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双版纳哈尼族住屋空间模式溯源

2015-02-19唐黎洲杨大禹

关键词:大房子哈尼族西双版纳

唐黎洲,杨大禹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一、西双版纳哈尼族概况

西双版纳哈尼族自称“僾尼”,同中国西南边疆的很多少数民族一样,他们并不是世代定居西双版纳的土著民族,它是一个古老民族——哈尼族在不断游耕 (shifting or swidden cultivtion)过程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一支。哈尼族是古代羌族的后裔,其先民散居于今天云南的北部、东北部和西北部。到公元十世纪,哈尼族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民族分布于云南南部,主要集中于礼社江、元江流域的哀牢山、无量山中部地区。在公元十世纪中期,为躲避傣族先祖的强大势力,为了获得更多用于游耕的林地,大批的哈尼族开始迁入红河流域和澜沧江流域。这一次大规模的迁徙,基本上奠定了今天哈尼族的分布格局。从我们对当地“僾尼人”家谱的了解得知,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以雅尼支系为主的一支哈尼族进入了今天的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今天西双版纳哈尼族的主体。作为一个习惯于“游耕”的民族,他们的脚步并没有停下,它继续南进,一直到达今天缅甸的掸邦东部,泰国北部的清莱、清迈等府,老挝北部的丰沙里 (Phongsaly)、乌隆赛(Udomxay)、南塔 (luang Namtha)、波跤 (Bokeo)等省,分布区域主要为红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最终成为了一个跨境而居的国际性民族。

二、西双版纳哈尼族传统民居基本空间模式

(一)以男女分室为主要特征的室内空间格局

从现有资料来看,我们所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西双版纳哈尼族传统民居 (下文简称为僾尼民居)是非常简陋的,从蒋高宸编著的《云南民族住屋文化》和杨大禹的《云南少数民族住屋——形式与文化》以及杨忠民的《西双版纳哈尼族简史》的相关研究中得知,僾尼人把自己的居所称为“拥熬” (Nymrawv),那是一种类似于棚屋 (Hut)的住屋形式,一般位于坡地之上,一半落地,一半架空,落地部分平整土地后设置火塘,安放脚碓,是日常起居、聚会的空间,架空部分作为卧室,下面是蓄养家畜的圈房。屋顶用竹木搭架,覆之以茅草。(如图1所示)

通过上述资料,使我们基本能廓清早期僾尼民居的全貌。虽然今天僾尼民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最基本的空间模式却一直保留至今。僾尼民居区别于其他民族民居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男女分室。所谓的“男女分室”,是指在房屋内部,用木板或蔑笆把室内一分为二,一方为男子间,称为“波老”(Bawvlawv),由男性家长居住,另一方为女子间,称为“纽妈”(Nymrma),由女性家长居住。男室女室各用各的火塘,各设其门,分开出入。一般而言,男室一边的门为正门,客人也由此门进出,男主人也在男室招待客人,实际上男室更多地发挥了客厅的作用,是一种外向性空间,而女室则更多地承担了照料日常生活起居的功能,是一种内向性空间。在这种空间二元结构中,由于信仰和仪式的存在,空间并不是匀质的,而是呈现出一种复杂的等级关系:位于中心的两个火塘及其上方的天梯是整个住屋中最为重要的核心,紧挨着两个火塘对称布置的男女床铺则体现了家庭内部的等级秩序,而保存珍贵谷种的家神龛以及家中贵重的物品由女室来守护则体现了女性家长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这些空间中的重要节点具有神圣的意义,其位置不容改变,而住屋也正因为拥有了这样的“神性空间”才真正具有神秘力量,成为僾尼人的庇护所。(见图2)

