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解教育视域下的边疆中学民族团结教育研究——基于一项民族团结教育的行动实践

2015-02-19

关键词:民族团结民族学校

张 勇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民族团结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学校来说更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随时代变化,民族团结教育的载体、形式、方法都应与时俱进方能收到实效。从目前研究来看,对民族团结教育重要性、方法路径的理论探讨较多,谈及民族院校和大学生的较多,鲜有以理论为指导在具体教育情境中以中学生为对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研究。因此,本研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某校为实践基地,开展以理解理论为支撑的多民族理解教育行动研究,旨在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方法和途径,通过理解的道德性、感情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交互作用以消除中学生间民族误解,增进理解,进而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

一、问题呈现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①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新华网 [2014-05-29].http://www.xj.xinhuanet.com/2014-05/29/c_1110925804.htm《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民族团结教育要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夯实民族大团结的基础,这对民族地区教育工作来说尤为重要。一是我国是一个多元文化、多民族并存的国家,民族地区学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更显突;二是心理健康是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和增长才智的基础,是发展审美素质的前提和条件。同时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具有朝着学校教育主流文化过渡和接纳的特殊性;三是民族团结教育应始终按照中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坚持计划性、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辩证统一,教育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四是“三股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渗透、破坏和暴力恐怖犯罪活动不可轻视。近年来的一系列暴恐事件表明三股势力趋向融合,成为极端——恐怖分子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近年来,恐怖主义活动表现出了一些新特点:如规模和频度明显增加;恐怖活动表现出从新疆扩大到疆外;作案方式变化多端;对同一地点重复攻击;恐怖活动的政治目的更加明显;伊斯兰极端主义影响增加;与境外联系频繁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三股势力”成员低龄化。如2008年“8·10”案件被击毙和抓获的9名成员中,年龄最大的29岁,最小的16岁,平均年龄22.8岁,其中还有一名是初二在校学生;(2)互联网、手机等高科技工具成为“三股势力”实施煽动、宣传及恐怖袭击的新途径和新方式。而青少年恰恰为互联网、手机等高科技工具最大的受众人群。“三股势力”蓄意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进行“洗脑”,煽动其成为实现政治图谋的牺牲品。①努尔·白克力.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共创新疆各族人民美好未来[EB/OL].新疆日报网,(2014-04-07)[2014-04-07].http://www.xjdaily.com/xinjiang/002/1044770.shtml以上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现实复杂性使得边疆民族团结教育显得格外艰巨。

近些年,各民族跨区域流动越来越活跃,民族交往程度与分布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一方面,这种趋势有利于各民族加强交往交流交融;另一方面,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思路转型。近几年一些地方出现的涉民突发群体性事件,大多数发生在非民族聚居地。可见,民族团结教育不再单单是民族地区学校的工作重点,同样也是非民族地区、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学校面临的新问题。例如,少数民族子女求学机会、教学衔接、师生互动、知识理解等问题;本地学生与家长的接纳、包容等问题;学校师资力量、教学组织、教育管理等问题。而扎实有效地做好边疆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可以为非民族地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借鉴。更为重要的是,民族学生是民族文化的携带者,他们自身具有民族性、宗教性、文化性等特点,只有在理解包容的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民族团结带来的福祉,成为民族团结的经历者;只有从小播下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种子,才有助于这些学生长大后到内地求学、经商、发展,成为民族团结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更好地与不同民族的人相识相知相融。

基础教育的民族团结教育是争取人心的基础工程。基础教育系统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基础一环,一直是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处心积虑伺机渗透、干扰、争夺的重点。“三股势力”常常利用青少年涉世不深、思想单纯、喜好网络等科技手段、是非判断能力差等特点采取多种手段同基础教育系统争夺青少年。可见,学校管理和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教育必须提到比以往更加复杂和艰巨的高度来重视,必须坚决粉碎“三股势力”千方百计地争夺下一代的阴险图谋,必须改变以往民族团结教育的诸多“笨办法”。例如,民族团结教育停留在感性层面和口号形式,呈现“要我做”的形态,没有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教育过程平淡、育人载体平凡;教育方法单一,多样性缺失;教育形式陈旧,创新性不足;实践操作偏向经验,理论指导缺乏;教育活动碎片化,没有统整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资源,没有形成教育合力等弊端。只有将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作为一种战略性、基础性、系统性的工作来考量,才能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型民族团结教育必须以理论为支撑,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等特点,结合中学教育工作实际,遵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动脑与动手互联互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情感。

二、理论探寻

教育离不开理解。“理解”的内涵从认知方式嬗变到存在方式。在科学意义上,理解是把握事物内在的联系,懂得其规律性,其判断标准是“真理性”。在人文意义上,理解是与人文作品对话,形成感情的交汇,从而构建文本的新视界,其判断标准是“共识性”。在实践意义上,理解是道德的场域,是人们彼此宽容相互关爱的世界,其判断标准是“接纳性”。可见,理解不是单一的解读与认识,而是人的生存方式。正是从整体上对人进行关怀,理解日益为人关注并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理解教育应运而生。

