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校助学帮困工作新探
2015-02-20张晓婷
张晓婷
(岭南师范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1998年,兴起于美国的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学科”[1],它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具有借鉴和指引意义。当前,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的研究如,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贫困生教育研究、优化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研究、高校德育工作研究、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贫困生教育研究方面,多数研究成果偏向于针对贫困生焦虑、自卑、抑郁等特殊心理状况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但从学生工作角度出发,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应用于助学帮困工作实践的研究仍比较缺乏。本文从学生工作角度出发,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着手,结合助学帮困工作的困境,提出了如何在助学帮困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引导提升贫困生的积极体验,培养他们的积极品质,及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并致力于解决助学帮困工作面临的难题,在助学帮困工作中实现对贫困生的教育,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学业困境。
一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治疗人的心理、精神疾病,促使普通人生活得更充实、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是心理学学科的三大历史使命。20世纪40年代之后,心理学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研究人的心理问题并寻找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而积极心理学则反对这种失衡的价值取向,提倡用一种积极的眼光对心理现象做出诠释,并对心理问题做出积极的解读,倡导把研究重心放在培养人固有的积极力量上,主张致力于发展人的潜力、美德等积极品质,通过培养、激发人固有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帮助人成为健康幸福的人并生活得更加美好。“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积极力量包括三个层面:从主观层面上看,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主观体验;从个体层面上看,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关于积极力量和人格特征,包括宽容、自律、善良等;从群体层面上看,主张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具有责任感、利他行为、有礼貌的公民的积极社会组织”[2]。
二 当前高校助学帮困工作面临的难题
高校助学帮困工作的对象是高校贫困生,这个群体的学生多数来自于经济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及城市失业下岗的家庭,以务农、打工为主的经济来源不足以支付他们在大学中受教育及生活相关费用。高校贫困生往往在面临经济压力的同时,还承受着经济贫困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学业压力。高校助学帮困工作对贫困生群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如何顺利、高效地做好助学帮困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实现对贫困生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
(一)高校助学贷款工作“催款难,还款难”
高校助学贷款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途径之一。申请高校助学贷款的学生无需担保或抵押,只需按期还款。首先,还款的期限都是在学生毕业之后,而在催还贷款工作上,学校对于已毕业的学生相对缺乏约束力。再加上毕业后学生联系方式的变更、缺失,催款工作涉及的学生人数众多等因素,使得在催还贷款工作中,经常要逐一联系贷款生,千方百计地查找他们的联系方式,这给催款工作带来了困难。其次,有些学生由于在校期间成绩欠佳,导致就业不理想、收入不稳定等,毕业之后无法按时还款,这也给高校助学贷款工作造成了压力。
(二)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学业困境
许多贫困生对于贫困的现状没有理性的认知,再加上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相对缺乏,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产生消极的自我暗示,认为自己贫困,自己不如别的同学,对自己缺乏信心,遇到挫折容易自我否定,因此贫困生群体自卑心理较为明显。这些同学的心理也往往较为敏感,在校园生活中他们担心被看不起,在公众面前担心暴露自己的缺点,因此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有些贫困生表现出了自我封闭的倾向,他们往往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也较少与身边同学们交流,再加上经济拮据,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别人略有差异,他们也会尽量回避因人际交往产生的经济支出,这些现象使得贫困生群体难以融入普通学生的圈子,甚至生活在封闭孤独的自我设计的世界里。在学业方面,贫困生同样面临着困扰。勤工助学占据了贫困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他们通常会挤时间复习功课,做作业,忙着考试过级等。除此之外,他们很少有多余的时间参加校园活动,阅读课外书籍。除了课堂上的学习时间,他们可以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所剩无几。这些都让贫困生感到学业上的力不从心。
三 积极心理学理念对高校助学帮困工作的启示
(一)贫困生“导生制”引导学生的积极体验
起源于英国的“导生制”,是一种独特的教学组织形式。在上课前,教师先选择一些年龄较大或较优秀的学生作为“导生”,对他们进行教学。“导生”在充分掌握了老师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再负责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教给另一组学生。导生不但负责教学,而且还负责检查小组的学习情况以及考试。在这种模式下,“导生”完全是教师的助手。有了导生的帮助,不仅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大减轻了,而且这种方式能够使更多的学生受到教育[3]。依照这种教育的方式,在开展助学帮困工作中,可以把贫困生、贷款生进行结对,一方面可以有利于学生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导生”和被辅导的贫困生在受教育的同时也能获得积极体验。
