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生鲜电商物流对策研究
2015-02-22杨怡
杨 怡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0053)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新兴经济模式——电子商务以其独特的优势进入人们的视野,影响并改变着传统经营方式,开辟了全新的市场领域,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现今,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日益个性化,网购市场不断扩大渗透,农业产业政策持续升级,这些为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成长空间,那就是在生鲜食品方面的网络销售。在传统销售渠道中,以零售超市为例,其生鲜类食品的销售额比例为20%,而在网络渠道的销售额比例仅为1%,两者对比数据说明,生鲜食品的网络市场潜力巨大。此外,生鲜网络销售还具有较高的毛利,其平均毛利水平在40 %左右。所以,生鲜食品行业被称为电商最后一块“蓝海”。各电商平台纷纷抢滩生鲜食品市场,力图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新鲜、优质、便捷”的生鲜食品网购服务。但由于生鲜食品存在保质期短,易腐等特性,生鲜电商企业的运作会遇到多重难题,特别是长期以来掣肘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储存、保鲜、配送等问题。如何解决生鲜食品的物流难题,更好地促进生鲜电商的发展,是本文要讨论和研究的重点。
1 生鲜食品的概念
生鲜食品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外资零售企业,按照我国的饮食习惯,较有代表性的生鲜食品主要有三类,即:蔬菜水果、精肉、水产品。这三类商品是生鲜类的初级产品,在上架销售前只需作简单整理和必要的保鲜处理。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生鲜食品的内涵也有了进一步的拓宽。现在所说的生鲜食品,除了原有的三类外,还包括由西式生鲜加工制品延伸而来的面包和熟食制品[1],形成了现有的“生鲜五品”。
2 生鲜电商物流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随着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生鲜食品的电子商务业务。除了老牌巨头零售商,如中粮集团、沃尔玛等利用线下实体销售的优势,开展生鲜电子商务外,电商大佬天猫、京东、苏宁易购也建立频道销售生鲜。一些电商新贵也利用自己的技术、物流优势争抢生鲜大蛋糕,如沱沱工社、顺丰优选等。而生鲜食品易腐,保质期短的特点导致运输、储存、配送等物流环节成为制约其销售的主要问题。不论是哪种电商企业,杀入生鲜领域都不可避免地要解决生鲜食品的物流难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个性化要求导致物流环节多、保鲜难度大
为了促进销售,电商企业往往会为消费者提供多种特色服务,消费者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个性化的要求。与传统销售方式相比,电商企业收到的大部分订单都呈现品种多、批量小的特点,同时,消费者往往会在包装、配送上提出额外的要求。这就造成电商企业在订单处理、采购、流通加工、配送的流程上增加环节和成本。由于生鲜食品含水量高,保鲜期较短,很容易在长时间的物流处理过程中打蔫或者变质,造成损耗。而要达到保鲜的效果,企业需要用巨大成本来维系。因此,生鲜电商的物流环节多,保鲜难度大,成本高昂。
2.2 对物流配送、仓储的要求高
生鲜类食品首先要保证产品的新鲜和质量,其储存配送不可避免地要面临自建或第三方冷链物流的整合。冷链物流就是产品的全部物流过程采用冷藏或者冷冻的方式。冷链物流系统的组织管理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要高,这意味着需要巨大的物流设施建设投入,而生鲜食品的配送也和普通快递不同,生鲜食品销售的时效性更强。普通商品快递到达消费者指定收货地时,如果没人签收,还可以择日配送,商品本身的质量不会发生损失。如果生鲜食品的配送时间不精确,则有可能会造成食品无法食用。同时,在配送时间的安排上,配送公司的常规配送时间正好与一般上班族的工作时间重合,导致正常签收商品的难度增加。因此,如何设计出更科学、合理的配送线路,协调“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时间,是生鲜食品物流配送面临的问题。
2.3 要求企业不断降低物流成本
电子商务模式可以缩短产品流通链条,减少中间环节,销售成本更低,但生鲜食品易腐的特性对流通环节的时间及可靠性要求高,物流成本较高。因此,生鲜电商企业目前销售的生鲜产品大多走中高端路线,价格较高,企业在扣除物流成本之后还能获得利润。但从长远来看,生鲜电商的发展趋势应该是价格中下的大众消费类商品。为了将更多品种的生鲜食品提供给广大消费者,需要电商企业不断进行创新,优化物流流程,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益。
3 生鲜电商物流运作对策研究
我国生鲜电商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让物流更好地服务于产品销售,则要对物流模式进行优化,而优化的关键在于对整个供应链的优化对策。从生鲜食品的采购、保鲜储存到终端配送,电商企业必须对整条供应链保持控制力,从供应链的角度来整合物流。
3.1 选择专业化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从生鲜产品的质量可控性、规模化发展、稳定提供服务等方面来说,自建物流当然是最佳选择,但电商企业就不得不在各地兴建大量冷库,购买大量的冷藏车,这意味着巨大的前期资金投入和高昂的物流运作成本。因此,生鲜电商可以采用商流和物流分离的方式,自己专注于网络销售服务,把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物流公司承担多家电商物流业务,建设全程冷链系统,通过专业的物流管理技术和信息交流网络,使整个生鲜食品物流过程高效、协调、有序,从而减少损失,节省费用,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 采用“产销直达”的一体化供应链,保证产品质量,减少物流环节
