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融合视角下的语言意义及效用
2015-02-20杨莉
杨 莉
(福建师范大学人民武装学院外语系,福建福州350007)
一 视域融合理论的研究现状
在现今的西方学术界,诠释学所发挥的作用不断凸显。纵览诠释学发展的过程,德国哲学巨擘伽达默尔的鸿篇巨著——《真理与方法》的出版,标志着诠释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篇章。随后,国内外学者对该著相关理论进行的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其中,中国学者洪汉鼎对伽氏巨著进行翻译的译著——《诠释学·真理与方法》,为该理论在国内的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1]。此外,《中国诠释学》系列编著中的研究不断更新了诠释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态势,表明诠释学的相关理论在国内备受学者推崇[2]。
随着国内学者对诠释学理论的不断关注,诠释学的相关研究尤其是关于视域融合理论的研究更是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张习文对视域融合理论进行了相关的阐析和梳理,说明了该理论的意义以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尝试性的补充[3]。刘芬在她的文章中阐明,语言意义是语言本体和认知主体视域的融合,相同的语言本体因认知识解运作方式不同而语义有所区别[4]。柴橚与袁洪庚辩证地研究了视域融合理论对当今翻译界译者主体性的确立、传统二元对立翻译理论的突破,以及翻译过程研究新途径的开辟[5]。此外,视域融合理论以及诠释学的相关理论也被广泛应用在一些硕博士论文中,在解读中外文学作品、教学研究、翻译现象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推动效用。
由此,本文将从视域融合角度出发,对视域融合理论的形成、发展以及确立进行梳理与阐释,挖掘该理论的潜在含义,探讨视域融合理论对语言意义的功效。同时结合一篇特色鲜明的人物采访对话,进一步剖析该理论在理解和解读语言意义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以期对语言意义做出更为深入、全面的阐释。
二 视域融合理论阐述与解读
综观诠释学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诠释学历经了由传统诠释学到现代诠释学的嬗变。在这一历程中,众多的哲学学者为这一学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例如,方法论诠释学学派的代表施莱尔马赫、狄尔泰等学者,本体论诠释学学派的代表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学者。同时,这些学者创立的思想并非是孤立存在的,早期理论为后期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后期理论的发展正是对前期理论的深化与拓展。可见,视域融合相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与这些学者的哲思紧密相连,并逐渐在西方哲学舞台上崭露头角。
视域(Horizont)概念最初由尼采和胡塞尔明显地运用于哲学术语之中,用来表示思想与其有限规定性的联系,以及扩展看视范围的步骤规则[6]。其后,随着这一概念的持续演变,到了海德格尔那里,视域概念融入了存在论思想。海氏认为视域融合即是存在自身的澄明与显现[7]。海氏提出的本体论诠释学以及相关思想为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更为伽氏视域融合理论的形成与升华提供了先决条件。伽氏正是受到了海氏思想的启迪,从而为诠释学及其相关理论开创了一番新局面。不可置否,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为本体论诠释学的完善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伽氏的视域融合理论在他的整个哲学诠释学体系中更是独具匠心。
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中,“解释”可以被解读为文本以及文本作者所设定的视域与理解者的视域相融合的过程。这就明确表明,文本及文本作者的视域与理解者的视域在某一程度上是无法剥离的,也就是说解释并非是一个单向运动的过程,而是一个相互作用、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解释这一过程中,视域是一个关键概念,那么,应该如何理解这一概念呢?在伽氏的精辟论述中,他阐述到:“the horizon is the range of vision that includes everything that can be seen from a particular vantage point”[8]。从宏观角度看,视域可以拓展到文本作者和理解者自身与文本相关主题的任何经历;从微观角度看,视域被限定为文本作者和理解者自身就文本主题已形成的个人看法。换句话说,视域是与理解者自身以及文本和文本作者密切相关的。因此,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时刻将视域纳入影响解读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可以说是合情合理的。
在阐明视域概念的基础上,伽达默尔进一步提出了视域融合理论:“the horizon of the present cannot be formed without the past.There is no more an isolated horizon of the present than there are historical horizons.Understanding,rather,is always the fusion of horizons”[9]。毫无疑问,我们无法逾越文本作者创作时的历史性与理解者解读时的现存性之间所造成的鸿沟,唯独将这历史性与现存性巧妙地结合起来,似乎才可以中和这两者间的矛盾。而正是这一矛盾的中和,恰恰为文本作者和理解者创造了一个双赢的局面,使整个理解过程能够较为顺利地进行,并使理解者获得较为准确的语言意义。由此可以说明,伽氏的视域融合理论对于理解语言意义的作用不容忽视,该理论亦被视为现代阐释学发展中的卓越贡献之一,受到众多学者的热捧。
此外,伽达默尔强调:“文本的意义超越它的作者,这并不只是暂时的,而是永远如此的。因此,理解就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10]。正如上文提及的,理解过程是一个相互作用、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视域融合的推动下,文本作者与理解者相互影响,产生共鸣,理解者最终将会挖掘出文本潜在含义,并赋予文本在现存条件下的全新意义。也就是说,语言意义并非被动生成,而是不断向外延伸,开拓理解者的思维眼界。在这样一个交流的过程中,语言意义被赋予新的生命,理解者自身的思维也将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所有这一切的发生都可以归功于视域融合的运用,或许可以这样说,缺少了视域融合的运用,真正的语言意义将可能不会呈现在理解者的思维眼界中,那么有效的理解也就无法展开。这在下面的语言实例中将得到进一步的阐明。
三 从视域融合角度剖析语言意义
伽达默尔视域融合理论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视域融合在解读文本作品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解读中外文学作品、翻译研究领域中,它为更多的学者提供了更好的理论支撑,产生了颇为积极的意义。尽管如此,将视域融合理论适用于语言意义方面的研究却屈指可数,将该理论运用于分析人物采访中的语言意义更是寥若晨星。接下来我们将援引一则人物采访对话,基于视域融合理论全面分析该则对话的语言意义,挖掘其潜藏的语言内涵。
本部分节选的对话文本均来自于2014年1月29日上午11点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直播间》栏目片段,该则对话采访持续了约二十分钟,采访对象是著名表演艺术家蔡明,采访内容是关于蔡明在2014马年春晚中小品表演情况的前瞻。下面,将从视域融合角度来分析该采访中的的两个小片段,C代表蔡明,J代表记者。
片段一
J:还有几天就要直播了,还要调多少?
