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积极人格形成中教师多元化评价的价值
2015-02-18李莹
◆李莹
浅谈幼儿积极人格形成中教师多元化评价的价值
◆李莹
探讨积极人格的基本理论,分析幼儿园教师评价现状,引入多元化评价概念,探讨其对幼儿积极人格形成的重要价值。
幼儿园;积极人格;多元化评价
10.3969/j.issn.1671-489X.2015.24.084
近年来积极心理学逐渐走入公众的视野,积极人格作为积极心理学的三大支柱之一,也受到学者更为广泛的讨论与研究。相对于传统心理学的人格理论,积极人格更强调人格力量与美德对人发展的影响,更强调通过正能量培养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人。那么处于人格发展萌芽阶段的幼儿,积极人格发展状况如何?
【案例一】绘画课的时候,作为绘画能手的卓妍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水彩笔,老师询问小朋友;“谁看到了卓妍的水彩笔?”有个小朋友举手说:“老师,我看见上课前,晋伟偷偷把卓妍的水彩笔放到了自己的书包里!”老师生气地问晋伟:“你怎么能把别的小朋友的水彩笔放到自己的书包里呢?”晋伟突然委屈地大哭起来:“卓妍画不了,我才能当绘画第一名!”
【案例二】开放日,梓涵妈妈进入大班,随意问小朋友:“你们班谁最优秀啊?”“刘振宇!”看到孩子们异口同声的答案,梓涵妈妈感觉很诧异,难道是老师对孩子们进行了排队?于是梓涵妈妈接着问:“为什么刘振宇小朋友最优秀?”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说起理由来:“他最会讲故事!”“他爱帮助人!”“他最会做科学小实验。”……孩子们说这些的时候,脸上挂着真诚的微笑。于是梓涵妈妈随机问希言:“那你自己呢?”“我比他差一点点,不过我画画比他好!”她回答的时候,脸上始终洋溢着自信。
1 积极人格理论
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具有两个独立的维度。一是正性的利己特征,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是能够把握环境和环境的挑战。根据这一维度,案例二中希言表现出来的就是典型的利己特征,而案例一中晋伟则恰恰相反,表现出来的是无法接受自我,属于消极人格的特征。
积极人格的第二个独立维度是与他人的积极关系,指的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幼儿与他人关系远没有成人社会那么复杂,即使如此,从案例二中也能看到希言班级的小朋友表现出来的是积极、融洽的同伴关系。
积极人格理论认为,人格主要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因而内在生理因素、外部行为和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发展产生的影响会时刻发生交互作用[1]。与成年人相比,幼儿积极人格的形成会更多地受外部因素影响,因为幼儿是依赖成人的评价行为进行自我判断的。而在幼儿教育当中,这些评价行为则来自于教师。正如在案例中虽然没有显现出教师的直接评价行为,但是可以从幼儿对自己、对他人的评价中映射出教师不同的评价对幼儿人格形成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对幼儿积极人格的形成就变得尤为重要。但是当前教师评价存在诸多问题。
2 幼儿园教师评价现状
目前,我国幼儿发展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内容不全面、标准不统一、注重定量评价、较少采用定性评价等[2]。而在教师评价这一环节中,最突出的问题则为评价的单一性,这里的单一性包含了三个层面:内容的单一性、标准的单一性和维度的单一性。
评价内容的单一性 受到传统智力观的影响,对幼儿发展评价的内容更多关注知识技能的要求,而对幼儿在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的表现,如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同伴合作的精神,敢于表达、主动交往的能力,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的情感等,有所忽略。
评价标准的单一性 单一的评价标准把幼儿置身于一个预先确定的单一标准或常模下,将幼儿的特质强行纳入成人预测和控制的框架中[3]。然后教师用这个整齐划一的标准将全班幼儿进行排名、分级。在案例一中,正因为教师按照单一的标准对幼儿进行评价,所以才有了卓妍第一名、晋伟第二名的排名。
评价维度的单一性 传统评价模式中,教师评价幼儿时,往往关注的是幼儿已经达到的、静态的结果,而对幼儿的成长经历和发展潜能关注较少,即容易“就事论事”,容易忽视幼儿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如在案例一中,反映出教师曾经强调卓妍是画画最好的小朋友,晋伟小朋友只能屈居其后,却没有同时评价晋伟在其他方面比卓妍发展好。
幼儿是有差异的、全方面发展的个体,这种单一性的评价不可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幼儿的实际情况,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幼儿,显然会对幼儿产生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压抑了幼儿的个性和创造性,进而影响幼儿积极人格的形成。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采用多元化评价。
3 多元化评价
多元化评价的理论基础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具有多种智能,至今已提出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主义智能和存在主义智能等九种智能。加德纳认为这九种智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每个人与生俱来就在某种程度上拥有九种以上智能的潜能。基于此,多元化评价认为评价无论从内容、标准还是维度上都应该是多元化的。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评价内容是指评价活动所关注的评价对象的某些具体方面或要素,确定评价内容是评价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促进儿童积极人格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幼儿发展进行评价要包括能力、情感和知识三个方面:一是要关注幼儿在实际活动和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二是要把情感态度作为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三是在对知识进行评价时,不仅要评价知识本身获取情况,还要评价幼儿运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评价标准多元化 评价标准是指确定评价对象的某些方面或要素发生变化程度的尺度。评价标准制定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就是要承认每一种智能都有多种表现形式,每个人的智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同时为幼儿设计出多元的、弹性的评估标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明确要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例如,传统绘画的标准就是更多指向技能——线条、色彩等,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可以关注幼儿的创意、幼儿对绘画的喜爱等多个层面,让更多的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
评价维度多元化 评价维度是指要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动态发展地评价幼儿。幼儿的发展是持续的,内容也是多样的。当一方面不足的时候,可以通过多维度,以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来评价幼儿。还是在绘画活动中,有些幼儿可能创意很好,但是构图比较差,可以清晰地告知幼儿,他在绘画方面哪些是好的,哪些需要进一步努力,让幼儿在自信的基础上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4 教师多元化评价的价值
前文已经阐述,与成年人相比,幼儿人格的形成更依赖于外部因素。因为在这一时期,幼儿没有形成完整的价值取向标准,更多地借助于外部环境与人形成对自我的评价。相比于家庭环境,幼儿园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社会兴趣和社会适应能力,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评价更为独立、客观,因此,幼儿教师全面、准确、发展地评价幼儿,对幼儿积极人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价值。
多元化的评价丰富了评价的功能,从原先的甄别与筛选,变成了发展与促进,从原来的静态评价变成了动态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教师能更全面地了解幼儿,发现其优势智能与劣势智能;教师能更发展地看待幼儿,知道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成长速度。多元化的评价下,幼儿没有等级之分,存在的只有强项与弱项;没有快慢之分,存在只有各自的速度。因此,教师会反馈幼儿一个积极的、建设性的评价,幼儿借助于教师的积极评价,也会逐渐变得自信,感受成功,接纳自我,形成积极人格。■
[1]王晓鲜.积极人格研究: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人格研究简评[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0(6):22-24.
[2]马晶晶.我国近十年儿童发展评价文献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14(6).
[3]励旻琦.在素质教育观念下对幼儿发展评价的再定位[J].学前教育研究,2001(5).
[4]肖盛兰.积极人格理论评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2).
[5]赵红霞.对幼儿发展评价的反思[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8(Z1).
[6]姚伟,华道金.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及其对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4(9).
[7]刘霞.试析当前幼儿发展评价改革的基本走向[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Z1).
G610
B
1671-489X(2015)24-0084-02
作者:李莹,太原幼儿师范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基本原理(03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