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简讯
2015-02-22
科技简讯
南阳市:农产品入驻北京绿安农展中心
近日,中国农科院院内的绿色安全农产品展览中心热闹非凡,来自河南省南阳市的宛城农民合作联合社送达了一批绿色、有机农产品。
“政策引领科技支撑,安全生产诚信经营,打造宛农大品牌;内外协作城乡联动,长期共存互惠双赢,畅叙京宛鱼水情。”南阳市进京产品直通车上打出的这副对联道出了此次活动的重大意义,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关注。
在农展大厅,来自南阳市宛城区、卧龙区、方城县20多家合作社生产的近6吨、30多种农产品,吸引了大量北京市民驻足参观品尝,独特的风味、良好的口感、精美的外观,赢得了一致赞叹和选购、订购。
宛城农民合作联合社还分别与北京绿安农展中心、新农业天使会、中科生态食材探索联盟签订了优质农产品长期供销合作协议,标志着该联合社会员的优质农产品有了进入北京高端消费市场的展销窗口和“绿色”通道。●
安阳市:四措并举积极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2014年,河南省安阳市科技局把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和适应新常态的战略举措,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
一是精心谋划安排。安阳市科技局把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作为当前科室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在突出位置,相继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业务工作推进会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制定了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任务、细化措施、落实责任。
二是广泛宣传发动。市科技局组织召开了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工作宣讲培训会,邀请专家就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政策进行了宣讲,对备案流程进行了详细讲解,积极动员广大企业向科技型企业方向发展,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三是现场指导服务。为使更多企业详细了解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备案工作操作流程,市科技局制作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问题解答等宣传资料,并深入光山县、浉河区等县区开展了现场服务活动,直接指导帮助40余家企业进行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报备工作。
四是注重政策扶持。安阳市科技局先后研究制定了《关于支持工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支持产业集聚区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整合项目、资金、平台、人才等科技创新资源,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服务扶持力度。市级科技项目经费大部分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并争取省级及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资)金236万元。在全市科技系统共同努力下,安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初见成效,截至目前,已有近150家企业通过了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逐步发展成为安阳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来源:安阳市科技局
许昌市:传统农业走向“高大上”
2014年12月30日,记者在河南省许昌市率先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许昌县陈曹乡西晋庄村的麦田里看到,间隔不远就有一座智能井房。该村农民王会锋手拿IC卡在刷卡区轻轻一刷,水就通过地下管道流到了麦田里。记者从许昌市水利局了解到,2013年,许昌市谋划了三个重大水利项目,“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就是其中一个。2014年,许昌市已建成高效节水灌溉农田近1万公顷。
记者在农户的麦田里看到,几乎每隔400米左右,就有一间泵房,田间地头都有水龙头,每个水龙头的距离在100米左右。据许昌市水利局工作人员介绍,实现刷卡浇地后,不但节省了人力,还节省了很多费用。之前每667平方米小麦浇一遍水需要40~50元的柴油钱,还有机油、机器磨损等支出。用电浇地费用就低多了,农业用电价是0.54元/千瓦时,浇667平方米的地也就4~5元钱,费用仅为柴油灌溉的1/10。
“除了高效节水灌溉设备外,我们还配备了自动测墒、视频监控、微机控制等信息化管理系统。这样,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远程电脑控制浇地了。”许昌市水利局调研员王玉庆说,“本市‘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农作物综合生产能力每年可增加8.04万吨,每667平方米可增收176元,农民可增收7000万元。”●
来源:许昌农业信息网
驻马店市:再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近日,2014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揭晓。河南省驻马店市再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并被命名为“产粮大市”。驻马店市的上蔡县、西平县、正阳县、平舆县、汝南县被命名为“产粮大县”。
河南省被誉为“中国粮仓”,而驻马店市素有“中原粮仓”之美誉。驻马店市耕地总面积83万公顷,是国家和河南重要的优质粮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市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60万公顷以上,其中粮食作物约113.3万公顷,粮食综合生产能力70亿千克以上,占全省的1/8,常年输出商品粮40多亿千克。油料作物面积约26.7万公顷,总产量达到10亿千克。●
来源:驻马店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