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的探究与突破

2015-02-22郑长江

关键词:高校学生辅导员心理健康

郑长江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层次化,对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特别在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巨大变化,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原有的学生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期高校发展的要求,必须更新管理理念,改革管理模式,探索管理机制,不断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探究

1.传统的管理理念无法适应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大学生是具有独立思考和自主行为能力的个体,其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意识强烈。而目前部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仍停留在“领导式”的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的“管人”、“训人”的管理方式上,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管理工作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将“以学生为本”的全新育人理念深入到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去,表现出管理方式上独断专行,没有学生参与,缺乏民主观念,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淡薄。[1]这种管理理念压制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发展需要,容易引发学生的不满和抵触情绪,这与教育的本质和目的背道而驰,无形中增加高校学生管理的难度。

2.新媒体的广泛传播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游戏、网络微博、手机短信、手机微信等新媒体逐渐成为主流媒体,新媒体由于信息资源丰富和交流便捷,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但与此同时,各种思潮交错杂乱,信息丰富但芜杂,既有对大学生学习、生活有用的知识和信息,也有一些垃圾信息甚至是不良信息。有些学生上网成瘾难以自拔,或在BBS上发表色情、反动言论,他们通过网络媒体宣泄自己的情绪却忽视社会伦理道德,严重影响了学习与身体健康,这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

3.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考验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发生一系列新的转变:学生资助由原来的发放助学金、困难补助向勤工助学、助学贷款转变;学生就业由原来的计划分配向灵活创业、自主择业转变;学生工作职能由管理学生向服务学生转变等等。这一系列转变要求高校教育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亲身感受和自我价值,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不断建立起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

4.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高校扩招使得高层次人才数量激增,人员需求却随国家相关体制改革缩减,从而产生人才供求之间的结构矛盾,加重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许多毕业生乃至在校生的生理、心理问题也接踵而至。[2]部分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责任心不强,受到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他们难以正确面对和解决,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打架、偷窃、精神失常、自杀等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件时有发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如何做好防范并及时处理学生心理问题事件的突发,如何让大学生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树立坚强的信心和勇气,成为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突出问题。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创新

1.建立教学和管理“两条途径”,发挥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六大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人自身为对象的独立实践活动,更是一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3]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的文件精神,可以通过教学和管理两条途径抓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一是建立分管教学的校长、教务处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三级管理体制,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入手,抓好主阵地建设;二是建立学校党委、学生工作处和院(系)学生工作小组三级管理体制,从大学生日常的管理教育入手,抓好课堂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的“六大作用”,更好地保障对“两条途径”的贯彻落实:一是统一思想,齐抓共管。要求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主要领导和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并在会上汇报学生工作情况,提出需要协调的工作方案,取得各部门的统一认识。二是注重学习,提高素质。通过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学习上级文件和业务理论,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三是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学生工作例会这一平台,将各部门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在例会上进行交流,做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四是专题研讨,破解难题。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进行专题研讨,利用各部门集思广益所产生的强大合力破解难题;五是汇报工作,部门协调。在学生工作例会上,各部门对工作进行汇报和交流,避免在学生工作中出现各部门不协调的状况。六是布置工作,协同作战。各部门在学生工作例会上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部署,各司其职、协同作战,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2.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把学生管理工作做细做实

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追求精细化能够更有力地推动管理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是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成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相关制度,为顺利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奠定坚实基础;其次,为辅导员制作工作日志,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细化的相关要求进行具体细化,使辅导员能更加深入班级、宿舍,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第三,采取辅导员值班联动制度。要求辅导员要认真履行值班联动职责,坚守工作岗位,时刻关注校园安全,对突发事件保持高度警惕性,及时处理,绝不姑息任何隐患;第四,要求辅导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平台跨时空、跨区域的优势,不拘一格开展工作,拓宽教育方式。具体如下:一是要求每一位辅导员要开设博客,在博客中针对师生的思想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释疑解惑;在博客中发布工作信息、发表思政工作见解、介绍思政方法、交流思政经验,把辅导员博客建设成为辅导员的网络工作平台,成为立德树人教育的新空间。二是要求辅导员要充分利用飞信、MSN、QQ(年级或班级QQ群)等现代化手段发布信息,对一些敏感事件发信息对学生进行正确思想引导。三是公布辅导员电子信箱,有利于辅导员与学生能够即时沟通,使信息交流更便捷、更顺畅。

