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淡漠探析

2015-02-21王慧珍

长春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政治素质公民权力

王慧珍

(忻州师范学院 政教部,山西 忻州034000)

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淡漠探析

王慧珍

(忻州师范学院 政教部,山西 忻州034000)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也是我国公民最基本的一项政治权利。大学生占我国青年群体较大比例,他们的政治参与水平不仅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状况的风向标,更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民主进程,对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但是也不可否认,当前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存在很多问题,较为突出的就是政治参与意识淡漠,降低了政治参与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分析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淡漠的原因,从而提出改进措施,促进他们积极的政治参与。

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探析

1 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需要青年群体高水平的政治参与

政治文化源于社会民众普遍性的群体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客观的政治历史与现实的在文化上的集中反映和体现[1]。政治文化制约着政治制度的确立和政治体系的整体运行,进步的政治文化可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更加文明进步。阿尔蒙德和维巴将政治文化分为狭隘型政治文化、顺从型政治文化和参与型政治文化三种[2]。 狭隘型政治文化是指公民对于政治体系以及体系内的制度和规范没有明确的认知,更谈不上对政治体系内的决策及其实施施加影响。顺从型的政治文化是指公民对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义务也有很清晰的认识,而对于政治体系输入方面及自己作为政治参与者的自我取向却非常低。参与型政治文化是当代民主政治的标志,与人类的进步和文明是一致的,是指公民对政治体系作为整体以及体系的输入方面和输出方面都有明确的认知,并对自己作为政治体系成员的权利、能力、责任及政治行为的效能具有积极的认识和很好的评价。

以上三种政治文化中,任何一个文明的国家都会朝着建设参与型政治文化方面努力,我国也一样。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民众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水平的提高。

青年作为公民的主体,是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政治参与水平直接关系着政治文化的良好建设与否。在我国,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文化素质较高的人群,政治行为也是我国青年政治行为的缩影,他们整体的政治素质提升和政治参与水平提高对我国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一定要把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升提到一定日程,进而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2 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淡漠原因分析

2.1 经济条件的限制弱化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政治活动归根到底是由与其所处的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的。一个社会政治参与的水平与这个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分不开。通常,经济越发达,经济水平越高,民众政治参与的水平也相对越高。对于个人来说,良好的经济基础可以为其进行政治参与提供坚实的物质前提,同样,经济条件良好也使得参与主体有更多时间关注政治,也更懂得去维护自身的利益。

大学生还处于求学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学习,繁重的学习任务构成了大学生学校生活的主体,很多时间都忙于学习,社会活动时间自然不多,挣取生活费和学费的时间也很有限,绝大多数学生在经济上还不能自立,生活来源主要是靠父母。在学校里,除了学习,生活的维继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成为他们主要的利益驱动。因此,与自身物质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比如争取奖学金、竞选学生干部等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趣,而对于一些与切身利益没有直接联系的事件,比如“国家统一”“民族兴旺”等事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政方针上,他们在潜意识里更容易把参与的权利让位于他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政治冷漠。要么,就是在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时才被动进行政治参与,以挽回自己的利益损失,参与缺乏主动积极性。

2.2 社会竞争的就业压力使得他们没有更多精力进行政治参与

由于大学的连续扩招,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大学毕业只是拿到了进入社会的准入证,要想立足社会还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正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同学在入学之初就为毕业之后的去向做打算,把主要的精力用于以后的就业,在大学毕业的目标选择上也大体上分为两类,要么继续求学,要么直接就业。而这两件事情就会花费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关注自然减少,无暇主动积极进行政治参与。在对某校过半的新生调查中发现,约有九成的同学最为关注的就是考研和就业,而且这是他们大学时期最主要的目标取向。中国青年报曾对分别来自云南26所高校的1700多名大学生做过调查,其中,“认为祖国统一值得关注”的只有一人[3]。正是由于以上原因,一方面,大学生对涉及自身经济利益的参与多了几分积极性,同时忽略了有关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事等方面的政治参与。另一方面,由于对毕业后去向的担忧,他们的主要精力都用于为进一步升学和就业做准备,所以无暇关心国家政治问题,在心理上容易对政治参与产生倦怠,抱着让别人做主的侥幸心理,把希望寄托于其他人身上。事实上,当大家都这样去思考的时候,消极的政治参与便会出现,国家的整体政治参与水平参与便会出现危机,参与水平也会严重下降。