C:哪好哪不好呀,好的就把它保留了。
J:现在调还来得及吗?
C:争取呗,就是这样,每年都是这样。
J:今年你的演出角色会颠覆过去的自己吗?
C:我今年是唯一的一次重复角色,这是被我们的作者说服了。因为那个角色太受人喜欢了,我都不懂为什么大家喜欢毒舌,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我为什么要这样。
这段对话是该采访的开始阶段,从记者和蔡明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该对话自身包含着这样的视域:春晚直播迫在眉睫,节目保密的重要性,以及蔡明在去年春晚小品中的“毒舌”角色。从问题的铺设到应答的精妙,不难发现该采访其实是为了引发观众的好奇心,进一步激发观众对今年春晚的兴趣。理解者自身只有形成了这样的视域,才有可能真正地与该对话所包含的视域相融合,从而挖掘出对话中的真实含义。此外,从蔡明巧妙的答复中,理解者或许还能发现,她的回答并未完全隐瞒这次小品表演的相关信息,而是向观众们透露了她所扮演的角色。由于这一角色在去年春晚中的精彩演绎,观众很自然地会对今年的小品有所期待;当然,一些观众或许也会因为角色类型的重复而失去兴趣。因此,理解者形成的相关视域如果可以与该对话包含的视域相融合,那么理解者就能较为成功地解读出该对话的潜藏意义,而这些意义是否可以往有利于对话自身的方向发展则是因人而异的。
片段二
J:是什么样的压力让你无法承受?
C:因为你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两三个月的时间,在拼命地弄一个作品,弄一个作品大家都付出了所有,但是行还是不行,审查的时候要决定。行,好,意见,开始修改。不行,也不太好救了,王宁,再弄一个吧,你还可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J:可你依然年年都在春晚,这是为什么呢?
C:你觉得我该离开了吗?(笑)
该段对话主要说明了出演春晚小品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并表明了小品的创作者及演员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它包含着这样的视域:一个想要在春晚中取得成功的小品需要经历无数的试验与验证;蔡明无畏这些压力,坚守在春晚小品的岗位上。理解者如果可以感知这样的视域,那么想要解读该对话的潜在意义就轻而易举了。该对话的意图是希望理解者认识到筹备春晚小品的艰辛过程以及演员身上承受的无形压力,让这些潜在观众因为情感因素的原因而会更加关注和期待今年的春晚小品。但是,在理解者认清了该语言意义后,是否会做出该对话自身所预设的行动就难以预测了;或许某些理解者在辨别出该对话的意图后,反而对今年春晚小品失去信心,这也是有可能的。如此一来,虽然对话自身的视域可以与理解者的视域相融合,但该对话的实际效用就很难实现。
近年来,春晚节目的质量屡遭广大民众的吐槽,春晚的收视率和受欢迎程度远不及从前,为了马年春晚的收视率,在离春晚直播只有两天之际,央视对春晚的彩排等相关活动进行了系列报道,上述的人物采访就属于其中。央视记者进行的这一采访,除了使观众关注蔡明马年春晚小品,为该小品宣传造势,更多的也是为了提高马年春晚的收视率。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理解者的视域如果能够与对话本身包含的视域进行融合,那么就能成功甄别对话的真实语言意义,认清对话本身的意图所在。但理解者随之做出的相关行动,是否会按照利于对话意图的方向发展,就不得而知了;同时,该对话的实际语言效用能否达到也就难以确定。
基于其他学者对视域融合理论的相关研究,本文回顾了视域融合理论的发展过程,对该理论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揭示了视域融合理论之于解读语言意义的重要性,缺少了视域融合的运用,真正的语言意义将可能不会呈现在理解者的思维眼界中。同时,结合一篇人物采访中的两个对话片段,阐明了视域融合理论对解读语言意义的微妙功效,剖析了语言现实意义及其可能产生的语言效用。希望通过视域融合理论的相关研究,引起学界对该理论的关注与深入研究,并使更多的学者能够进行更透彻、更严密的探讨。
[1]伽达默尔.诠释学·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10.
[2]洪汉鼎,傅永军.中国诠释学(第10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3][6][7]张习文.伽达默尔视域融合理论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刘芬.语言意义的本体识解研究[J].外语教学,2013,(9).
[5]柴橚,袁洪庚.伽达默尔阐释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贡献[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
[8][9]Gadamer,Hans-Georg.Truth and method[M].New York:Continuum,1994.
[10]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