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采制主体及其传播方式的历史嬗变与现代转型
2015-02-20沈正赋
■沈正赋
信息采制主体及其传播方式的历史嬗变与现代转型
■沈正赋
新闻一定是信息,但信息未必是新闻。不同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差异性,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在不断地变化。从原始社会单一的人内传播、人际传播,到新媒体时代的大众传播、分众传播、自媒体传播等,虽然信息的内涵未变,但信息采制主体及其传播方式,尤其是信息的呈现形态却发生了深刻的嬗变。新媒体时代,对于信息载体而言,新闻采制主体及其传播方式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必须实现现代化转型。
信息;采制主体;传播方式;媒体融合
信息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人类要想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对周遭的世界有所了解和认识,信息正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认识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前提和基础。人类不仅要认识世界,还需要改造世界,而信息就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行动依据和动力源泉。由于信息关系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甚至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因而无论是在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还是大众传播过程中,信息的采集、传播与共享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信息就像一颗颗或一串串散落在民间的珍珠,等待关注的人或者需要的人去拾掇。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无论在人类社会的哪个时期,人们都十分重视获取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各种信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差异,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也在不断调整和变革。从原始社会单一的人内传播、人际传播,到新媒体时代形态各异的大众传播、分众传播、个性化定制与推送等,虽然信息的内涵未变,但信息的采制主体及其传播方式,尤其是信息内容的呈现形态却发生了深刻的嬗变。笔者认为,从历史演进与发展到新媒体时代的今天,对于信息载体的新闻媒体而言,新闻采制主体及其传播方式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必须实现现代化转型。
一、多维视野下信息采制主体及其传播方式的历史溯源
新闻一定是由信息构成的,但信息未必就是新闻。由于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所以没有报道或报道之前就无所谓新闻,只能称之为信息。
就媒介和信息的起源而言,早在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在交往的过程中就开始使用信息,只不过当时的信息获取方式和传播方式都比较简单,大多使用的是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和一些常见的实物。上古时期,人们使用贝壳、结绳、石头等进行记事和传播信息。《周易·正义》引郑康成注云:“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易经·系辞》中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在海边,人们用垒起的石块表示潮水上涨的位置;在海滩上,人们用树枝、木棍等刻画的符号、图案表示海水的深浅程度;在烽火台上,人们用烽火和狼烟向远处传递动物、风暴来袭或敌人将至的信号等。
就纪实性文学作品而言,《诗经》虽然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但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其中许多纪实类的诗歌是对当时社会生活原汁原味的实录,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现实性表达在《国风》和《尔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诗经》的现实精神光耀千秋,彪炳史册。
据有关史料记载,周朝官府就设有采诗官,当时的采诗官被称为“行人”,在农闲时专门到民间采诗,搜集信息,由周朝史官汇集整理后献于朝廷,以便天子及时全面地了解民情和民意。《汉书·艺文志》曰:“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证也。”①《汉书·食货志》又云:“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出牖户而知天下。”②
笔者认为,如果这些诗歌仅仅是对风花雪月的无病呻吟,也就不会引起朝廷的如此重视,成为王者“知天下”“知四方”“知得失”的重要依据。由于这些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歌在采集主体和传播方式上与后来的新闻采访十分相似,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纪实类的诗歌相当于后来出现的新闻报道;这些从贵族到平民的采诗人,也就相当于后来的新闻记者,因此不妨称之为古代的“公民记者”。
