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柞蚕业发展探讨

2015-02-21张静袁颖任阔孟凡刚

蚕桑茶叶通讯 2015年4期
关键词:柞蚕蚕业养蚕

张静 袁颖 任阔 孟凡刚

(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450008)

河南省地处中原,位于北纬31°25 ~36°21',东经110°20' ~116°40',属南北气候过渡带,宜柞宜蚕,是一化性柞蚕主产区,其产量占全国一化性柞蚕区的80%以上。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柞蚕业在带动广大山区农村大批劳动力就业、增加收入的同时,又起到保持水土、绿化山川、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是具有产业链条长、绿色环保的优势生态产业。

1 河南省柞蚕业现状

1.1 河南省柞蚕生产现状

目前从事柞蚕生产的国营蚕种场17 个,乡村级蚕种场45 个。其中较大规模的种场年制种量在1 000kg以上,而较小的种场年制种量只有100kg 左右。全省柞蚕种繁育量不足2 万kg,年产鲜柞茧1.4万吨左右。

1.2 河南省柞蚕品种资源情况

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是河南省唯一的蚕业科研单位,至今保存着河南省乃至全国的一化性柞蚕品种资源,共有34 个柞蚕品种:其中早熟品种3 个,多丝量品种6 个,特异性生物学性状品种7 个,大茧型品种3 个,其它品种14 个,大别山天蚕品种1 个。

2 河南省柞蚕业发展优势

2.1 符合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政策

柞蚕生产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一体,以出口创汇为目标的外向型、综合型农业经济产业;也是一项将水土保护和养蚕创效相结合,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导思想的绿色环保型农业生态产业,它符合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政策。

2.2 具有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

2.2.1 地理、气候优势

河南省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暖适中,年平均气温12.7 ~16.3℃,年平均无霜期为180 ~240 天。全省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均有利于柞树和柞蚕生长发育。

2.2.2 柞林资源丰富

河南省现有柞林面积约2 100 万亩,适宜养蚕面积1 100 万亩,但目前柞林面积能够利用的仅有300 万亩,尚有800 万亩的柞林面积未开发利用,柞林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2.2.3 劳动力资源充裕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充足,且柞蚕生产历史悠久,群众有着传统的养蚕习惯和一定的技术水平,发展基础好。

2.2.4 柞蚕蛹的黄蛹产量高,且蚕蛹保存时间长

河南省每年柞蚕放养时间从4月5日左右开始,至5月底结束。在柞蚕吐丝、化蛹期间,白天温度均超过27℃,容易产生黄蛹。黄蛹因其食用口感好、蛹质好、营养丰富而倍受消费者青睐。与山东省和东北地区等二化性柞蚕主产区的蚕蛹相比,河南省的蚕蛹能提前2 ~4 个月上市,可自然保存9 ~10个月。

2.2.5 柞蚕丝质优良

河南省一化性柞蚕的茧、丝(绵)、绸的品质均优于二化性柞蚕,在国际市场上素有“王牌”之称。一化性柞蚕茧解舒优于二化性柞蚕茧:柞丝色泽明亮,纤度均匀;与桑蚕丝、人造丝、棉花相比,弹力大;伸展度仅次于羊毛。用柞丝织成的柞绸以色泽鲜润和手感软、柔、轻而著称,柞丝因此也被人们誉为“纤维皇后”。

3 河南省柞蚕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蚕种生产繁育单位发展举步维艰

全国一化性柞蚕品种资源均在豫西南山区保育并保存,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生产繁育单位经费不足,科研人员少,品种选育提纯复壮工作不能开展,柞蚕种质量持续下滑,形成了每年只有依靠从外省调拨种茧才能扩大繁育的严峻局面。

3.2 柞坡管护弃养严重,养蚕新技术推广滞后

近些年农村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务工,由于缺乏青壮年劳力,造成大面积柞坡没人砍伐和管护,弃养严重,养蚕面积大幅度萎缩,许多生产繁育种场因此而停止生产,导致许多养蚕新技术无法大面积推广。

3.3 柞蚕天敌危害严重

随着人工植树造林、飞播造林(大部分为松树)和大面积的退耕还林、柞坡弃养柞树成林,生态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的同时,柞蚕各类天敌的生存条件也随之改善,天敌种群数量呈明显扩大趋势,给柞蚕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

3.4 蚕茧深加工跟不上,产品链条短效益低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地方缫丝厂和丝织厂等国有企业相继倒闭,蚕茧深加工企业尚未形成规模。目前,蚕茧加工只停留在以取蛹和拉丝棉为主的浅层次,浪费了大量蚕丝原料,经济价值偏低。

4 柞蚕业发展建议

4.1 出台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建议国家把蚕业纳入农业范畴,使蚕农能够享受国家惠农政策补贴。一方面,国家对蚕业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向蚕农发放蚕种补贴,免费提供蚕业必需生产用具,如伐坡机具、驱鸟液、闪光带、灭蚕蝇药物等,以提高蚕农养蚕积极性,扩大养蚕规模。另一方面,提高蚕业系统科技人员的收入水平,提供开展新技术推广工作的必要经费,使蚕业科技人员安心工作,积极投身于生产与科研,推动蚕业向前发展。

4.2 宣传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

地方各级政府的蚕业主管部门和蚕业科技人员要加大宣传、推广柞蚕小蚕土坑育、塑料大棚覆盖育、塑料纱网覆罩育、病虫害防治等饲育新技术和柞蚕新品种的力度,提高蚕农的收入水平。

4.3 扶持蚕业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地方各级政府要采取政策优惠、项目资金申请等措施,扶持一批蚕业方面的龙头企业,引导企业拓宽发展思路,实行产业化经营,加大蚕业综合利用开发力度,拉长产业链条,积极向相关产业延伸,运用生物技术开发出保健、医药、化妆品等系列蚕业生物制品,提升蚕业资源价值,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在提高本地蚕茧消化能力的同时,促进出口创汇,使蚕业发展的前景更加广阔。

猜你喜欢

柞蚕蚕业养蚕
吉林省柞蚕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
养蚕不易
柞蚕茧系统分形研究
养蚕记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四川蚕业》稿约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柞蚕新品种“川柞3号”选育报告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
《四川蚕业》2021年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