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与劳动关系研究:一个有待深垦的领域
2015-02-20吴麟
■ 吴麟
媒体与劳动关系研究:一个有待深垦的领域
■ 吴麟
媒体是现代民主政治体系中利益表达与协调机制的有机构成,是参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力量之一。媒体与劳动关系的既有研究尽管颇为可观,但是呈现出“窄化”的现象,有待进一步深垦。这需要从现实社会的肌理和脉络入手,汲取劳动关系学、劳工社会学等相关研究养分。一个研究的初步构想是:以“治理参与”为理论视角;以“体面劳动”为分析性概念;在基本思路上,应拓展研究对象和调整分析框架;至于研究方法论,则需面向经验事实、采取多元范式。
媒体;劳动关系;社会治理
一、媒体与劳动关系研究:转型社会的关键议题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中国的劳动关系变化深受社会转型影响,呈现出了从“显性合作”走向“显性冲突”的演变轨迹。在计划经济时代,其劳动关系的总体特征为“显性的合作与隐性的冲突”①。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资本主导地位获得了特定的历史形成途径,在劳资契约规则的制定、生产和分配的诸领域,资本要素所有者的强势明显,“劳动的弱化”不可避免。
美国社会学学者贝弗里·J.西尔弗的卓见——“资本转移到哪里,劳工与资本之间的冲突很快就会跟到哪里”②,实践证明其同样适用于中国。作为以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实质是“劳动和资本的结合”,此二者的直接追求即“利润最大化”和“工资最大化”,存在着天然的矛盾。若双方的力量或利益对比失衡,矛盾便会激化和公开化,出现劳资冲突——劳动关系双方以“集体争议和集体行动”的方式表达诉求和争取权益。③在现阶段中国,劳资冲突成为社会冲突的重要表现形态,劳动争议数量激增、劳动者群体性事件频发、劳资纠纷极端悲剧时常出现。
广义而言,劳资冲突实质是一种社会经济利益的冲突;置诸当下中国语境,其内涵则如社会学家拉尔夫·达仁道夫所言,是“一种应得权利和供给、政治和经济、公民权利和经济增长的对抗”。④目前劳资冲突频繁,除“资强劳弱”格局所致的利益分配失衡之外,与近年来劳动者的“增长性”诉求也有密切关联⑤。其中,以新生代为主体的劳工阶层诉求明确转向“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和争取有尊严的体面劳动”⑥;在行动逻辑上趋向采取“以势维权”的集体行动⑦——通过现代通讯技术进行有效动员和组织,在短时间内形成聚合之“势”与资方进行博弈,以期实现在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中难以实现的诉求。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间推移,“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内部又出现微妙的代际分层——已成长起来的“90后”正逐步成为社会的用工主体,在劳动关系问题上,他们的诉求更以体面劳动为指向。
当前中国的现实状况同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所论述的“风险社会”有很强的契合性——“在发达的现代性中,财富的社会生产系统伴随着风险的社会生产。”其中,“在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的指数式增长,使危险和潜在威胁的释放达到了一个我们前所未知的程度。”⑧中国业已进入“转型关键期”,同时也相应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劳动关系的结构性紧张,已演化成为社会治理潜在的“重大风险”。基于现实状况,对中国劳动关系治理模式的探讨,已成为当前社会治理中的一个重要议题。2006年10月,《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并将其作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指出,“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关系的主体及其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劳动关系矛盾已进入凸显期和多发期,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有的地方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损害职工利益的现象仍较突出,集体停工和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任务艰巨繁重。”