“历史”与“新闻”的共同点是均忠于事实,两者之间的差异仅仅在于时效性。今天的历史可能就是昨天的新闻。春秋时期,孔子根据鲁史编定的《春秋》,具有明显的记事风格和叙事意识。在秦汉典籍中,对孔子作《春秋》记载最为详细者,首推司马迁的《史记》。《史记》全书多处称述孔子作《春秋》之事。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云:“太史公读《春秋历谱谍》,至周厉王,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诸侯恣行,淫行不轨,贼臣篡子滋起矣……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也就是说,《春秋》这部书是孔子整理周室所藏史记旧闻,兴于鲁编次而成的。它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的历史,对这一时期的史事作了简洁的大纲式的叙述。孔子为作《春秋》,不仅“观书周室”,而且周游列国,曾“厄陈蔡”。也就是说,为编写《春秋》他曾做过广泛的史料搜集工作。《春秋》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记事方式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③。具备了明确的时间观念和明显的记事特征。比如隐公元年载:“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均已具备,反映的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仿佛是一则新闻报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时孔子编订《春秋》的工作性质与后来的报刊编辑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十分相似,因此称孔子为“古代编辑”也应当是较为恰当的。有学者称,“孔子是一位伟大的传播家,外国人在研究中国文化传播时也说他是‘无冕之王’”④。
古代史传的地位一向被后人推崇得很高,它们与今天的新闻传播学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出自汉学家司马迁之手,它对后世新闻学的影响深刻而久远。公元前126年(元朔3年),20岁的司马迁开始游历江、淮、齐、鲁、梁、楚等地。“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⑤。司马迁通过广泛的走访和实地考察,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特别是秦汉前后波澜壮阔的历史巨变,有许多都是他走访考察所得,亲见亲闻。他把这些实地采访和考察中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和亲身的体验感受写到《史记》之中,无疑增强了《史记》记事的真实性。由此可见,《史记》的实录精神主要体现在广泛地搜集和详尽地占有材料,以及对史料的考信和选择上,这与当今新闻记者的采访规制和采访活动如出一辙,因此称司马迁为“古代的新闻记者”似乎也不为过。
在我国历史上,虽然作为形态的报纸出现在唐代开元年间,但它并不代表新闻也随之出现,因为早期的报纸不是新闻纸,所以中国报业史不等于中国新闻史。据方汉奇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简史》记载,作为中国最早形态的报纸,也是现存世界上最早形态的报纸,“邸报”创办于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然而,从唐朝开始到清朝初年所发行的“邸报”,大多数情况下只刊登“皇帝的诏书、命令和皇帝的起居言行”等内容,“没有一般新闻和言论”。⑥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上也指出,“‘邸报’始于汉唐,‘所纪无非皇室动静,官吏升降,与寻常谕折而已’,“邸中所传抄一切诏令章奏以报于诸侯,谓之‘邸报’。”⑦我国自唐代开始虽然出现了报纸的雏形,但当时的“邸报”一般不刊登新闻和言论,因此有学者认为“邸报并非古代报纸”⑧,只相当于官方的文书。在唐代,由于传递信息的渠道不畅,民间的许多信息主要是通过诗歌来表现,通过诸如进奏院、驿传、题壁诗、书信、书籍、诗筒等有关媒介进行传播的。由于“邸报”不承担传播社会信息的主要任务,诗歌就成为唐代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和不二选择。这时期的一些现实主义诗人,像杜甫、白居易、元稹等,他们常年游走在民间,与老百姓亲密接触,最了解下层群众的清贫、疾苦与呼声,因此,他们笔下的诗歌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以至于他们的诗歌被誉为一代“诗史”。“当时号为‘诗史’”,便意味着“他有意运用诗歌来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更准确地说,是运用诗歌来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⑨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还为此专门编撰了一部《元白诗笺证稿》,以“诗史互证”的方法解析元稹与白居易的诗歌,其史料性和说服力都得到了学界的普遍采信和高度认同。