理解教育是理解理论指导下的,作为理解主体的师生与理解对象沟通,在认知、感情与行为上筹划并实现生命可能性的过程。②熊川武,江铃:《理解教育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理解由相互理解与自我理解构成,两者密不可分;但是归根到底,所有的理解都是自我理解。理解主体只有充分而合理地理解自己,才能较好地理解对象。立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以“理解”作为手段将学校德育、教学等各种问题贯通并把握其各自特点而追求教育的合理性,旨在消除中学生间民族误解增进理解,进而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是理解教育理论在解决民族地区教育问题具体应用的素质教育形态。学校教育者应主动迎接复杂境遇下的育人挑战,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其发展需求,探索一种全新的建立在学生主体地位认同基础上的教育模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激励他们的主体修为。

开展多民族中学生理解教育实践,还要注重其特殊性,即:道德性、感情性、创造性和实践性。道德性是本质,感情性是基础,创造性是产出,实践性是过程。实践的着力点在于:加强师生间、生生间的理解和主体的自我理解;创设理解环境;建构理解型教学模型;关注弱势群体,提升后进生等。通过上述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多民族中学生对我国多民族文化的认知、理解与接受,进而消除民族歧视与偏见,学会正确地自我理解与相互理解,使他们健康成长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坚实力量。具体而言,对学生来说,形成对己民族与他民族、己文化与他文化的正确判断,正确认识不同民族、社会群体间的差异,以得当的行为方式促进自我健康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对社会而言,学生的理解行为与掌握的社会规范,反哺家庭成员、邻居乃至社会,形成正确处理多民族人际关系的氛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对文化而言,学生受到不同文化的陶冶,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促进文化与时俱进、生生不息。

三、行动实施

本研究立足新疆自治区昌吉州某多民族中学,以“理解教育”开展行动研究,以“参与”和“改善”为核心,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发挥中学生可朔性强、集体教育场等优势,开发出学、说、唱、做“四类行为”,即把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感情因素与智慧因素、外延特征与内涵结构、口头表达与实践行为等密切联系起来,四者内部相通,相互依存,促进学生多民族理解素质的发展。

(一)总体行动路径

“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们懂得你所讲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志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们所了解。”①让·雅克·卢梭.爱弥儿:《论教育》(下卷),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52页。在该研究中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嵌理解教育之中,以“理解”统领学校管理、德育、教学、后勤等各方面工作,使学校各部门联动配合,使民族团结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实现时空的全覆盖 (如图1所示)。

图1 理解教育视域下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行动路径

将民族团结教育嵌入以“理解”为主题的学校核心价值培育和践行,实际上是对制度、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校园文化重建,从而走出了以往“搞活动”“搞突击”的教育形式。最为重要的是这些活动的开展利用理解的认知性、道德性、感情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特征,由理解主体挖掘理解资源,创生实践活动载体,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相互理解、自我理解而实现人格重塑,师生的精神世界得以丰富。在此过程中,“学、说、唱、做”的民族理解实践活动中理论和实践彼此交错、循环往复。就某一具体活动而言,突出“学说唱做”其中一种实践形态,但并不排斥其它。四种实践形态综合作用,使民族理解的知、情、意、行在学生主体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从低级向高级的飞跃和发展。在开展此类活动时,充分考虑了各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时间、地点、物资条件、学校总体安排等因素,按照序列展开,有利于加强时效性和针对性。因篇幅所限,以下从德育和教学两个方面择要来谈。

(二)德育路径

1.学。理解的有效性建立在正确的认知上,“学”是指学习各民族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相关内容,让学生明白我国“一体多元”多民族国家形成的根本原因,形成道德认知,这是理解过程的初始环节。人对道德概念、原则、观点等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用形成的道德观念去分析道德情境、判断道德行为的对错,进行道德现象是非善恶的评价。学习这些知识并非只掌握知识内容,关键是以学的方式促进学生理解习惯和意识形成,辅之其它活动使其得到强化并最终内化为稳定的品格。

“学”法不一,其效大殊。以往有些做法只讲“要民族团结”,为什么要民族团结,没有具体的阐释,这种不注意教育方式方法,从结果指向结果的教育自然事倍功半。培养多民族理解力,“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形成中的多元文化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①费孝通:《跨文化的“席明纳”——人文价值再思考之二》,《读书》1997年第10期。在本研究中,教育者发挥理解的创造性特征,大力发掘学科中有关民族理解的内容,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编成教材,如《民族辉煌历史》《民族政策法规》《民族地理》《维吾尔族灿烂文化》等校本教材并引入课堂。对民族知识的梳理与传授,要让学生明白“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我朝哪里去”,使学生形成最基本的“自我理解”。自我理解的关键是对过去偏见的剖析、反思和修正,对当下自我的认同和接纳,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理想自我”。同时,每天下午开设20分钟的民族理解教育课学习有关的知识或讨论,每月组织民族团结教育报告会或座谈会等。这种进课堂、入活动的方法能提升学习效果,为后续民族理解系列活动打好基础。

