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跨越、新征程:从“西藏公学”到“西藏民族大学”

2015-02-20杜建功扎西次仁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西藏办学民族

杜建功,扎西次仁

(西藏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西藏民族大学校长)

新跨越、新征程:从“西藏公学”到“西藏民族大学”

杜建功,扎西次仁

(西藏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西藏民族大学校长)

西藏民族大学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在祖国内地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她的前身是1958年创建的“西藏公学”。1965年,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2015年,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历经57个春秋陶冶的西藏民族大学,胸怀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崇高政治抱负,以服务西藏为己任,致力于西藏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奉行“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的校训,担当奉献,求真务实,和谐发展,凸显人文社科优势,文理融合,以鲜明的西藏色彩、民族气质,立志于为西藏培养“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优秀学子,完成了由干部培训学校到民族高等教育的历史跨越,正步入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现代民族大学的行列,以自己最个性化的面孔,在国家治藏方略和西藏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历史轨迹:西藏公学——西藏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大学

1958年,西藏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西藏公学”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陕西咸阳诞生。

1956年9月,中共中央做出“六年不改,适当收缩”的战略决策。1957年3月5日,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精神,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西藏在祖国内地办学,为西藏的民主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储备少数民族干部。

1958年9月5日,“西藏公学”在陕西咸阳创建。这是党中央从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长远需要作出的英明决策。邓小平指出,“几千人回内地学习,这是西藏一大革命,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西藏公学”创办的宗旨,就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少数民族干部。在西藏反动上层发动武装叛乱后,公学2100多名

师生奔赴西藏,60多人牺牲在平叛前线。大批学员在藏建功立业,成为西藏民主改革和政权建设的骨干。

在20世纪60年代西藏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公学持续创办新的专业,初步构建了西藏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为西藏输送了大量急需人才,实现了从干部培养为主到干部培养与专业教育并举的重大转变。

1965年7月1日,“西藏公学”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

十年文革浩劫,学校经历了从撤销到恢复的重大历史考验,形成了“一地两校”的办学格局。1972年秋,农学系和畜牧兽医系迁入西藏林芝八一镇,挂牌成立“西藏民族学院林芝分院”。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学校把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致力于内涵发展,大力推进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西藏民族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文理兼有,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跻身西藏自治区与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地区重点建设高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单位、教育部团队式对口援助高校、西藏自治区博士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08年10月3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分别向学校发来贺信,祝贺学校创建50周年,高度肯定学校为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历史辉煌:致力于西藏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

西藏干部的摇篮。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使命而创建的西藏民族大学,服从西藏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凭借独一无二的内地办学优势,为西藏培养了大批干部,对西藏当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力,被誉为“西藏干部的摇篮”。建校57年来,西藏民族大学为西藏培养了6万余名各类人才,其中包括为数众多的各个层级干部。现任西藏自治区人大主任白玛赤林、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洛桑江村、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吴英杰等三十多名省部级干部就是从西藏民族大学走向青藏高原。而遍布于西藏青山绿水、扎根基层的各族干部,构建起了西藏完整的干部序列。在西藏伟大而曲折的历史进程中,西藏民族大学学子立场坚定,经受起了各种风浪的考验,成为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中坚力量,为西藏的民主改革、政权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贡献殊胜。党中央、国务院对西藏民族大学的这一历史贡献给予高度评价。2008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国家主席胡锦涛致信祝贺学校创建50周年,高度肯定学校为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要求学校“更好发挥西藏干部培养基地的作用”。

西藏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作为西藏第一所高等学校,西藏民族大学在西藏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创造了无数个第一。学校于1959年设立的藏语文专业,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专科专业,1977年,该专业又发展成为西藏第一个本科专业。20世纪60年代初学校创办的一批专业,实际奠定了西藏现代高等教育专业发展的基础。目前,西藏大学、

西藏农牧学院的藏语言文学、临床医学、畜牧、兽医、水利水电等十多个专业,均创建于西藏民族大学,而后在西藏培育发展。1978年成立的“西藏农牧学院”,其前身即是1972年搬迁到西藏的“西藏民族学院林芝分院”。西藏民族大学享有西藏高等教育的“孵化器”、“发动机”的赞誉。