其后,宋朝出现了官办的非法“小报”,小报“往往以虚为实,以为无有。他日验之,其说或然或不然”。⑩“小报的内容以邸报还没有发表或不准备发表的‘朝廷之差除,台谏百官之奏章’为主,旨在为关心政局的官僚士大夫提供一些参考消息”,“小报所刊载的消息,不完全可靠”。可见,小报所报道的信息内容有真有假,与新闻对真实性的要求不能保持一致。明朝出现了民间自办的“京报”,“和官方的邸报一样,报房京报以刊登朝廷准许发布的官方文件为主。它实际上是邸报的翻版。”11至于像水旱灾害、农民起义和清兵入侵等不利于统治阶级统治的真正新闻却一律不准见报。清朝末年还出现了所谓的“黄皮京报”,性质也与“邸报”类似。方汉奇认为,“这些报纸并不代表什么舆论,它实际上只不过是封建统治者的传声筒。”12
戈公振认为,“报纸者,报告新闻,揭载评论,定期为公众而刊行者也。”13我国近代以前虽然出现了报纸,但由于这些报纸基本上不刊登新闻,即使它们在名称上有个“报”字,其性质也仅相当于当时的行政文书、官府公报等。因此,我们认为,这类早期形态的报纸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报纸,尚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新闻媒体。近代以前只能称之为中国新闻和新闻媒体的史前阶段。
还有许多重要的史实未能被一一列举出来,因为这里仅仅是从史学、文学、传播学、新闻学和信息学等有限的视角,有选择性地对我国新闻传播史前的信息采制主体及其传播方式进行简要分析,目的主要是对其历史嬗变轨迹及其印记进行适当的描摹和探求。
二、新闻采制主体及其传播方式的现代化转型
准确判断一件事实并给其立下一个结论必须是科学的、严谨的,不能想当然。在新闻产生之前是无所谓新闻记者和新闻媒体的,所有的新闻都是信息,但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新闻。在近代中国新闻事业诞生之前,是不能称信息为新闻的,而且当时的信息采制主体基本上是兼职人员。因此,在中国谈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只能从近代开始。
新闻采制主体是指从事新闻采访和写作的新闻记者。无论是《诗经》还是《史记》都是由采诗官深入民间、社会基层采访而写成的;无论是司马迁还是杜甫、白居易,他们都只是社会信息的采集者,他们的行为只是近似于新闻采访,但毕竟不是新闻采访,因此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记者”。
在封建专制制度的统治下,尽管“邸报”绵延了千余年,最终也没有能够继续发展成为近代报纸的雏形。因为在此期间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纷至沓来的外国传教士和商人,陆续在我国大陆一些沿海城市创办了一批美化侵略行径、宣传西方宗教文化的中外文报纸和商业报纸,基本上控制了中国当时的新闻传播,这样我国本土化报纸的发展脉络就此被迫中断并划上了“休止符”。外报虽然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中国人创办近代报刊的重要作用,“却不是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推进者”14。真正“将中文报刊内容与形式进行革新,推动新闻业务进步的任务,主要是后来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为改革和革命而办报的实践过程中完成的”15。
在中国,新闻采访是在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背景下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在中国,“记者”这一称谓是在近代报刊出现之后才诞生的。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资产阶级群体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一些资产阶级改良派首先通过办报来开展他们的政治活动,以报刊为阵地和舆论利器,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推动改良运动的蓬勃开展。其中影响最大的首推王韬于1874年1月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王韬因此而被林语堂誉为“中国记者之父”16。
其后,在我国,新闻媒体在介质方面也发上了一些变化,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广播,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电视。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的采制主体仍是记者,只是新闻的采制方式发生了改变,广播新闻是在文字新闻的基础上采用了录音的方式,电视新闻是在文字新闻的基础上采用录音和录像的方式。这种报纸、广播、电视媒体“三足鼎立”的格局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乃至当下。
1994年,国际互联网引入中国,媒体的格局悄然改变,以至于20年之后它已经迅速发展成为能够与三大传统媒体相抗衡的新媒体,对报纸、广播、电视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特别是随着网络、手机、移动终端、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和自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互联网呈现出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个性化和碎片化等诸多新特点,大数据和云计算为人们提供海量的信息,从而满足不同的人的个性化的信息需求,这却是任何一个传统媒体都无法实现的任务。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逐渐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而新媒体在新闻采制主体和传播方式上与三大传统媒体相比却有着显著的差异和变化,有时甚至是天壤之别。“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新闻记者”成为网络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现象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体在新闻采制主体上的垄断地位和模式化的新闻采制方式,传统记者的内含和外延已被拓展得十分泛化和宽泛。
