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2015-02-15刘香梅慕晓茹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转基因习题试题

刘香梅,慕晓茹

(1.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辽宁 大连116023;2.大连教育学院 高中教师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116021)

高效的复习备考,必须以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规律为前提。对新课程高考试题的深层次研析,有利于教师反思教学,正确指导学生备考。全国高考理综课标甲卷(辽宁省高考用卷)中“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的考查设置在选考部分第40题,为非选择题,共15分。本文基于试题要素,对近五年全国高考理综课标甲卷第40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所提出的备考建议,将有助于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的复习备考。

一、试题要素及其分析

1.试题要素简介

在常规的纸笔测验中,生物学问题以试题形式呈现。无论简单与复杂、抽象与具体,每一个试题都必然包括测量目标、问题情境、设问这三个构成要素。[1]

测量目标是指试题考查了哪些学习目标,如知识内容、能力要求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问题情境分简单情境和较复杂情境。简单情境有时可以直截了当,比如,请利用某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这部分内容有时出自教材,为学生所熟悉;较复杂情境可以是对考生而言的全新情境或复杂关系情境,高考试题选用较复杂情境旨在测试学生灵活应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一个较复杂的情境,正确识别问题就是学生面临的首要挑战。

试题通过设问以引导考生做出所要求的应答。“是何(是什么)”问题的答案中含有事实性要素;“为何(为什么)”问题是要求说明理由、意义;“如何(怎么样)”问题要求说明用怎么样的方法、途径,或者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若何(假如是…,又会怎样)”问题是当情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又会怎么样。这四类问题的难度逐级递增。

2.试题要素分析举例

下面以2014全国高考理综课标甲卷第40题为例做试题要素分析。原题如下。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植物甲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其耐旱性与某个基因有关。若从该植物中获得该耐旱基因,并将其转移到耐旱性低的植物乙中,有可能提高后者的耐旱性。

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基因组文库含有生物的_______基因;而cDNA 文库中含有生物的______基因。

(2)若要从植物甲中获得耐旱基因,可首先建立该植物的基因组文库,再从中______出所需的耐旱基因。

(3)将耐旱基因导入农杆菌,并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其导入植物______的体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得到再生植株。要确认该耐旱基因是否在再生植株中正确表达,应检测此再生植株中该基因的______,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再在田间试验中检测植株的______是否得到提高。

(4)假如用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耐旱植株自交,子代中耐旱与不耐旱植株的数量比为3∶1时,则可推测该耐旱基因整合到了______(填“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或“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

该题测量了学生关于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点——基因文库、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能力要求为理解能力。

试题的情境较为简单,属于教材内容的简单变形——转基因技术,目的基因为耐旱基因。学生会很容易提取相关知识作出应答。

该试题的7个问题中,有6个属于“是何”问题,此类问题的能力指向考试大纲[2]理解能力(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最后一个设问属于“若何”问题,综合联系必修2模块的遗传规律,能力指向考试大纲理解能力(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试题要素分析来看,该题的难度并不高。

二、近五年课标甲卷第40题试题要素分析

笔者对近5年的全国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高考理综课标甲卷第40题进行了试题要素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2010—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课标甲卷第40题试题要素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结果显示,近五年甲卷第40 题有以下特点:

问题情境相对简单。仅2010、2011两年使用了全新情境,但同时也融入了部分学生熟知的情境。

近五年知识考查点相对集中。除2011年考查了生态工程,其他四年的考查点集中在了基因工程和植物细胞工程。考点覆盖了各项生物工程的重要概念、技术流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等。并与必修模块之间适当综合。

能力要求以理解能力为主。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说出所学知识的要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仅在2010年的考题中(4)设计了曲线图,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考题设问中“是何”问题比例偏高。“为何”“如何”“若何”问题只有1-2个。由此可见该题设问难度总体偏低。

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备考建议

1.备考指导思想

基于上述近五年的全国高考理综课标甲卷第40题的试题要素分析,形成“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备考指导思想:

要求学生达到“是何”问题得满分的学习目标。应对比例居高的“是何”问题,要做到“记得牢”“记得准”,“怎么记”是关键,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建立各专题的知识体系,实现结构化记忆。

要有效突破“为何”“如何”“若何”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还应提供给学生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分析综合及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读题审题方面的能力,在能力运用中提升能力,从而达到高考试题考查的能力要求。

2.教学建议

高三复习课,应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同时教师要提供机会和帮助,让学生能够学的科学而高效。