2.说。语言交流是多民族间交往最主要的形式。学校定期召开的各民族学生座谈会成为表达民族理解的良好平台。如有学生建议在节假日时多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在食堂一起包饺子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增强协作精神,还能消除各民族同学间的生疏感。民族学生包饺子承载了相互理解的意涵,是对“他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另外,“说”的形式不拘一格。“民族语言猜猜看”活动激发了汉族学生习得民族语言的热情;“民族团结箴言大奖赛”激发了学生们的原创表达,即充分利用理解的创造性。如“心连心,手牵手,跟着‘妈妈’一起走;共团结,母放心,各族‘儿女’一家亲”,“天山雪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等,这些发自肺腑的心声道出了学生对民族团结的珍视和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当人说出自己的心理状态时,不但确证了自己语言与自身心理状态是否一致,也通过对心理状态的语言使其在一个由语言构成的意义网中获得了重新的理解,形成“理解的循环”。而当言说者的行为不能兑现自己所作的承诺,就会受到“表里不一”的舆论谴责和道德责难,引发再度自我理解。

3.唱。唱是把说的内容编成顺口溜吟诵,或谱曲歌唱,让师生唱出感情、唱出智慧,进而铭记心田。我国各民族人民都能歌善舞,民间舞蹈品种纷繁,音乐风格各异,很多歌曲脍炙人口,流传广泛,这为开展民族文艺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每年5月是新疆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月”,针对初中生和高中生不同理解方式,开展不同活动。如初中开展民族团结故事大赛,远至林则徐勘疆屯边、渥巴锡带领土尔扈特部落回归祖国,近至阿里木无私资助贫困学生,维族大学生阿迪力与汉族同学自主创业上演“切糕合伙人”等。高中则开展民族团结歌曲大家唱、才艺展示、民族器乐表演与民族服饰模特大赛等文艺汇演,以艺术手段强化学生民族理解的感情。年底的迎新晚会成为民族歌舞的盛宴,还特别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增进家校理解。在此类活动中,参与者置身于“情感场”,自我的真实体验又相互感染,“而别人被这种情感所感染,同时也体验着这种情感。”②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张昕畅,刘岩,赵雪予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通过“唱”的艺术形式,不仅强化“学”和“说”的效果,更易于悦纳道德内容。因为“艺术的目的就是要把事物的基本特征表现得非常突出”并且“要让特征支配一切。”③丹纳:《艺术哲学》,曾令先,李群编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4.做。将学、说、唱的内容付诸行动。稳定的理解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是理解品质最终形成的标志,它需要通过稳定而持续的练习或实践而使知、情、意达到内化。学校将民族理解实践贯穿学校日常活动,如运动会增设大型民族集体舞表演,比赛项目上专设民族传统项目,元旦晚会上有民族特色节目,民族传统节日中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开展各族学生的书法、绘画、钢笔字、手抄报,征文比赛,评选“感动校园十大民族师生”等。除此而外,学校开发出“民族理解操”,每天傍晚晚自习开始前习练。习练时要求学生脑海里反复出现“中国版图”的表象,随之反复默诵的民族团结锦言,会使他们舒展爱国情怀。长期习练,就会不断强化民族理解的核心理念,增进民族理解。

(三)教学路径

在教学场域,研究者运用“理解型教学”,其教学环节有“感情先行” “普读求是” “自主建网”“问题跟踪”等环节,核心是“问题导向、顺势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说唱做”贯穿其中。例如, “学”,强调自学,贵在培养习惯,课堂采用“围座式”小组学习,便于互帮,相互理解;“说”,学生大胆言说知识内容,形成教学文本和自我理解的视界融合;“唱”,学生自编自吟巧记知识要点顺口溜,形成情智相长; “做”,动脑动口动手多感官协同,强化理解效果。

当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暂处困难时,学校充分了解产生的原因,实施对症下药。例如,个别少数民族学生被误解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而学业受困,实则是因为课本的概念表述和教师授课方式多以汉文化方式呈现,除按照其民族语言给予补困外,还要采取榜样激励、目标激励等多种激励策略。教师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就教师而言,作为理解主体,通过对自己的职业道德、学识能力、个人经验、教学态度的自我理解而意识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实现教师的精神成长;作为理解对象,师生交往相互理解对方的个性特征、思维方式、文化差异等,建立起对话型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改进教学质量。只有通过提升民族学生的学习效能感,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才能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获得认同从而促进深层次理解的发生。

