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茶业学会2015年工作报告

2015-02-22安徽省茶业学会

茶业通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茶业安徽安徽省

安徽省茶业学会

(安徽省茶业学会,安徽合肥 230036)

安徽省茶业学会2015年工作报告

安徽省茶业学会

(安徽省茶业学会,安徽合肥 230036)

1 2014年度工作回顾

1.1 学术活动与研究

组织开展好学术活动是学会工作的重点。一年来,学会积极主办、协办各种学术活动,努力提高学术活动的水平和质量,发挥学术活动的作用和影响。2014年12月,学会向安徽省科协申报了2015年年会活动,被列为2015年度安徽省科协重点学会学术活动。本届年会,学会邀请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姜爱芹研究员、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庄莹副总经理、安徽财经大学王唤民教授等专家,为安徽茶产业把脉。

除此之外,学会及时宣传,认真发动,积极组织广大会员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增强学术交流能力,切实激发学会活力,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凝聚科技力量,促进人才的成长。

1月,学会依托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申报的省部共建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这是我省省属高校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全国园艺学科迄今第一个获批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省基础研究平台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和重大突破,为提升我国茶学学科研究水平和茶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条件。

4月11日~13日,中德茶文化研讨会在德国东弗里斯兰地区城市埃姆登举行。学会副秘书长丁以寿、会员蒋文倩应邀出席研讨会,并分别作了“中国饮茶方式的演变”、“祁门红茶视角下的中国茶叶外贸史”的报告。

5月,由学会领导宛晓春、夏涛、张正竹等编著的《茶树次生代谢》一书出版,并获得中国科学院出版基金资助。这部专著系统阐述了茶树次生代谢研究进展,是国内外茶树次生代谢基础研究成果的集中呈现。

5月6日~7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江西省遂川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15全国手工绿茶炒制大赛”在江西遂川举行,由学会会员孙长应、胡绍德两位教师指导并推荐参赛的安徽农业大学学生代表队,获一、二、三等奖和最佳组织奖。

6月2日~4日,ISO/TC34/SC8第25次国际茶叶标准化会议在日本静冈召开,学会名誉理事长宛晓春任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并代表项目组作“特种茶”工作报告,由其担任项目召集人的“化学分类法”和“乌龙茶”两个项目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并正式立项。

6月12日,2015年中国·西安丝绸之路茶文化发展论坛在西安曲江隆重召开,学会名誉理事长宛晓春出席本次论坛,探讨中国茶产业及茶文化的发展。

6月22日~24日,第三届可可、咖啡和茶国际学术会议在葡萄牙阿威罗大学隆重召开。学会理事韦朝领等一行4人参加了本届会议并做专题报告。

8月27日,由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茶叶感官科学与品评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学会组织4名会员参加了会议。

8月30日~9月1日,“农业部茶学重点实验室与观测试验站2015年学术交流会”在安徽农业大学隆重举行。学会宛晓春、夏涛、江昌俊、廖万有、张正竹、丁勇、韦朝领等出席了会议,20余名青年会员参加了会议。

9月24日,由中国茶叶学会主办的“十三五”茶科技与产业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福安举办,学会宛晓春、张正竹、杨庆、李大祥参加了会议。

10月,由学会副理事长江昌俊教授主持的“茶树优异种质发掘与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获得2015年度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2 服务茶产业

2015年,学会以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为抓手,发挥学会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与人才支撑。我会先后与黄山市、六安市、池州市、宿松县、祁门县等市县科协现场交流对接,组织方世辉、李大祥、李叶云、沈周高等专家赴祁门县塘坑源茶业有限公司、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考察调研,并和安徽四海茶业有限公司等茶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为其提供科技咨询和业务培训,为双方深度合作打下了基础。

今年1月,学会原副理事长杨庆赴舒城县调研大别山区名优茶协作发展情况,实地察看了安徽兰祥园茶业公司清洁化机械化生产线及良种繁育基地,并提出指导意见;3月,参加潜山县“天柱剑毫”品牌整合大会,并就我省茶叶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新情势做了剖析;5月,出席了2015安徽省茶叶产销形势(年中)分析暨茶产业宣传月启动会。

