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电力类特殊岗位顶岗实习研究与探讨

2015-02-22顾家弟王朗珠王秋红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顶岗职业院校岗位

顾家弟,王朗珠,王秋红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00053)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顶岗实习已成为培养学生岗位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它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部分。在顶岗实习教学活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电力类职业院校学生在某些特殊岗位的顶岗实习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分析、研究这些特殊岗位的顶岗实习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探讨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对促进电力类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中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其目的是为了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能够爱岗敬业,从而提高就业质量。

半年的顶岗实习使职业院校的学生将生活、学习从校园里切换到现实社会中,使他们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行业,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从而培养学生的岗位责任。顶岗实习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尝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通过实践增强工作中的沟通和适应能力。它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通过半年时间的顶岗实习,学生若能合格地完成实训任务,这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电力类岗位顶岗实习现状

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一些岗位对上岗资格是有严格要求的,例如电网运行、维护类岗位。这些岗位大量的工作对象是处于高电压下运行的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运行安全性要求极高,一旦岗位员工出现工作失误,不但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还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员工必需通过严格的培训,经考核合格,达到岗位工作标准后才能上岗。

电力类职业院校培养的电力类专业学生大部分都是对口于配网运行维护类岗位,近年来他们的顶岗实习主要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已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提前半年到单位,成为企业准员工。

第二种,依据学校和企业签订的顶岗实习协议,学生在第六学期到电力企业顶岗实习。由于企业生产岗位的特殊性,这类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在企业顶岗实习的任务就是参观、见习和干一些杂活,而真正意义的顶岗实习与平常教学过程中的参观与见习类实习是不同的。在真正意义上的顶岗实习中,学生被要求以准员工的身份按照明确的工作责任与要求,在拜师为徒后进行真实的生产和实践,并需要接受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双重监督和考核。所以从实际情况来看,这部分学生在实习单位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顶岗。

第三种,少量学生留在学校按照传统的方式,做毕业设计和实训。

三种实习一般都是以修满学分的方式来体现最后半年的学业。

如何有效地完成电力类职业院校学生在特殊岗位上的顶岗实习任务,达到顶岗实习的目的,是电力类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3 电力类特殊岗位顶岗实习方式探讨

顶岗实习的过程应包括专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这两个方面的训练。学生通过训练,可以完成学校和企业的对接,让学生掌握岗位技能,达到岗位工作的标准要求,从而帮助学生将身份顺利转换为企业员工。

在职业技能的提升方面,借鉴一些知名大企业培训机构的思维模式,跳出常规实训方式的禁锢,依托职业教育的改革举措和投入力度,在校内整合和改建、拓建实训基地,达到和现场一样的效果。随着电力仿真、模拟,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技术的发展,针对某些岗位的特殊性,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上,通过校企合作,采用与现场一模一样的高低压电气装置,运用现代模拟、仿真技术,使实训装置在操作上与实际别无二致。各指示灯状态、仪表指示、保护设备的参数设置和动作与生产现场的设备所展示的一模一样。同时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实现各种故障现象的仿真模拟,模拟故障时产生的各种声、光、电效果与实际现场一样,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是对一些在真实的运行系统中很难经常碰到的故障进行针对性训练,培训在实际岗位上只有工作了很多年才会逐步提高的应急处理技能,从而提升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的效果。因此,采用企业现场和学校实训基地结合的培训方式,会使实际岗位技能的培训效果、效率提升得更快。

在综合素质的提升上面,采用企业、学校分阶段的方式进行职业素质的养成。在企业期间侧重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掌握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和岗位行为规范,掌握企业文化的一般概念、内容和结构,准确把握企业文化的内涵。在学校期间可以引入企业管理制度,对实训室运行及培训者进行管理;外聘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担任培训指导教师,并签订师徒协议;建立企业工作班的学习制度,定期召开工作班会议;定期技术练兵;定期开展技能竞赛活动;邀请往届毕业生回校做演讲报告,谈工作经验、工作感受等多种形式。

