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2015-02-21王昊
王昊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饱含着华夏先哲们的无穷智慧,记载了炎黄子孙的辉煌业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文化,新的时代必须建设新的文化。新的文化要有自己的特点,继承、借鉴并创新主动融入世界文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保护;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征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摒弃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一颗璀琛的明珠。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风风雨雨走过几千年,无时不在变化着。虽然它到了19世纪已经变得苍白无力,但它还有一些优秀之处,我们看问题不能绝对化,片面化,一方面要积极吸收西方的优秀成果,同时还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在批判与吸取中不断创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中国文化古籍里,有一部分内容,确实具有很强的价值,可以世世代代继承和发扬下去。优秀的文化传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强不息,中国从19世纪初就受外国的侵略,在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中国人民就表现出了一种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天,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表现出来的同样是一种自强不息,永远向前的精神。二是和谐,对于不同的事物要肯定它的不同特点,这样事物间才能保持平衡,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确也有一些陈腐的内容,如专制主义传统,惰性等。所以有些内容我们不能全盘照搬,不能全盘继承和弘扬。我们只能有分析地吸取其中的精华,摒弃其中的糟粕。
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比,西方文化确实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一是西方文化传统中讲究逻辑推理,所以西方的逻辑学发达,而中国自古就缺乏分析方法,二是西方的自然科学相对发达,三是他们总是有一些新的观点提出来,而我们似乎总是跟着人家后面跑。因此加强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三、当代教育对发扬传统文化的影响
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关键,教育从来都是文化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保护发扬传统文化的最后的一道墙,而今要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必须要保护、修复这道墙。在现行教育中,教育部门应该重视到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现行发展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自国家汉办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球已有127個国家和地区,开办了476所孔子学院和851个中小学孔子课堂。但是传统文化教育在全国各地发展和宣传还是不能全面开花,教育部门对于传统文化发展的投入还是有待提高。鄙人认为,在当代教育中,教育部可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将传统文化适当融入学生教材中,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继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使其发扬光大!
同时,政府要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和民团体。制定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复兴战略,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实。加强立法,提高立法的质量,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行政效率,彻底扫除制约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等瓶颈。
四、结语
总之,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自从形成以来绵延五千年而从未发生重大断层的文化体系,她是一个中华民族存在的基础,我们如果丢弃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掘断的将是我们自己的根和灵魂。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对中华民族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发展的内在动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我们一代一代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