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三元杂交羊的研究

2015-02-20杨玉霞陈文武姚守秀

新疆农业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杂种优势肉羊羊肉

杨玉霞,陈文武,姚守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五家渠市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五家渠 831300

试论三元杂交羊的研究

杨玉霞,陈文武,姚守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五家渠市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五家渠 83130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肉类品质要求逐渐升高,这就急需国内肉羊业迅猛发展,选育出高产及肉质佳的肉羊。肉羊的杂交生产是提高羊肉生产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三元杂交羊是利用国内外优质肉羊品种进行杂交选育、选配、育肥,从而提高后代生产性能、肉品品质和经济价值,因此发展和饲养质优、高效的三元杂交羊可以有效解决我国肉羊养殖业发展障碍。

肉羊;三元杂交;生产性能

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急剧攀升,饮食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人们对肉类品质要求逐渐升高,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营养食品备受青睐[1]。羊肉以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脂肪等成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同时,人民生活对肉羊数量和品质上的要求逐年提高,这就急需国内肉羊业迅猛发展,但中国肉羊业发展较晚。目前,中国肉羊生产总体上处在“杂交方式”和“杂交组合”的选择等“杂种利用”的初级发展阶段,肉羊繁育体系及生产服务体系不够健全,需增加良种化程度较高的优秀肉羊品种[2]。本文就国内养羊业的发展状况,三元杂交的理论及国外发展状况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国内养羊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1 我国肉羊业的状况

1.1 我国肉羊业的发展状况

随着羊肉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我国羊肉生产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3]。2013年我国肉羊产量为408万吨,2014年羊肉产量428万吨[4],在市场价格和国家扶持政策的拉动下,羊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将大幅提高,预计2015年羊肉产量较2014年增长3.7%;2020年羊肉产量509万吨;2024年羊肉产量达548万吨左右,年均增长2.5%[5]。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产区呈分散状,几乎所有省区都生产羊肉,但我国肉羊业仍存在产量不足的问题,每年缺口达到上百万吨。从而导致羊肉价格长期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提高羊肉产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我国肉羊品种繁育情况

利用杂交方法是国内外公认的提高肉用羊的生产性能的方式,我国羊杂交改良工作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1954年中国第一个细毛羊品种诞生,结束了我国没有细毛羊的历史;1970年新疆又成功育成出第二个细毛羊品种即军垦细毛羊;1985年又成功孕育出了中国美利奴和中国美利奴细毛羊,将我国细毛羊生产水平推进国际领先行列[7]。

全国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发展虽取得了瞩目成就,但因起步较晚,体系发展仍不健全,且各地区发展呈现不均衡现象。西北部地区发展相对较快,初步建立了相应的良种繁育体系,培育出新品种。南部地区虽然品种丰富,但由于地域条件等原因,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相对滞后[8]。

2 三元杂交

研究表明,选择适宜的杂交父本,利用杂交优势生产肥羔,产羔率一般可以提高20%~30%,羔羊成活率提高8%~10%,通过二元杂交可提高增重 8%~20%,三元杂交可提高增重20%~30%。国内三元羊杂交技术应用

2.1 杂种优势的理论研究

自1914年Shull率先提出“杂种优势”一词,国内外众多学者就对其理论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历史已近上百年,但根本机理研究仍未得到清晰答案。现阶段研究有多种假说,主要有显性假说、超显性假说。显性假说是指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隐性基因或不利基因在数量性状上效应值低于等位的显性基因,导致在杂和体内其隐性基因的作用被不同程度的消除,因此表现出杂种优势[9]。超显性假说是指具有不同作用的一对等位基因在生理上相互作用,导致杂合体比任何一个纯和体在生活里和适应性上更为优越。此外,解释杂种优势的学说还有上位学说、遗传平衡学说等[10]。