西藏专业人才培养基地。随着西藏公学向西藏民族学院的演进,学校逐步实现了由干部培训基地向民族高等学府的历史转型,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教学队伍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支撑。学校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66.5%,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到155人,占专任教师的21.3%。双师型教师占到38%。包括“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在内的一批优秀专家学者,成为人才培养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在6万多名毕业生中,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占70%以上。一大批取得突出贡献的艺术家、医学家、农学家、作家、教授、工程师、企业家等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期中包括著名作家、中国文联副主席丹增、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玛、著名青稞培育专家尼玛扎西、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贡嘎罗布等。学校注重面向西藏社会需要培养专业素质扎实、专业能力全面的应用型人才,在西藏社会发展中获得了良好的声誉。近5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6%以上。2012年,学校荣获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名列全国高校就业50强。巴桑顿珠被授予“全国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之星”、“西藏第一位大学生自主创业者”荣誉称号。“最美乡村医生”布琼、“最美消防员”阳军、“CCTV年度慈善人物”玉卓玛等一批优秀毕业生成为西藏民族大学的最美名片。在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中心进行的调查中,学校位列42所省属学校毕业生满意度第四名、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稳定度第一名。

西藏科学研究基地。西藏民族大学以服务西藏为己任,面向西藏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科学研究,聚焦藏学、民族学,彰显人文社科特色,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发挥内地办学优势,构建新型智库,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科格局,为西藏战略决策和政策咨询提供服务,成为西藏科学研究的基地、中国藏学研究重镇。经过数十年的学术积淀,学校在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西藏民族历史文化、西藏区域经济、西藏新闻传播、西藏民族教育、西藏非物质遗产文化保护等领域取得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在教育部进行的6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评奖中,学校就有5届获得奖励,显示出人文社科研究的突出优势。不少科研成果直面西藏现实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研究咨询报告《西藏农业结构的优化——基于对西藏农业种植结构的实证分析》为国家财政部所采用。学校积极推进理工医学科拓展研究领域,开展技术推广、技术服务、成果转化和技术咨询,直接服务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民族团结进步基地。西藏民族大学办在祖国内地,是目前藏族和西藏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人数最多的一所学校。学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并将教育活动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积极促进不同民族学生,特别是汉藏学生的交往交流融合,成为民族团结的一个典范,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成为全国唯一一所以

高校命名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办学特色:凸显藏学、民族学优势,为西藏培养“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合格人才

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史中,西藏民族大学沐浴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在西藏、陕西两省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向西藏,服务西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为西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西藏的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塑造大学精神,培育民大气质。肩负推进西藏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立足于三秦大地深厚的中华文化土壤,内地办学的西藏民族大学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塑造自己的文化气质,积淀凝练自己的办学精神,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成为立校、兴校之魂。“民大精神”集中体现在:始终致力于西藏社会发展与历史进步,一切从西藏实际和需要出发,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求真务实,和谐发展。它的核心是对西藏稳定、发展的历史责任、使命感和奉献精神。自建校以来,西藏民族大学把为西藏培养干部和专业人才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为西藏输送了大批优秀青年,成为西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对西藏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产生了全面而深远的影响。基于特定的办学格局和毕业生分配制度,西藏民族大学对西藏产生了全国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替代的作用。2014年10月16日,受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的委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到我校视察时,高度评价学校对西藏的历史贡献: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特色极其鲜明,为西藏服务的功能一般学校无法比拟,办学经验值得借鉴。

构建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藏学、民族学特色突出的学科专业体系。服从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西藏民族大学已经构建了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文理兼有的学科布局。现有48个本科专业,分属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管理学、理学、工学、医学等学科门类,2003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3年,成为博士授权立项建设单位。目前有2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在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中,西藏民族大学凸显民族特色,构建特色专业体系,提升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学校建设的民族类、藏学类学科群,立志于培养民族地区急需的复合型实用人才,充分体现了学科建设基本功能与西藏地域特色的融合,彰显办学独特优势。学校开设的西藏宗教事务管理、西藏地方经济、西藏旅游、汉藏双语播音、汉藏英翻译、尼泊尔语等专业,高度契合西藏社会发展需要。民族学(藏学)为西藏自治区博士点建设重点学科之一。涉藏学科专业为中央相关部委确定的8个全国涉藏高端外宣人才培养基地和8个全国重点建设的藏学研究基地之一。2006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写作素质训练教程”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1个,自治区重点学科10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示范试验中心1个。

确立“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人才培养标准,提升服务西藏能力和水平。根据西藏特殊的政治、自然环境和人力资源状况,在长期的探索创新中,逐步明确了“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人才培养标准,形成了具有民大特色的鲜明培养模式。“靠得住”就是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

