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测绘历史档案分级管理与应用

2015-02-19

测绘通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分级应用管理

张 勤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陕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陕西 西安 710054)

The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Historical Archives

ZHANG Qin



测绘历史档案分级管理与应用

张勤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陕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陕西 西安 710054)

The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Historical Archives

ZHANG Qin

摘要:围绕测绘历史档案的分级管理和有效利用,分析了我国测绘历史档案的现状和管理方法,提出了测绘历史档案可利用分类等级的概念;同时就测绘历史档案可利用等级评定的分类方法、单元划定、分级原则、指标提取,以及测绘历史档案可利用等级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测绘历史档案可利用等级评价的具体方法和指标。

关键词:测绘档案;分级;管理;应用

一、引言

我国测绘事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时期、多来源、多专业、多类型的测绘档案,尤其是地图档案可追溯的年代更加久远。测绘档案中所承载的地理信息直接表达了地球表面自然、生物和人文现象的空间特征、相互关系和变化信息,它不但展示了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历史,同时还反映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真实再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变化,是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事业必需的基本资料,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

一直以来国家十分重视各类档案的分级管理和应用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中明确要求“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永久保管档案分一、二、三级管理”“根据档案的不同等级,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和管理”[1]。为此,笔者提出了测绘档案“可利用分类等级”的概念,通过对测绘档案的分类、内容、可利用程度和等级指标等方面开展分析研究,探索测绘档案可利用分类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测绘档案的科学管理与有效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二、测绘档案现状

我国测绘档案按年代可划分为:民国前测绘档案、民国时期测绘档案和新中国成立后测绘档案;按其内容划分主要包括:测绘基准档案、摄影测量与遥感测绘档案、地图制图与地图印刷档案等。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测绘成果的形式由模拟成果转变为数字成果,各种形式的地理信息数字成果将成为今后测绘档案的主要形式。

1. 民国前测绘档案

测绘档案所承载的各类地理信息是随着人类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最早的测绘地理信息可追溯到商代有关于历法和天文观测的记录,以及有关方圆和测量工具的记载;先秦时期的社会分封、井田、贡赋、营建都城等测绘活动也以青铜器铭文、铜板、木板等载体记录留存后世;魏晋南北朝时期,裴秀编绘了《禹贡地域图》并提出了“制图六体”,奠定了我国古代制图理论的基石;隋唐五代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在天文测地、土地测量、工程测量、地图制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宋代测绘的地图数量较多,精度也有明显的提高,除了印刷地图,还出现了石刻地图,至元代石刻地图已较为多见;元代时大规模开展漕运海运,绘制的海图已为民间普遍使用;明朝后期西欧传教士陆续来华传教,将测量经度及地图投影等新的技术方法传入中国,传统的测绘技术已处于落后状态,测绘技术开始由传统测绘向新法测绘逐渐转变;清代开始实测全国地图的骨干控制测量,先后开展了两次全国性的经纬度及三角测量,构成了全国经纬度点控制网,为测绘全国地图奠定了控制基础,同时使清代前半期的地图编制成果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目前留存的清代地图覆盖面积广、精度高,地物表达丰富,为我们研究中国版图、地形地貌变迁等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地理信息资料[2]。

2. 民国时期测绘档案

民国建立后,随着中央政府军事测绘机构的建立,各省也相应建立了军事测绘机构。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了“十年速测计划”,完成了部分军事重点地区1∶2.5万、1∶5万地形图的测制。1933年南京政府制定了“完成全国军用、地籍图测量计划纲要”,实施了基本控制测量工作,开展了一、二等天文、基线、三角测量,形成了覆盖部分区域的大地成果,并将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到正式作业中,开展了多次航摄,取得了中国东部、南部的航空摄影像片。期间确定了临时大地原点并筹建了坎门水准原点,按经纬度全国统一分幅,已测的地形图在精度上有所提高。1944年6月成立了中美合作航空测量队,在一年时间内对大半个中国领土进行了航空摄影。美国采用中国几乎所有的大地测量成果和各种地形图资料,制成中国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1∶5万、1∶10万和1∶25万地形图[2]。

