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与大学治理:问题与对策
2015-02-20段俊霞蒋青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段俊霞,蒋青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610500
学生参与大学治理:问题与对策
段俊霞,蒋青*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610500
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的趋势,据调查,我国大学生在参与学校治理过程中主要存在参与意识薄弱,参与自主意识不强,参与动机功利化,缺乏参与治理的知识、技能,参与能力较弱等问题。要让学生有效参与大学治理,应该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参与氛围;通过榜样示范,激发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动力与积极性;应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强调其参与的主体地位,增强其参与自信;应开发学生参与潜力,引导学生发挥其正常参与角色;应注重提升学生参与的综合素养,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其参与技能及参与的道德修养;通过情景实践、职位轮值等方法提高学生参与治理的实践能力等。
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大学治理;大学管理
段俊霞,蒋青.学生参与大学治理:问题与对策[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2):116–120.
DUAN Jun-xia,JIANG Qing.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University Governance: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J].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5,17(2):116–120.
引言
从大学管理走向大学治理是大学管理理念的一种范式转换。在大学治理兴起的背景下,学生参与大学治理已成为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的一大趋势。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道德素质,养成现代民主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2005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41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1]这一规定首次以法规的形式明确赋予了大学生对高校治理的参与权,体现了现代高校管理民主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引发了学术界对高校学生参与权问题进行研究的热潮。大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又是学校服务的主要对象,其参与大学治理的情况如何,怎样才能有效参与大学治理值得我们研究。为此,本研究采取调查访谈法,对A校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针对参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若干建议,以期能为推动我国大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进程做出一定的贡献。
1 现状调查
1.1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本次调查选择的对象为一所综合性普通高校的全日制在校生,时间为2014年2月。调查方法上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问卷包括30个题目。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6份,回收率为97.2%,有效问卷为478份,有效率为98.4%。
1.2调查的现状
1.2.1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意愿
虽然学生参与大学治理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法定权利,但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乐意享有这项权利。在被问及“现在就给你机会,是否愿意参与其中”时,30.7%的学生选择“很愿意”,68%的学生选择“不愿意”,1.3%的学生选择“不知道”。针对不乐意参与的学生,对其不乐意参与的原因追踪调查,结果显示:65.5%的学生选择“知道学生参与的意义,但就是不愿意去理会”,19.4%的学生选择“想看看别人怎么做”,15.1%的学生选择“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应以学习为主”。
1.2.2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能力情况
针对其在大学治理中是否能够自主参与的问题,我们对曾经参与大学治理的同学进行了调查,发现:21.1%的同学选择了“在参与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能力,锻炼自己”,73%的同学选择了“自己不能充分展示自己,大多事情都要听主管老师的,只起到上传下达的执行者的作用”,5.9%的同学选择了“不确定”。继而在问及“在遇到自己很多事情不能独立去做或不能参与一定的决策时愿不愿意自己去争取”时,选择“愿意”同学的占21.4%,选择“不愿意”的占62.6%,选择“不知道”的占16%。
1.2.3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动机情况
不同的动机也影响到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效果和学生参与的行为。针对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动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参与学校治理,不仅可以在学期末得到量化加分,而且可以锻炼自己”的学生占76.4%,选择“想为学生和学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实现自身价值”的学生仅占3.6%,选择“被同学叫去的或者看别人都去自己也就去了”的占20%。
1.2.4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能力的认识
学生是否具有参与能力也是影响其参与大学治理的重要因素,对于“如果有机会参与学校治理,你认为自己是否具备足够的能力和水平”的调查显示,41.2%的学生认为“有”,57.1%的学生认为“没有”,而1.7%的学生选择“不确定”。
2 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学生参与意识薄弱
参与意识薄弱是当前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主要问题之一。由调查结果不难发现,具有主动参与意识的学生仅仅只占15.7%,而持“无所谓”态度的却高达79.3%,可见其参与意识相当薄弱。
