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乡镇农机站发展探讨

2015-02-21董岳强包英美

现代农机 2015年5期
关键词:农机站管理站农机化

董岳强 包英美

新形势下乡镇农机站发展探讨

董岳强1包英美2

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增长,乡镇农机站作为最基层的农机管理与推广部门,为发挥农业机械效能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多年的基层农机管理工作经验,结合浙江省武义县实际,为了更好地发挥乡镇农机站职能,激发乡镇农机员积极性,就基层农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简要的探讨。

1 乡镇农机管理站的职能与现状

乡镇农机管理站是宣传执行国家有关农机化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的最基层机构,承担着农机管理、安全监理、新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人员培训、农机作业与维修服务、机具调配等职能,具有较强的公益性,直接面向农民群众,是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武义县乡镇农机站是乡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下设的从事农机管理与推广的机构,人员身份为全额事业编制,隶属于乡镇人民政府主管,业务上接受县农机管理站的指导。全县18个乡镇都设有农机管理站,共有农机管理员26名,人员平均年龄43.8岁(其中50岁以上13人)。

2 当前乡镇农机管理站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

乡镇农机管理站现有管理服务组织不健全,原有的村级农机管理和服务组织已经不存在,缺少农机维修等服务组织,造成服务体系内部脱节。乡镇农机服务体系还存在服务内容单一、范围不广、缺乏活力等问题,很多工作难以较好地开展。

2.2专职不专,主业变副业

没有真正按“三定”方案执行,乡镇农机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专职不专、主业变副业现象。由于乡镇农机管理员身份关系在乡镇,属乡镇直接管理,而县级农机管理部门只是业务指导,导致农机员多以乡镇中心工作为主,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农机工作,有的乡镇农机员以从事行政工作为主,或抽调到其他业务岗位,农机管理职能履行困难。

2.3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农机化发展

的要求

目前乡镇农机站的农机员多是上世纪80年代参加工作的,年轻的则参加工作不久,年龄结构老化、断层严重。由于人员参差不齐、文化素质不一,老的一批多是半路出家,新的大多也不是农机专业的,基本只掌握拖拉机、收割机等普通机具一些较浅的理论知识,对新设备的技术内容知之甚少,普遍存在业务不精通、缺乏系统的业务学习与培训、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机化发展要求的现象,与农机化发展需要和用户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2.4缺乏政府扶持政策和保障机制

购买样机、搞试验及示范推广等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政府对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机化推广应用的投入有限,扶持政策和保障机制缺乏,给农机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影响了农机化的发展。

3 乡镇农机管理站的发展对策

3.1加强队伍建设

一要加强农机站自身建设。制定完善各项工作考核制度、明确职责,根据考核情况综合调配全县乡镇农机员,让乡镇农机员干事有激情、有目标,激发农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推动整个农机管理目标的实现。二要保证农机员岗位的稳定性。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支持,理顺业务主管部门与乡镇政府、乡镇中心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真正做到“三定”,切实稳定农机员队伍,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从事农机业务。三要提高农机员的综合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造就一支作风过硬、品德优良、知法懂法、精通业务的基层农机管理服务队伍。四要加强对从业人员业务知识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通过业务培训使农机员及时掌握农机化法律、法规、政策及新机具、新技术,了解并懂得常用农机具的保养和维护常识,并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转变观念,加强服务

一要改变以前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转变角色,在做好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上增强为农服务意识。利用好现有农机购置补贴、水稻机插及油菜机收作业环节补贴等政策,加大农机推广力度,做好农机农艺、农机畜牧及农机与其他产业的有机结合文章。二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机技术培训。借助农机经销企业、生产企业及职业院校的力量积极开展农机手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广大机手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及操作能力、维修能力。三要大力培育新型服务主体。引导农机大户组建农机合作社、农机服务组织、农机作业公司,鼓励和支持他们打破一家一户的土地界限,开展联合作业、跨区作业,实现农机具利用最大化。四要协调农机生产企业及经销商做好“三包”服务。履行各项“三包”承诺,让农户购机后能放心使用,切实解决机手的后顾之忧。

3.3争取政策支持与保障

一要保障农机推广工作经费。上下联动积极争取相关扶持政策,保障农机推广工作经费,建立农机推广激励机制,激发农机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二要对农机服务网络建设进行专项扶持。对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农机零配件储备供应等农机服务给予专项扶持保障,同时积极向上反映农机作业用油的保障与补贴机制,以取得有关部门的支持,为农机户供油提供绿色通道,避免农机季节性用油购买难的问题,做到优先、优惠供应。三要争取多方资本投入。正确引导农民加大对农机化的投入力度,同时积极争取工商资本投入农机化事业,各级部门应对工商资本投入农机化事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四要加大新机具的引进与推广投入。在省购机补贴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应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农机具的购置加大累加补贴,对一些薄弱环节予以重点扶持,逐步解决农机化发展的“瓶颈”,推动新机具的示范与推广。五要探索形成长效农机保险政策。通过上级业务部门与保险公司沟通,根据不同农机具的特点探索建立农机保险政策,同时争取农机具保险政府补偿机制,加大农机保险的覆盖面,以消除安全事故带来的风险。

作者信息:1武义县王宅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2武义县泉溪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321200,浙江

猜你喜欢

农机站管理站农机化
宿迁市救助管理站:小团队如何撬动大社会
大连市救助管理站:多个“第一”背后的秘密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当前农机站面临的困境与今后发展思路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乡镇农机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乡镇农机站发展的创新之路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
乡镇农机站建设的现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