则产量大减,重则颗粒无收,近年来这种情况屡有发生。生产风险的加大和茧丝市场行情的频繁波动,严重影响了蚕农的生产信心,导致全市养蚕农户数和年蚕种饲养量持续减少,有桑不养蚕农户逐年增加。

据统计,全市养蚕农户数从2011年的67064户,下降到2014年的50017户,年均递减9.3%。同时,据2014年对全市6个蚕桑重点镇养蚕农户比例高的6个村调查,共有农户8510户,其中有桑园农户6679户,占总农户数78.5%;不养蚕农户达1763户,占有桑园农户数的26.4%;全年只饲养1期的有1696户,占养蚕农户数的34.5%(其中91.0%为饲养春蚕)。蚕桑重点村尚有如此之多的有桑不养蚕户,全市有桑不养蚕农户的比例约达40%左右。全年不养蚕农户和饲养一期农户的桑园,或放弃管理,或随意用药,给常年养蚕农户既增加了桑园虫害防治的难度,又加大了养蚕农户秋蚕农药中毒的风险,大批混栽于成片桑园内的弃管桑园,还成为害虫的繁殖场所,这也是2014年秋季桑螟大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对策措施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茧丝生产国和出口国,茧丝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丝绸贸易量占世界总量的80%以上,可以说茧丝绸产业是一个外向度极高的产业。同时茧丝绸产业涉及农、工、商、贸多个领域,产业链长,各个环节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旦国际市场需求量下降或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向上或向下传导,引起连锁反应。因此,当前蚕桑产业快速萎缩和存在的问题,靠一个部门或产业链中一个环节是难以解决的。必须在国家相关部委办加强产业宏观调控、制订落实政策措施的前提下,依靠政府重视、财政扶持,并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各司其职地做好相应的工作,才能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就我们从事产业链最前端的种桑养蚕而言,新品种的推广、新设施的应用、技术措施的落实等等,都受制于后道茧价政策乃至国际茧丝绸市场行情的变化。并且在市场经济和农民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情况下,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任何产业只有提高其综合经济效益,使学技术、强管理、增设施成为农户的自觉行动,才能实现产业的稳定和提升。因此,当务之急应该以提高种桑养蚕经济效益为重点、增加单位面积产出率为根本,因地制宜地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加强宣传引导,逐步提高蚕茧质量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蚕茧大战”,既扰乱了蚕茧收购市场秩序,又造成蚕农质量意识的淡薄,采“毛脚茧”、统茧成为常态,从而直接导致蚕茧质量下降,严重影响缫丝企业的经济效益,并逐步形成恶性循环。2014年晚秋茧江苏省东台市收购价接近2200元/50 kg,而本地只有1600元/50 kg左右,如此大的差距,除了他们体制机制上的优势外,主要还是他们全部采用方格蔟,蚕茧质量优,且蚕茧收购市场秩序良好。因此,我们要在有关职能部门强化市场监管、蚕茧收购部门实行优质优价政策的前提下,加强对广大蚕农提高茧质重要性的宣传引导,逐步改变蔟中关门关窗和出售“毛脚茧”、统茧的陋习。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健全蚕农专业合作组织,发挥其在生产指导、新品种和新蔟具推广以及蚕茧收购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并联合蚕茧收购部门,树典型,搞示范,以点带面地提高蚕茧质量。从而通过茧质的提高,增加蚕农茧款收入。

3.2 开展试验示范,加快适用设施推广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目前蚕桑产业上推广应用的机械设施,主要有小蚕室自控加温补湿机、切叶机、伐条机、桑园机动喷雾器等,这些设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但种类少、使用时间较短、应用面不广,对种桑养蚕全过程劳动强度的降低和用工数量的减少作用不明显。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一方面依靠科研院所加快生产实用、操作方便、价格合理的蚕桑机械设施的研发步伐;另一方面基层蚕桑技术推广部门要及时掌握蚕桑机械设施的市场动态和生产应用情况,通过试验示范,在目前蚕桑规模经营尚未形成阶段,先鼓励和扶持蚕桑专业合作组织引进使用,为周边蚕农提供社会化服务。只有生产过程中大量应用机械装备和省力化技术,实现种桑养蚕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发展蚕桑适度规模经营、稳定蚕桑产业才有希望,调整全年养蚕布局、增加饲养次数才有可能。

3.3 实施综合利用,增加亩桑经济效益

蚕桑产业不能只局限于一颗茧、一根丝,必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逐步改变长期以来种桑养蚕只以生产蚕茧为唯一目标的现状。虽然近年来通过宣传引导,在桑枝粉食用菌生产及桑园套种蔬菜和养鸡等方面有长足进步,但开发利用品种少,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目前,全国在桑枝条板材生产、桑椹饮品开发、蚕蛹蛋白提取等方面已有成功的先例,一些产品已形成产业化并进入市场。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到桑叶、桑枝条、桑椹、蚕蛾、蚕蛹、蚕沙等蚕桑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上来,重点从技术含量高的生物制药、保健品、化妆品和食品等方面寻找突破口,达到物尽其用,实现变废为宝,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另一方面继续发动广大蚕农充分利用桑园、养蚕设施,发展桑园养鸡、套种蔬菜和桑枝粉食用菌等生产。这样既可提高设施利用率和桑园产出率,增加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又能在茧价下跌时弥补农户经济收入的减少。

3.4 弘扬民俗文化,开发蚕文化特色旅游

茧丝绸产业集生产、生活、生态和民俗文化于一体,有近5000年的历史,是农耕社会留存至今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宝贵资源。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开始重视蚕桑民俗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并结合当地的旅游开发,将蚕桑历史陈列、蚕俗技艺展示、农家蚕菜品尝和与蚕桑相关的民间庙会、农事体验、果桑采摘等纳入其中,吸引城市居民参观旅游,但在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全面性、布局的合理性等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因此,我们在做好果桑、菜桑、景观桑的引进和利用,发展果桑采摘游,引导和鼓励蚕丝旅游产品开发等工作的同时,当好政府参谋,在历史遗址修缮、民间习俗收集整理、历史文化展示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从而使蚕桑民俗文化游成为产业的一个新亮点。这样既有利于蚕桑产业的稳定和提升,又可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种桑养蚕蚕种蚕茧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种桑养蚕产业化发展问题解析
探究种桑养蚕机械化发展及建议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攻克优质蚕种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关于种桑养蚕技术要点的思考
省力化种桑养蚕的综合技术要点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