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让数学课堂教学“落地生根”
2015-02-20江苏省张家港市泗港中心小学
□江苏省张家港市泗港中心小学 周 艳
追本溯源:让数学课堂教学“落地生根”
□江苏省张家港市泗港中心小学周艳
【摘要】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引领学生追溯数学知识的本源,透过知识“冰冷的外衣”,演绎数学知识背后的生动故事;通过追溯数学知识的本质、“约定俗成”的需要、生活习惯的缩影、历史文化的魅力、科学知识的严密等五个方面的“源头”,丰厚知识内涵,让数学课堂教学“落地生根”。
【关键词】追本溯源基础性需求性文化性
每一个数学知识的产生都有其丰富的知识背景,舍弃这些背景直接抛给学生,那是空洞的说教。一堂好的数学课,呈现给学生的数学知识应该是有“根”的数学,还数学知识以“本质”再现,使之更富有生命力。以下谈谈笔者的几点思考。
一、本质之源——基础性
二、约定之源——需求性
在数学知识中,有些知识的存在无法用数学去定论,它是由于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无法考证“为什么”。如二年级上册教材中“认识平面图上的方向”。生活中的东南西北怎样在平面图上进行表示?规定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个规定就是“约定俗成”的,无法解释“为什么”,这只是人为的规定。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也不能简单地灌输。不妨作以下探究:课前带领学生认识学校的几幢主要建筑,课上让学生画一画在学校的东、南、西、北各有哪些建筑,并在建筑上写上方向。此时学生的头脑中还没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意识,展示出来的平面图各不相同。这时教师巧妙设疑:同样是我们的学校,为什么画出来的方向都不同呢?从而引导学生产生了“统一规定”的需要。通过对比讨论,自然而然地阐述画平面图的规定,这样就能水到渠成了。
三、生活之源——习惯性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生活的回归和提升。许多数学知识都是生活原型的再现。一些生活习惯,便成了数学习惯和定论的缩影。细细盘点这些习惯,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如在金湖实验小学吴汝萍老师执教的“用数对确定位置”课上,关于数对中“行和列”的规定,吴老师并没有简单地告知,而是进行了独特的解读。先出示座位图,有6名同学横着坐,这是一行同学,请你数一数小华坐第几个?你是怎么数的?学生都是从左往右数(举手示意);再出示竖着坐的图,这是一列,你又怎么数呢?学生几乎都是从前往后数的,从而老师引导:在生活中我们习惯数行的时候从左往右数,数列的时候是从前往后数,在我们数学中也就遵循了这个规定。
四、历史之源——文化性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数学文化美妙绝伦。数学课堂的精彩也缘于课堂文化的魅力再现。追溯数学文化的历史源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文化之美,在数学知识的“意义构建”中,感悟数学文化,领悟数学文化的精髓,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科学之源——严密性
数学是具有严密性、科学性的学科,一些数学知识的产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这些知识往往会引起学生追溯的需求。告诉学生“为什么”,这是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完成的任务。如教学三年级的“年月日”,对于为什么有闰年和平年之分?教师可以用视频呈现关于闰年的科学故事: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即一回归年,公历把一年定为365天。所余下的时间约为四年累计一天,加在二月里,所以平常年份每年365天,二月为28天;闰年为366天,二月为29天;每四年就有一个闰年。通过视频的播放,学生就能深刻知晓平年和闰年的来源。学生的困惑豁然开朗。
课堂之美就在于彰显它的本质和智慧。知识的“返璞归真”能为原本枯燥的数学认知增添灵动的色彩,丰厚课堂的文化内涵。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努力挖掘知识的“本源”,为孩子们讲述数学知识背后的精彩故事,满足孩子探求知识的需要,让数学课堂“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