3.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为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干部的作用,学校可以设立自律委员会和膳食委员会,二者均由各院(系)优秀的学生代表组成,这些组织本着“自我管理”的原则参与学校的管理,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

自律委员会通过严谨的常规工作,极大地杜绝学生公寓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并通过开展文明宿舍评比、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倡导优良的学生公寓生活方式,营造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居住氛围;不仅如此,正是依托学生自律委员会这一工作平台,建立“楼管老师——层长——舍长”的三级查寝登记制度,通过每天一次的查寝登记使宿舍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膳食委员会本着服务广大学生的原则,通过常规工作和开展活动,很好地起到学校食堂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作用,为及时化解学校膳食管理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4.建立和完善特殊学生帮扶工作,关注特殊学生需求

特殊学生群体管理是学生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新时期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要切实加强特殊学生群体的管理,就要按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的要求建立特殊学生群体台账,为顺利开展特殊学生帮扶工作夯实基础。从新生入学开始,对每一名特殊学生建立个人档案,这些特殊群体的学生涵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就业困难学生、人际交往困难学生、恋爱遇到困惑学生、有心理问题学生等。在这些个人档案中,包括学生家庭情况、父母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主要记录学生每学期的在校情况,包括:学习成绩、特长、性格、奖惩情况、所反映问题、最关注问题以及谈话记录等,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特殊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其各方面需求。

同时,采取资助与引导并重的方式,对特殊群体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确保每一名特殊群体学生不因自身的特殊状况而辍学、产生心理疾病或发生意外事故。首先,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开设“绿色通道”,保证家庭困难新生顺利入学;制定学生资助相关制度,规范学生资助工作程序;设立勤工助学服务中心,让学生通过自己劳动获取报酬,尽量帮助和引导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其次,对于其它特殊群体的学生,结合各院(系)的实际情况开展创新工作,如开展“一挂一”活动,按照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党支部支委分别挂钩一个班级,指导辅导员做好班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第三,加强特殊群体学生的家访,通过辅导员经常性的家校联系,努力化解特殊群体学生引发的难题,得到学生家长的极大认可和支持。

5.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级工作机制,强化学生心理健康

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心理咨询教师——院(系)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宿舍心理委员”心理健康教育四级工作组织架构,通过对学生管理工作者和一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和指导,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四级工作机制,为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四级工作机制,在每间学生宿舍设立一名心理委员,并对这些学生进行基本的心理学培训,当自己的舍友遇到问题时便能第一时间进行疏导,一旦发现他们处理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四级工作机制的畅通途径向上汇报,为及时干预、有效控制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提供有效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四级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解决学生心理健康危机提供了有效途径。[5]

同时,可以成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危机预警与干预领导小组,有助于及早预防和合理疏导、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学生中可能引发的心理危机事件,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财产等不应有的损失,为心理危机干预有效推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6.构筑两个“五位一体”安全保障制度,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安全管理面临的新挑战也层出不穷,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学生安全管理的需要,不断探索学生安全管理的新路子,建立由学校主要领导带班,中层领导值班、辅导员联动值班、安保处值班、楼管员值班和保安门岗值班的“五位一体”安全保障制度,为大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努力创新工作形式,在做好常规安全教育的基础上,结合每次节假日学生离校实行“学生——舍长——班长——辅导员——院(系)党总支副书记”的“五位一体”到家报到制度,为及时处理突发安全事故提供有力保障。通过两个“五位一体”安全保障机制的稳步运行,及时化解安全隐患,使学生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1]姜海滨,等.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变”与“不变”[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122-124.

[2]王佳惠,等.新时期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4):17-20.

[3]张艳新,等.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有效实现[J].思想教育研究,2005(11):8-10.

[4]马建立.新时期大学生教育精细化管理探析[J].价值工程,2013(33):259-260.

[5]张瓅丹,等.基于“心理之家”四级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0):85-86.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辅导员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