当前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中的治理意识薄弱,显示出学生的“政治冷漠”。姜安认为,政治冷漠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它表明公民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持冷淡而不关心的态度,不愿意参加政治生活[2]。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3]101这种政治冷漠态度与西方学者加勒特·哈丁在1973年提出的“公地的悲剧”也极为相似。哈丁指出,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每一个牧羊人都要寻求收益的最大化……他们会问:“对于我来说,我的牧群再增加一只羊,效用是多少?”这一效用由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组成……因为牧羊人获得了出售这只追加动物的所有收益,所以,他积极的效用近乎为+1。然而,过度放牧的后果是由所有的牧羊人分摊的,所以,对任何做出追加决定的个别牧羊人来说,他的消极的效用只是-1的一部分。两者相加的结果就是剩余的效用,所以,理性的牧羊人的结论是:对他来讲,唯一合理的追求就是给他的牧群增加一群动物,而不管公共牧场的承受力,由此形成公地悲剧[3]102。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生在不涉及自身的切身利益时往往持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即使关系到自己的利益(相应的也涉及其他一些人的利益的时候),也常常是一种毫不在意的态度,失去了为他人和自身的利益而去努力的意识。这就类似于“公地悲剧”,他们认为如果采取行动,那么得益的将是大家,而付出的只有自己;反之,自己也只是利益受损的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而已,正是因为对公地的利益博弈的思考,当今的大学生在参与大学治理中才出现了参与意识淡漠的问题。
2.2参与自主意识不强
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学生在参与大学治理过程中的又一问题。在政治学中,体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特征之一就是理性自主。表现为公民在行使政治权利时,有一定的政治知识,能够独立地进行价值判断,不因外界干扰改变个人主张与立场,并充分理解公共决策结果,同时其采用的方式常是非暴力的。而对于大学生而言,习惯了被管理、要求听话的教育模式,在即便得到了参与权后,仍不会或没有把自己放在参与治理主体或主人翁的地位,而是自觉居于参与的附属地位,缺乏理性自主,在参与时常常受外界尤其是老师立场的干扰,这也是部分学生不愿意积极参与大学治理的原因之一。
2.3参与动机功利化
参与动机功利化是学生参与大学治理中的又一突出问题。多数学生参与大学治理,应该是为了好好地锻炼一下自己的组织、交往等能力,为自己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夯实的基础。然而这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而且这并不是他们认为的最主要方面。据调查发现,在高达76.4%的学生比例中,锻炼自己只是第二位的,占据第一位的则是可以在学期末得到量化加分,从而在评定奖学金、三好学生等一系列评优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选择“想为学生和学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实现自身价值”的仅仅占3.6%。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其实与学生的需要及学生的道德素养有密切关系。学生作为有限理性人,其对奖学金的需求与需要使其产生了利用各种方式去获取的行为,但由于人的追求及思想修养的不同,人们会采取不同的行为。如马克斯·韦伯就提出了工具理性行动和价值理性行动。他认为,工具理性行动是个体借以实现其精心计算的短期自利目标的方式,而价值理性行动取决于对真、美或正义之类较高等级的价值[4]。当前,学生参与大学治理还部分处在工具理性行动的范畴,而缺乏价值理性行动。
2.4参与知识与能力缺乏
缺乏参与大学治理的相关知识与能力是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过程中的又一突出问题。调查发现,部分学生虽然乐意参与大学治理,但在真正实践时却常常望而却步,不能将自己的意识付诸实践、外化为实际行动,不能真正参与大学治理。部分学生虽然参与了大学治理但效果却不佳,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相关的参与知识与参与技能。
3 学生有效参与大学治理的策略
基于以上学生在大学治理中的参与问题,我们认为,要有效促进学生参与大学治理,应注重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大学治理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治理意识,提升学生参与的综合素养。
3.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大学治理的态度
态度决定行动,积极主动的参与意愿是学生有效参与大学治理的第一步。要增强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3.1.1大力宣传,营造积极参与治理氛围
良好的参与氛围与积极正能量的参与文化是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态度的重要条件之一。要解决学生的个体参与态度问题,就要从外部环境来进行。心理学认为,在人的心理防卫机制中有一种内射作用,就是说人们总是倾向于把自己假想成和别人一样,认为别人有的特质自己也有,从而也会有从众心理。因此,大力宣传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参与氛围是确保学生有效参与的前提。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做:第一,提供平等的机会。为学生平等参与创造条件,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第二,提供广阔的空间。学生既是大学的“顾客”,也是大学的主体,因此,大学要发展,大学治理要有效,要让学生有效参与大学治理,还应该扩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范围,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校的后勤保障、生活及评教等方面,而还应尽可能扩大学生参与的范围,如学校的课程设置、学校的发展规划、学校的奖惩机制等,这些领域也应适当对学生开放,引导学生不同程度的参与,这样不仅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氛围,有时甚至也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第三,学生的参与还应是全过程的参与。创造良好积极的参与氛围,还需让学生全过程地参与大学治理,而不应虎头蛇尾,走形式,要让学生看到学校在为学生放权参与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看到让其参与的诚意与实效。
3.1.2榜样示范,激发参与治理动力