由于生鲜类食品保质期短,大多生鲜电商都采用订单驱动的方式。以蔬菜为例,当获得订单信息时,电商网站将信息传至消费者所属区域的采购站,由采购员至附近合作农贸市场或者超市进行采购,运送至配送中心后进行简单流通加工,再交由配送人员送至消费者指定地点。这种配送方式的物流过程繁琐,食品质量管控较难。对于生鲜电商来说,产品质量是流通的立足之本。因此,生鲜电子商务企业应着重建立农场和消费者之间的直接联系,让消费者能够获得所购买产品的可靠质量信息,实现产品质量的可追溯。这就需要企业尽可能地缩短供应链,采用“产销直达”的方式。一是开辟自有农产品基地,如沱沱工社位于北京平谷区的1 050亩有机农场;二是与有机、绿色认证的生产基地或者行业协会合作,如京东商城与河北三利生态农业基地合作,建立京东“有机农产品直供基地”。通过上述方式,形成集产品种植与采摘、分拣同加工、仓储与配送于一体的产业链。这种供应链保证了货源稳定和产品质量,减少了物流环节,降低了产品的销售成本。
3.3 优化库存管理,采取网络预售的方式
对于一般的快销商品,由于保质期长,库存波动不会带来很大的损失。但生鲜食品易腐易损,保质期只有几天,如果需求预测不准确,将会造成较大的损耗。因此,一定要根据用户需求精确计算出库存量,这就需要管理者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同时,运用科学严密的数理技术,使得库存量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实现最小化。对于部分商品,也可采用预售的方式,由消费者在网上预先订购,网站接到订单进行订单汇总处理后,再组织产品采购。这种方式虽然延长了交货期,但对于电商企业来说,不仅能够按需供应,还能按需配送,大大提高了库存管理的准确性,减少库存成本。
3.4 采用O2O模式,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
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就是企业通过自营或者签约社区实体店,将线下商务的机会和互联网电子商务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目前主要的生鲜电商走的是生态农业、高端进口路线,但就国内生鲜市场的环境来看,将来的消费主导还是面向大众的日常生鲜食品。对于这类大众商品,消费者更习惯在实体店或者指定服务点体验,获得直观感受再选择购买。采用O2O模式,消费者可以先在线下实体店筛选比较,再在互联网上登录离家最近的网点选购需要的商品,随后通过在线结算的方式成交。网站接到订单后通知网点送货,用户甚至只需几个小时就能收到自己订购的商品。例如,顺丰最近推出一种最新的O2O体验店——“嘿客”。“嘿客”具备零售、便民服务特性,客户可以到店自寄、自取快递,预约门店的配送时间。同时,与在家使用网络购物相比,“嘿客”体验的优势还在于体验服务和退换货服务。客户下单后,指定货物送达门店,客户可直接体验后再进行购买,如果觉得不合适可当场退换货。O2O模式简化了中间渠道,降低了产品的流转成本。消费者在享受线上优惠的同时,又可享受线下的贴身服务。这种模式还有个特点,不同商家可以通过共同的实体店,实现共同配送,从而减少物流成本。
3.5 优化配送方式,采用“用户自提”、“门外配送”和“门内配送”相结合的形式
为了解决货物送达后,消费者不能及时提取的问题,消费者在下订单时,可以跟网站约定配送方式。第一种配送方式是用户自提。电商网站在线下布局,建立自提点。为了减少布点成本,可以选择跟众多社区便利店合作,将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放在社区便利店内,由消费者自行提取。例如,顺丰优选从2011年就开始就尝试与红旗连锁、711等连锁便利店合作,客户可以到便利店自寄自取快递。近期出现了第二种配送方式,即门外配送。快递员将生鲜货品放于门外,配送所用的包装袋具有保温功能,一般在两小时内能保持商品处于合适温度下。在这种配送方式下,快递员只需要跟消费者提前约定一个大概的送货时间,不需要消费者必须在家接收货品,适合现在很多网购的白领阶层。第三种配送方式则是在家配送。选择这种配送方式时,消费者在提交订单的同时,与网站约定一个小时内收货。采取这样的方式,消费者可以提前安排好在家时间,对网站来说也可以更好地规划配送线路,节省成本。如果消费者选择了“在家配送”却因外出而错过了配送时段,电商网站可以要求他们支付第二次配送的费用,再进行配送。
4 结束语
生鲜食品保鲜期短和易腐易损的特性,使得物流环节成为制约生鲜食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生鲜食品物流的重要性及发展前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对生鲜食品物流运作模式的探讨也引起了很大重视。但就目前来讲,更多的是宏观层面的研究,而如何运用数据模型解决操作层面问题的研究还属于空白。如生鲜食品如何准确控制订货频次与数量,如何在不同道路条件下合理优化配送线路等具体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1] 夏白燕,孙娅楠.关于科学管理生鲜配送的思考[J] .价值工程,2007,(1):59-61.
[2] 李青,刘冰露.基于电子商务的大连农产品物流模式研究[J] .科技传播,2011,(10):13.
[3] 张红漓.电子商务的物流服务模式选择[J].网络财富,2010,(5):68,73.
[4] 汪利虹,陶君成.解析湖北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6):25-27.
[5] 李家华.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存在问题的探索[J] .现代经济信息,2011,(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