4 电力类特殊岗位顶岗实习的标准探讨

顶岗实习的方式不一样,其管理的办法也不一样,评价和考核的模式相应地也不会一样。电力类一些岗位存在的特殊性,决定了顶岗存在实习方式的多样性。不论采用何种方式,我们追求的是最终效果的一致,即达到顶岗实习的目的。要做到目的一致,必须通过制订顶岗实习的统一标准来规范,而这个标准制订的依据应是企业的岗位工作标准或工作规范。因此电力类专业特殊岗位顶岗实习工作标准主要从五个方面考虑。

4.1 拓展顶岗实习条件

选择适宜的顶岗实习基地是保证学生岗位工作能力提升的必要条件。顶岗实习单位遴选标准应从企业资质、可提供的工作岗位、工作设施及环境、管理和指导教师基本素质等方面考虑,使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初就能受到规范的管理与训练。由于电力类企业的某些岗位存在特殊性,所以学生在企业实习时会因没有上岗资质而得不到训练,对这些岗位实习条件的规定应特殊问题特殊处理。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加大及工学结合教学理念的深入,职业院校的教学设施设备得到了极大改善,因此学校的某些校内实训场地也可以纳入阶段性顶岗实习基地的范畴。

4.2 统一顶岗实习内容

顶岗实习的内容应与企业岗位工作任务相对应。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国家职业标准,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现场工作融合,形成主要的实习任务。对到企业不能上岗的实习任务可安排在学校完成,确保顶岗实习内容的完整性。校企共同制定各专业统一的工作业务要求、评价标准,确保顶岗实习的教学效果。

4.3 规范顶岗实习工作程序

校企共同制定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包括顶岗实习协议的签订、顶岗实习任务的下达、岗前培训的组织、指导教师的遴选、顶岗实习的阶段管理及实习的考核评价等方面。针对电力类特殊岗位在校顶岗实习,应制订相应的工作程序规范,绝不能按常规的校内实习来处理,特别是如何弥补学生在校内无法感受到的企业文化、企业场景的规范应重点考虑。

4.4 采用三级考核制度

所谓三级考核即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完成的顶岗实习成绩考核制度。校企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岗位考核标准,采用校内、校外相结合的过程性考核方式,共同对学生进行校内和校外考核。校内、校外的平时考核都以工作出勤率、 工作态度、 岗位具体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实习日志、总结、企业兼职教师的评定为主要依据,由企业和学校加以考评;以顶岗实习任务书检查、 学生实习日志、总结以及实习报告或实习答辩为主要依据,由学校企业共同进行考评和学生互评。校企共同制定参加毕业顶岗实习学生的审查制度,通过审查的学生方可进行顶岗实习考核或答辩。

4.5 顶岗实习评价

顶岗实习的评价应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各阶段的评价标准,规范专业顶岗实习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生顶岗实习采用三级评价办法,由顶岗实习单位、学校和学生共同完成,强调顶岗实习企业指导教师(师傅)评价意见所占比重,最终形成综合评价。建立并制定校内外顶岗实习评价标准,用于检验学生毕业顶岗实习的成效。

5 结束语

为了解决电力类职业院校学生在电力企业特殊岗位上不能参与实际操作的问题,学校利用国家职业教育投入的资金,强化仿真智能教学理念,与企业共建顶岗实训基地,完成现场不能进行的顶岗实训任务。

引入企业工作标准作为特殊岗位制订顶岗实习标准的依据,以标准规范顶岗实习的质量和评价。采用学校、企业交替顶岗实习的方式,从专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上达到和普通岗位顶岗实习一样的效果。

[1] 黄埔静,李贤政.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 76-78.

[2] 国家电网公司.Q/GDW 232.24-2008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第24 部分装表接电[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3] 罗金梅,罗恩华.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探索与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09,(11):163-165.

[4] 段小斌.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5):159-160.

[5] 姬国君,郭丹,彭国超.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问题及对策探究[J].亚太教育,2015,(4):241.

猜你喜欢

顶岗职业院校岗位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