选择品学优秀的高年级贫困生与一、两个低年级贫困生进行结对。高年级贫困生作为“导生”负责对低年级贫困生进行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指导,包括传授学习方法与经验,提供学习、兼职资源,课余生活的情感交流,人际交往的指导等。贫困生“导生制”能够形成一种朋辈教育的良好氛围,使教育的主客体都获得积极体验: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低年级学生成为这种教育形式的直接受益者;高年级学生在“导生”的名义下更加倾向于作为一种榜样而起到示范作用,促使其更加卓越地塑造自我。
选择品学优秀的高年级贷款生与低年级贷款生进行一对一结对。高年级贷款生作为“导生”,负责指导并帮助低年级贷款生进行申请贷款材料的准备、校对,对高校助学贷款疑问进行解答,同时也对低年级贷款生学习、生活方面予以指导。贷款生“导生制”模式下的一帮一申贷,使申贷工作中各种申请材料的准备更加规范、准确无误,也大大减轻了辅导员老师的工作量。同时,参与的双方都收获了互帮互助的积极体验。
结对的贷款生经常保持联系和交流。高年级贷款生毕业之后,由结对的低年级贷款生负责对其进行催还贷款工作,这样就解决了因贷款生毕业造成联系方式缺失的问题,也解决了还款人数众多的工作难题。相比由普通学生干部打电话催息,这种方式更加有效率,且富有人性化。贷款生“导生制”模式下的一对一催款大大提高了高校助学贷款的还款效率,更重要的是,在与毕业贷款生联系的过程中,多数低年级贷款生都能体验到就业形势的严峻,并能从毕业生的就业、职业发展形势中分析了解到,当前的就业环境下需要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培养哪些方面的素质,从而产生完善自我发展的动机。这样的积极体验才是贷款生“导生制”的最具价值之处。
(二)个性化教育培养贫困生的积极品质
有心理困境的贫困生在心理认知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在面对问题时常常伴随消极的解释,即在对问题进行归因时,他们倾向于认为问题是自己不可控制的、永久性的。受到后天学习、生活的影响,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有“悲观型解释风格”的特征,即在遇到挫折,处理问题时,习惯于把失败归结为自身原因所导致,认为这种失败和挫折是长期的、永久的、自己无能为力的,并且会影响到自己所做的其他事情[4]。
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品质的特点,教师除了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上有针对性地予以引导之外,还要开展个性化教育,分别与学生谈心谈话。在个性化教育过程中,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认知的消极倾向,引导他们寻求问题的积极意义,多方面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自己遇到的挫折只是暂时的,自己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而使问题得到改善,即由习惯性的消极解释转变为“积极解释”,并逐渐培养起“乐观型解释风格”,让他们认为失败和挫折是特定性的情景事件,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而且这种失败和挫折仅限于此时此地[5]。
另一方面,在个性化教育中还要注重积极理念的灌输,教育学生乐观地看待自己过去、现在、将来的生活。对过去的美好事物抱以感恩的态度,而形成对过去的积极体验;在生活与学习中努力与奋斗,而形成对现在的积极体验;对将来的自己充满憧憬与希望,而培养对未来的积极体验。这些积极体验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积极品质,形成积极体验与积极品质的相互促进。
(三)目标分层培养模式促进积极教育
积极教育倡导从学生固有的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出发,通过增加学生的积极体验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6];积极教育是学生形成积极体验的最重要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品质。上文所提到的贫困生“导生制”模式就是积极教育的一种方式,它能够给学生带来积极体验,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品质。学校教育应该引导贫困生明确学习目标,帮助他们走出学业困境,可以说在学校教育层面营造一个积极的教育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贫困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被勤工助学所挤占,他们迫切需要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目标分层培养模式的积极教育正是为他们营造了一种外在的积极力量。目标分层培养模式,建立在一个专业或学科之上,这种模式下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各自明确的学习任务和目标,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习任务具有明显的梯度性,要求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中具有不同的专业能力。例如,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从学院层面制定出学生个人学业能力发展计划,计划要具有明确性、可量化性。大一学生以大学生英语四级为专业目标,大二学生以大学生英语六级为专业目标,大三学生以英语专业四级为目标,大四学生以英语专业八级为目标。还可以用适合本专业的方式将这些专业目标进一步量化,比如将每个年级的考级成绩计入该年级的综合测评学业成绩。对于学生个体来说目标分层培养模式明确了他们各个学习阶段的目标,也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学风建设。
为了更好地完成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学院可以以专业为依托组建专业社团,具有专业背景或兴趣爱好的学生可以加入专业社团。专业社团定期面向学院或全校学生开展学科专业竞赛。通过参加专业竞赛,学生能够发现自己专业知识或相关能力素质的不足之处,这一过程也是积极体验形成的过程;学生通过专业竞赛查漏补缺,不断学习弥补不足,这就是由积极体验形成积极品质的过程。“以赛促学”专业社团的建设既是对课堂教学形式的一种很好的补充,也为学生的成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为高校助学帮困工作提供了借鉴意义和方法,为助学帮困工作困境的解决指引了方向。在助困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同时,也提升了贫困生的积极体验,培养了他们的积极品质,实现了对贫困生的积极教育,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学业困境,并更好地发展自我。
[1][2][4][5][6]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张俊杰.导师制对大学本科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