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政治素质过硬;“用得上”就是具备服务西藏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下得去”就是能够扎根基层,为西藏社会发展积极奉献;“留得住”就是长期建藏,致力于西藏发展。适应这一培养目标,学校逐步探索创新高水平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以“用得上”为基本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把培养应用型人才和专业综合改革相结合,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推进校企合作,加大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构建完善、高端、现代化的专业实践平台。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和创新实践项目,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区域学生实际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致力于建设藏学、民族学研究基地,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基于服务西藏的基本办学功能,西藏民族大学把民族学、藏学研究作为学术研究的主题和学科建设的基础,聚焦于对西藏历史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建设学校特色学科,提升学校的学科影响力,提高学校服务西藏的能力和水平。学校积极推进科研兴校战略,大力倡导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水平实现整体跃升。近年来,学校年均科研经费达到1710.1万元。主持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特别委托项目等多项重大项目。最近5年来,学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26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52项,国家自然基金11项。即使在高校林立的陕西省,学校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也位居前三。学校直面西藏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西藏能力。近5年来,学校参与横向课题73项,项目合同经费达到1837.98万元。完成咨询报告168篇,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旨在研究西藏、服务西藏的藏学、民族学在学校科研、学科建设中扮演了醒目的角色。以西藏民族大学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社会科学院成立的“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学校藏学研究、藏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平台,并与2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西藏社会和谐稳定与法治建设)、1个自治区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西藏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研究所(西藏旅游研究所、南亚研究所)共同组成了学校藏学研究平台体系。基于藏学研究优势的对外学术合作,也助力学校学科建设。与复旦大学合作建立的“高原医学与基因地理学研究基地”、与西北民族大学合作建立的“藏语语言资源建设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合作建立的“西藏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即是其中的代表。一批科研成果在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确立在藏学、民族学研究领域的独特优势。它们包括:《清实录藏族史料》、《明清治藏史要》、《司马迁民族思想阐释》、《西藏新闻传播史》、《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调查报告》、《西藏珞巴族、门巴族及僜人群体的基因多态性研究》、《西藏宗教概说》、《门珞文学史》、《文章学基础》、《西藏高等教育研究》等。

内地办学彰显独特优势。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西藏民族大学创办于西藏以外的陕西咸阳,成就了中国地方高校绝无仅有的内地办学格局,这是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基于中国民族团结、国家振兴的政治远见而作出的意味深长的历史抉择。正是利用了陕西省在文化、科教方面的巨大优势,西藏民族大学才能够为西藏培养出大批选优

秀人才,为西藏民主改革和社会进步作出巨大贡献,成为西藏民族大学办学的独特优势,并显示出在内地坚持办学的必要性。胡锦涛同志在担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期间,1990年7月与西藏民族学院负责人谈话时明确指出:30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内地办学的决策是正确的,成绩是巨大的,西藏民族学院已经成为西藏培养干部的重要基地。办好西藏民族学院,继续发挥民院作为西藏培养干部基地的作用,是坚定不移的。2015年,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出台文件,将西藏民族大学纳入对口援藏范围,进一步凸显了学校在内地办学的优势,为学校发展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

历史转型:更名“西藏民族大学”

为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推进西藏长治久安,维护国家安全,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化西藏高等教育布局、加快推进西藏高等教育发展,把西藏民族学院办成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更好地为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学校于2013年启动“西藏民族学院”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重大工程。在国家相关部委的关怀和西藏自治区、陕西省两省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指导支持下,更名工作紧锣密鼓积极推进。经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六届四次审议通过,2015年4月28日,国家教育部正式致函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西藏民族学院”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再一次迎来珍贵的历史发展机遇。

发展蓝图:建设一流民族大学

未来的西藏民族大学,将在更高的起点上开始民族教育的伟大征程。

西藏民族大学将继续坚持面向西藏,为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突出办学特色。今后五年,学校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实施“一个战略”(调整结构,转型发展,建设一流民族大学),贯彻“一个要求”(抓机遇、保稳定、促发展),定位“三个方向”(服务国家治藏方略,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长治久安,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抓牢“三件大事”(发展、稳定和改革),用好“两个抓手”(一手抓弘扬“担当奉献、求真务实、和谐发展”的民大精神,一手抓稳定安全、应急处突和常态工作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把握“六个重点”(学科建设、协同创新、队伍建设、基层基础、五教创新、依法治校),推进“六个工程”(民族团结教育工程、民大转型发展工程、教师培养培训工程、高端人才培养工程、信息化建设工程、新校区建设工程)。到2020年,为实现与全国高校同步科学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教学科研型综合性一流民族大学奠定扎实基础。

[责任编辑 刘 凯]

[校 对 赵海静]

猜你喜欢

西藏办学民族
都是西藏的“错”
我们的民族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多元民族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