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华基金会:为民族振兴尽心尽力
2015-02-18作者丨夏佳
作者丨夏佳
“为两岸和平发展结缘搭桥,为民族振兴尽心尽力。”这是台湾中华基金会创办人、名誉董事长梁良齐等筹设基金会的美好心愿,也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的方向。
台湾中华基金会创立于2003年10月,主要捐资者是上世纪50年代台湾“白色恐怖”政治犯受难人。他们为了执着一生的民族大爱,为了促进两岸同胞在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为了两岸能在和平的氛围中走向一家团圆,他们大公无私地把“补偿金”捐献出来,创立了基金会。
基金会创办至今已有10余年的历史,虽说时间并不算长,但每年扎实的工作,为两岸基层交流贡献了不少心力。
为促进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多年来,台湾中华基金会开展了多项活动。主要工作包括——
辅导基层家庭青少年学习与人格发展工作:基金会招募大专青年及社会人士成立志工组织,与学校及社区合作,以设立奖/助学金、课后免费补习、多元技能发展及亲情关怀活动等各种方式进行关怀辅导,并扩大为家庭关怀与社区服务。
协助基层农民提升农业产销工作:基金会深入中、南部地区,与各级农业组织合作,透过接触基层农民与基层农业生产单位,协助其进行农业产品加值工作及销售通路开展工作。借由建立两岸农产品供需互补的机制与平台,增加台湾农民直接享受两岸和平红利所带来的机会与成果。
7月18日,台湾中华基金会农业参访团到凌云考察交流
推动基层教师关怀教育改革与认同中华文化工作:基金会结合两岸第一线工作的教师,共同关怀中华民族下一代的教育议题,并利用直接参访的机会,提升台湾教师对两岸问题有正确、积极、健康的理解,并对中华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再经由教育的传递,使台湾的下一代在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具有足以扮演关键角色的优势。
建立政治受难人及家属社会支持系统的工作:基金会对于长期被漠视、忽视的上世纪50年代“白色恐怖”受难人及其家属进行访视,给予必要的协助,并进一步建立起受难者及受难家属相互之间的社会支援系统,以互惠、互助的方式,改善其现阶段的生活与未来长期的社会经济地位,达到“情感凝聚,关怀互利”的目标。
参与各项有益社会进步与促进两岸交流之公民议题群众工作:透过与台湾各地理念相同的团体合作,团结全球华人,共同推动两岸社会进步,促进两岸民众互信。同时,基金会积极参与各项有利于台湾社会进步、两岸和平发展、改善全球华人国际地位的公民议题的发动、讨论、意见表达与组织动员,以期能具体落实基金会的理念、宗旨与使命。
将两岸红利落实基层民众
因两岸和平往来所产生的红利,不能也不该仅属于某些党、政、企高层,而更应让基层民众与弱势族群受益。因此,台湾中华基金会努力将其本身的资源与两岸交流的红利,直接落实到台湾的基层民众与弱势族群。
多年来,基金会坚持走进农村、了解农民的需求,和基层农民一起寻求台湾“三农”出路,探索台湾先进农业技术和大陆辽阔土地合作机会,以及两岸市场的结合方式。
基金会向基层教师请益,联合两岸新一代的教师们,一同讨论两岸教育携手协进的方向,期望用了解替代偏见,用包容化解误解。基金会还与青年志工一起,辅导并鼓励青少年同学们课业上进。
用奋斗拼搏出两岸更加壮美的前景
长期以来,台湾中华基金会致力于追求全球华人共同迈向公平、正义、繁荣、和谐的社会。基金会认为,台湾社会持续发展最珍贵的资源,就是以中华文化为核心而吸纳世界进步文明的宽容精神,而台湾社会持续发展最大的希望,是要以两岸为舞台,缔造出民族腾飞的时代契机。
基金会认为,要让台湾成为美好社会的策略性工作就是关怀弱势与照顾基层。提供弱势者公平的发展机会与资源,协助基层获得合理的报酬与向上提升的空间,受益的将是社会中所有的人。
未来,基金会将结合台湾社会各阶层的力量,结合两岸的力量,结合全球华人的力量,在共同的理念与信仰下,承继中华儿女世世代代追求大同之治的伟大传统,奋力迈向全球华人建立美好社会的目标。
正是这一份对理想的坚持,让基金会成员在展望未来的时候,信心百倍;正是这一种爱心的传递,让其在追求梦想的时候,坚定信念。
回首十余年路程,台湾中华基金会走得平稳而坚定,未来,他们坚信会用奋斗拼搏出两岸更加壮美的前景。
2012年,台湾中华基金会青年志工团在京感受共青团“关爱行动”
2013年7月14日,台湾中华基金会台湾教育界陕西研修交流参访团一行与陕师范大学代表合影
“2015 沪台青年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