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目标是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其中,“促进实现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是两个根本目标”。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理论的视角下,“劳动关系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不具有对抗性,应当通过协商、协调、参与、合作等非对抗方式,基本实现各自利益目标,达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有效结合,在现代生产方式下完成生产过程,最终达到共建共享、合作双赢。”⑨可见,当前中国劳动关系治理,需要建立健全有效涵盖政府、资本、劳动者三方的利益表达与分配机制。
在“利益-政治”的过程中,利益表达既是逻辑起点,亦是现实基础;利益综合和利益协调均是基于利益表达而展开的环节:因而,利益能否表达以及表达是否充分至关重要。媒体作为现代民主政治体系中利益表达与协调机制的有机构成,在“应然”意义上,需要积极参与劳动关系治理;同时,媒体又是嵌入具体时空政经结构中的一种机制,在“实然”层面上,媒体是否作为其活动空间,取决于国家、资本及媒介三重逻辑的共同作用。因此,媒体与劳动关系研究,关乎到转型社会的公平正义、弱势社群的利益表达,以及新闻传播的法治建设,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重要议题。
二、国内媒体与劳动关系研究:“窄化”的现象
国外学界将劳动关系作为社会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始于古典政治经济学派,以18世纪后期亚当·斯密的研究为起点,以19世纪中叶马克思劳动关系理论的形成为标志,之后又经过韦伯夫妇、康芒斯、泰勒等学者,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对此进行研究和阐述,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劳动关系理论和研究方法。根据其观点在政治倾向上由“保守”到“激进”,当代西方国家的劳动关系研究可划分为五大学派——新保守派、管理学派、正统多元论学派、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激进派。
至于国内则可追溯到民国时期,劳工问题研究是其时社会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据统计,在1920年代至1940年代,中国出版有关劳动问题的社会学著作有不下100种之多,内容涵盖劳工运动、工会组织、工人福利与社会保障、女工与童工问题等诸方面⑩;且出现北平社会调查所、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国情普查所、云南大学社会学研究室(即“魁阁”)三个“劳工社会学研究学派”11,并留下一批丰富的学术遗产,例如陶孟和的《北平人力车夫之生活情形》、陈达的《中国劳工问题》、史国恒在费孝通指导下完成的《昆厂劳工》等。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学本身的合法性遭到质疑,劳动问题研究一度走向式微。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学界对于劳动关系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劳资问题研究方才逐渐升温,相关研究主要分布于政治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领域,其内容可分为劳动关系基本理论问题、劳资关系现状及解释框架、劳资冲突的协调方式三个方面。尤其是2005年以来,劳工研究更成为社会学“一个新的热点和知识增长点” 。
有关媒体与劳动关系的议题,国外学界通常关注媒体与工会、劳工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机制,典型如英国格拉斯哥学派的重要著作《工会与媒体》13、广播与“罗斯福新政”时期南方纱厂罢工动员机制研究14。当前在欧美社会中,主流商业媒体对劳工问题的报道基本处于凋敝的状况。对此现象,相关研究采取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路径,批判新自由主义的市场模式,使媒体在社会问题与解决方案之间存在“脱钩”现象15;以致新闻报道呈现出“抹煞劳工”情势16。不过,信息传播技术进步带来新的契机——有志之士针对整体性的“民主赤字”新闻,借助于日益增多的动态通讯技术,积极开展另类媒体实践尝试,提供有关劳工和社会正义运动视角的新闻。例如:在北美受采矿业影响的社区,就存在劳工媒体、劳工社区媒体、土著社区媒体、公民媒体等多种另类媒体,一起超越界限进行“联合抗争传播”17。
