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届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学术论坛”成果综述

2015-02-20白文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传媒大学话语理论

■白文刚

“首届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学术论坛”成果综述

■白文刚

2015年5月16日,由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课题组承办的“首届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学术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论坛以“搭建政治传播研究高端学术平台”为宗旨,得到了众多科研机构、学术期刊与学术网站的大力支持。在为期一天的会议中,来自全国高校、研究机构和业界的近80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研究、西方传播理论及其适用性、政治形象建构、政治话语创新、政治宣传的实践与经验以及新媒体与政治传播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当代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重要主题与理论建树。

一、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研究

构建与中国政治传播实践相匹配的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是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根本任务。中国传媒大学荆学民在《“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成果汇报》中介绍了其系统构建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的成果。与会专家则从价值、范畴、基本命题等角度对中国政治传播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探讨。

中央编译局俞可平强调政治沟通对国内政治的价值,认为政治沟通现代化是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更多学者则着眼于提高中国国际传播能力来考虑政治传播的重要意义和理论。复旦大学孟建、于嵩昕考察了习近平的对外政治传播思想,认为其已经形成了全面而系统的思想体系,可以作为我国国际政治传播的重要思想基础。中国政法大学陆小华强调要基于对中国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优化政治传播思维。

中国社会科学院姜飞从国内和国际两个维度来界定当代中国政治传播的核心命题,并认为在当代中国,随着传播主体的多元化,政治的传播越来越依赖传播的政治。北京交通大学施惠玲考察了政治传播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认为正是在政治传播中,意识形态成功转变为社会现实的重要构成部分,发挥了强大的政治、社会功能。西北大学华炳啸则认为政治传播不仅是政治信息传播的过程,同时也是政治能量传递的过程,并由此对政治传播的动力机制及改进政治传播的策略提出了新见解。

构建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需要准确把握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武汉纺织大学周辉与北京大学刘时雨对相关问题的可视化研究在这方面做出了贡献。

二、西方政治传播理论及其适用性

西方理论是构建当代中国政治传播理论的重要资源,关键在于慎重考察其在中国政治传播研究中的适用性。与会专家就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北京大学许静从社会构建论的视角出发,以“大跃进”为例,从政治现实的符号化定义、政治行为的合理化叙事以及对政治传播的修辞性想象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政治传播过程中话语的构建过程。南开大学季乃礼讨论了议程设置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尤其分析了网络舆论对中国基层政府决策的负面影响,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自身要敢于面对压力,把调查真相放在首位,形成准确的结论。南开大学马得勇对当前西方国家政治传播研究领域流行的框架效应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这种理论完全可以运用于当代中国的政治传播研究中。华中科技大学王健考察了两代法兰克福批判理论中受众形象的转变,指出其不仅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而且形象也有从大众到身份平等的公众的一个转变。华东师范大学于晶、杨晨则以西方传播理论为基础,讨论了政策解读的模式及效果评估方法。

三、政治形象建构

建构良好的政治形象是政治传播的重要目的之一。学者们从政治家形象建构与国家形象建构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华中科技大学张昆分析了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三个时代政治家应然的形象特征,强调在信息时代,只有与民众喜好的最大公约数相契合,政治家形象的传播效果才能实现最大化。中国传媒大学郎劲松和中国政法大学候月娟则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中国领导人的形象传播策略,认为要从主体、制度、手段与地域四个层面实现创新与转变,而治国理政的实绩则是形象塑造的根本基础。南京师范大学汤天明从价值层面讨论了中国政治领导人摄影形象的建构与传播,认为加强“细节魅力”的呈现是形式层面改革的重点。

上海师范大学董军则反思了东方主义造成的中国形象研究的困境。认为中国形象研究需要破解东方主义话语造成的迷思,要尽快回到自我想象、学习倾听他者的声音,在时空坐标中重新发现中国形象。

四、政治话语创新

话语创新被视为提升中国传播能力的关键途径,与会专家就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新华社严文斌强调,建立自身独特的政治传播话语体系是摆在我国传播实践和理论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议题与紧迫的战略任务。国家外文局于运全从对外传播的视角分析了中国政治传播话语创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在对外传播中应对挑战要解决好价值观、合法性等问题,要运用多种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开展人格化的政治传播,在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治理中开展政治传播。人民日报郑剑则分析了习近平的讲话中的政治话语创新,认为其话语具有短、实、新、巧四大特点,提出中国的政治话语创新,要向总书记学习。上海市委党校程竹汝结合依法治国的话语论证了学术辩证话语对政治传播的贡献。天津师范大学佟德志通过对当代中国政治话语体系中关键词在近现代的变迁分析,说明影响中国政治话语体系变迁的是一种合力。中央编译局王丽丽则以实践经验指出译者在对外传播中应该根据不同文化民众心理和思维特点慎重选择用语。

五、政治宣传的实践与经验

政治宣传是中国政治传播的主要形态,所以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实践与经验很自然地受到学者的关注。

中国传媒大学刘朋考察了中国古代、近代与中共政治动员宣传实践与特点,认为毛泽东对政治宣传的地位、目标有更明确的认识,宣传方式也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学习式的,因而其宣传动员效果也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上海市委党校李宗建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基本逻辑,希望在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规律性认识与未来转变的基本路径。华东师范大学潘祥辉则考察了东正教传统对前苏联政治宣传的影响,认为前苏联的政治宣传深受东正教弥赛亚主义影响,实质上是对后者的改造与转化。

沈阳大学刘宪阁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张放则希望通过历史研究来探究中国共产党的宣传与传播机制。前者考察了内参的源流与作用,后者则从多个层面系统考察了朝鲜战争新闻生产的具体过程。与历史方法相对应,北京大学邵梓捷运用大数据的方法,探讨了央视《新闻联播》承担的政治传播功能、宣传特征及演变趋势。南昌大学王卫明则基于问卷调查,分析了党报在媒介新格局中的角色。

六、新媒体与政治传播

与会专家关注新媒体给政治传播带来的影响,但对其功能与作用则普遍持审慎的态度。

华东师范大学刘一川则指出社交媒体在社会辩论中并不能完全释放社会的多元意见,完成有效的社会辩论,因而削弱了公共舆论的理性。北京联合大学李彦冰分析了新媒体传播与政治思想传播间存在的三种不同特性的张力,并由此指出片面依靠传播技术改进提高政治思想传播效果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理论误区。中国传媒大学谢进川认为微传播监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监视权力的非对称性,促进了社会监视权力的生成,正确认识这种监视行动的特征和困境,有利于共生政治的形成。中国传媒大学冯丙奇同样关心新媒体带来的政治传播格局变化,他通过大量案例分析说明,在YouTube政治视频生产中,普通公众并没有获得有效的主导地位,依然处在最底层。暨南大学曾繁斌则发现,中国农村互联网使用时间对制度性政治参与起负面影响,而对非制度性抗争性政治参与却起正面影响。广东海洋大学许同文认为,受制于权力天然的资本倾向,自媒体场域中的草根阶层并不能充分实现话语权,而达成不同层次的构连则是实现充分话语权的可能路径。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副教授)

猜你喜欢

传媒大学话语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A look at Britain教学设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孙翌飞作品
Le rôle de la lecture dans la formation desétudiants de langues vivantes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