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师生观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启示
2015-02-20彭这华
彭这华
(东华大学宣传部,上海201620)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高校师生关系出现了诸多不和谐因素。如何促进师生关系和谐,见仁见智。笔者认为,挖掘儒家师生观的内涵并做好现代转化,对于当前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有着重要启示。
一 尊师重教是儒家传统文化的要求
人类社会积年累计的知识、经验和规范,传承下来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教学完成。教学使得人类社会的经验和知识宝库日渐丰富起来,而在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就会产生授受的关系。施教者称为“师”,受教者称为“弟子”,或称“门生”“学生”。传统文化中,“师”与“弟子”的关系有如父子关系,因而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而从社会交往的性质上说,还有亦师亦友的关系,所以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因此,师傅与弟子的关系介于“父子”与“朋友”之间的关系。
儒家非常重视教育,认为教育是政治的根本。汉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精华》说:“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然而,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因此,要增强教学效果,就必须妥善处理好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而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途径就是尊师爱生。
重视教育,必须推崇教育、敬重教师。儒家对教师的职责的界定是:“传道、授业、解惑”。儒家认为,没有教师就没有人类社会知识与经验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敬重教师即是对教师所从事的教学职业与其所作出的贡献的尊崇,也是对体现于教师身上的人类文明的一种价值肯定。换而言之,对教师的尊重实质上是对人类文明的追求与礼敬。
儒家对教师的社会地位给予高度认同。先秦的最后一位大儒荀子在《荀子·礼论》中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把师与君相提并论,视为一个国家的根本,后来人们据其依次演化为“天地君亲师”,被列为人之五本。人们将此制成神位加以供奉。可以说,没有教师,就没有人类文明的传承,更没有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陆世仪在《思辨录辑要》中指出,“师之一字,是天地古今、社稷生民、治乱安危、善恶生死之关也。”由此可见,儒家不仅意识到教师责任的重大,同时对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予以充分认可。
二 为人师表是儒家传统文化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的崇高在于传道。儒家认为,要能够传道,就必须要求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学问和品行方面都能为人表率。扬雄在《法言·学行》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所谓老师,本身就内涵着为人师表的要求。师者范也,表者仪也,也就是说教师都是人们学习、效仿的楷模。张履祥在《愿学记》中指出,“师也者,师其道与德也。道之高,德之至,从而师之。”人们对教师的效仿与崇敬,原因就是老师的德行和学问高于普通人。进而言之,对老师的礼敬,不仅仅是对老师其人的尊敬,更是对体现在老师身上的高尚的德行和优秀文化的价值肯定。
儒家认为,教师为培养人才、传承文明作出了贡献,没有教师,就没有个人的完善与成长,也没有社会的进步。王安石在《请杜醇先生人县学书》中说:“君不得师,则不知所以为君;臣不得师,则不知所以为臣。推而广之,人不得师,则不知所以为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充分尊重教师,才能接受教师所传授的道德与知识。由此可见,敬重教师是学生接受教师所传授的文化的前提和要求,也是对教师辛勤劳动的报答。
三 尊师与爱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尊师与爱生是相辅相成的。老师只有对学生付出关爱,才会有学生对教师的礼敬与尊崇。因此,儒家在强调尊重老师的同时,也注重教师对学生的爱护。
孔子生平以师道自重,但他对学生的学习、思想乃至生活都非常关心。
首先,在教学上,孔子自始至终恪守“循循善诱”与“诲人不倦”的理念来教育学生。《论语·为政》载,孔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由此可见,孔子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非常关心。此外,他对学生的不足能够及时指出,并给以恰如其分的批评,这也是孔子对学生呵护的表现。
其次,孔子对学生的生活也关心倍至。如《论语·雍也》载:“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孔子对学生疾病的关心由此可见一斑。另外,《论语·先进》载: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又载,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又载,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恸而谁为?”以上叙述,生动地呈现了孔子对于弟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其情让人感佩不已。
第三,孔子待学生非常谦和,从不摆谱端架子,也不故做高深,有时甚至还与学生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据《论语·阳货》载: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孔子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孔子与学生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再如《论语·雍也》载: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子路在老师面前大胆表示“不悦”。以上两则故事充分表示,孔子与学生之间充满着平等、民主的氛围。
第四,孔子对学生的性格和特长也了如指掌。《论语·公冶长》载: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孟武伯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孔子认为,“仁”的要求很高,普通人很难做到,所以不可轻易许人以“仁”;但孔子对学生们的理政能力都加以肯定。又如《论语·雍也》载: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孔子非常笃定地表示这些学生都有从政能力。又《论语·先进》载: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孔子对其弟子的专长和品德的了解由此可见一斑。
在孔子的影响与倡导之下,儒家很重视师生关系。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三乐”之一。荀子曰:“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纳,朝士大夫遇诸途不与言。”朱子《训子贴》曰:“事师如事父,凡事咨而后行。”以上几位大儒的言论均体现了师生之谊。
儒家主张以尊师爱生来处理师生关系,具有重要借鉴作用。但汉代以后,儒家过分强调师道尊严,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落后的封建观念,必须予以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