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女侍陶俑
2015-02-18刘勇伟
■刘勇伟
彩绘女侍陶俑
■刘勇伟
西汉早期俑像性质和秦代兵马俑相似,多是用军阵来送葬的模拟物,但在规格上要比秦俑小得多。沿袭秦的风格,造型比较呆板,主要是用整齐的阵列向人们展示为死者送葬的森严军阵。除此之外也有彩绘女侍俑,模制烧成陶后敷涂色彩,轮廓线条流畅优美。艺术造型超出军阵陶俑,富有生活情趣。到了东汉,这种侍仆舞乐俑成为主流,兵马俑不再出现。造型主要有舞女,侍仆,农夫和市井等,造型艺术也由呆板变为生动。汉代随葬陶俑的种类、数量与秦始皇陵虽无法相提并论,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家禽家畜俑、各类人物俑成为了明器的主角。
汉代的禽畜俑,有鸡、狗、猪、马、鸭等,以鸡、狗、猪最为常见。陶鸡高冠耸起,长尾上翘,周身羽毛清晰可见,或昂首阔步,或俯地觅食;陶猪膘肥体壮,连猪鬃都刻划得细致入微,特别是猪圈里的母猪,平躺在地,几头仔猪并排作拱乳状,十分形象;陶狗除有灰陶、红陶之外,还有黄釉、绿釉陶狗,以南阳出土的东汉釉陶狗最为生动,不仅数量多,而且姿态多样。有呈站立状的,昂首立耳,尾部翘曲,张口狂吠,或昂首前视,为主人看家护院;有呈伏卧状的,头部竖起,侧耳静听,随时听从主人的呼唤。禽畜俑造型有动有静,形象逼真。
人物俑有歌舞百戏及仆侍俑,特别是出土的歌舞乐技俑群,各有分工,有的击鼓,有的吹奏排箫、埙等乐器,有的表演舞蹈或倒立杂技,还有的在侧耳倾听。人物形象虽然简单,但很生动,把汉代表演歌舞杂技的热闹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受人称赞的还有四川出土的东汉说唱俑,上身袒露,大腹凸起,左手抱鼓,右手执捶,张口露齿,笑容可掬,寥寥几笔,以扭动的姿态把一个说书艺人豪放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真实地刻画了说唱者充满感情的神态和手舞足蹈的忘我境界,极富戏剧性的神情,给人感觉仿佛它早已陶醉在自己的艺术创造之中,可以称作汉代雕塑艺术的精品。
仆侍俑有男、女之分,按造型可分为三类:陶塑头像、跪坐俑和立俑。陶塑头像中空,可能与木质身体套合使用,木质腐朽后仅留下陶俑的头部,有的面部涂红,头顶施黑彩似头发。跪坐俑双膝着地,或双手抚膝,或双手平举,或抱手于胸前,手中所持物品均不存在,仅留下圆孔而已。立俑以女性形象为主,垂手站立或抱手于腹前,她们的姿势神态与服饰造型都显示出谦卑的特点。陶俑人物的形体端庄,动作收敛,面部表情平静含蓄。与秦代兵马俑相比,西汉陶俑造型趋于简练,借衣纹流畅的线条夸张地表现出一种理想主义的倾向。通过彩绘的手法来弥补造型的简练而忽略的细节。
鄢陵县文物管理所收藏有40多件人物陶俑,其中一件彩绘女侍俑(如图),高30.5厘米,底宽10.6厘米。发髻髙挽,宽衣束裙,侍女装扮,双手相扣缩袖内,置于腹前,神态毕恭毕敬,裙摆呈喇叭状。剥落或暗淡的彩绘虽给我们观赏带来了些许的遗憾,但领口、袖口及裙下摆处的条状红彩历经2000多年色彩依然鲜艳,实属难得。彩绘女侍俑,造型端庄秀丽,婀娜多姿,形象生动,线条流畅,极富生活情趣。汉代陶俑优美的肢体形态再现了汉代制陶艺人对现实生活细致观察的能力和高超的技艺。
汉代的各类俑像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朴拙的风格,奔放的气势构成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我们研究古代服饰着装、音乐舞蹈及生活生产的发展历史提供了最直观、形象的实物资料。
(河南省鄢陵县文物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