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通过典型示范、以他人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特点在于它是通过榜样的言行把高深的原理和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人格化,使受教育者通过榜样可以具体、形象地感觉到教育者所提倡的某种目标是真实的、可信的、有益的,从而积极地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5]270。学生参与大学治理也需要这样的榜样示范作用。因此,可以对那些乐意参与大学治理、有健康积极参与意愿、且在参与治理中做出了成绩、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和能力提升的学生树立为学校的楷模,让学生感受到参与的实效,激发他们参与的动力。当然,树立的榜样需要具有真实性,要来自于普通学生群体,这样才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3.2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治理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参与意识也是学生有效参与大学治理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学生的参与不是其真实意愿的表达,或者是被某一群体所操作,那么这一活动就变得毫无意义,甚至还会引发负面效应。要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参与大学治理,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2.1强调其主体地位,增强参与自信
学生是大学的重要主体部分之一,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其主体性远远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真正的“善治”不是控制、不是压制性管理,而是能够发挥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集思广益,共思共谋,走向共治。
3.2.2引导为主,激发参与治理潜力
在承认学生是大学治理平等主体的地位这一问题上,高校还应该真正为其赋权,让其平等地参与大学治理的事务。另外,让学生真正平等地参与大学治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民主治理的责任意识,改变其被动接受与依赖思想,加强他们发现问题、独立并全面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自觉关心时政生活、敢想敢言,充分激发他们的潜力,锻炼自我管理与服务能力。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每个人其实都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或情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又分为内部尊重需要和外部尊重需要。内部尊重因素包括自尊、自主和成就感;外部尊重因素包括地位、认可和关注或者说受人尊重。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这是一种追求个人能力极限的内趋力[6]。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高层次的需要,对于大学生来说,能够参与大学治理,能够在参与治理的过程中取得成就、受到认可,是其高层次需要的满足,也只有如此,学生才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大学治理,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才能有效。
3.3提升学生参与的综合素养
针对当今学生参与治理功利化、参与能力不强的问题,应注重加强对学生参与治理的意义的培养,应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参与道德修养,培养其大局意识、集体意识、爱校意识。另外,还应注重适当为其提供参与治理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在实践中锻炼其参与大学治理的能力。
3.3.1增强学生参与的知识与技能
要使学生有效地参与大学治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参与知识与技能。参与学校治理决非简单的举手表决或投票,空有参与的热情而乏参与的能力将导致参与的无效与负效。因此,学校在学生参与大学治理前可通过发放相关参政书籍、材料或通过讲座的形式让学生明了相关知识,知道自己在参与中的权利、义务、权力、责任,另外,学生也可以通过主动学习的方式借助网络、图书馆等自学相关参政知识。
3.3.2注重学生参与的道德修养
学生参与大学治理,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参政、议政知识与技能,还需要培育健康积极的参与道德,否则,参政议政有可能成为学生腐败的温床。要提升学生的参与道德修养,理论教育法和情感陶冶法是有效的两种方法。理论教育法是系统地向受教育者传授相关理论的方法。它侧重于解决长远的、带根本性的世界观、人生观方面的问题,对于道德修养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而情感陶冶法是通过教育者自觉的利用一定的教育情景及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受教育者进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感化和熏陶,从而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和性格逐渐完善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充分利用环境、气氛、活动、身教等条件,寓理于情,反复进行,经过较长时间的熏陶,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中,渐渐地达到陶情冶性的目的[5]269–270。这两种方法对于大学生参与道德修养的提升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事物的变化总是由量变引起质变,又由质变引起新的量变的无限发展的过程。对于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也应该从量变开始,循序渐进,日益积累,使其最终实现质变。只要形成了良好的道德水平和行为习惯,那么学生无论是参与学校治理的动机还是在具体的参与实践中持一种公平、公正和为大家服务的态度,从而最终能够有效参与大学治理。
3.3.3提高学生参与的实践能力