3月13日~14日,学会会员李叶云赴岳西石盆村,为茶叶园管理技能培训班的学员们讲授茶树种植、管理、销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4月18日,由安徽农业大学主办、舒城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大别山区茶叶产业协同发展座谈会”在舒城县举行,学会理事长夏涛等一行4人参加了座谈会。

6月,学会副理事长江昌俊一行,在学会常务理事陈长春陪同下,对黄山雾云间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考察并提出指导意见;江昌俊等赴陕西西乡进行考察,并针对茶叶企业现状提出发展建议。

8月,学会宛晓春、夏涛、张正竹向省农业委员会提交《关于严厉打击茶叶加工中掺糖违法行为的建议》。

9月16日~19日,学会常务理事丁勇、会员张必桦参加科技部对外交流中心组织的赴湖北英山科技扶贫活动,指导当地茶叶生产和产业发展。

9月,学会副理事长江昌俊、会员李叶云、沈周高等赴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对基地员工进行茶树栽培技术培训。

10月,学会对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安徽省茶产业绿色增长模式攻关实施方案》攻关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1.3 茶业科普及文化产业活动

4月10日,由石台县茶叶协会、石台县旅游协会联合主办的2015安徽石台“西黄山杯”石台硒茶茶王大赛在西黄山茶厂进行,学会方世辉、江平、宁井铭等专家作为评委参加了此次活动。

4月18日,第五届大别山区名优茶传统工艺制作大赛暨舒城小兰花第八届名优茶评比活动在舒城县舒茶镇九一六文化广场隆重举行。学会夏涛、杨庆、方世辉、杨精明等出席。

4月28日,第一届六安茶谷开茶节、万里茶道(国际)协作体2015六安会议、第十五届六安瓜片茶文化节、第四届大别山(六安)山水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六安市裕安区六安瓜片(主题)茶公园举行。学会理事长夏涛、副理事长顾公新、理事曾胜春出席开幕式。

5月23日,团体会员单位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以“茶,一片神奇的树叶”为主题的公众开放活动,安排了茶叶科普知识展板、茶艺现场展示与名茶品鉴、茶叶手工炒制、茶产品展示、茶与现代科技、知识问答等活动环节,吸引了250余人参观与体验。

6月28日,我会参与协办的祁红博物馆开馆仪式暨中国茶业复兴论坛在祁门举行,学会领导宛晓春、夏涛、顾公新、陈长春等人出席活动。

6月25日、7月28日,桐城市、马鞍山市分别举办2015年合作社理事长培训班,学会理事姜含春参加培训班并讲授农产品市场营销等知识。

7月12日、10月4日,学会副秘书长丁以寿应邀在“安徽人文讲坛”、“三孝口悦读会”分别作“源远流长的安徽茶文化”、“闲谈安徽茶文化”讲座,向大众普及宣传安徽茶文化。

7月17日,由黄山市茶业经济促进会举办的“黄山白茶品鉴、推广座谈会”在休宁县举办,学会陈长春、丁以寿、丁勇、华再欣、许乃新、徐岩松等人出席。

8月6日~7日,“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主题茶文化活动在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举办,学会会员李大祥、蒋文倩参加了此次活动,并与“汉语桥-德国中学生夏令营”的师生进行了茶文化交流。

9月8日,由中茶协与中华合作时报联合主办的2015黄山茶会举行,学会副理事长顾公新、常务理事陈长春等出席。

9月,中华茶文化知识竞赛暨茶叶机械化生产现场观摩会在舒城举行。学会杨庆、丁以寿、韦朝领、任国钧、李贤葆等参加了此次活动,名誉理事长宛晓春出席并致辞。杨庆、丁以寿、韦朝领担任中华茶文化知识竞赛评委,丁以寿、李贤葆分别为舒城县茶叶生产专业户作茶文化、茶叶生产机械化的讲座。

10月11日,第一届六安茶谷秋茶节暨金寨县桂花红茶品鉴活动在金寨县隆重举办,学会名誉理事长宛晓春、副理事长张正竹出席开幕式。

1.4 组织工作

学会按时按要求向安徽省科协和安徽省新闻出版局上报2014年度工作总结、统计报表及2015年工作计划,完成了安徽省民政厅、安徽省新闻出版局和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年检。