3. 新中国成立后测绘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测绘事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建立了国家独立的测绘体系,并形成了国家测绘基准、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与地图印刷等完整的测绘档案体系。目前,已形成的国家测绘基准档案主要包括国家平面控制网、国家高程控制网、国家重力基本网、国家大地水准面、国家高精度卫星定位控制网等。摄影测量与遥感测绘档案主要包括基础航空摄影、摄影测量和航天遥感测绘3大类。全国已完成的各种航摄影像覆盖国土面积超过690万km2,此外卫星遥感影像因其数据实时性强、覆盖面广、几何与光谱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已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手段。地图制图与地图印刷档案主要包括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地图集及特种地图4大类地图成果。目前已完成覆盖全国范围的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地形图和主要地区1∶1万地形图,以及城镇区域1∶2000、1∶1000和1∶500地形图,并已经形成了两代以上的地形图档案。此外,历史地图、政区地图、经济地图、旅游地图、水文图、环境保护图等专题地图测绘成果更加繁多,所形成的档案版本极其丰富。

三、测绘档案分类

档案分类是遵循一定的标准,按照档案的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特征的异同点,对档案进行有层次的区分,并组成一定的体系。广义的档案分类包括:概念分类、档案实体分类、档案检索分类。这3种分类的功能各有侧重,概念分类主要为了具体认识档案,实体分类主要为了科学管理档案,检索分类主要为了准确查寻档案。狭义的档案分类是对全宗内档案分类,即档案整理的分类,它仅是档案实体分类中一个方面的内容。档案分类是多种角度、多层次的分类系统,分类方法比较复杂,一直有多种意见,是档案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现阶段我国各级测绘档案管理部门主要以测绘科技档案的管理为主,其内容主要是测绘生产、科学研究、基本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记录,包括技术文件、技术标准、原始记录、计算资料、航空照片、测绘成果等[3],形式上包括文档、图纸、图表、磁盘、磁带等。测绘档案的分类延续了《中国档案分类法》的分类体系和原则,将测绘档案分为一级基本类目(共有14个)和二级属项类目(共63个),为测绘行业的建档提供了归档范围、档案分类、档号编制等标准的参考依据,构成具有隶属并列关系的树状档案类目等级体系。

在14个测绘档案类目中涉及测绘成果的主要是国家测绘基准、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与地图印刷3类。测绘档案的实体分类、整理、建档一般以文件形成的规律,保持测绘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进行科学管理和提供利用。而对于测绘档案我国尚没有进行系统的分级管理,这也正是本文进行探讨和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四、可利用分类等级

测绘档案可利用分类等级的提出,旨在推进测绘档案的科学化管理和有效利用,也是本文围绕测绘档案管理研究所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主要思路就是根据测绘档案管理和应用的需要,按照档案现行管理的划分类型,对测绘档案的内容、年代、技术等指标进行可利用状态甄别,以统一的指标对测绘档案进行分类评级,研究提出测绘档案可利用分类等级方案,形成一种可操作、有益于测绘档案分级管理和可利用程度的标识方法。

1. 分类方法

目前测绘档案管理执行《中国档案分类法》的分类规则,按照测绘管理及专业进行分类,以测绘档案的产生时间、来源和地理范围等综合因素进行组卷、建档。通过分析发现,虽然各类测绘档案之间具有技术的延续性,但在档案的重要性和可利用程度上并不具备可比性,在应用等级的评定上也不具备操作性。因此,测绘档案可利用分类等级的划定应按照现行测绘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分类划定,即分别划定测绘基准档案、摄影测量与遥感测绘档案、地图制图与地图印刷档案的可利用等级。

2. 划定等级的基本单元

鉴于测绘档案现行的管理模式,测绘档案可利用分类等级划定的基本单元应是全卷宗内测绘档案,也就是说可利用分类等级划定的对象应是现有管理档案一组完整的卷宗,以便于对测绘档案做出完整的评价。如测绘工程档案、测绘项目档案、国家等级控制点档案、区域地形图档案、分代地形图档案、单位图集档案和其他历史地图档案等。

3. 划定等级的基本原则

测绘档案可利用分类等级是探索测绘档案管理与有效利用工作的新思路,笔者在对国内测绘档案调研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国内各测绘档案管理部门尚未开展测绘档案的分级管理,同时也缺乏相关的研究及实践的基础。为此,本文分析研究了现有的测绘档案,在测绘档案等级划定方面梳理了一些基本思路,并作为研究过程中划定等级的基本原则。