国内以劳动关系为主题的研究,只是零星论及媒介功能,诸如媒体对劳动模范的宣传、对不法劳动的监督、对工会维权的作用、对劳动关系的协调等,尚缺乏充分、全面的研究。国内涉及劳动关系议题的媒体研究,除了对河北“B镇事件”18、山西“黑砖窑”事件、深圳“富士康”事件等个案中的舆论监督、媒体伦理等进行探讨外,基本聚焦于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弱势社群。从议题设置和话语策略看,此类研究受“主流政策话语”影响颇深19,相关成果主要覆盖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儿童三类群体,集中探讨他们的媒介形象建构、话语权与利益表达、媒介使用和媒介素养、城市适应与城市融入等四个问题。其间,一些研究很有水准。并且,不少研究尽管具体议题有别,结论却颇具共性:其一,弱势社群在主流媒体中利益表达空间逼仄;其二,新媒体对弱势社群有一定的传播赋权功能。
近年以来,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对媒体与劳动关系问题的研究中,有一些新气象值得关注和肯定:其一,研究的目标取向有新变化。卜卫等学者注重理论与行动的结合,在“解释世界”之外更旨在“改造世界”,并尝试提出行动传播研究的概念、方法论和研究策略。20其二,研究范式发生微妙变化。以往对农民工群体的研究,多将其置诸“社会分层”的理论模式下加以分析,目前有研究者开始重新关注马克思传统的阶级分析,诸如邱林川对新工人阶级网络社会的探讨21、黄典林解读《人民日报》新闻话语对农民工群体的意识形态重构22。此外,丁未对深圳“攸县的哥村”社区传播与身份共同体的研究,李金铨教授称赞其采取“韦伯式现象学的路径”,理论渊源还回溯到“芝加哥大学范式”甚至“古典社会学的基本关怀”。23其三,研究对象范围有所拓展。新闻从业者24、出版社编辑、游戏程序员等非传统劳工群体得到关注25,他们被视为信息社会的“知识劳工”;劳工NGO组织的媒体行动也开始被分析26。
概言之,在媒体与劳动关系领域,域外相关研究尤其是传播政治经济学取向的批判分析富有启发意义,在当前中国语境中如何合理地对其进行扬弃则是一个难题。国内相关研究颇为可观,但集中于对农民工的研究,“窄化”了劳动关系问题。同时,前述目标取向、分析方式、研究视界上的新气象可圈可点,如何进一步地拓展,需要汲取劳动关系学、劳工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相关研究的养分,并从现实社会的肌理和脉络入手,在理论和行动方面均做出特别的努力。
三、媒体与劳动关系研究的拓展:一个初步构想
媒体与劳动关系研究,是一个重要但尚待充分关注、深入探讨的领域。深垦这一领域,在理论层面有其独特的价值:拓展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构建传播主体视域的劳工研究。以下,本文尝试从理论视角、分析性概念、基本思路、研究方法论等诸方面,阐述初步的构想。
(一)理论视角——治理参与
以一种由政治经济学生发而成的社会学视角来观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中央、地方政府及社会经济诸领域之间的结构关系,呈现出“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的运行逻辑27。其中,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开始依循“资本的逻辑”重新组建,加大了资源和收入分配的差距,滋生许多新的社会矛盾焦点,劳动关系位居多重矛盾的核心位置,亟需治理——建立健全有效涵盖政府、资本、劳动者三方的利益表达与分配机制。
当前中国的劳资利益协调机制已在构造之中28;媒体在其间的利益表达与协调功能也开始被强调。有研究者分析2008年中国劳工状况时,观察到“平面媒体开始有限报道劳动争议事件,特别是围绕着东航集体返航事件和重庆出租车停运事件展开讨论,探讨如何实现劳动关系和谐,而新华社第一次使用‘罢工’的概念。”29不过,当前中国主流媒体深受“以风险规避”为中心的新闻报道常规制约30,劳动争议作为典型的社会冲突性议题,只能是零星和碎片的呈现。
基于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研究媒体与劳动关系的问题,“治理参与”是合适的理论视角,其核心是探讨:媒体如何才能成为劳资利益协调机制的有机乃至重要构成?质言之,媒体应定位为多元主体之一参与劳动关系治理。我们需要具体探讨媒体作为一种社会机制,如何在现实权力关系中通过促进社会保护、促成社会对话,成为推动体面劳动实施的“社会赋权器”和“公共商议场”。