(一)信息或新闻的采制主体变得更加宽泛与多元
传统媒体新闻采制的主体是记者,到了网络时代,由于非新闻网站没有新闻采访权,网络上的新闻基本上来自于传统媒体的提供,但网络编辑在新闻采制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成熟的、知名的网络媒体一般不会照搬照抄传统媒体上的新闻,而是根据自己网站的特点对原创新闻进行选择、取舍和整合,进而呈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网络新闻。这时候,网络编辑就承担着新闻采制的重要任务,有别于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尤其是到了自媒体时代,大量的非新闻记者、编辑出身的网民,根据自己对新闻的理解和感悟,利用自媒体平台自行采制和发布社会信息,虽然这些信息还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新闻,但在我国新闻的覆盖面还存在盲区以及采写规制尚不健全和完善的情况下,这些“类新闻”信息本身可以起到拾遗补缺的辅助作用,其中不少成为新闻记者采访的重要线索和信息来源,有时传统媒体不能涉足的雷区、极力回避的敏感领域恰恰成为网络媒体乘机进行大肆炒作的独家题材,在网络上喧嚣、鼓噪,在社会上制造轰动效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随着博客、微博、微信的兴起,信息传播就进入了人人时代,拿起手机任何人都可以是目击者、报道者、评论者和传播者,一个普通的网民可以随意将自己觉得有价值的所见所闻写成文字、录成音频、拍成照片、制作视频,随时随地传输到网络上或QQ、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上,与网友分享。他们虽然不是真正的新闻记者,但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类似于新闻记者,他们就是自媒体时代的新闻记者。因此,有人感叹和预言,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新闻记者垄断新闻采访、写作和发布的权力将逐步消弭,新闻记者作为一种职业可能会逐步消失。笔者认为,这种预测虽然难免有些武断,但是新闻采制主体变得更加宽泛和多元,记者的外延不断得到拓展。
(二)信息或新闻的采制方法注入了新元素,使用了新手段
新媒体时代,虽然传统的信息采制方法仍在广泛地使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闻或信息的采制已经不局限于那些简单的方法,而且手段日益多样化。且不说手机、博客、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App等这种既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又是信息的传播工具,当下比较流行和时尚的信息采制手段就有新闻众筹、无人机摄录和机器人写新闻等新手段、新方法。
1.新闻众筹,新闻采集机制的新实验与新变化。新闻众筹由英文“Crowdfunding journalism”翻译而来,是指新闻记者脱离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新闻报道选题和采写计划,公开向社会筹措新闻生产所需要的支持资金,进而在自助者监督和参与的过程中,完成预设报道任务的一种全新的新闻融资生产方式。新闻众筹作为一种自发的活动起源于本世纪初的美国,2008年11月,大卫·科恩创建了一个名为“spot.us”的新闻众筹网站,主要任务就是帮助记者展示宣传新闻报道计划,以此来筹集启动资金完成报道任务。这一模式现已在全球推广,它是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情势下新闻从业人员或自媒体人面向大众融资生产新闻的全新模式。“众筹网”是国内第一家正式提供新闻众筹服务的网站,2013年11 月28日该网站正式发布新闻众筹平台,为各类题材的报道计划提供公众预筹资服务。众筹新闻的选题往往针对深度报道、调查性新闻等具有原创性、采写成本高的新闻产品。新闻众筹利用集体的资金和智慧,越过媒介组织直接面向市场和公众,它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带来了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记者和公众的角色定位,项目发起人通过众筹网络平台推销自己的新闻选题和报道计划,而不像传统媒体那样,记者需要先与新闻部主任或责任编辑反复讨论、商量后才能定下选题,然后才能实施采访和报道。同时也革新了媒体人的成名路径与逻辑,记者不再仅仅依靠传统媒体平台获得荣誉和声望,而是直接与市场对接,让自己的新闻策划和新闻报道产品接受市场与公众的评估与检验。也就是说,新闻众筹重塑了记者和公众之间的关系,记者需要重新进行自我设计与定位,从而才能在快速变化、充满创造力的环境中获得成功。17当然,新闻众筹只是一种新闻实验模式,从目前国内外的运行情况来看,还不足以取代传统的新闻采制方式。