1) 内容优先原则。对内容完整、信息丰富,且具有重要历史、科学价值的测绘档案,作为等级划定的最重要因子。

2) 时间优先原则。由于测绘档案的历史特性必然随着时间追溯尤显出历史地理信息的价值和珍贵,因此测绘档案的时间因子是等级划定着重考虑的因素。

3) 区域性原则。测绘档案的覆盖范围是应用过程中十分关注的因素之一,是等级划定必须考虑的因子。

4) 独立性原则。能够独立提供使用或唯一性的测绘档案,在等级划定时应着重考虑,而生产过程成果、过渡性成果、可还原成果可放在次要位置。

5) 完整性原则。测绘档案等级划定时应考虑相关图式规范、设计文件、技术说明、图历簿、元数据等辅助性档案的完整性,这些是测绘档案有效利用的辅助性因素。

4. 测绘档案应用等级评价方案

通过对现有各类馆藏测绘档案信息的综合分析,测绘档案承载的信息内容、档案产生的年代、档案涉及的区域及覆盖范围、档案形成类型、技术规格和支撑档案的辅助资料这6项指标是测绘档案应用过程中普遍关注的内容,也是测绘档案应用等级评价需关注的焦点。因此,测绘档案可利用分类等级方案拟采用三级应用等级标识的方法分别对测绘基准档案、摄影测量与遥感测绘档案和地图制图与地图印刷档案分别进行评价,分布确定各类测绘档案的应用等级。

(1) 应用等级及标识

为了便于测绘档案应用等级划定过程的操作,各类测绘档案的应用等级均按三级划分,并采用形象的标识加以区分、管理和检索,具体定义见表1。

表1 测绘档案应用等级及标识一览表

(2) 测绘基准档案评价指标

测绘基准档案应用等级评价指标划定条件及相应的应用等级标识详见表2。

表2 测绘基准档案评价指数划定一览表

(3) 摄影测量与遥感测绘档案评价指数

摄影测量与遥感测绘档案应用等级评价指标划定条件及相应的应用等级标识详见表3。

表3 摄影测量与遥感测绘档案评价指数划定一览表

(4) 地图制图与地图印刷档案评价指数

地图制图与地图印刷档案应用等级评价指标划定条件及相应的应用等级标识详见表4。

表4 地图制图与地图印刷档案评价指数划定一览表

5. 测绘档案等级评定方案

本方案将测绘档案的等级划定为三级,即一级测绘档案、二级测绘档案和三级测绘档案。各类测绘档案等级的划定,按照测绘档案应用等级评价指标逐一评定,最终综合确定其可利用等级,具体思路见表5。

表5 测绘档案可利用等级评定一览表

五、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测绘档案可利用分类等级的划定方案,是笔者对测绘档案分级管理工作的一些初步思考,旨在促进测绘档案分级管理相关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目前,对测绘档案中所包含的丰富历史地理信息的利用程度还远远不够,并且在对测绘档案的信息发现、价值界定、科学利用、分级管理方面缺乏系统性的研究;而在测绘档案的实际管理方面仍处于一种低层次的仓储模式,缺乏针对测绘档案等级划分、分级管理的具体规定和相应的方法,使许多珍贵的测绘档案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测绘行业应广泛借鉴相关行业在档案分级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测绘主管部门应有计划地开展测绘档案分级管理相关法规、技术规程的研究,逐步推进我国测绘档案分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EB/OL].2013-08-09.http:∥baike.baidu.com.

[2]中国测绘史编辑委员会.中国测绘史[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2.

[3]王天水.测绘档案分类、组卷及档号编制的思考[J]. 城建档案,2003(6):14-16.

引文格式: 张勤. 测绘历史档案分级管理与应用[J].测绘通报,2015(3):121-124.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094

作者简介:张勤(1958—),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航测地理信息研究工作。E-mail:zhq@qq.com

收稿日期:2014-01-01

中图分类号:P2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94-0911(2015)03-0121-04

猜你喜欢

分级应用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