(二)分析性概念——体面劳动
体面劳动(Decent Work)理念,旨在促进全球化浪潮中的社会正义,由国际劳工组织(IOL)于1999年提出,是指“促进男女劳动者在自由、公正、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工作机会”,其具体战略目标有四——“就业”“工作权利”“社会保护”和“社会对话”。这一理念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2005年联合国大会将其作为联合国系统推动实现的千年发展目标;中国政府在理念层面对此也认同和倡导。
体面劳动以“自由、公正、安全和人的尊严”为价值取向31,是以人为本在劳动领域的体现;可从宏观(政府)、中观(企业)和微观(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理解32。潘毅等对“富士康模式”的研究33,揭示出全球化下企业的“竞次”(Race To Bottom)所致的劳工困境。罗燕根据广州、深圳、中山三地130家企业的微观数据,发现:教育程度、职务、职业培训状况以及劳动法律法规培训状况,对劳动者个人的体面劳动水平存在显著影响。34在全球范围内,当前中国的体面劳动水平处于中下游水平。黄维德、柯迪基于2005年官方统计数据所做的测量显示,中国得分为0.4264,低于0.5447的平均值,在社会保护和社会对话方面存在明显不足。35
媒体与劳动关系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可将“体面劳动”作为一个关键的分析性概念,在不同层面、不同纬度上探讨如何推进体面劳动建设,其间会涉及传播赋权、媒介商议民主、新闻生产、传媒的公共性、国家-媒体关系等新闻传播研究的重要论题。
(三)基本思路——拓展研究对象和调整分析框架
以往有关媒体与劳动关系的探讨,研究对象大体上是“传统劳工”,并以农民工为主体;近来才开始关注“知识劳工”现象。涉及媒体问题,多以“大众媒体”“新媒体”为分析框架,未来研究若要深入,应当调整相关思路。
其一,研究对象范围需要拓展,需关注不同类型的劳动者。其中,“传统劳工”和“知识劳工”就是一个基本二维划分;随着社会变迁,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混合类型。在每一类中,还应进一步具体化,如不同行业的农民工、不同状态的新生代产业工人、不同层级的新闻从业者等。
在此方面,近年一些劳工社会学的成果值得关注,例如:沈原、周潇36、亓昕37对建筑工人的研究;童根兴对“家户工”的研究38;何明洁对服务业女性农民工的研究39;刘博对“浴场劳工”的研究40;苏熠慧对“富士康工人”和“本田工人”集体行动的比较研究41,等等。这些研究颇细致地揭示了不同的劳动过程和“工厂政体”。
其二,分析框架也应有所变化,在大众媒体/自媒体、传统媒体/新媒体之外,还可引入主流媒体(Established Media)/另类媒体(Alternative Media)这一划分。此处,主流媒体是指建制内的媒体,按照归属权又可将其划分为工会系统内/外的媒体。另类媒体则指建制外的媒体。强调这一分析框架,是因媒体与劳动关系研究,往往会涉及弱势社群的媒介近用权问题。
衡量弱势社群以媒体为平台的利益表达空间,一个重要的指标是“主体性表达”,此即:弱势社群在媒体表达中能够呈现其主体意识和能动关系,而非是被遮蔽以及被他者化。据此前的研究,笔者发现:建制内的所有媒体,报道主题均紧密追随和阐释政策议题;消息来源和报道主角均呈现出鲜明的行政和组织倾向;话语引述方面均未对弱势社群予以必要和足够的空间。在整个主流媒体系统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话语权状况可视作“主体性表达缺失”42;其间工会媒体中呈现出“弱主体性表达”图景,虽略有改善但二者不存在根本性区别43。概言之,新生代农民工寻求平等公民权的真实诉求,即从满足于实现基本劳动权益转向进一步追求体面劳动和发展机会,未能得到全面而深刻的呈现。那么,另类媒体成为一个替代性渠道以及能在何种程度上发挥替代性作用,值得思量。
目前有关中国大陆另类媒体研究方兴未艾,基本是关注同性恋群体、艾滋病群体、女性群体及相关NGO的另类媒体实践。44其实,劳工领域另类媒体实践非常值得关注。笔者曾以集体微博@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微信公众号@新生代、劳工小报DGD为个案,发现:作为“倡导型”的另类劳工媒体,它们重视劳工主体性、倡导批判与反思、呼唤行动者归来,有着担负底层发声、阶层启蒙与弱势赋权的共同自我期许。它们的存在具有“公共社会学”和“社会重建”的双重意义,且其在劳动关系议题上“重建传播公地”的理想在局部得以实现。45
运用这一分析框架,其要旨在于探讨:在现有国家-社会关系下,尤其是具体的国家-媒体关系和国家-劳工关系下,主流媒体和另类媒体怎样具体以及如何可能地各擅所长,以在不同层面上具体成为“社会赋权器”和“公共商议场”,从而降低“体面劳动赤字”?