2.无人机摄录,稀缺新闻疆域的新开拓与新标配。无人机的英文缩写是UAV,指的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以及自备程序控制装置,实现无人驾驶操作的飞行器,它具有机动性强、成本费用较低、便于使用等特点。新闻领域使用无人机的前提是,记者一时难以抵达新闻发生的时空,需要借助无人机的便利条件来代替记者到新闻发生的现场从事新闻采集活动,主要是承担摄录新闻音视频的任务。比如,一些突发性事件、重大灾难性新闻的及时报道,以及一些宏大场面的高空拍摄等。在欧洲,英国的BBC就将无人机视为新闻采集的“飞行相机”,在新闻报道领域加以应用。在美洲,巴西的新闻组织运用无人机对选举、游行示威等大型事件或活动进行新闻采集已成为一种常态。在亚洲,2011年日本发生大地震时,有关媒体就运用无人机对灾后情况进行现场报道。近几年来,我国一些新闻媒体相继成立了航拍中心,配备了专门用于低空拍摄新闻的无人机。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不断拓展与延伸,新闻发生的领域在不断扩大,作为未来新闻采集的标配,无人机在新闻素材采集过程中的机会将越来越多,作用也将越来越明显。
3.机器人写新闻,成为辅佐新闻记者的“贤内助”与“快枪手”。这里所说的机器人实际上是一款写作软件,这款经过专业编程的写作软件在编写新闻时就像考试中做填空题,记者只需在现成的模板中把诸如新闻的“五W”要素和一些新鲜的内容填进去就算完成任务了。最先研发并尝试使用这款软件的是美国《洛杉矶时报》记者肯·施文克(Ken Schwenck),他除了擅长写作,尤其热衷于电脑编程,他曾经为突发事件报道设计了一个写作模板系统。在一次地震发生后,当美国地质勘探局向《洛杉矶时报》的突发事件报道自动生成系统发送地震信息时,该系统立即将这些数据填入现成的模板并生成新闻稿,经检查确认后刊登在《洛杉矶时报》网站,前后不过3分钟的时间,网站为此获得了很高的点击量,以至于美联社、《卫报》《财经》杂志等国际大牌媒体纷纷向“机器人记者”伸出橄榄枝。182015年2月,苹果公司发布了创纪录的一季度(财季)财报,美联社数分钟之后立即发表了题为《苹果打破华尔街第一季度预期》(Apple tops 1Q forecasts)的新闻报道。这是一篇无人署名的新闻,它实际上是由一款非常熟悉苹果风格的机器人撰写并发布的。19我们认为,机器人写新闻擅长做数据分析,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优势,特别适合体育新闻、财经新闻之类的报道,而新媒体时代,人们对大数据新闻和报道的时效性要求更高,机器人写新闻便能满足大众的这种期待。当然,正如美国一位新闻业分析师肯·多科特(Ken Doctor)所言,未来机器人不会是记者的竞争对手,而是记者的好帮手,毕竟机器人只能作为新闻内容的组合者,而无法成为新闻的发现者。20不过,它的出现对新闻记者行业的冲击也是值得关注的。
(三)信息或新闻的呈现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人性化
当人类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无论是大众对新闻报道的诉求还是新闻媒体本身,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种主客观因素的催生下,不仅新闻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而且新闻产品的呈现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人性化,“媒介景观”从来就没有今天这样多姿多彩。
我们熟知,报纸主要是以文字报道的形式呈现出来,文字报道以深度、细节取胜,内容深刻,逻辑严密,文字的想象力和逻辑性是其迷人之处,一直是中老年读者最传统的一种文本阅读和主流阅读的形态;广播是以声音为载体传递社会信息,诉诸听觉,让那些处于忙碌之中、运动之中且无法腾出手来翻阅报纸的听众,兼顾对社会动态信息的及时获取;电视主要是以图像的形式直观、生动、形象地向家庭成员传播各类信息,视频报道做到声画合一,侧重真实与现场再现,满足观众对可视化、口语化、故事化的要求。这三种传统的新闻呈现方式仍然是当下信息传播的主要形态。
随着网络的普及、手机的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App等各种新的信息终端纷纷闪亮登场,新闻的呈现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它既可能是根据小众的特殊需求依然以某种单一的方式呈现在一种介质上进行传播,也可能是融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呈现方式在新的介质上整合传播,由于网络报道在快速、及时、海量的多媒体呈现和超文本写作上彰显优势,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一族最欣赏和最乐于接受的传播形态。如今,全媒体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全媒体的要素就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表格、音频和视频等元素,它是在各种媒体表现手段的基础上实现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融合,在产生质变后再形成一种新的传播形态或传媒产品。在“新新人类”对新媒体形态和产品诉求的驱动下,一些传统媒体也在谋求转型,开辟多媒体融合之路,纷纷把数据化、可视化、个性化,移动性、快捷性、互动性,以及高清晰度、使用成本低廉等特点兼备,作为新闻产品的认同品质和追求价值。
三、新媒体时代记者素质的锻造、历练与涵养
新媒体时代,记者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挑战,如何通过业务再造、华丽转身才能成为既不被旧媒体所抛弃又能被新媒体所接纳的新型新闻传播人才,进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抱负呢?