(二)以子母房为主要配置的建筑组群布置

从早期的研究资料我们还可以发现,早期的僾尼民居残存有父系血亲家族的痕迹:“一个父系大家庭,一般要建一栋中心母房‘拥熬’ (Nymrawv),并依照大家庭内已婚男性成员的数目,环绕母房‘拥熬’ (Nymrawv)建盖若干子房‘拥然’。在母房周围,除了为已婚儿子建盖子房之外,还要为适婚年龄的男性成员另加建小房,以备择偶之用。”①毛佑全:《哈尼族居住习俗及其他》,《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这样的聚居形式,目的就是为了能把一个家族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显示出更强大的对抗外力的力量。(见图3)这种把众多的小房子围绕中心母房形成一个“家族圈”的“群组性”特征,有学者认为和六千多年前仰韶文化时期的陕西临潼姜寨大房子遗址布局方式十分相似,是一种远古居住形式的反映②王翠兰,陈谋德主编:《云南民居续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第124页。。

这种男女分室的室内格局以及子母房的建筑组群共同构成了僾尼民居最基本的空间模式。这种模式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似乎类似于荣格 (Carl Gustav Jung)所提到的“原型” (Archetype),是一种长存于人们“种族记忆”中的,反复出现的原始表象。它是人们世世代代普遍性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它一旦形成,就会被不断强化,即使时代变迁,也不会影响其最基本的内核。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虽然生活方式、房间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大多数僾尼村寨依然延续着这样一种住屋格局,不能不令人惊叹。(如图4所示)

(三)当代僾尼民居的发展与演化

从我们今天在西双版纳不同地区的调研情况来看,僾尼民居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大量的僾尼民居是一种“傣化”了的住屋形式,受傣族民居影响,它具有当地典型干阑式建筑的特征。僾尼人称这样的房子为“拥戈”。虽然从外观看,它和傣族民居一样,具有巨大而陡峭的屋顶,宽阔的展台,底层架空,二层为主要居住层;然而,一进入室内,最重要的空间依然采用了男女分室的对称结构,依然延续着僾尼民居最基本的空间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当代僾尼民居的发展虽然受傣族民居所影响,但也有其自身演变规律。从屋顶形式可以看出,僾尼民居空间的变化有向复杂化发展的趋势:一方面是为了适应更为多样的生活所需要,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空间;另一方面则是有炫耀的心理,在当地人看来,屋顶的多少往往象征着一个家庭的富有程度。而这种多个屋顶组合的复杂形式在傣族民居中很少见。(见图5)

但是,不管怎么变化,我们总是能找到那个不断被重复的,最基本的内核。通过对一系列典型个案的测绘分析,可以发现僾尼民居空间的一个演变规律——我们称之为“向心性”布局原则:位于中央的空间一定是对称的空间二元结构,它也是屋脊最高的一个空间,它对应的是整个房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其他的辅助空间都围绕着它而布置,它的座向也决定了整栋建筑的座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小房屋的建造也要包含这样的对称结构,从屋顶形式来看就是一种“一字型”的屋顶,所有其他多个屋顶的形式都是它的变体,并且依然要遵循“向心性”的布局原则。(如图6,图7所示)

在建筑组群布置方面,虽然前文所提到的大房子组群基本上已销声匿迹,但在大多数村寨中依然可以找到这种布置方式的痕迹或者说是发展形式,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子房依然存在,只是它的规模与数量缩小,往往附庸于母房一侧。这种变化往往是由于家庭人口规模以及宅基地规模的变化所造成的。(见图8)

三、僾尼传统住屋空间模式溯源

(一)男女分室是原始母权力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男女分室是僾尼民居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这种男室和女室同等重要的二元对称的空间结构,以及家神龛和家中贵重财物放置于女室一侧等等,无一不体现出女性家长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这正是一种原始母权力量的表现形式,是现代父权制家庭中的母权制残余的表现。这种现象在云南地处偏远的民族地区都曾普遍存在,只是在住屋模式的表现上各有所不同。它们共同反映出的是一种在生产力不够发达,或是自然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只有更多地依赖相互的劳动协作关系,才能相对稳定地维持一个大家族的群体的生存与发展。