(1)梳理与构建知识体系

梳理与构建知识体系是选修3 复习的核心任务。要根据学习内容,选用多种形式梳理知识并构建知识体系,如建构概念图、画流程图、看图讲述,列表比较等。无论哪一种形式,必须强调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梳理与建构。

借助教材图解,突出主干知识。教材中各生物技术相应的流程图、示意图等在复习中要充分利用,并通过这些图突出主干知识。教学中,教师提醒学生各环节应注意的细节,并指导学生在流程图中加以标注,这样就把细节知识定位于一定的结构中,以主干带细节,帮助学生有效的记忆。应对试题时,学生能很快提取相关的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驱动丰富理解。问题驱动是围绕着教学目标,通过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反应,教师在识别学生反应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指导,促进学生不断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教学策略。在高三复习中,尤其选修3的复习,问题策略是最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复习的方法。教师抛出问题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识别他们的想法,通过恰当的引导,引发质疑,丰富、调整学生的理解,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明晰。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逐步将复习主题下的概念及概念间的联系梳理清晰,知识自成体系。每一节的复习都要设计出一系列问题,问题尽量覆盖所有知识点,并要有一定的总结性和归纳性。

关注专题间联系。各个生物工程是紧密相关的。如转基因植物的培养,杂种细胞形成杂种植株都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单倍体育种也需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转基因动物需要运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来培养受体细胞,并最终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完成转基因动物的孕育和生产;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亦可以进行联系等。克隆动物的诞生也离不开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技术。通过各专题的相互联系,整本选修教材的知识体系更加清晰。

(2)精读教材,用规范的语言表达争取满分

强调准确记忆并表述各个生物工程的概念、基本操作步骤、术语等。对于一些易混概念,如基因库和基因文库、原生质体和原生质层、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等。通过对比,有助于使基本概念、原理清晰化,突出专有名词和术语的合理使用,避免张冠李戴。

(3)关注各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

社会生活中与生物技术有关的热点问题及前沿领域都可以成为命题的情境。复习中,我们需要利用好教材中各项生物技术应用前景的介绍。

一方面,通过列举要点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易于记忆。如基因工程的应用,可以列举农业、畜牧业、生物制药、广阔前景等几个要点,再进行分论点的列举。不必拘泥于教材的编排,如可以用转基因植物、动物、微生物来生产药物,分别对应教材中的实例:转基因烟草、乳腺生物反应器和工程菌。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各主题之间的交叉联系,如解决器官移植中供体器官短缺及免疫排斥问题,人们设想创造转基因克隆猪器官,进行自体移植等。此外,要重视教材呈现的热点应用,如微型繁殖、单克隆抗体、试管动物、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等。

3.习题精选及讲评建议

复习中阶段检测必不可少,既能督促学生扎实知识基础,又是提升解题能力的契机。

(1)习题精选建议

教师在选取习题时,至少要覆盖这三类:“基础回扣类”,侧重训练“是何”问题的解答,要求精确作答,不能丢分;“全新问题情境类”偏向基于新情境的能力考查点、“各专题间综合类”侧重训练流程图的识别,如哪一步骤具体运用了什么样的生物技术。后两类习题需突出能力训练,侧重“为何、如何、若何”问题的解答。

一轮复习中,以非选择题为主,为使知识要点的复习更加全面,可适当增加选择题。有时也可以将易混考点、重要考点变形为判断题进行训练。二轮复习中,以非选择题、高考真题为主。选题大致两个方向,一为查漏补缺,二为准确的语言表述。

(2)习题讲评建议

一是及时反馈,试题归类讲评,提高效率。根据试题要素分析,讲评习题时,帮助学生拆解问题情境,快速有效地审题。如果是文字,逐行阅读,划出关键字或词,找出突破点。如果是图解,沿着图文箭头的方向,读懂技术流程,并且注意细节。

二是针对习题中的“能力”测量目标,应指导学生如何获取信息。讲评时不应局限于试题本身的设问,教师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设计其他角度的设问,以点带动面的复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事半功倍。这些补充的问题,事实上起到了反复刺激学生,完善其知识体系的作用。

[1]慕晓茹.生物学科高考试题结构分析——以2012年全国理综课标卷第31 题为例[J].生物学通报,2013(6):38-41.

[2]教育部考试中心.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47.

猜你喜欢

转基因习题试题
探秘转基因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转基因,你吃了吗?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抓住习题深探索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