学会积极发展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2015年发展个人会员2人,现在学会已有个人会员1107人,团体会员56家。

学会2015年召开了1次常务理事会、1次理事会,研究讨论了在宣城市召开年会等有关事宜,并审批会员入会申请,布置安排下一阶段的工作和任务。

学会依托单位安徽农业大学茶叶重点实验室获得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和科技部联合授予的第五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会按照中国茶叶学会、安徽省科协等单位要求,组织推荐了2015年“中国茶叶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茶叶学会青年科技奖”候选人和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学会名誉理事长宛晓春教授的“绿茶提高肉鸡和蛋鸡产品品质的饲用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项目荣获中国茶叶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学会会员张梁、邓威威获得中国茶叶学会青年科技奖。

7月,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正竹因在金寨县挂职期间,推动金寨县茶产业转型升级,为金寨县茶叶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荣获“全省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的沈浩式机关干部”称号。

1.5 《茶业通报》编辑工作

我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茶业通报》,为会员进行学术交流、知识水平提高、获取信息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政策宣传、学术交流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学会对办好《茶业通报》非常重视,今年编辑部进行了改革和扩充,新增加三名编辑,对每期稿件进行专人三次校对,全体编委会成员对每期稿件经过认真审稿、严格审查,尤其对有争议的稿件,须经反复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后再定取舍。在协办单位和广大会员以及作者、读者的关心和支持下,《茶业通报》质量不断提高,学术影响不断扩大。2015年共召开编委会4次,录用并刊发稿件60篇,发行4期共6200余册。2015年,编辑部与超星签订学术期刊“域出版”合作协议,读者可以通过手机上的超星app更加便捷地阅读到《茶业通报》。

1.6 存在的不足

过去一年学会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我们离会员对学会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经费不足、 为会员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会直接组织开展的学术科普活动相对较少以及《茶业通报》办刊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方面。

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会将会进一步完善工作,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使学会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2 2016年度工作计划

2016年,学会将围绕良种工程、病虫草害统防统治、高效节水灌溉、高标准茶园建设、低产茶园改造、机械化应用、夏秋茶开发与资源利用、社会化服务、产业融合发展、质量安全监测预警、绿色增效关键技术创新、品牌提升等方面开展工作,推进茶产业绿色增效和转型升级,宣传茶文化,加速茶经济与茶文化互动发展,提升我省茶产业的竞争力,为实现安徽茶业振兴贡献力量。

2.1 学术活动

学会将继续以学术活动为工作重点,认真筹备召开2016年度安徽省茶业学会学术年会;与有关单位合作,组织2~3次高质量的专家学术报告会,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认真发动,积极组织广大会员参加国内外各类有关茶叶科技、经济、文化的学术交流活动,增强学术交流能力;鼓励会员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促进人才的成长。

2.2 科普和科技咨询活动

学会将一如既往结合我省茶叶生产实际,组织专家深入茶叶生产第一线开展科技咨询、科技服务和科技推广工作。组织专家到省内各地进行生产培训与知识讲座。

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广泛宣传茶叶生产新技术,开展茶叶与健康的科普宣传活动,倡导茶为国饮。积极参与省政府、省科协和省民政厅等组织的各类科普宣传和科技咨询活动。

2016年,学会将按照省科协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学会的人才智力优势,坚持需求导向,创新工作方法,突出工作重点,注重工作实效,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深入开展,为茶叶企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

2.3 茶文化与茶产业发展工作

协调、组织开展全省性的茶文化活动,积极参与国际、省际茶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安徽茶产业的发展,推动安徽由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迈进。

2.4 组织工作

2016年计划召开1次理事会、1次常务理事会,及时总结报告学会工作情况和工作安排,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认真做好会员发展工作,加强学会的信息化建设和会员的联络工作。做好会员会费的收缴,开源节流。按要求完成省民政厅对社团的年审工作,向安徽省科协上报学会的年报、每年的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

2.5 会刊编辑工作

加强宣传,多方争取稿源,进一步做好《茶业通报》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严把稿件学术水平关,努力扩大刊物影响,提高刊物质量。

S571.1

A

1006-5768(2015)04-0147-04

猜你喜欢

茶业安徽安徽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贵州茶业大事记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