(一)新媒体时代的记者必须树立“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包括用户思维和大数据思维等,树立互联网思维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打破过往的行为惯性,打破固有的路径依赖,按照全新的理念来谋划媒体的生产、传播和经营模式。互联网思维必须强调平等、开放、协作、分享、共赢,高度关注用户体验,致力打造精度产品与服务。21
我们认为,对于新媒体时代的记者来说,面对媒体生态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就必须尽快适应这些新要求,思路决定出路,思想主导实践,思维指导行为,树立并拥有互联网思维就成为新闻记者素质提高的第一要务,否则就不是一个称职的记者。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媒体思维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没有互联网思维,没有融合各种媒体进行报道的工作机制,就无法在新媒体传播中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如果媒体从业人员还一味地迷恋过去的新闻生产机制与模式,那就会被历史无情地淘汰出局,这也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二)新媒体时代的记者必须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
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要由过去比较单一的专攻文字或录音或录像向综合性的全能记者转型,具备全媒体表现能力。在采访手段上,记者除了学会使用笔记、录音、录像等常规的采访方法外,还要善于运用博客、QQ、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手段搜集新闻素材;在采写方式上,记者要树立“全媒体”理念,一到采访现场就要立即作出判断:写文字、拍照片、做音频、上视频,一个都不能少,最大限度地进行新闻资源的“层级开发”,对一个新闻素材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侧面的离析与整合,形成不同定位、不同特色的新闻信息产品,分别提供给传媒集团旗下的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众多平台使用,即一次采集、多重加工、多平台发布,再通过错位传播,满足不同受众群体对信息的不同需求,从而产生多重效益叠加,使得一次信息采集能够以最低的成本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2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新闻学院史蒂芬·奎恩博士认为,“全能记者”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能够用手机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二是能够在一天内为网站写稿,提供视频和博客新闻,为报纸写稿;三是能够为报纸写深度报道,为电台、电视台做纪录片。“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传媒集团能拥有所有这三个层次的记者”。23新媒体时代的记者要具有高瞻远瞩的全媒体视野,能够对全媒体格局下各种媒介的性质、功能和运作流程与规范有所了解并熟练掌握,能够实现与各种媒体在新闻采写与传播上的无缝对接。也就是说,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记者必须符合“全”的要求,懂得不同形态的传播理念与特点,具有宽广的新闻视野和知识面,以及对各种信息价值的判断能力,掌握先进的传播技术,并将其有效地运用到新闻采写中。同时,还具有某一方面的专长,或文字、或音频、或视频,或某个领域方面的专业知识。惟有如此,才能称得上是“一专多能型”的记者。
(三)新媒体时代的记者必须拥有“大数据”意识
人类已经跨入大数据时代,正如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一书中曾经预测的那样,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这种以大数据为样本进行的分析、比较,并由此得到的数据信息产品所形成的社会价值及其能量,正在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数据信息对信息社会的大众来说,也许就像空气和水一样不可或缺。而数据新闻在采集、分析和呈现等方面无疑对新闻记者的意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表面上看,数据是冰冷的,可一连串数据的背后却深藏着一些未知的因素与真相,这其中既有理性的一面,又有感性的一面;既有温情的成分,也有悲壮的成分,大数据亦是社会征候的晴雨表。从大数据中可以解读出人生的喜怒与哀乐,社会大舞台中的生旦净末丑也会在这些数据新闻中悉数亮相,粉墨登场。因此,大数据中潜藏着一定的新闻价值。
在大数据出现之前,记者往往根据经验或一些已得出的结论来判断事件的代表性。大数据却是全样本采集,在大数据成熟的条件下,新闻与数据融合,可以准确判断个案新闻在全样本中的代表性。24因此,运用大数据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新闻记者的大数据意识不仅包括对大数据的新闻敏感,而且包括贯穿于整个数据新闻生产过程中应当涵养并呈现的批判意识和反思意识。在拥有大数据意识的基础上,对于新闻记者而言,还应当具备采集、处理和挖掘这些大数据的能力。如果按照数据新闻的生产流程来解构的话,这些能力或方式就依次表现为数据的采集能力、数据的分析和解读能力、数据的叙事方式、数据的呈现方法与技巧、数据新闻内容的深度开发与挖掘等。