2.3 权力的运行失范打击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共权力运行的最终目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但是也不可否认,少数国家公务员并没有把手中的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上,在执行公务时滥用权力致使公共权力失范危害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徇私枉法,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人情、关系、金钱大于国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作为表现形式的公共权力背离公共利益的腐败作风也处处存在。这些行为引发群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对公权的怀疑,对政治参与的效应也失去了信心。有时候也出于对强权的惧怕,放弃了政治参与。邓小平曾用“大民主”和“小民主”的关系对制度化政治参与和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关联做了形象描绘。他指出:“如果没有小民主,那就一定来大民主。群众有气就要出……有申诉的地方。群众把气出了,怎么还会有大民主呢?怎么还会有罢工罢课呢?”[4]

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来说,由于他们也进入了社会化阶段,自然会受到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的影响,并且,一些不正之风也有向高校蔓延的趋势,公共权力运行失范现象在高校也折射出来,影响了他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政治参与的热情大打折扣。

2.4 政治素质低下导致了政治参与的无所适从

政治素质是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的统一,是公民在政治生活中培养出来的,对自己所承担的政治责任和所拥有的政治权利的理解、把握、反映和监督行动等情况的总和[5]。政治素质是个体公民政治行为的内在基础,它影响着公民的政治行为和政治行为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着社会活动的有序性、政治统治的稳定性和政治管理的绩效等方面。由于我国历史文化的缘由,现如今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仍然较深,“权威崇拜”、清官思想、按“潜规则”办事等传统政治文化对民众政治性格的影响仍然存在,在学校中也不例外。这些文化的残留导致了大学生缺乏现代的竞争参与意识。同时,政治参与知识的缺乏使得他们对政治参与程序和途径不甚了解,只有在自身的切身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才会想到去维护。因此,更多的参与都不是目的性参与,而是申诉、反抗。在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极易发生,比如未经许可的游行示威、静坐、罢饭罢课等行为。

3 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途径思考

3.1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强化责任意识。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具有两面性,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每个人在享受权利的同时,都应该担负起与其相对的责任。目前,在学生中存在这样的情形,对自身的权利过分强调,对所承担的义务却有所忽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了改善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淡漠的情形就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大学生形成积极的政治心理。对民众进行积极的政治心理调适,能够加强他们对现存政治制度的认同,他们就会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6]。

大学生良好的政治心理的培养可以让他们切实领会国家和个人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国家的兴旺发达,同样也不会有个人的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在面临就业、学业和生活问题的同时,同时也要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主动进行政治参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整体进步,推动我国政治的整体发展。只有国家进步了,作为国家构成的个人才有更好的发展平台,个人的利益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和维护。

(2)提高政治参与的认知能力。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淡漠与他们缺乏政治参与相关知识、政治参与认知能力低下也是密不可分的。由于当前教育体制的局限,课堂学习依然是我国当前大学生学校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对政治参与的相关制度、法律的了解和学习也主要是通过传统讲授获得。思想政治理论课便是他们获取政治参与知识、提高政治认知能力的主要途径。针对这一现状,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特别是加强教学内容的体系建设和进一步科学化,使其与现实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增加具体制度、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而不光是宏观的理论指导。

责任意识的培养可以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政治参与知识的积累和认知能力的提升则会告诉他们如何去进行政治参与。两方面的条件同时具备,政治参与冷漠的情形便会得到有效改善。

3.2 加强社会实践

改变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淡薄的情形必须提升他们的政治素质。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提升他们政治参与的主观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真正使他们政治素质的提升落到实处。因此,要不断探索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形式,开辟多种途径进行实践教育。

大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开展,一方面需要学校的肯定和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自身具有主动性。从学校来讲,大力支持学生的各种校内、校外实践,为学生深入实践开绿灯、创造机会,并给与适当经费支持。社会实践可以加快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生活圈子和认识也不会仅仅局限于学校的小环境,思考问题会更容易从大处着眼,对社会的了解也会更客观,政治素质自然在实践中得以提升。当然,政治素质的提高还需要社会多方面的配合。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但是还需要其他的社团、整个社会的宣传和教育以及社会风气的良好转变。另外,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很重要,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提高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全面提升政治素质。

3.3 加强制度建设

(1)完善已有制度和开凿新的参与渠道。伴随着公民政治素质的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增强,民主观念加深,参与欲望也会超出以往。国家要根据社会进步和民众素质提高的要求,不断完善政治参与制度,为公民提供丰富、畅通的参政渠道以满足公民政治表达的诉求和参政欲望[7]。