四、反思提升

(一)科研课题引领与推动

在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加强运用科学手段进行监控。比如,在活动开始之前,对师生进行以“民族团结知识、感情、行动”为主要内容的问卷调查即前测,进行现实情况诊断。在活动告一段落后,再进行同样的问卷调查即后测,对比教育效果。比如问卷可涉及“你对各民族文化知识的了解” “你怎么看待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你对‘三和’‘四同’的认识”等内容,学生填写问卷的过程也是民族文化认同学习的过程。坚持科学检测,课题的成果就能将 (民族团结)知识的多少、(民族团结)感情的厚薄、(民族团结)行为的强弱作为评价整个教育过程的指标,自变量与因变量对应,便于检验实际效果。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发现问题、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就能使教育活动按照教育自身的合理性的轨迹畅行,强化教育的整体性和针对性,提升教育品质。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充实

课程承载着文化传递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落实民族团结的重要渠道,课程呈现多元的、多民族的文化内容,教育才能培养出面向未来具有多元文化胸怀与视野的公民。检视现行的学校课程设置和统编教材,缺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点梳理,缺少中华文明多源汇注的历史发展和历史真实陈述,缺少少数民族历史、生活、习俗的介绍,这在客观上不利于多民族学生相互理解的尽快达成。课程不仅是选择文化的工具,同时也兼具建构和创新文化的使命。“如果个体仅仅从自己单一的文化与民族观去观察、认识和参与世界,那么就等于拒绝了许多重要的人类经验,这表现为文化和民族问题上的无知。”①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77页。同样,他也就无法全面而准确地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学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地,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强课程编写、实施、评价等多个环节的管理,通过课程管理协调、优化和整合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类课程,才能形成有利于多民族团结的校本课程特色。

在目前课程形态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完善不同形态的课型。一是语言课:推进双语教育,使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部分,让少数民族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来解释自己的文化,形成对自己文化的归属。同时,继续鼓励汉族学生习得民族语言;二是实践课:开展“寻根之旅”,组织学生实地参观罗布人村寨等历史人文遗迹,了解濒临消失的历史地理原因,厘清文化脉络;三是综合课: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还原多民族历史、地理演变的过程,介绍有关民族史事、宗教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真实可靠的内容,介绍“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维吾尔刀郎麦西热甫” “格萨(斯)尔”等一大批民族传统文化等。这样不仅可以化解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断代感和对现代文化理解的无意义感而引发的对现代学校教育的拒斥,同时也可消除对自身民族文化传承危机的焦虑感,使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群体的文化,消除族群偏见、文化偏见,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四是学科课程渗透:如音乐课上,通过了解民族音乐、舞蹈的特色与发展等,让学生真正体验和感受到多元文化的存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理解共同体创建与完善

共同体是具有相同核心价值观念、文化记忆、文化理念和精神生活的社会群体。学校可进一步完善以“多民族理解”为核心的各类共同体功能。初期可完善学生共同体、师生共同体、教师共同体这三种关键共同体。除此而外,进一步培育和创新职员共同体、家长-学校共同体、学校-社区共同体、学校-学校共同体,使诸多的共同体形成以学校“多民族理解”为核心的同心圆。通过QQ群、微信、博客、座谈会、校园网、家校联系单、家长委员会、学科小组、课题小组等形式加强共同体成员间的了解与联系,形成干群理解,同事理解,师生理解,生生理解,家校理解,自我理解的格局,从而稳固学校的核心文化基础。同时,民族理解的效应由校园辐射社会,扩大了教育受众,为社会和谐添砖加瓦。

(四)多民族理解校园文化培育

创建校园文化必须以坚定的立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推动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把学校建设成理解气息浓厚的场域。在精神文化层面,加强对多民族共同价值观的研究、梳理和提炼,形成各民族师生、员工、家长普遍认可的校训,把学校发展的愿景、使命、战略目标等,以“规划报告”的文本形式确定下来,使之成为全体教职工的精神指南。在制度文化层面,以创新绩效管理体系和人力资源体系为抓手,做到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人尽其才。在物质文化层面,校园环境装点与室内环境营造精心设计,合理布局,以发挥教育功能、示范功能、凝聚功能、创造功能、熏陶功能等,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格与正确的价值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行政、教学、实验、宿舍、食堂分别起富有文化内涵的名字;宿舍楼楼道上设计民族地区风景名胜、各民族的格言和谚语;在食堂布置维吾尔、哈萨克、回等民族的饮食文化和日常饮食的营养图表等。这些布置承载着学校育人理念,集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知识普及于一体,发挥其传播价值、美育价值、道德认同等价值,从而达到潜移默化育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民族学校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民族团结之歌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民族团结教育融于数学教学的思考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学校推介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到青少年心里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