(四)新媒体时代的记者必须打造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分工往往很明确,记者采写完稿件后交给编辑部就万事大吉了,剩下的事全由编辑、部主任乃至值班总编按稿件流程去处理。新媒体时代,一方面要求记者必须是“多面手”,对社会各领域的知识都能够有所了解并熟知,哪里有新闻,记者就应该出现在哪里,记者永远活跃在“客场”;另一方面要求新闻采编精诚合作,共同参与新闻策划,记者主要负责提供经核实的“初级新闻产品”,写完稿只是新媒体运作的开始,编辑负责各取所需对“初级新闻产品”进行“深加工”,然后根据传媒集团旗下不同媒体的性质和定位,生产出各种形态的“终极新闻产品”。记者要对内容的生产质量和数量负责,编辑则要对媒体及其版面、节目的定位和风格负责。也就是说,在新闻生产过程中,记者始终参与编辑的工作,编辑与记者保持沟通和协调,后方编辑为前方记者提供后援支撑。一线记者首先将现场采集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新闻素材通过网络传送到媒体采编共享平台,后方编辑则根据新闻的时效性和内容特点,分别把音频提供给广播、视频提供给电视、突发事件和滚动新闻提供给网站与手机报、深度报道提供给纸媒。新媒体时代,传媒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单一媒体的格局将不复存在,在传媒集团的内部,记者不再按媒体的性质进行分工,都是全媒体记者;采用中央厨房模式的全媒体中心,统一调派记者,实现信息资源的数据化、云存储和一站式平台操作,中心编辑负责对前方记者采集的各种信息进行“来料加工”,实现物尽其用,各得其所。
四、结语
从历史的变迁轨迹来看,不仅信息本身和它所依托的媒体在变,信息采制主体及其传播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新媒体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的采制手段日趋先进和多样化,新闻传播主体也由专职的新闻记者向“路人甲”延伸,“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新闻记者”已经由梦想逐渐变成现实。未来十年,新闻媒体面临的挑战可能会更严峻,新闻记者遇到的困难可能会更多,完成新闻报道的任务可能会更艰巨。那么,在转型与逃离、彷徨与坚守中,面对时代的激荡和业界的嬗变,站在十字路口的记者该如何抉择呢?是无所适从选择退缩,还是迎难而上选择奔跑,一路向前?答案应当是后者。这里不妨借用我国著名时评人王石川的一段话作为佐证:“如果把记者比喻成负轭的骏马,那么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时代中,不必有太多的自我悲情惯性,而应当选择奔放、奔跑。”(25)笔者认为,对于新闻记者而言,如果善于分析形势,理性研判趋势,及时把握机遇,敢于主动出击,不怕挫折与失败,而非被动遭受互联网的裹挟与新媒体的围攻,那么眼下非但不是一个困境,反而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黄金时期。
注释:
① 《汉书》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8页。
② 同上,卷二十四,第1123页。
③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
④ 余志鸿:《中国传播思想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页。
⑤ 程金造:《史记管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7页。
⑥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⑦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⑧ 张国刚:《邸报并非古代报纸》,《天津日报》,1996年3月25日,第3版。
⑨⑩ 周啸天:《以新闻为诗:杜诗的一大开拓》,《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1)(12)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4页。
(13)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14)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0页。
(15) 徐培汀主编:《中国传播思想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2页。
(16) 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82页。
(17) Aitamurto Tanja,The Impact of Crowdfunding on Journalism:Case Study of Spot.Us,A Platform for Community-funded Reporting.Journalism Practice,vol.5,no.4,2011,pp.429-445.
(18) 郭佳:《机器人写新闻,记者的饭碗还能保住吗?》,《光明日报》,2014年8月16日,第10版。
(19)(20) 《机器人撰写财经报道》,《人民日报》,2015年2月12日,第20版。
(21) 王庚年:《4G时代与媒体融合发展》,《光明日报》,2014年8月23日,第10版。
(22) 周华,侯波,张慧:《融合: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访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教授》,《光明日报》,2014年9月16日,第21版。
(23) 栾轶枚:《融媒体时代我们怎样当记者》,《光明日报》,2014年12月13日,第10版。
(24) 姜奇平:《智能化社交化体验化新技术深化媒体转型》,《人民日报》,2014年7月15日,第23版。
(25) 张薇:《记者怎样实现角色转换》,《光明日报》,2014年11月15日,第10版。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