通过对红河州哈尼族民居的调查我们也可以发现,虽然僾尼民居和其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但由于红河州交通便利,农耕文化发达,并且很早就受汉文化影响,因此父权在家庭中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所以当地的哈尼族民居虽然也有男女分室的格局,但在空间上并不像僾尼民居那样占据有绝对的支配地位。这是民族发展阶段的不同造成了这样的差别。因此,可以说僾尼民居体现了一种更为古老的哈尼族居住模式,而这种男女分室的建筑格局也是和子母房配置的大房子组群相对应。(见图9)

(二)子母房配置的大房子组群是一种异化了的邛笼系住屋模式

大房子是早期云南众多少数民族都曾经采用过的一种住屋形态,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就有学者进行过专门研究。这种大房子“都共同反映了西南山地少数民族家族公社形态原生结构的本质,即原始经济的制约性。共同协作的必要性以及亲族血缘的聚合性”①林耀华,庄孔韶:《父系家族公社形态研究》,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03页。。云南早期大房子的住屋形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干栏式长屋,而另一种就是以僾尼民居为代表的子母房配置的住房群。对于干栏式长屋,我们可以得知,“长屋曾经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另外在我国西南地区和长江流域以及印度的阿萨姆邦也曾经有所发现”②杨昌鸣:《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探析》,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1页。,可以说这种住屋形态代表了一种典型的干栏式居住模式,凡是有干栏式建筑分布的区域,都能找到它的踪迹。然而,子母房配置的大房子组群除了在僾尼民居有所发现外,似乎在其他干栏式住屋中还未能找到相似的案例。究竟这种住屋形态源自哪里,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我们把研究的视角放到干栏式建筑之外,从哈尼族的迁徙与变迁来看待这一问题,就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在对红河州哈尼族民居的考察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在建筑材料和外观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最基本的平面形制上却是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在房屋主要空间的一侧,往往附庸有一个小型的空间作为子女的卧房,或许我们也可以把这样的一种平面布局方式理解为子母房式的空间结构。在相关人类学学者的研究中,我们也可以得知,在红河州哈尼族白宏支系中,一旦随着人口的自然增殖,大家族的住房不够居住,解决的方式就是在母房周围建造新的住房①林耀华,庄孔韶:《父系家族公社形态研究》,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09页。。这无疑是一种子母房配置的住屋模式。如果我们再把研究的视角转移到其他少数民族也可以看到,很多以邛笼系住屋作为主要居住空间的氐羌系民族,如彝族的土掌房 (如图10)、纳西族摩梭人的木楞房 (图11)等,在住屋空间上都有这样一种配置模式。

由此可见,这种住屋空间模式是以邛笼系住屋相对应,它和干栏式长屋分属于不同的两种住屋体系,而僾尼民居所反映出的就是一种异化了的邛笼系住屋模式,它是干栏系建筑与邛笼系建筑多元复合的产物。

西南众多少数民族都曾有过长途迁徙的历史,在不断的迁徙过程中,他们与周边的民族相互影响,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互适应,最终呈现出一种十分复杂的同源异流或同流异源关系。通过对西双版纳哈尼族民居典型个案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要想深刻了解西南诸多少数民族民居,必须要具备一种整体的眼光和动态的视角,才能将研究推向深入。

感谢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系杨茜、孙立卓、印实博等同学参与了前期测绘调查工作。

猜你喜欢

大房子哈尼族西双版纳
多族群杂居区节庆音乐文化的认同阶序——以元江哈尼族传统节庆“喍奢扎”音乐展演的当代转型为例
西双版纳 一个与冬天背道而驰的地方
长街古宴 宴宴热闹 哈尼族长街宴
盖房子
学校您好
河马的大房子
抓鱼的一百种方法
勤劳的哈尼族
YUNNAN
救救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