(四)研究方法论——面向经验事实和采取多元范式
在转型社会学视野下,为更有质量地探讨媒体与劳动关系的问题,在研究方法论上也应有所注意。
首先,需要避免“宏大理论叙事”和“抽象经验主义”。在此,C.赖特·米尔斯的告诫值得我们谨记——“不存在什么能让我们理解社会结构的统一性的‘宏大理论’和普遍性的体系”;抽象经验主义则是“死抓住研究程序中的一个结合点,让它迷住了自己的心窍”;此二者“都逃避了社会科学的研究使命”。46曾有研究者批评在当前的农民工研究中,这两种现象普遍地存在。前者突出表现为:研究者人为地设定“必然-应然”关系,从理论推导而非从实践出发,为自己青睐的理论模式、分析框架赋予重要意义或应用价值,以实现预先设定的规范性目标。后者有多种表现,诸如:颠倒次序地从方法论出发选择研究的问题、盲目推崇数理模型而轻视韦伯传统的诠释方法、缺乏文化分析和纵向的历史透视眼光。47对此判断,笔者深以为然。在研究媒体与劳动关系时,我们应立足于丰富的、具体的、异质的经验事实分析实践及其逻辑。例如:需要审慎对待技术乐观主义,探讨新媒体在工人集体抗争中的赋权、动员等效果时,应理性认知新媒体在国家和市场的双重挤压下的局限性,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其在劳资利益协调中的可作为空间。
其次,融合“分层研究”和“阶级分析”两种范式。当前中国社会学界对社会转型的研究范式正在发生微妙变化——马克思传统的阶级分析重新引起部分学者的关注,甚至明确主张“回到马克思”48“把工人阶级带回分析的中心”49,以及提出“阶级分层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另一种解读”50等观点。这一“从阶层到阶级”的理论转向大约始自2000年;一批学者在研究实践中还开始出现一种实质性的转向,他们在对马克思阶级理论和方法重新认识和定位的基础上,展开对工人阶级和底层群体的经验研究。学者冯仕政将这一现象概括为“重返阶级分析”,指出,阶级分析和分层研究两大范式有根本区别,在关于社会不平等的基本假设上,前者是“冲突论”,即社会不平等是统治阶级的需要和权力强制的结果;后者则是“功能论”,即社会不平等是社会整体的需要和自由竞争的结果。因此,前者更关注“社会剥夺和集体抗争”;后者则更关注“地位获得和市场形势”。置诸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逻辑中,这两种分析范式应当相互映照和互为借鉴。51笔者非常认同这一判断。当前的中国社会转型,同时蕴含着“权力转移”的市场化和“结构演化”的现代化两个过程,探讨媒体与劳动关系时,有机融合冲突论和功能论,能更合理地予以阐释52。
注释:
① 罗宁:《中国转型期劳资关系冲突与合作研究——基于合作博弈的比较制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2-105页。
② [美]贝弗里·J·西尔弗:《劳工力量:1870年以来的工人运动与全球化》,张璐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③ 常凯主编:《劳动关系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年版,第400页。
④ [美]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自由政治随感》,林荣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⑤ 蔡禾:《从“底线型”利益到“增长型”利益——农民工利益诉求的转变与劳资关系秩序》,《开放时代》,2010年第9期。
⑥ 乔健:《2010年中国职工现状——呼呼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和集体劳权》,载汝信等主编:《201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59页。
⑦ 李琪:《“以势维权”:新生代农民工与集体行动》,《中国工人》,2013年第4期。
⑧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通向一种新的现代化》,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⑨ 乔健:《推进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创新》,《工人日报》,2015年4月21日,第6版。
⑩ 潘锦棠:《劳动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11) 闻翔:《民国时期的劳工社会学:一项学科史的考察》,《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8期。
(12) 沈原、闻翔:《转型社会学视野下的劳工研究》,《中国工人》,2014年第5期。
(13) 张威:《格拉斯哥学派的意义》,《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2期。
(14) Roscigno,V.,W.Danaher,Media and Mobilization:The Case of Radio and Textile Worker Insurgency,1929 to 1934,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66,no.1,2001,p.29.
(15) Kensicki,L.,No Cure for What Ails Us:The Media-Constructed Disconnect between Societal Problems and Possible Solutions,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vol81,no.1,2004,pp.53-73.