要想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得到提高,最好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这就要求学校组织相应的培训,提供多形式、多样化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参政议政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从而在学校的治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1)情境实践。情景实践主要是指通过模拟一定的情景,使学生参与其中,通过情景中设置的相关和真正的实践中遇到的相似问题,让参与的学生来应对,以此增强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锻炼其实践能力。使那些不自知或自知不行的学生参与其中来锻炼自己。这一方法的优势在于:第一,它是一次情境模拟,逼真的情境可以使学生毫无顾虑地参与其中,同时在处理一些问题时能够大胆一些,激发其潜力;其次,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似乎真实的氛围,让学生在情境里面遇感知现实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在检验学生的同时也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固化自身理论基础的同时,查找出自身的不足。
(2)职位轮值。要想得到真正的锻炼、提高能力只是拘泥于第一种情境实践还远远不够,另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真正地参与实践,职位轮值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实践方式。职位轮值是让学生轮流在某一职位上参与实践,通过真正的锻炼提高自身能力,需要提出的是,为了避免学生在轮流锻炼时出现不当行为而耽误工作,也为了给这些轮流锻炼的学生给予整体的引导、管理,因此,通常还要在学生职位轮值时为这一职位配备一行政人员作为常任工作者进行辅助和指导。
4 结语
学生是参与大学治理的必不可少的多元主体之一,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有深入、扩大之势,同时,大学生的参与知识、技能、自主意识、参与动机等都还有待提高。为使学生有效参与大学治理过程,发挥其学校主人翁作用,应从民主参与氛围的营造、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激发、学生参与治理的自信培养以及其参与素养的提升等方面多角度入手。随着学生民主意识的增强及大学治理权力共享共治趋势的形成,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能力,为学生参与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将会是未来研究的重要路向。
[1]周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EB/OL].(2006-01-17)[2013-05-13].http://www.gov.cn/flfg/2006-01/17 /content_161593.htm.
[2]姜安,赵连章,刘彤.政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31–132.
[3][印]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还是生态资本主义[M].张淑兰,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4][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杨善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0–22.
[5]王玄武.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6]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54–256.
编辑:陈海燕
编辑部网址:http://sk.swpuxb.com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University Governance: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DUAN Jun-xia,JIANG Qing*
School of Marxism,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610500,China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university governance is the trend of th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t present.According to a survey,in school governance process,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display problems like weak sense of initiative in participation,utilitarian motivation of participation,the lack of knowledge,skills and ability of participation,etc. In order to let students effectively participate in university governance,we should vigorously promote and create a favorable atmosphere for their participation;we should stimulate students'motivation and enthusiasm to participate by setting up positive examples;we should enhance their confidence of participation by emphasizing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their participation;we should develop students'potential by guiding them to develop their abilities.In conclusion,we should focus on improving students'overall quality,enhancing their knowledge through a variety of ways,and improving their practical skills through scenarios practice,job rotation and so on.
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highereducationmanagement;universitygovernance;universitymanagement
四川省高教学会重点课题(14-SC-038);高校思政课课内实践课程“自主、探究、合作”三位一体式教学模式研究(X1502130109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专题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X15021301057)。
10.11885/j.issn.1674-5094.2014.06.16.03
1674-5094(2015)02-0116-05
G647
A
2014–06–16
段俊霞(1973–),女(汉族),河南洛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蒋青(1989–),男(汉族),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