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城市排涝探讨
2015-02-22杨鸿鹄
杨鸿鹄
(丹东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辽宁丹东 118001)
0 引言
随着丹东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在逐渐改变,原有透水性能良好的自然植被等被混凝土建筑、沥青马路、工业区、商业区等地面逐渐取代,城市地表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地表雨水流量增加,原有的城市排水系统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排水量,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尤其是高强度的降雨,发生严重的水灾,导致经济损失,甚至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评估城市的排水现状,预测可能出现的排水灾害,对不满足现状以及规划要求的排水管网进行新建或改扩建,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1 丹东市概况
丹东市是辽宁省辖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位于辽东半岛经济开放区东南部鸭绿江与黄海的汇合处,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东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新义洲市隔江相望,南临黄海,西界鞍山、营口,西南与大连市毗邻,北与本溪市接壤。市区地理坐标为东经 124°23′,北纬 40°07′。丹东市建城区面积59.12 km2,总人口67万人,常住人口63.45万人,暂住人口3.55万人;根据新城区规划至2 0 1 5年面积为20.06 km2,人口21万人,新城区规划至2020年面积为39 km2,人口43万人。
丹东地区交通四通八达,已经形成海、陆、空三种交通体系,空运航线可直达上海、北京、深圳、三亚、成都等多个城市;海上交通可达到世界上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境内的大东港为我国最北部的天然不冻港,内接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东北腹地。已经建成的高速公路有沈丹高速,丹大高速,在建的丹集高速,东港至海城高速。铁路有沈丹干线以及筹建中的沈丹铁路复线工程、东边道铁路工程,铁路可以直达朝鲜首都平壤。2003年,丹东市新建产业园区(简称新城区),目前新城区已经初见规模。
2 丹东市排涝工程现状
2.1 排水管网现状
丹东市老城区面临鸭绿江,背依珍珠山、元宝山、锦江山等主要山峰。自然形成一个背山面水多沟谷的带形城市。市区北高南低,爱河、大沙河、花园河、五道河由北向南穿过市区流入鸭绿江。由于河流、沟谷、潮沟地形等分割,将老城区划分成东坎子、兴东、菜市、站前、六道沟、福春、帽盔山、滨江、瓦房、北部山区十个主要排水区,排水管道总长827.77 km,其中干管长93.89 km,支管长114.65 km,毛管长619.23 km。排水泵站13座。
丹东新城区截至2010年已建设雨水管线约120 km,黄海大道以东中华路以北雨水干管基本建成,形成排水能力。其他地区雨水干管正处于建设之中。
2.2 排水现状
丹东市老城区现有管网排水能力可满足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排放量的需求,但在雨期如遇鸭绿江高潮发生,老城区雨水无处排放,只能通过雨水泵站强排。为此现已建成13座排水泵站,其中东坎子2座,所管辖区域重现期1 a,排水能力11.25 m3/s;菜市1座,所管辖区域重现期1 a,排水能力8 m3/s;兴东1座,所管辖区域重现期2 a,排水能力8 m3/s;站前1座,所管辖区域重现期1 a,排水能力9 m3/s;六道2座,所管辖区域重现期1 a,排水能力14.68 m3/s;福春1座,所管辖区域重现期2 a,排水能力13 m3/s;帽盔山1座,所管辖区域重现期0.5 a,排水能力0.34 m3/s;立交排水泵站4座,排水能力为3.17 m3/s,总排水能力为67.44 m3/s。
丹东市老城区城市排水系统是几十年以来形成的顺山势直泄鸭绿江的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即将混合的污水不经处理直接就近排入鸭绿江中。近年来,沿江边由东坎子到污水处理厂铺设一条截流干管已将约17 km2的原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改建成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老城区现有一座日处理量为10万t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处理后的中水直排江中。老城区内各雨水排水标准普遍较低,主要排水区以及主要泵站所管辖排水区域重现期为1~2 a,个别排水区重现期只有0.5 a,其中部分支管所在排水区域重现期只有0.33~0.5 a。
2.3 城市内涝现状
老城区年内发生严重内涝5~7次,积水平均深度400~500 mm,城区内共有21处内涝积水点,产生内涝的主要原因是排水设备老化,排水管道堵塞严重,个别地区雨水排放标准较低。
丹东新城区由于管道设计标准较老城区有所提高,管道较新,形成排水能力的地区现无明显积水点。
2.4 雨污分流现状
目前丹东市中心城区排水体制为截流式合流制,截至2010年底丹东市基本上完成了污水截流干管的敷设,城市排水管网逐步趋于完善,但仍有一些管道直接排入河中,所以仍需加紧对截流支管的建设,使污水处理率有明显提高。
3 排涝体系存在的问题
(1)排水体制不完善
新城区部分地区管道主干管尚未建设,排水管道没有相互连接成系统,还不具备排水能力。
目前,丹东产生的污水量日均24.4万t,而目前的污水处理能力仅能达到15.65万t。污水处理率仅为64%,低于丹东市城市总体规划污水处理率近期达到80%,远期达到90%的要求。
(2)设计排水能力不足,且老化失修
老城区城市发展较快,相对排水设施增长滞后,原有排水能力标准较低,不能满足排水需求,仅兴东排水区、福春排水区以及部分泵站所管辖的排水区域重现期达2 a,其他排水区及泵站所管辖的排水区域重现期皆在0.5 a和1 a。降雨时,市内易积水地点达到21处,现虽已有1 3座排水泵站,但很多排水泵站设备老化,排水能力不足,尤其是菜市、兴七路、帽盔山的排水泵站的调蓄水库被占用后,直接影响到泵站的库容和排水能力。城市中心区管道最早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运行使用,大部分已经酥裂变形,损坏严重。限于资金不足,一直没有彻底更新改造。而区内人口增长,用水量标准提高,排水量亦逐年加大,原有管(渠)网的排水能力明显不足。同样限于经济原因,大部分工业企业的已有污水处理设施处于停运状态,工业污水未经处理即排放至管道,由于污水成分比较复杂且大部分具有腐蚀性,导致排水管网腐蚀严重,排水能力受到影响。
(3)截洪沟淤积严重
丹东主城区,北侧面山汇水面积较大,截洪沟起着相当大的排涝作用,同时也部分实际雨污分流。但目前,截洪沟淤积严重,成为少数不文明居民的天然垃圾场,尽管管理力度不断加大,但实际效果不尽理想。近几年,随着北部山区的发展,部分山区截洪沟被遮盖,使排水区面积扩大,同时城区地面硬覆盖增加,导致径流系数增大,致使排水设施能力严重不足。
4 对丹东市排涝体系的思考
(1)按城市发展的需要,适时完成污水管网和雨水工程的建设。
(2)对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工程进行改造和新建,丹东市老城区到2015年需建设污水管网172.6 km,到2020年需新建案污水管网655.17 km。丹东市新城区到2015年需建设污水管网18.13 km,到2020年需建设污水管网43.47 km。
(3)新建污水处理厂和雨水、污水泵站,发挥污水回用和雨水利用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