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小反刍兽疫的调查报告
2015-02-22孔祥英
一例小反刍兽疫的调查报告
孔祥英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25100)
随着养羊业的迅速发展,羊病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养殖户的重视。小反刍兽疫是危害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烈性传染病。2007年首次传入我国,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疫病,我国也把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小反刍兽疫(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发热、眼、鼻分泌物、口炎、腹泻和肺炎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只感染绵羊和山羊引起临床症状,而感染牛则不产生临床症状。该病在密切接触的动物之间可通过空气传播。下面笔者就本地区发生的一例小反刍兽疫做如下报告。
1发病原因
2014年3月13日,兴城市三道沟乡汪家村某村民,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外引小尾寒羊51只,3月22日接到通报山东省发现小反刍兽疫。3月26日该村民饲养的羊群中有7只发病。2014年3月27日有2只死亡。
2临床症状
患病羊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鼻镜干燥,口、鼻腔流黏脓性分泌物,呼出恶臭气体,体温高达41
3病理变化
病死羊只可见结膜炎,坏死性口炎。剖检皱胃出现糜烂性病灶,肠道出血,结肠和直肠结合处发现线状出血,有的呈斑马样条纹。淋巴结肿大,脾脏有坏死灶,气管、鼻腔有出血。
4临床诊断
根据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初步做出诊断,怀疑是小反刍兽疫。市疫控中心立即对全群羊只采取全血、口鼻棉拭、病死羊只等病料送至省疫控中心。
病原学检测。对病死羊病料直接进行检测,对病羊口鼻棉拭进行RT-PCR检测为阳性。
血清型检测。用小反刍兽疫单抗竞争ELISA检测法为阳性。
5结果判定
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确诊为小反刍兽疫。
6疫情处理
6.1 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划分
该养殖户为疫点。由疫点边缘向外延伸3km的区域为疫区。由疫区边缘向外延伸10km的区域划分为受威胁区。
6.2 封锁
立即对汪家村进行封锁,设立消毒检测站,建立疫情日报告制度。
6.3 扑杀
2014年3月29日对剩余49只羊全部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病死羊、被污染的垫料、饲料,粪便、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6.4 消毒
对该户饲养场地、交通工具、被污染的物品和用具等用苛性钠、碘制剂进行严格的彻底消毒。
6.5 疫情排查
截至2014年4月6日全市并未出现疑似发病羊。
6.6 紧急接种
2014年4月16~20日对全市羊只用小反刍兽疫活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共免疫羊只14.8357万只,使用疫苗16.08万头份。
6.7 解除封锁
21d后未再发现发病羊,解除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