制度不仅对政治参与的资格、形式、范围等方面做出细化的规定,对政治参与权利的保障也更加严格、规范。公民的政治参与水平与政治体系是否提供充分平等的参政渠道密切相关[8]。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制度体系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一系列具体制度三方面。由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国内所处的社会转型特殊时期,我国政治参与制度的不完善是国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现实。完善各种政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建设长期努力的任务,在对已有的政治参与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建立新的适合公民参政需要、利于公民政治参与权行使、保障公民权利的相关具体制度,开凿政治参与新渠道,不断丰富政治参与的形式是我国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完善已有的政治参与制度,校正其在实践中发现的不合理、不科学的方面,利于民众畅通地进行政治参与;拓展新的政治参与渠道,设立丰富、多样的渠道,让民众可以通过多种通道进行政治参与,达到政治参与无障碍的状况。

政治制度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长远的政治发展。它的完善有利于全体社会成员政治诉求的畅通表达,其中包括占青年一定比重的大学生。参与制度畅通且多样化,政治参与的有效性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必然会提高,政治冷漠也会得以改善。

同时,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政治参与提供法律保障。对政治参与的具体程序和途径做出明确细化的法律规定,对政治参与权利的具体表现进行法律确认,并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使政治参与做到有法可依,达到经常化、制度化。只有让民主成为一种制度,并且规范化、程序化,民主才不是一句空话,人民群众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对国家和社会进行管理。

(2)建立健全权力监督和制约体制。有了制度还必须使制度落到实处。由于种种原因,比如体制上的漏洞和文化方面的因素,权力滥用的情形在我国仍然是时有发生,致使很多制度在实际的执行中运行不力。在高校,也有这样的现象,由于权力的滥用导致学生轻易不敢去表达自己的意愿,怕自身的切身利益受到威胁。就是要表达意愿,也是在利益严重受到危害的情形下,人数较多的情形下力求维护自己的权益被动地进行参与,而不是主观上主动积极地发生政治参与行为。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权力监督和制约体制,防止权力的滥用,保护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权利,并且,对危害政治参与的行为依法进行惩治,减少对合法政治参与的非法侵害。

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要加强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在制度上增加权力滥用的成本,使执政程序法制化。在全社会包括高校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约束。完善的制度可以堵塞权力私有的体制漏洞,使我国公共权力的约束和制约逐步规范化和法制化。减少权力行为的随意性,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尤其要加强对身居要位的“一把手”的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同时,把多种监督结合起来,加强对公权的监督,把其置于严格、有效的监督之下,提高其权威,使其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实现权力用之于民的宗旨,真正为人民服务。伴随着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提高,政治参与的有效性自然会大力提高。完善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参与的法制化同样可以为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合法的公权运行会激发民众积极的政治参与心理和行为,大学生作为成年公民,他们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也不再会惧怕遭受权力滥用的打击报复,同样也不会认为自己的参与可有可无。政治参与的效能感提高,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自然会大力提升。

总之,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直接影响着其政治参与的有效性。他们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宏观上需要我国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建设和政治文明的持续推进,必须完善政治参与各项制度,推进依法行政。同时,也需要社会和学校多方面的努力与配合,加强政治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样,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淡漠的情形才会得以改善和扭转,我国整体的政治参与水平也才能向前迈进一大步。

[1] 刘向男.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7.

[2]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78.

[3] 申佳鑫.文芬.绍宾.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引导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38-242.

[4]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0-274.

[5] 时延春.公民政治素质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13.

[6] 张苏平.浅论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培养的途径[J].2007, (12):71.

[7] 吴大英,杨海蛟.政治行为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83.

[8] 刘溟辉.论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93-95.

Analysis on the Apathy of College Students'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

WANG Huizhen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Courses,Xinzhou Teachers College,Xinzhou 034000,China)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the core of democracy politics,it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basic political rights of citizens.University students are in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youth population,the level of thei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not only a sign of the situation of democratic political development,but also directly influences our country's democratic process,which has huge impacts on social progress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However,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current university students'political participation,the more prominent one is their apathy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This problem has reduced the validity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auses of students'apathy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and gives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ir activ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university student;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analysis

D64

A

1009-3907(2015)03-0101-04

2014-09-05

2012年忻州师院研究项目(201217)

王慧珍(1982-),女,山西山阴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沈宏梅

猜你喜欢

政治素质公民权力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浅谈企业保卫人员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视野下学生政治素质培养研究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浅谈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十二公民
权力的网络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唤醒沉睡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