(16) 参见克里斯托弗·R.马丁:《抹煞劳工:美国和加拿大劳工报道的衰落》,载[加]凯瑟琳·麦克切尔、文森特·莫斯可编:《信息社会的知识劳工》,曹晋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版。
(17) [美]多萝西·姬德:《采矿业、劳工和抗争性传播》,杨丽娟译,《新闻大学》,2012年第3期。
(18) 孙五三:《批评报道作为治理技术——市场转型期媒介的政治—社会运作机制》,《新闻与传播评论》,2002年卷。
(19) 杨击:《当代中国社会新生阶层媒介报道研究述评》,《新闻大学》,2007年第3期。
(20)卜卫:《“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探讨行动传播研究的概念、方法论与研究策略》,《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12期。
(21)参见邱林川:《信息时代的世界工厂——新工人阶级的网络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2) 黄典林:《从“盲流”到“新工人阶级”——近三十年〈人民日报〉新闻话语对农民工群体的意识形态重构》,《现代传播》,2013年第9期。
(23) 丁未:《流动的家园:“攸县的哥村”社区传播与身份共同体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24) 参见王维佳:《作为劳动的传播:中国新闻记者劳动状况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5) 曹晋、许秀云:《传播新科技与都市知识劳工的新贫问题研究》,《新闻大学》,2014年第2期。
(26) 陈韵博:《劳工NGO的微博赋权分析:以深圳“小小草”遭遇逼迁事件为例》,《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11期。
(27)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28) 景跃进:《演化中的利益协调机制:挑战与前景》,《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29) 乔健:《新劳动法与2008年中国劳工状况》,载汝信等主编:《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25页。
(30) 夏倩芳、王艳:《“风险规避”逻辑下的新闻报道常规——对国内媒体社会冲突性议题采编流程的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4期。
(31) 钱大东:《国外弱势劳工群体问题研究——钱大东研究员访谈》,《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5期。
(32) Florence Bonnet etc.,A Family of Decent Work Indexes,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vol42,no.2,2003,pp.213-238.
(33) 参见潘毅等:《我在富士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版。
(34) 罗燕:《体面劳动实现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来自广州、深圳、中山三地企业微观数据的发现》,《学术研究》,2013年第2期。
(35) 黄维德、柯迪:《各国体面劳动水平测量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
(36) 参见沈原、周潇:《“关系霸权”:对建筑工劳工过程的一项研究》,载沈原:《市场、阶级、社会——转型社会的关键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7) 参见亓昕:《欠薪与讨薪:工地政体与劳动过程的实证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8) 童根兴:《北镇家户工:日常实践逻辑与宏观政治经济学逻辑》,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39) 何明洁:《劳动与姐妹分化:中国女性农民工个案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40) 刘博:《浴场劳工——服务者的生活世界与身体实践》,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41) 苏熠慧:《新生代产业工人集体行动的可能——以富士康和本田为案例》,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42) 吴麟:《主体性表达缺失: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话语权》,《青年研究》,2013年第4期。
(43) 吴麟:《提升传播主体性:论新生代农民工媒介话语权的建设》,《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44) 例如曹晋:《中国大陆另类媒介的生产:以〈朋友通信〉为例》,《传播与社会学刊》,2007年总第4期;曹晋:《抗争途径:妇女与另类媒介》,“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会议论文,2011年;郭蓓:《另类媒介、草根组织与中国西部的艾滋干预——以成都同志关爱小组为例》,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张岩松:《网络另类媒体的本土传播实践:〈女声〉个案研究》,中华新闻传播学术联盟第六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14年;章玉萍:《另类媒体的双重角色:以中国大陆“拉拉”杂志〈lens+〉》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增刊;等等。
(45) 吴麟:《媒体与劳资关系治理研究——以新生代农民工为核心对象》,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14年,第80-114页。
(46) [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9-50页。
(47) 符平:《拓展农民工研究的想象力》,《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2月28日,第8版。
(48) 仇立平:《回到马克思:对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反思》,《社会》,2006年第4期。
(49) 沈原:《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50) 仇立平、顾辉:《社会结构与阶级的生产:结构紧张与分层研究的阶级转向》,《社会》,2007年第2期。
(51) 冯仕政:《重返阶级分析?——论中国社会不平等研究的范式转换》,《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52) (1)笔者曾将此文初稿发给劳动关系领域的一位资深学者求教,他提出了如下观点:国内“有一套有关劳工报道的意识形态教条”,与事实相混淆,影响了有关劳动关系议题的报道。概言之,“执政党的一套传统话语体系,抑制了劳工界的言论自由和利益诉求,使得有关劳工问题的报道零散、浅薄、缺乏理论指导”。(2)两次引起国内外关注的论述——“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胡锦涛,2008年1月7日)和“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习近平,2013年4月29日)。
(作者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张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