2.2 国内外三元杂交研究与利用

我国绵羊和山羊品种繁多,由于地域幅员辽阔,经过自然环境的选择,不同地域产生了不同特性的品种,是世界羊遗传资源的宝库。但在生长速度、日增重、瘦肉率和繁育能力等方面,与国外一些品种仍存在较大差距。2006年,张建勋等人利用多胎品种小尾寒羊与本地滩母羊杂交后代最为母本和引进的国外优良肉用品种三元杂交,产羔率提高42.42%,13.59%。三元杂交、级进杂交产肉性能提高8.87%[11]。利用种间杂交培育的杜寒(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羊,比亲本增重达 41%,繁殖力提高140%;林肯杂交羊(莱斯特公羊×林肯母羊),拥有所有绵羊品种中最大的体型,成年公羊可超过160 kg,其毛长且粗,具大波形弯曲,呈丝样光泽,是制造羊毛制品的名贵原料,同时林肯羊还是继续进行三元杂交的主要父系品种之一[12]。三品种杂交表现优于回交,回交表现又优于两品种杂交,三品种杂交时可同时利用母本杂优和个体杂优。

3 三元杂交面临问题

3.1 表现机理研究不够

杂种优势的机理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问题,机理研究至今尚未探明。机理上的滞后导致生产上的盲目性,因此,探寻其机理是发展杂种优势的重要环节,近年分子生物学技术高速发展,这为认识和利用杂种优势提供了更好的技术平台。

3.2 杂交繁育体系简单,杂交模式单一

我国现在一般采用的是简单的二元杂交,通常选取引进的优良品种作父本,与当地的不同品种的母羊杂交,组成不同品种间的组合,利用引进品种的体格大、肉用体型好、生长快、繁殖率高和母本品种的适应能力强、泌乳好等优点,筛选最优杂交效果,利用杂种优势生产肉羊,也是目前国内研究的趋势。

3.3 综合利用杂种优势意识不强

肉羊的杂交生产是提高羊肉生产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但全国肉羊杂交和良种繁育的基础较为薄弱,羊良种繁育和杂交体系不健全,多数地区杂种改良意识不强,未能根据引进良种的特点和当地的具体情况,科学区划各地区羊改良主导品种和改良方向,肉羊良种繁育和杂交利用体系正在建立和健全之中。

4 展望

通过对三元杂交羊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明确了三元杂交的优势,三元杂交在未来肉羊产业发展中将成为重中之重。但我国肉羊产业的集约化程度不高,这加剧了三元杂交制种体系的建设难度,因此,三元杂交技术在国内肉羊产业的应用要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优势。

[1]王香文.羊肉及其产品的药用价值[C].当代畜牧,2014,12: 63-64.

[2]张瑛,汤天彬.我国肉羊业生产现状与发展战略[J].中国草食动物,2005,25(3):46-47.

[3]张莉,杜立新,李捷.我国肉羊业现状及发展对策[M].草食家畜.2014,3:1-6.

[4]2014年中国畜牧业统计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5.

[5]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5-2024).

[6]肖西山.中国肉羊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草食动物,2001,3(1):33-35.

[7]杨智青,丁海荣,陈应江,洪立洲,徐文华.沿海地区肉羊新品种选育工作展望[J].江西农业学报,2008,06:89-91.

[8]傅昌秀.关于我国肉羊良种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A]. 2010:3.

[9]李竟雄.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卷:遗传分册:杂种优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230~234.

[10]李勤勤.利用微卫星标记预测肉羊杂种优势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11]张建勋,杨冲,尤永芳等.肉用羊改良滩羊繁殖性能研究[J].养殖技术顾问,2007,(12):92-93.

[12]姚俊修.鹅掌楸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

杨玉霞(1988年—),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畜牧师,研究方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通讯地址:新疆五家渠市北海东街农水大厦畜牧兽医工作站。

课题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科技项目(Z1403)。

2015-11-16

猜你喜欢

杂种优势肉羊羊肉
“扒羊肉”
中国农业科学院系统总结蔬菜杂种优势的分子基础及育种策略
肉羊的饲养管理
肉羊育肥技术的要点
肉羊人工授精技术
开春食羊肉,滋补健体
冬补一宝 羊肉
羊肉宴引发的惨败
观赏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应用
肉羊舍饲快速育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